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

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

誠然目前魏軍大敗,是漢軍奪取樊城的最佳時機。

但是樊城並不是一般的城池,他的城防是很完善的。

甚至從魏軍俘虜的口中,糜暘得知了此番守衛樊城的魏將是趙儼。

趙儼作爲曹魏的元老重臣,他的名聲縱使是之前遠在漢中的魏延都有所聽聞。

樊城既堅,趙儼又不是一般的魏將。

而漢軍大部由於剛剛經歷過一場激戰,糜暘亦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前去攻打樊城。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暘要想順利拿下樊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鑑於這種情況,糜暘的智囊鄧艾爲他想出了一個計策。

那就是趁着魏軍大部分的潰軍未進入樊城之際,糜暘親自挑選一部分精兵,換上魏軍的服飾旗幟,裝作一部潰敗的魏軍接近樊城。

只要趙儼會開城接納一衆魏軍潰兵,那麼糜暘就可以出其不意,率領這部漢軍精兵從後襲擊。

這種辦法是能趁趙儼不備拿下樊城的。

鄧艾的這個計策乃是根據當初糜暘討伐申儀時,張嶷率領漢軍趁亂入城的事例想出來的。

計策嘛不怕老,只要能因時制宜讓它發揮作用就行。

魏延在聽到鄧艾的建議後,他想出了一個更爲激進的計策。

他建議糜暘率領三千漢軍假扮成魏軍混入樊城中,這樣一旦等樊城守將趙儼放鬆警惕時,漢軍便可以順勢從內部攻破樊城的城防。

魏延的這個計策相比於鄧艾的計策,從表面上看他成功的概率更大,但是這個計策太過冒險,完全是將希望寄託在敵人的疏忽上。

現在乃是大白天,趙儼是擔任過護軍的人。

一旦等魏軍潰軍都入城後,他爲了防止潰軍在城內生亂,肯定是會將衆多魏軍潰軍打亂重組的。

當初在關中發生兵變時,他就是這麼做的。

而一旦趙儼這麼做了,糜暘所率領的漢軍可以從外貌上假扮魏軍,但單單是口音一項,恐怕頃刻間就得露餡。

所以魏延這個計策太過冒險,而鄧艾的計策相比較之下更爲穩妥。

就算趙儼沒有如鄧艾所預料那般打開樊城城門接納魏軍潰軍,糜暘也可以帶領漢軍暫時退卻。

於是糜暘在權衡利弊後,便當機立斷的採取了鄧艾的辦法。

由於魏軍潰軍只顧着逃命,在糜暘率領三千漢軍精兵混入他們大逃亡的陣列中時,他們哪裡會有心思探查什麼異常。

因爲魏軍潰軍的倏忽,這順利地讓糜暘的三千漢軍矇混過關的來到了樊城附近。

而在來到樊城附近之後,因爲樊城外的魏軍潰軍一時之間還不算多。

再加上樊城中的趙儼那時並無打開城門的意思,所以糜暘便率領着三千漢軍隱匿在樊城外的山林中。

方纔的一個時辰中,糜暘一方面讓三千漢軍加緊修整,一方面時刻注意着樊城的變化。

而當糜暘看到樊城外的吊橋在緩緩放下後,他便知道鄧艾的計策已然成功一半了。

在看見這一幕後,糜暘毫不遲疑地率領三千漢軍從山林中陸續而出,朝着上萬魏軍潰軍的後背趕去。

而在糜暘讓身後的三千漢軍列好陣型朝着樊城進發時,上萬魏軍潰軍中還是有不少人開始察覺到異樣的。

因爲按照常理來說,大家都是潰軍,都處在慌不擇路的狀態之中,不應該說陣型是否散亂,應該是根本就沒有陣型。

而糜暘所率領的這三千漢軍,雖然外表上與他們無異,但他們那列陣快速朝着樊城前進的樣子,與絕大多數的魏軍潰軍相比很不相同。

只是雖然有部分魏軍察覺到異樣,但他們現在大部分的心思都在逃命上,根本就不會去深思這個疑問。

更何況就算深思了,那部分魏軍心中也會自然浮現解釋。

數萬魏軍中大小將校數百名,其中有一兩位如於禁那般的嚴於治軍者並不奇怪。

想當年魏武帝宛城之敗時,各部大軍都潰敗無方,局面與今日相比亦不遑多讓。

而當時在那樣的亂軍中不也是有于禁那等將才約束部下,率領所領大軍徐徐後退嗎?

當初于禁甚至還能在數萬的潰軍中修建壕溝,今日這位“魏將”與于禁相比,還差多了呢。

當糜暘率領着三千漢軍從山林中列陣而出,快速地來到上萬魏軍潰兵的背後時。

當附近的魏軍潰軍都以爲,這員“魏將”所帶領的士卒要與他們爭搶生的希望時,糜暘當即下令三千漢軍對着前方的魏軍發動攻擊。

因爲認爲糜暘所率領的三千漢軍是己方的同袍,加上上萬魏軍潰軍的心思現在都在想着如何能快速渡過吊橋,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會注意身後。

當第一位毫無防備的魏軍被身後的“友軍”砍倒時,越來越多的魏軍潰軍都猝不及防的倒在了漢軍的環首刀下。

頃刻間,上萬魏軍潰軍的後方中,便響起了數千聲淒厲至極的哀嚎聲。

這數千聲哀嚎聲以極快的速度朝着前方傳去,而當更前方的魏軍潰軍聽到這哀嚎聲往後看去時,他們眼中出現的一幕瞬間讓他們嚇得魂飛魄散。

只見有着數千手持利刃的漢軍正發瘋般的在砍殺着自己人,而且他們以極快的速度朝着自己前來。

現在只要是個正常人都猜得出來,那數千正在砍殺己方同袍的“友軍”,實際上乃是漢軍假扮的。

隨着距離的不斷逼近,那數千漢軍臉上的嗜血神色,魏軍潰軍們看得越發清楚。

在看到這一幕後,本來因爲看到生的希望稍微恢復一些秩序的上萬魏軍潰軍,瞬間又陷入了極大的恐慌之中。

什麼樣的情況會造就一個人絕望的情緒呢?

那便是在他以爲可以把握住希望的時候,將他心中的所有希望都給抽走。

本來這上萬魏軍潰軍都以爲逃到樊城下,他們終於爲自己取得一線生機。

甚至他們爲了爭取這一線生機,在剛剛的過程中,他們拋棄了往日的榮耀,他們背叛了往日的同袍。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們付出如此巨大後,在他們認爲這最安全的地方,竟然會出現突然數千敵軍再次對他們發動進攻。

那數千漢軍的出現,代表着他們再次面臨着巨大的死亡威脅。

面對漢軍的步步緊逼,沒有魏軍不會感受到絕望。

而在絕望之下,上萬魏軍潰軍的人羣,就像一面被巨石猛砸的鏡面一般,瞬間崩炸開來。

無數的魏軍慌亂無比的收回自己的眼光,然後他們拼了命的推搡着身前的同袍。

許多魏軍潰軍已經在渡過吊橋,而他們在後方同袍的推搡下,甚至在身旁同袍的推搡下,紛紛從吊橋上掉落進冰冷的護城河中。

而隨着衆多的魏軍潰軍開始不斷推搡着身前的同袍,越來越多的魏軍從吊橋上掉落,密集的魏軍潰軍的人羣變得更加無序。

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魏軍潰軍此刻都在拼了命的往前擠,而有一部分魏軍潰軍這時都已經開始進入城門之中。

這讓樊城中的趙儼,差點都要急地從城牆上跳下來。

居高臨下的趙儼,在糜暘所率領的三千漢軍以齊整的陣型逼近上萬魏軍潰軍時,自身擁有的豐富的經驗就讓他察覺出不對勁。

只是還未等趙儼下達命令,糜暘所率領的三千漢軍就已經對上萬魏軍潰軍發動襲擊。

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快到了沒有讓趙儼反應的時間。

而就算趙儼成功下達全軍停止入城的指令,但在上萬魏軍潰軍強烈的求生渴望下,他的命令又有多少人會聽呢?

所以趙儼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樊城下的數千漢軍,在肆無忌憚的砍殺着己方的大軍。

看着城池下方那數千漢軍從後方一路砍殺着己方大軍,朝着城門處不斷逼近,趙儼不難猜出那數千漢軍的意圖。

但就算猜出來,他現在也無計可施。

目前要想阻止漢軍入城,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拉起吊橋,阻斷漢軍渡過護城河的步伐。

可是雖然當世的吊橋已然採用一部分的機械構造,但要想成功拉起吊橋,還必須依靠人力的輔助。

而樊城的吊橋是很寬廣的,如此巨大的吊橋,要想將它拉起來所耗費的人力是不小的。

更何況如今吊橋上站滿了衆多士卒。

最要命的是固定吊橋的兩條大鐵鏈,是與城門口連成一體的。

這就導致了趙儼要想成功快速拉起吊橋,就必須要讓城洞內的士卒拉動機關。

但現在因爲漢軍的突襲,城門處的魏軍已然亂成一團,在這樣的情況下,趙儼短時間內是沒辦法拉起吊橋的。

正因爲擔憂類似的情況發生,所以方纔趙儼纔對放下吊橋顧慮重重。

目前趙儼所面對的局勢就是,正在渡過吊橋與城門的魏軍潰軍們,變得猶如一座座堅固的磐石一般,將樊城的吊橋與城洞給堵的穩穩當當的。

這等於是將樊城的心臟,赤裸裸地暴露在漢軍的利刃面前。

這種情況怎麼能不讓趙儼感到心急呢?

趙儼亦嘗試着派一部分魏軍下城樓,驅趕擁擠在城門口的魏軍潰軍。

但現在已經被身後的漢軍嚇得三魂七魄都不在的魏軍潰軍,哪裡會去搭理同袍的驅趕。

他們現在腦海中只有一個念頭,那便是趕緊衝進城內,躲避身後不斷殺來的漢軍。

在這種想法之下,城門的擁擠騷亂愈發嚴重。

而在這時,三千漢軍在糜暘的帶領之下已經一路砍殺至吊橋之上。

上萬魏軍潰軍現在一心只想着逃命,加上他們的身上大多未有甲兵在身,所以他們現在的戰鬥力與一般百姓差不多。

這樣的魏軍,是沒辦法阻擋三千列陣衝殺的漢軍的。

而在率領着三千漢軍踏上吊橋看到不遠處的城洞後,糜暘的臉上浮現喜色。

欲破堅城,必先奪城門!

看到勝利就在前方後,糜暘加緊率領着三千漢軍朝着樊城的城洞而去。

這時隨着三千漢軍的一路前進,他們陣型的周邊已然倒下許多魏軍的屍體。

而有更多的魏軍潰軍在看到漢軍一路殺來後,感覺到入城無望的他們,以樊城的吊橋爲中心點,朝着四周紛紛快速逃散。

若將吊橋上的魏軍潰軍,比作一座座不肯輕易放棄生的希望的磐石的話。

糜暘所率領的這三千漢軍,這時就像來勢兇猛的漢水一般。

這股漢水在不斷的沖刷着滿身血跡的磐石,直到將他們的身軀撞碎,從而從他們的殘肢斷臂上繼續奔騰着朝着目的地洶涌而去。

在三千漢軍的不斷前進之下,漢軍的先頭部隊已然接近樊城的城門口。

而在丁奉受傷的情況下,目前能爲糜暘擔任攻堅任務的唯有魏延。

在剛纔的作戰中,魏延全身已經被血污所覆蓋,但在他全是血污的臉龐上,他的興奮之色卻越來越強。

一將功成萬骨枯,他現在就要用魏軍的白骨,來鋪造他魏延立功的道路。

勇武非凡的魏延,就像一隻永不知疲累的餓虎一般,他不斷地揮舞着手中的大刀,收割着擋在他前方魏軍的生命。

隨着陣陣哀嚎聲的響起,漢軍在魏延的帶領下,已經殺到了樊城的城洞之中。

樊城中是有成建制的魏軍的,人數亦有三千餘衆。

但那三千餘魏軍分散在四面城門,況且目前城洞處有着衆多魏軍潰兵在,亦沒方法讓那些成建制的魏軍列陣應敵。

於是乎城洞之中,頃刻間又被衆多血腥所浸染。

一陣陣哀嚎聲由城洞中響起,然後不停地傳達到已然下來城樓的趙儼、曹休等耳中。

曹休等魏將身份尊貴,他們自然是最早入城的一批。

正因爲早一步入城,他們才逃過這一劫。

聽着麾下大軍的那陣陣哀嚎聲,不止趙儼臉上流露不忍之色,就是一向性情剛烈的曹休,臉上也呈現一片灰敗之色。

現在的場景,又將他拉回到剛纔戰場所經歷的那一幕中。

太慘烈了。

經歷過許多戰役的曹休,現在甚至都不想回憶起方纔戰場發生的一切。

只是身爲目前在場的魏軍最高指揮官,有些責任他必須擔起來,有些命令他必須及時下達。

例如:

“傳令下去,全軍撤出樊城。”

當曹休的這個命令被他身旁的一衆魏將聽到後,一衆魏將的臉上都流露出震驚之色。

這可是樊城呀!

面對着衆將的震驚之色,曹休看着那道不斷指揮着漢軍殺敵的身影,他口中流露出篤定的語氣說道:

“鹿已在此,虎可遠矣?”

曹休的這個判斷,讓一衆魏將猶如被一盆冷水灌頂一般,變得極爲清醒起來。

是呀,一個糜暘已經將他們逼迫到如此地步。

ωωω ✿тт kдn ✿c o

若三虎齊聚,以他們現在手中那士氣不振的數千士卒,怎麼和三虎一鹿鬥?

在意識到這點後,一衆魏將全都對曹休的決斷再無半分異議。

明天恢復正常更新。

保底8000字。(18點,22點)

各位晚安。

(本章完)

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77章 我們回家(求追讀,求票)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七百二十三章 糜暘枷鎖 避實擊虛第463章 空城計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14章 接班人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七百一十八章 疑兵之計 無名之輩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250章 滿堂變色 武當封拜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429章 內外交困 四面楚歌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章 先斬後奏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94章 漢有白鹿 魏有幼麟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650章 圍殺魏軍 車騎未退第七百二十二章 飢渴諸將 糜暘定計第619章 漢軍衝鋒 奮死一搏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88章 援兵!援兵!(四更求追讀)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第16章 幼時情誼第463章 空城計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7章 魏王吐血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508章 草擬遺詔 孫權不屑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542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408章 今日便反 爾奈我何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199章 申氏末日 關門打狗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4章 父子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