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

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

當光明與陰暗在這方天地中形成鮮明的對比之時,七萬魏軍與六萬漢軍亦形成了列陣對峙的局面。

在今日,在這廣袤的樊城平原之外,漢魏大軍都在對方面前亮出了自己的獠牙。

魏軍一方:以八百破十萬吳軍的張遼爲主帥,以被譽爲曹家千里的曹休爲副帥。

至於其餘一應將領如許褚、孫禮、杜襲等人,俱是曹魏中聞名中原的名將。

漢軍一方:以威震華夏的關羽爲主帥,以令無數人膽寒的萬人敵張飛爲副帥。

再輔以近兩年來被譽爲“漢鹿”的糜暘,及其他一衆宿將作爲輔佐。

雙方這樣的陣容,在這名將日漸凋零的後三國時期,已經算得上十分豪華。

目前天下中有三強。

而這樣的陣容,單單拿出任何一方去攻打孫權,恐怕都會讓孫權感覺到亡國之禍的到來。

但就是這樣的陣容,卻僅僅是天下至強的兩方進行的一場大會戰而已。

今日雙方進行的這場大會戰,本質上是剛剛建立的漢、魏兩朝進行的第一次正式的對決。

漢魏雙方加起來十數萬的總兵力,讓這方圓數裡的土地上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肅殺起來。

陣陣寒風在這肅殺的氣氛下,不斷地吹拂着兩方大軍嚴密的陣型。

但無論這方天地中的寒風再如何猛烈,心中抱着強烈戰意的兩軍陣型依然巋然不動。

雙方士卒的眼睛都緊緊地盯着前方的敵人,在這寒冷的天氣中,他們握着長槍的手心卻已然冒出冷汗。

兩方都是天下有名的強軍,但兩方都知道對方亦是不弱於己方的強軍。

兩方更知道一旦大戰展開,那麼他們兩方中勢必會有一方,永遠的躺在他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成爲來年莊稼茁壯成長的上佳肥料。

就在兩軍的戰意越來越強的時候,關羽駕馬從森嚴的軍陣中走出。

在魏軍軍陣中的張遼見狀,遲疑了一會兒後,亦從魏軍的軍陣中駕馬而出。

關羽的舉動很明顯就是想與他相見。

若是他這個主將在兩軍面前避而不見,對他身後的大軍的士氣無疑是一種打擊。

至於自身的安全問題,縱使關羽是萬人敵,他張遼亦不是尋常的猛將。

而張遼的舉動亦被他身後的曹休、許褚等人所察覺,只是他們都明白張遼爲何如此做。

關羽與張遼這對昔日中的好友,就像有默契一般駕馬朝着對方走去。

猶記得當年關羽在許都尚未立功前,因爲曹操對關羽的偏愛,曹氏諸將很多都不服關羽。

當時只有張遼與徐晃會主動交往關羽。

相比于徐晃與關羽之間更多的是同郡之情,張遼與關羽的情誼最早可追溯到當年在徐州時。

兩位當世名將在胯下良馬的帶領下,來到離雙方大軍之前的百步之外,最後來到對方的身前。

而後兩匹戰馬在各自主人的驅使下,不約而同地齊齊上前一步,馬頭相交。

這個距離本不該出現在敵對的兩人之間,但卻可以出現在互爲好友的兩人之間。

張遼看着近在咫尺的關羽,就算一會就要與他展開生死大戰了,但是張遼臉上還是浮現些許笑意對關羽言道:

“許久不見,雲長風采依舊。”

面對張遼的寒暄,關羽的臉上亦流露出笑意。

“文遠亦然。”

哪怕身前有着七萬如狼似虎的敵軍,但那卻絲毫不能擾亂關羽的心。

在寒暄之後,關羽便主動對着張遼言道:“當年我與文遠相識于軍陣之前,今日若斷交於軍陣之前,亦算是有始有終了吧。”

聽到關羽如此說,張遼的臉上流露出苦澀之意,只是這些苦澀之意很快就被他壓制下來。

縱是關係再好的故友,若心中志向不同,那麼遲早都會有分道揚鑣的一天。

若說以往張遼在爲魏公、魏王曹操效力時,張遼與關羽之間還有着轉圜的餘地的話。

當張遼成爲魏帝的衛將軍的那一刻,這對昔日的好友已然只剩下不死不休一途。

大義面前,關公從不含糊。

在將臉上的苦澀盡皆散去後,膽氣豪壯的張遼亦不會輕易向關羽示弱。

“雲長今日與我陣前相見是爲斷交,但豈不知一會雲長是否會斷頭也?”

聽到張遼的話,關羽不禁大笑起來。

他不是在笑話張遼自不量力,他在笑身爲他敵人的張遼有這種膽氣。

唯有這樣的敵人,才配得上與他關羽爲敵。

關羽在笑完後手指脖頸言道:“天下想要我項上人頭者又豈止你一人?”

“當年的公明亦是其中一人。只是公明豪言音猶在耳,人卻何在?”

關羽的話讓張遼的眼神眯了起來。

徐晃何在?

人在九泉也。

關羽是將他比作徐晃呀。

只是雖然知道關羽的意圖,但是面對關羽的舉例,張遼卻絲毫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因爲關羽說的是事實。

隨後關羽扯下身上的一塊布,而後他手舉斷布對着張遼言道:“你我往日情誼,就如今日這段斷布,再難重縫。”

說完這句話後,關羽將手中的斷布朝天空扔去,隨後他便撥轉馬頭朝着漢軍的軍陣中而去。

而當關羽駕馬離開的那一刻,張遼亦撥轉馬頭朝着魏軍的軍陣中而去。

在兩位昔日好友背道而馳的過程中,那張代表着關羽與張遼感情已然破裂的斷布,亦在寒風的吹拂下越飄越遠,及至消失在十數萬大軍的眼前。

很多事都回不去了。

而就在關羽回到漢軍軍陣中的時候,張遼亦回到了魏軍軍陣中。

在張遼回到魏軍軍陣中後,他馬上令人吹響了大軍中的號角。

在魏軍數萬人的軍陣中,響亮低沉的號角聲震天動地。

在這攝人心魄的號角聲之下,魏軍大將許褚率領着一支精騎從魏軍的軍陣中疾馳而出。

這支精騎憑藉着騎軍超強的機動力,倏忽之間就來到了漢軍的前軍軍陣之前不遠處。

而跟在這數千魏軍精騎之後的,正是由曹休親自統帥的兩萬魏軍步卒。

雖然之前南陽郡中的魏軍鐵騎被漢軍的卻月陣打的大敗,但那場戰役是擊潰戰,並不是殲滅戰。

所以還是有一些魏軍鐵騎存活下來,逃回宛城。

只是數量不多就是。

再加上之前從兗州、豫州調來的一部分魏軍精騎,目前在這七萬魏軍中,依然還是有着三千餘魏軍精騎。

只是因爲數量不多,所以這三千多魏軍精騎已然不能當做決勝的法寶使用。

於是張遼就命令許褚統率那三千餘魏軍精騎,作爲兩萬魏軍的掩護。

三千魏軍精騎在有着萬夫不當之勇的許褚的率領下,快速地朝着漢軍的軍陣逼近。

數千聲馬蹄聲陣陣,身披黃甲的魏軍精騎猶如一陣風快速來到漢軍的軍陣前百步之內。

當進入漢軍軍陣的百步之內後,許褚馬上下令身後的三千餘精騎散開,並且讓他們摘下身上所背的勁弓準備朝着漢軍的軍陣放箭。

許褚在曹操在世時,大多是作爲他的貼身護衛,並未具體指揮過多少大戰。

只是跟在曹操這樣的兵法大家身邊,數十年以來許褚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就例如指揮騎軍如何作戰這一項,許褚基本的操作還是知道的。

精騎又名名騎,天下間最出名的精騎便是烏桓名騎。

與西涼鐵騎不同,烏桓名騎都是輕騎軍,他們講究的是快到極致的速度,並且殺傷敵人的手段不是硬碰硬。

他們的作戰方式是在高速的移動之中,先用箭矢來擾亂敵軍的陣型,從而找到可趁之機後再採取相應的殺敵手段。

只是具體到目前戰場中的形勢,許褚率領這三千餘魏軍精騎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擾亂漢軍前軍的陣型,爲後方的己方大軍創造機會。

只是這三千餘魏軍精騎的動作卻慢了一步。

當許褚率領着三千餘精騎從魏軍軍陣中出來之後,作爲前軍統帥的張飛,馬上就知道了敵軍的意圖是什麼。

張飛是幽州涿郡人士,而烏桓主要的活動範圍便是幽州。

張飛對烏桓名騎的作戰方式太過熟悉了。

於是就在許褚所率的三千魏軍精騎朝着他逼近時,張飛並沒有下令身後的漢軍士卒舉盾抵擋即將到來的流矢。

他當機立斷地下令身後的士卒,立馬開始釋放手中的箭矢。

荊楚材士,是天下最爲善射的士卒。

所以當張飛的令旗揮動發出這個命令時,他身後的兩萬漢軍中的數千弓箭手,馬上將腰間箭囊中的箭矢搭上手中的長弓。

然後就在許褚所率領的三千魏軍精騎進入百步之內後,數千支箭矢從漢軍軍陣中拔地而起,朝着前方的三千餘魏軍精騎而去。

雖然那三千餘魏軍精騎在許褚的命令之下已然散開,但是當數千支箭矢遮天蔽日的從天空中落下時,這也讓那三千魏軍精騎感受到一陣慌亂。

至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沒辦法安然放箭的。

張飛知道要想防止精騎的箭矢騷擾,最好的辦法不是舉盾抵擋,而是要率先放箭讓精騎無法放出箭矢。

因爲盾牌的防禦再好,但大多隻能防住身前。

而以精騎的高機動力,他們可以放箭的方向是靈活多變的。

與關羽一個北方人成爲天下擅長水戰的名將一樣,本來更熱愛騎戰的張飛,在情勢的影響下,已然變成一位擅長指揮步軍作戰的名將。

而那三千餘魏軍精騎在被數千支漢軍箭矢逼退之後,許褚本來想率領着三千魏軍精騎繞到側翼故技重施。

但可惜的是,這時的漢軍在張飛的指揮下已然形成一個方形的陣型。

在這碩大的方形陣型之外,是手持長槍的漢軍,而在那方形陣型之中則是遍佈着漢軍的弓箭手。

四面八方皆有。

況且這時糜暘亦率領着兩萬漢軍,開始不斷地朝着張飛的側翼集結。

這便是精騎的弊端了。

他們主要的攻敵手段主要是襲擾,但只要步軍有所準備,那襲擾的手段終歸只是輔助手段。

沉穩的許褚見他所率領的三千魏軍精騎,已然對身前的兩萬漢軍無法起到襲擾的作用後,他就只能帶領着這三千餘魏軍精騎退卻。

快速的來,快速的退。

而當這三千魏軍精騎撤退之後,他們後方由曹休親自率領的兩萬魏軍步卒,已經到達漢軍方陣前的不遠處。

與騎軍的作戰方式不同,步軍正經殺敵的作戰方式永遠只有一個。

那便是結陣朝着敵軍壓進,如一座永不知停歇的磨盤一般,將身前的一切敵人徹底碾碎。

曹休雖是騎軍將領出身,但是他統帥步軍作戰的能力亦是不俗。

曹休不知道張遼是否是故意的,在得知敵軍前軍主將是張飛的情況下,還派他來攻打漢軍的前軍。

只是軍令當前,這時容不得他半點遲疑。

儘管心中對張飛有着忌憚,但是曹休亦是個悍勇之輩,他心中的血氣亦不輸於當世任何一位大將。

在曹休率領着兩萬魏軍進入漢軍的百步內後,曹休指揮着身後的步軍士卒提前舉起盾牌護在身前,防止着可能到來的漢軍箭雨攻擊。

只是出乎曹休意料之外的是,張飛並沒有下令身後的士卒放箭,他只是命令漢軍軍陣中的一支兩千餘輕騎軍出擊。

本來荊州中是沒有多少騎軍的,這是地域所決定的。

只是當年水淹七軍後,荊州刺史胡修與南鄉太守傅方見關羽勢盛,便投降關羽。

而他們的投降亦讓關羽擁有了一支成建制的輕騎兵。

前軍是大軍中的重中之重,所以關羽在開戰前就將這支兩千餘人的輕騎軍交給張飛統帥。

張飛在成功遏制住許褚率領的精騎的進攻後,他便想讓胡修領着他的兩千餘輕騎軍,前去試探性的對曹休的步軍發動進攻。

若能借此尋找到曹休步軍軍陣中的破綻,那也是極好的。

胡修率領着兩千輕騎軍從漢軍的軍陣中出來之後,快速的朝着曹休的步軍方陣中而去。

當看到胡修率領着輕騎軍到來之後,剛剛撤退回來的許褚本想立即率軍出擊,但就卻曹休所阻止。

面對着領着兩千餘輕騎軍不斷逼近的胡修,曹休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今天2章。

大家早點睡。

(本章完)

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98章 各位,蹦極看過沒?(無食言,求追讀第145章 糜郎二字 九天之雷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七百一十一章 苟利國家 壯哉仲容第330章 斷翅而亡 蠢貨孟達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59章 別有用心 襄城鄧艾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六百九十七章 以威諡之 忠臣周魴第七百四十五章 血幡飛舞 驚人轉變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叡栽倒 田豫擡頭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14章 接班人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8章 關羽之憂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23章 誅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32章 小心有詐第108章 糜暘醉釣 欲者上鉤第79章 逆天而行(求追讀)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540章 迷霧重重 司馬終動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七百四十七章 夜襲公安 心跳欲停第536章 兩大安排 艾維相隨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74章 取糜暘首級,賞千金 (求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631章 獵虎爲食 三方奔逐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324章 關羽雖死 糜暘尚在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33章 誰敢殺我?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