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

從地圖上來看,劉備新設立的梁州,幾乎將益州的整個北境都包含在內。

梁州這樣的地理位置,等於是一個超大號版的漢中郡。

而漢中在過往的戰略意義,一是作爲益州的北面門戶,爲益州抵擋着曹魏的入侵。

另一方面則是作爲來日大漢主動北伐關中的戰略基地。

梁州既然是擴大版的漢中郡,那它的戰略意義自然與漢中郡等同。

並且由於梁州領域囊括數千裡,他的戰略意義比起漢中這一個郡來說,當顯得更爲深重。

天水、隴西、武都三郡雖說目前不在漢軍的手中,但這三郡的地理位置卻十分緊要。

從地圖上看,這三郡就是長安防備漢中的第一道防線,一旦這三郡落入漢軍手中,那麼整個雍涼大地都即將時刻暴露在漢軍的兵鋒之下。

其中自然亦包括長安。

劉備新設梁州的戰略意義,許多有看過地圖的人,大致都能猜出來一二。

可是讓糜暘未曾想到的是,劉備重設梁州的舉動,竟然還爲着來日的伐吳。

至於怎麼做到這一點,諸葛丞相在密奏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面對糜暘的驚訝,劉備只是帶着深意地拍了拍坐在下方的糜暘的肩膀。

“你還記得當年的公安之戰嗎?

多少次午夜夢迴朕不禁想過,若當日沒有你,在士仁已投向江東的情況下,荊州能守得住嗎?

數次在心中推算,朕都暗中感到脊背發涼。

朕更不敢多想,若當日沒有你,荊州的局勢會糜爛到何種程度,前後受敵的雲長又會獲得何等下場。”

“而大漢若是失去荊州,那朕一生的夢想可能都要付諸東流。

可能你並不知道,自從你從軍以來立下許多震撼世人的戰功。

只是其中讓朕感到最滿意的,讓朕感到最欣慰的,卻一直是你的公安之戰。

那一戰大勝,對當時的朕來說,太過重要了。

或許對朕來說,朕心中是有着感激於你的心情的。”

聽到劉備如此說,糜暘連忙對着劉備一拜,表示不敢當。

或許在今世由於糜暘的出現,歷史上關羽敗走麥城的事件並未發生。

所以許多世人都會對公安一戰,漢軍獲勝帶來的深刻影響了解不夠。

但很顯然劉備與諸葛亮,甚至已經去世的關羽,是不會不知道那場大勝對大漢的重要性有多大。

正因爲如此,自糜暘取得那場大勝後,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劉備與關羽對糜暘的培養,那可謂是不遺餘力的。

這其中便有劉備與關羽感激糜暘的原因。

劉備見糜暘向他表示不敢當,他只是微微一笑。

他改正座爲側坐,這種姿勢可以讓他的身體更放鬆,亦更能體現他現在與糜暘單獨會話的真實情感。

現在不是君王在教導臣子,是一位君父在對“兒臣”說着心裡話。

劉備接着說道:“雖說公安一戰是我方取得勝利,但那一戰,令朕對孫權已經不抱任何希望。

甚至因爲他那時狼子野心,背信棄義的行爲,朕無時無刻不想着東征江東以爲泄憤。

及至今日,朕心中的這種想法都未有一絲削減。

只是可惜的是,朕現在不是一個小小的縣尉,不能全憑意氣行事,於天下大勢而言,目前並不是大漢與江東展開決戰的時機。”

“但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朕不能不未雨綢繆。

朕知道或許來日東征江東之人未必是朕,但那人一定要是你,子晟,你明白朕心中對你的期望嗎?”

當劉備說到這裡時,糜暘感覺心中有團火焰在燃燒。

在劉備話音剛落的時候,糜暘便再次對着劉備深深一拜,口中答道:“臣明白,臣必不負陛下厚望。”

見糜暘這副不推脫敢於任事的樣子,劉備心中對糜暘的滿意之色更甚。

只是將糜暘當做子侄的劉備,心中想對糜暘所說的話不止這些。

“數年以來,論戰功你已經是大漢翹楚。論用人,雖說你尚有些稚嫩之處,但亦算在合格水準之上。”

“朕之前對你不放心的只有兩方面,一爲交,一爲政。

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伐交一事亦是攸關國家命運的長策。

孫權派遣張溫向你交好的險惡用意,朕一開始就知道,正因爲知道,故而朕想借此考驗你伐交的能力。

你方纔的所爲,令我大漢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更爲光輝,但朕之所以如此開心,卻並非單單因爲這個。

大漢的名聲,有朕與孔明在,再差亦不會差到哪裡去。

朕最爲欣喜的其實是,你近乎完美地化解了孫權爲你,爲大漢設下的一個陷阱,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你伐交的能力。

不瞞你說,在剛剛朕知道孫權所提出的示好條件後,就連朕亦感到棘手的很。

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你卻還能臨機應變,朕真的很欣喜。”

劉備的誇獎,讓糜暘臉露笑意。

不過看着糜暘臉上的笑意,劉備下意識的伸出手敲了一下糜暘的腦袋。

“你做的好,朕自然不吝嗇誇獎你,但你別因此而感到自傲。

伐交一項,你尚算不讓朕失望。但接下來的施政一項,纔是真正考驗你能力的時候。

梁州貧弱,以何種手段能鍛鍊軍力,積蓄軍糧,以爲來日朕的北伐之基,這種種一切全靠你來日的施爲。

這也是朕拜你爲梁州牧的另一層用意。”

聽到劉備這麼說,糜暘方纔完全明白爲何劉備會讓他成爲梁州牧。

若劉備單單只是想從軍事戰略方面給予自己更大權力的話,劉備完全可以將益北都督區的管轄範圍擴大,甚至在節權範圍上增強自己的權力。

但是劉備並沒有如此做。

州牧的權力世人皆知,實爲諸侯的本質,可以讓州牧在州境內有着極大的施政自主權。

劉備用人有個很明顯的風格,那便是在他考驗你的時候,他勢必也會給你相應的權力,讓你可以毫無顧忌的肆意發揮你的才能。

劉備之所以讓自己成爲梁州牧,還有一點爲的便是要讓自己展現施政才能!

明白這層用意的糜暘,不禁想到那一夜諸葛亮在府中對他說的那些話。

那時他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只覺得那是諸葛亮對他的看重。

甚至隨着天下間不斷的多事,他幾乎騰不開手來完成當日他對諸葛亮的許諾。

而或許諸葛亮一直在成都,等着看他的表現。

現在想想,今日他爲州牧的想法,難道真是劉備最先想到的嗎?

灰暗燈光下的數年等待,間接造就了今日他的州牧之尊。

這是一場劉備與諸葛亮對他的聯合考驗!

或許也是劉備對自身,最後的考驗。

想到這點,糜暘臉上立馬浮現鄭重的神色。

他不再正座在地,他從地上起身來到宴席的中央,然後以一個極爲標準的臣子之禮,深深對着劉備一拜:

“臣必鞠躬盡瘁,不負陛下。”

當糜暘的口中吐出鞠躬盡瘁四個字後,劉備的眼神不禁一亮。

這流傳千古的四個字,似乎對着季漢的一衆理想者有着神奇的魔力,讓他們初一聽到這四個字,便會對這四個字極爲喜愛。

劉備自然也不例外。

劉備大笑着從地上緩緩起身,來到糜暘的身前,他一把將糜暘深拜的身子拉起,握住他的手言道:

“好極,好極。”

劉備自認自己不是各方面都擅長的君主,但是身爲君主的他,卻一直想找一位各方面都擅長的志向繼承者。

在笑着說完這句話後,劉備便收攏了笑容。

他看着已經比自己還高的糜暘,想到當年那個不停圍繞在他身邊嬉鬧的總角兒童,他的心中陡然生出許多感慨。

很多二代都長大了,而他也變得越來越蒼老了。

劉備拉着糜暘的手將他一路帶到宴席的門口處。

劉備將目光望向了西方。

“朕要走了。”

看着看着,劉備口中突然發出這聲囈語。

他剛剛與糜暘私談的開場白就是這句話,現在他又說出這句話,很明顯是以這句話爲私談的結束語。

當這聲只有兩人能聽到的囈語傳入糜暘的耳中後,糜暘從劉備的語氣中聽出了許多複雜的意味。

不捨、惆悵,當中還帶着一些期望。

劉備在說完這句話後,他轉身深深地看向糜暘。

“朕會在成都等着你的表現。”

說完這句話後,劉備最後重重拍了一下糜暘的肩膀,然後他不等糜暘向他行禮,便大步朝着門外而去。

當劉備走出大堂之後,隨着他越發遠離大堂,他的身後亦不斷從兩側出現一衆羽林軍。

一衆身材高大的羽林軍拱衛在劉備身後,將他的身影完全遮蓋住。

見劉備的身影逐漸消失在眼中,糜暘感覺心中有種悲傷的情緒在流淌。

分別總是令人悲傷的。

特別是當與對他恩重如山的長輩告別時,這種情緒更加強烈。

劉備的速度很快,不一會兒他就來到了軍營之外。

而這時軍營之外,早就等着一衆大漢公卿以及數千羽林軍。

這數千人正是當初劉備從成都帶來荊州的。

在看到劉備的身影出現後,數千人齊齊朝着劉備的方向下拜行禮。

今日是他們追隨劉備返回成都的日子。

本來他們早應該踏上回歸益州的路途,但就在臨出發的前一刻,一位長輩還是不放心他的子侄。

劉備特地在離去之前來到軍營之中,想着在臨走之前爲他的子侄最後把一把關。

若是方纔糜暘應對的不佳,那麼張溫親自面對的,就將是來自大漢天子劉備的“關愛”。

在與一衆大臣漢軍匯合後,劉備並沒有在大臣的建議下,踏上那象徵着舒適尊貴的天子車駕。

他命人牽來了一匹戰馬。

面對着劉備的這個命令,許多隨侍的大臣臉上皆流露勸阻之色。

劉備是馬上天子不錯,但他今年已有六十餘。

入川道路崎嶇難行,騎在戰馬上入川既不舒適,對於劉備這樣一個老者來說,也實在並不安全。

可是面對諸位大臣的勸阻,劉備卻不管不顧,執意爲之。

在劉備的執意之下,很快就有一位羽林軍牽來了一匹高大的戰馬。

在神駿的戰馬被牽到身前後,劉備的臉上流露出一種頗爲懷念的神色。

雖然他的身體與壯年時無法相比,但是憑藉着出色的身體素質,劉備還是順暢的一躍坐在了戰馬之上。

坐在戰馬之上的劉備,感覺自己的視線都一下子開闊起來。

既是馬上皇帝,豈可留戀於車輦?

心情甚佳的劉備,當即率先駕駛着走在數千人的前方,帶領着他們往西方而去。

只是在行走出一段距離之後,劉備感覺到一些他的大腿間傳來一些阻礙感。

在駕馬行進之間,劉備伸出手摸向了他大腿內側之間的肉。

在手觸及那裡之時,劉備感覺到他的大腿內側似乎又長出了些肥肉。

發現這一點後,劉備的思緒不禁回想到十數年的那場宴席之上,他的臉上亦適時浮現出無奈的笑意。

景升已成黃土,而他的髀肉卻再度復生。

仔細想想,自漢中一戰後他雖然時有騎馬,但代步的御馬與征戰時的御馬是兩碼事,那並不能阻止他的髀肉復生。

他已經好久未曾親自征戰了。

時光飛逝,他已經是垂垂老矣的人,但是心中的壯志還未實現,這真是人世間最悲傷的事了。

但是今時的劉備,與當年困居於新野之中的他,境遇可謂是天差之別。

所以在一瞬間的悲傷之後,劉備的心中突又浮現出澎湃的豪情壯志。

★тт kдn★CΟ

劉備摸着大腿內側的髀肉,似在爲自己打氣又似在開玩笑般地言道:

“漢室未興,你豈可復生?”

“你且再等待數年,來日北伐之時,朕定要將你盡數消除於關中大地之上。”

在說完以上的話語之後,劉備方纔滿意的將他的目光從腿間擡起。

他看着前方不遠處崎嶇難平的道路,他看着前方的天空陰沉似有風雨來襲,看着看着劉備便果斷的一揮馬鞭。

在劉備的用力揮鞭之下,他胯下的戰馬吃痛帶着他急速的朝前方奔馳起來。

而這一幕,無疑嚇壞了身後的一衆漢臣漢軍。

有許多騎馬的漢臣與漢軍紛紛拍馬朝着劉備追去,在他們追趕劉備的時候,口中還不停的驚呼道:

“前路坎坷,陛下小心馳騁!”

一陣陣驚呼順着風聲傳到劉備的耳中,而劉備在聽到這陣陣驚呼後,不禁肆意的大笑起來。

“一鞭在手,可覽天下風光。”

“既前路坎坷又時不我待,那我更該奮力前行才行。

唯死方休!”

這便是他劉備!

長安,你且等我數年。

第二卷完。

今天一章。

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482章 學習糜暘 興奮姜維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231章 皮開肉綻 真實情報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236章 修建高樓 豪族私會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265章 曹休期望 曹丕質問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15章 一擒孟獲 鹿馬相會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295章 漢軍危機 他真的在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26章 州泰獻策 孫權惶恐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395章 伐謀伐交 以點破面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186章 曹丕壯志 建言稱帝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70章 兵圍夏口 孫權震怖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14章 接班人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番外:亡國之恨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366章 何爲冠軍 虎吞敵人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