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

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

石苞在找到鄧艾寫給他的信後,他輕輕拍了拍信上的灰塵。

在撣去信上的灰塵後,石苞看向手中這封信的神情充滿了珍惜。

信中的內容,哪怕是時隔已久,但是石苞還是記得十分清楚的。

在這封信中鄧艾盛讚糜暘乃聰明仁慧之主,又點明糜暘數次取得令天下震驚的大捷,未來的成就肯定不能限量。

最重要的是,糜暘不如旁人一般看重家世,他是真正的做到“唯纔是舉”四個字。

例如鄧艾在信中將自己,當做一個最好的例子。

跟別人比出身好,鄧艾那是拍馬也趕不上。

但要是跟鄧艾比出身低,天下間目前所有的官員將校,還真的沒幾個人比得上他。

鄧艾不僅家世寒微,本身還是個結巴,身體有缺。

但就是這樣的出身,鄧艾在跟隨糜暘後,因爲得到糜暘的賞識,在寫這封信時他已然是一營主將,校尉之職。

校尉乃是千石之官,無論放在那個勢力中,校尉都算是一個不小的軍職,這種升遷速度已經算很快了。

而反觀當初因爲外貌優異,前景比鄧艾更好的石苞現在呢?

還僅僅是一個從事賤業的販鐵郎而已。

當然鄧艾寫信是爲了招攬石苞,所以他只是備言自己遇到糜暘後所獲得的一切,並沒有在信中將自己與石苞作比較。

但是鄧艾沒有特地去比較,與鄧艾一樣出身的石苞,在看到信中的內容後,自然而然的會自發進行比較。

在比較之下,石苞的內心中充滿着五味雜陳的想法。

若說以往石苞見到鄧艾所寫的這封信後,心中還不算太難受的話。

由於他現在心中的觀念開始產生變化,所以當他再次手握這封信時,石苞心中感覺猶如刀割般一樣難受。

襄樊會戰的戰況隨着時間的推移,早就傳到了鄴城。

而人緣一向不錯的石苞,更是從一些世家子弟口中得知了,更多關於襄樊會戰時的隱秘。

石苞知道在那場大戰中,糜暘的表現依然亮眼。

在漢軍的三軍中,糜暘能與關羽、張飛一樣單獨統帥一軍,足以說明他現今在大漢中的權勢與地位。

甚至就連糜暘部將丁奉在那一戰中的突出表現,他“木人校尉”的名聲也在北方漸漸傳開。

世人皆驚歎於糜軍戰鬥力強悍的同時,亦對糜暘的嚴以治軍及麾下有這等猛將,感到敬佩不已。

在得知這件事後,石苞那叫一個悔不當初呀。

若是當初他能果斷南下投奔糜暘,今日獲得如此美名的,爲何就不能是他呢?

當在鄴城中的夢醒了之後,石苞心中的這種想法就越發強烈。

及至今日石苞終於無法抗拒心中的那種強烈渴望,打算邁出那一步。

在用手指認真撫摸幾遍手中的書信後,石苞眼中浮現堅定之色。

他小心翼翼的將手中書信放入懷中,然後他在仔細梳洗一番後,拿出全身的積蓄又回到鄴城的市場中置辦了一件禮物。

他帶着這件禮物來到了吏部侍郎許允的府上。

與許允私交頗深的石苞知道,今日正是許允休沐在府的日子。

在得知好友石苞到來後,許允連忙讓下人將石苞迎進來。

許允在見到石苞的時候,看着石苞的手中捧着一件禮物,他便知道石苞想來又是有求於他了。

石苞的這個心思,讓許允一時間感到尷尬不已。

許允倒不是不想幫石苞。

許允頗爲看重石苞,石苞在往日中就對許允多有所求。

而面對那些所求,許允也是儘量能幫的就幫。

因爲許允始終覺得石苞不是常人,將來肯定會有一番成就,他今日所釋放的善意,來日可能會收到大回報。

但就算許允本人出身不低,又擔任着吏部侍郎這樣的職務。

但單單憑他一個人,要想給石苞這樣的出身寒微之人提供一個進身之階,那也是極難的事。

以往許允就多次讓石苞失望過。

所以許允之所以會感到尷尬,實則是因爲內心中的愧疚。

他擔心今日的石苞所求,他亦無法幫到忙。

許允臉上不自然的神色,被石苞所注視到。

石苞知道許允是爲何會有這番神色,不過他對自己今日的來意,卻有着十足的信心。

以往的忙許允幫不上,今日他自己所求,許允是一定能夠做到的。

石苞提着手中禮物快步上前朝着許允一拜,然後他開口言道:

“苞聽聞最近郡府將會抽調一批士卒,押運一衆俘虜南下。

苞想求許君從中斡旋,讓苞成爲其中一位縣兵。”

聽到今日石苞口中的請求是這個,許允的臉上流露出驚訝之色。

不是石苞的要求太高,是太低了。

區區一縣兵而已,根本算不上官職,憑他的權力要想完成這件事簡直是輕而易舉之舉。

只是石苞以往所求者都是百石之官,今日卻破天荒的求爲一不入流的縣兵,想來石苞心中已經不報其他奢望了。

想到好友石苞開始心灰意冷,許允不免開始嘆息道:“卿是我輩人,當相引在朝廷,何欲爲小卒乎?”

聽到許允這麼說,石苞的臉上浮現感動的神色。

但是心意已決的他,不會因爲許允的一句話而改變主意。

數年前畫的餅,他還沒吃完呢。

石苞堅決的對許允請求道:“苞想借此行磨礪自身,增長見識,且荊州乃邊疆之所,或許有我立功之處。

還望許君成全。”

見石苞的態度如此堅決,許允雖然有些不捨,但他還是對石苞應允道:“仲容放心,你此請我一定成全。”

當許允這麼說之後,石苞的心中浮現難以抑制的喜色。

只是他臉上還是一副鬱郁不得志的鬱悶神態,然後對着許允告退。

在石苞離開許允的府中,走到一處四下無人的地方之後,他臉上才流露出高興的神色,激動的雙掌相擊。

石苞之所以自請爲押運俘虜南下的小卒,爲的僅僅是更好的南下荊州而已。

本來石苞可以自行離去,但南下荊州千里迢迢,路上艱難萬分且他身上沒有多少盤纏。

在這種情況下,有比跟隨官方大部隊南下更安全,有效的做法嗎?

況且縣兵不是正規軍,管理一向散漫。

他順利到達南陽郡境內後,從縣兵的隊伍中脫身也是一件頗爲容易的事。

藉着大魏官方的保護一路南下,然後再投向大魏的敵人,這也能稍稍一舒他心中的怨氣。

想到此,石苞又很快收攏了臉上的興奮之情。

他從四下無人的小巷中輕身閃出,然後朝他的居所大步走去。

他要早點收拾行裝,據他之前得到的消息,那支縣兵隊伍這兩日就要出發了。

就在第二日在鄴城的城外,上百位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男男女女,在一衆縣兵的押運下開始從城內走出集結。

這上百位男男女女,正是當初在當陽一戰中被魏軍所俘虜的,一衆劉軍將領族人家屬。

其中甚至還有劉備的兩位女兒。

曹操當年沒有殺他們,但不代表曹操會善待他們。

在以往的時日中,他們大部分都被關押在鄴城的牢獄之中。

多年來的牢獄生活,讓這上百位劉軍俘虜無論當初有着怎麼樣的風采,現在卻猶如一位位乞丐一般。

甚至上百位劉軍俘虜在從牢獄中被帶出後,因爲許久未見天日,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一見到陽光的那刻,都覺得有恍如隔世之感。

本來當年被俘虜的一衆劉軍將領族人不止這些,但是由於生活條件的低下,許多年幼或者年老的族人早已逝去。

能存活至今的,都是正值壯年的人。

而且因爲死亡的恐懼,或者說抵抗不住榮華富貴的誘惑,還有很大一部分族人選擇主動向魏軍投誠。

在或死或叛的情況下,當年總共數百位族人現在僅僅只剩下百餘人而已。

而在這種種緣由之下,現今倖存的這百餘人,大多是劉軍一衆元從將校的直系親屬,亦是對他們最忠誠的人。

或許他們的遭遇,在所謂的正史上都懶得提及。

他們更未爲劉備的基業立下什麼大功過。

但是未曾提及不能代表他們不存在,未立下大功亦不能抹殺他們的忠誠。

上百位劉軍俘虜在被押出牢獄後,他們本以爲是魏軍要對他們下手了。

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在他們集結之後,魏軍並未對他們舉起屠刀。

魏軍只是押運着他們一路朝着南方走去。

魏軍的這個舉動,讓這上百位俘虜感到詫異不已。

他們不知道的是,是他們的陛下要接他們回家了。

青書史筆會忘記他們,但他們的陛下不會。

而在一衆縣兵隊伍中的石苞,轉身看着身後的雄偉城池漸漸變小。

他的眼中對這座往日中他嚮往無比的古都,充滿了複雜的神色。

在這座城池中,他留下了太多失望,遭受了太多白眼,甚至還暗暗在這座城池中流過淚。

或許這是今日身爲卒伍的他,應該得到的待遇。

可是,石苞心中有着太多不甘。

當眼中的雄偉城池在地平線上完全消失不見,石苞收回了依依不捨的眼神。

今日他以卒伍之身離,來日必倚公卿之尊回!

漢章武二年四月,來自鄴城的一支戰俘隊伍已然來到了宛城之外。

當得知這支戰俘隊伍已經到來後,魏安南將軍司馬懿馬上派出使者聯絡糜暘。

司馬懿早在之前就得到了曹丕的密詔,所以他知道這支戰俘隊伍到來後,他應該如何做。

同樣的是糜暘現在也知道了,劉備爲何會讓他將夏侯尚等人押來新野。

所以在見到司馬懿的使者後,糜暘便通過使者之口,與司馬懿商議好了雙方互相交接戰俘的一切事宜。

在送走使者之後,糜暘的臉上充滿着唏噓之色。

糜暘知道劉備爲何會與曹丕做這番交易,那是兩個帝王爲了自身的江山,而做出的一種等價交換。

以糜暘現在的身份,那種交換還不是他能觸及到的領域。

但是在得知即將接回自己的大多族人後,糜暘內心中還是唏噓不已。

在當年跟隨劉備的一衆元從臣子中,若論族人數量,東海糜氏必然是最多的。

“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這是東海糜氏當年在徐州最昌盛時的記載。

而且後來劉備在危難時,糜竺幾乎是傾盡全族之力幫助劉備復起。

這就導致在劉備的大軍中,糜氏族人的比例一直不低。

正因爲如此,想來在這上百人的戰俘中,他族人的數量大概率也不會少。

宗族在當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着即將要迎接回與自己或兄或弟的族人,因爲心中的血脈牽引,糜暘的心情有些激動。

當然他也可以預見到,一旦他的族人被放回,那麼他東海糜氏在益州,就再也不是無根之木咯。

作爲一舉將東海糜氏帶向鼎盛的糜竺兄弟,以往他們之所以無法快速擴張在益州的家族勢力,缺的不就是信得過的族人嗎?

在亂世中還能帶領着家族不斷經商的的糜竺,會真的就只是一個老好人嗎?

反正糜暘是不信的。

因爲司馬懿與糜暘都急於完成這次交接,所以糜暘定下雙方交接的日子就在第三日。

不過雖然糜暘急於交接,但是他也不會對敵人掉以輕心。

糜暘一直記得,目前張郃領着上萬騎軍對他虎視眈眈着。

雙方互相交接戰俘的地點,是在棘陽城外。

棘陽城目前還在司馬懿的控制下。

這一點是司馬懿對糜暘提的唯一一點要求。

對於這點要求,糜暘倒也沒有拒絕的想法。

因爲棘陽城雖然處於魏軍的控制之下,但它城外有洧水流過。

在洧水的貫通下,有着水軍優勢的漢軍可謂是進退自如。

這樣的地形,張郃騎軍是沒辦法發揮太大效用的。

所以將棘陽城外作爲兩軍交換戰俘的地點,的確算得上一個雙方都能滿意的結果。

而當雙方交換戰俘的日子到來時,在棘陽城外的洧水河道上,緩緩出現了大量飄揚着絳紅色戰旗的漢軍戰船。

豔陽高照,紅旗招搖,當這衆多的漢軍戰船出現後,棘陽城內外的魏軍如臨大敵。

糜暘到了。

12點前還有一章。

(本章完)

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5章 糜暘獻策第17章 駐守公安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30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一)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562章 戰局已變 召喚孫權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64章 公安大拆遷(求追讀,求票票)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436章 需守多久 我死之後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673章 漢皇不豫 傳召百官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2章 當爲班超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264章 殘月如血 城外列屍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2章 當爲班超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24章 屠殺?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0章 夜襲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399章 根本之患 二龍相見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82章 沙兄,你終於來了(四更求追讀)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37章 魏王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