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

劉備雖然不太注重天子威儀,但是掌握荊益兩州數百萬生靈性命的他,身上自然帶着一股極強的壓迫感。

在平時面對關羽、張飛乃至於糜暘時,重情重義的劉備都表現的很是隨意,所以他身上的這種壓迫感並不強。

但現在既然是要審視馬超這個人,那麼當劉備的審視目光朝馬超而去時,他身上的那種可以令人畏懼的壓迫感就開始完全釋放出來。

而這種代表着滔天權勢的壓迫感,都毫無保留的傾注在了馬超身上。

感受到那種強烈的壓迫感,再加上大堂中全副武裝的百餘勇士的目光注視,饒是馬超這種梟雄,他臉上也開始情不自禁浮現出畏懼之色。

縱使馬超以前亦是一方諸侯,但現在劉備卻是大漢天子。

而且馬超的心態早已經往年那般無堅不摧,而是時刻處於憂懼當中,所以他現在有這副表現並不奇怪。

在心懷憂懼的情況下,馬超在大堂中對着劉備遙遙一拜行禮。

而因爲劉備身上的強烈壓迫感,馬超今日這一拜的身體幅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馬超的表現,都被劉備看在眼中。

劉備能從一織蓆販履之輩,成爲今日雄踞荊益兩州的漢章武帝,除去他本人的才能不算差外,他還有着一項才能——識人用人。

有着這項才能,再加上經歷過數十年人心險惡的劉備,一眼就判斷出馬超臉上畏懼的神色是真心流露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劉備慢慢收起他的審視目光,臉上浮現出笑容對着馬超問候道:

“孟起何來之遲也!”

“朕等得很是心急。”

說完後,劉備馬上用眼神示意費禕上前扶起下拜的馬超。

而在馬超被費禕扶起身之後,馬超用眼神的餘光瞄了一下劉備的神色。

他見劉備的神色已不如剛纔嚴肅,他心中長長鬆了一口氣。

在方纔他進來之前,他所帶來的一切羌氐勇士,包括馬岱都隱隱被劉備的羽林軍控制起來。

他自己則是身穿便裝,身無寸鐵的前來拜見劉備。

在這種情況下,縱使他再如何勇猛,又如何能對付這大堂內外數百精銳的羽林甲士?

若劉備想要對他不利,只需要一個眼神示意即可。

這種對自身安全沒有保障的狀態,讓本就內心惶恐的馬超更加不安,更加敏感。

劉備在讓費禕扶起馬超之後,他示意馬超在大堂中的一處坐席入座。

在劉備的示意之下,馬超選擇了一處與劉備有着安全距離的坐席坐下。

這是爲人臣者的恭謹,亦是馬孟起的懂事。

而在馬超略帶拘謹的坐下後,劉備隨手從桌案上拿起一份奏表,他對着馬超試探性地問道:

“這份奏表剛從成都送來,是孝裕寫給朕的。”

“在這份奏表中,孝裕猜測彭羕此逆賊必有同黨,否則當不會如此膽大妄爲。

孟起與彭羕頗有私交,可知道彭羕的同黨是誰嗎?”

劉備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溫和,但是當他的這句話落到馬超的耳中時,卻引起馬超的臉色大變。

劉備口中的孝裕指的是孟光,孟光是河南洛陽人,是東漢太尉孟鬱的族人。

孟光在孝靈帝時爲講部吏,後因董卓之亂而逃入蜀,劉焉父子待其以賓客之禮。

孟光博覽羣書,無所不讀,尤其喜歡讀三史,精通漢家舊典,乃是天下有名的文學大家。

因爲其名氣,所以劉備拿下益州後對他多有重用。

在今年稱帝后更是任命孟光爲符節令,成爲大漢九卿之一少府的有力競爭人選之一。

但孟光的身份並非如此簡單,他還有一個身份,便是現今大漢政治派系中東州派的中堅人物。

馬超本來就因爲彭羕逆案一事感到忐忑不安,而且之前因爲彭羕的死,益州派的官員就對他頗多攻擊。

現在孟光的這封上奏雖然按照劉備所說沒有指出彭羕的同黨是誰,但內中的影射含義不言而喻。

而身爲東州派中堅人物的孟光現在向劉備上奏這樣的一封奏表,這就代表着除益州派官員之外的東州派官員,也開始拿彭羕逆案一事開始興風作浪。

這也難怪,因爲劉備稱帝之後,雖然對一些重要職位都安排了心腹擔任,但是許多重要的職位因爲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暫時還空着。

在這種情況下,武將可以通過浴血沙場建功換取官位,但是在成都的一衆大臣,就只能通過一些政治事件來立功了。

而像馬超這樣牽扯進一件逆案當中,並且身份敏感地位又十分尊貴的大臣,就是他們最好的攻擊對象了。

在意識到這種情況下,馬超心中的憂懼不禁大大加深。

益州派官員的攻擊已經讓他有口難辯,現在若是東州派的大臣也加入對他的聲討當中,那他以後的日子勢必會更難過。

最重要的是,三人成虎,在愈演愈烈的謠言之下,劉備難保不會加重對他的疑心。

現在劉備對他問的那句話,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劉備表面上是在問詢馬超覺得誰是彭羕的同黨,但實際上劉備是在藉着孟光上書一事敲打,震懾馬超。

劉備實際上問的是,他是否該相信他。

也許從常理來說,作爲告發彭羕的馬超不會是彭羕的同黨的,但是政治事件,本就是何患無辭。

益州派官員攻擊馬超的理由便是:“彭逆與馬超早有勾連,故而彭逆會尋找馬超密謀。

而馬超見左將軍連番大勝,於是臨時變卦告發彭逆自保。”

邏輯線很清楚,但可惜一點證據都沒,大多都是捕風捉影之語。

只是對付馬超,捕風捉影之語已然足夠。

在劉備手舉孟光奏表問詢馬超的時候,馬超臉色大變的同時,他心中的思緒正不斷流轉着。

他覺得劉備是已經對他起了殺心了。

察覺到這一點的馬超,驚慌失措的起身對着劉備一拜道:

“臣對陛下一直忠心耿耿,與彭羕這等逆賊從無勾連,怎麼知曉他是否有同黨,還望陛下明鑑!”

馬超身姿雄壯,他的聲音亦十分雄渾有力。

當他起身回答劉備的時候,情急之下他那豪邁的聲音響徹在大堂中。

可在那豪邁的聲音下,還夾帶着慌張與急切的語氣。

看着馬超的這副表現,劉備一時無言,他並沒有對馬超的回答表現出相信亦或是懷疑的態度。

劉備只是靜靜的看着馬超。

但就是劉備那似乎可以看穿一切的目光落到馬超的身上時,卻讓馬超越來越不安。

所以在他說完那句話後,他臉上便流露着傷感的神色言道:“闔門百口,盡因我而殞命。”

“今臣只有復仇血志,別無他思。”

說完後馬超對着劉備再次深深一拜。

若說馬超剛剛的回答還有着着急自辯的心思,那麼他現在的言語,便是情真意切地將內心中的真實想法說給劉備聽。

馬超知道劉備可能不會信。

但劉備是目前這世界上,唯一可能信他的主君了。

而當劉備聽到馬超的這句話後,他的眼神中流過一些思索之色,隨後他再次開口問馬超道:

“孟起對曹氏的恨有多深?”

聽到劉備問起自己對曹氏的恨,馬超的臉上立馬浮現極大的憤慨之色,他咬牙切齒的說道:

“若有機會,超當以伍子胥自效,將曹操掘墓鞭屍。

而超現在恨不能食曹丕之肉,寢曹丕之皮,毀曹氏之宗廟!”

馬超對曹操的恨有多深呢?

若說一開始馬超只是想着與曹操爭霸,但在曹操殺戮他馬氏滿門之後,馬超對曹操就有着化解不開的血仇在。

雖然馬氏滿門遭受屠戮的始作俑者是他自己,但是曹操纔是那個執刀人。

在當世人的普世價值觀下,馬超不可能對曹操沒有恨意。

況且在曹操揮起屠刀之後,他馬超在天下間的名聲就已然徹底崩壞。

“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

“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

這一句句世人對他的評語,早已經讓他在這個世間盡失一切人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馬超對曹操的恨又豈是言語能夠道盡的?

現在曹操已死,那自然馬超對曹操的恨就要轉移到曹氏一族上。

馬超知道他現在的人生已經沒有挽救的可能,但他在午夜夢迴之時,又何嘗沒有後悔過當初的所爲呢?

既然自己的人生已經不能挽救,那現在馬超的人生中就只有一個執念,那便是——毀滅曹氏一族,以血還血。

唯有這樣他將來死後若能見到馬騰及衆兄弟,或許他心中的愧疚感能減輕一些。

劉備目光灼灼的看着馬超,以他的經驗判斷,馬超現在的回答不是假的。

在意識到這一點後,再加上以現在馬超在天下間的名聲,他縱算有所二心又豈能成事呢?

所以劉備便暫時放下心來。

這樣的馬超,當然是可用的。

劉備聽完馬超的回答後,他將手中的那封孟光的奏表徑直扔到馬超的腳下。

看到那封令自己忌憚的奏表被劉備扔到腳下時,馬超的思緒一時間有些凝固?

陛下這是何意?

劉備讓馬超撿起腳下的奏表看一看。

按官制,非尚書檯的官員是不能觀看大臣的奏表的。

但是現在既然劉備讓他看,那麼縱算心中有些遲疑,馬超還是撿起地上的孟光奏表看了起來。

而馬超在展開奏表後,上面的內容卻讓他大吃一驚。

奏表上的內容中,孟光並非是在影射馬超是彭羕的同黨,而是直接在奏表中請命劉備將馬超下獄。

這樣的奏表才符合直言不諱的孟光的性格。

但是最讓馬超吃驚的不是孟光對他的指控,而是劉備在這封奏表中對孟光的指控進行了駁斥。

在那鮮紅的紅色字跡之間,劉備對他的維護之情溢於言表。

而看那字跡的乾涸情況以及剛剛劉備並未動筆的情況,說明劉備對他的維護,是在他試探自己之前就已經在進行着的了。

意識到這一點的馬超,驚訝的擡起頭看向劉備:“陛下,這?”

面對馬超的疑問,劉備臉上淡淡笑道:“你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也。”

“然既是黥、彭之徒,朕爲高祖之後,自可制之,又何須忌憚懷疑?”

聽到劉備這麼說,馬超的眼神中流露出感謝的目光。

他想起了當初他在投劉備時,劉備對他的承諾:“君不負我,我不負君。”

現在想來,劉備一直都沒忘記過自己的承諾。

可是既然劉備一開始就不信他是彭羕的同黨,剛剛又何必對他試探呢?

在想到這點後,馬超的心中浮現起一個不可置信的猜測。

難道是因爲?

在馬超還在因爲心中突然冒出的這個猜測,感到不可置信的時候,劉備的話語似乎從天邊飄來傳到他的耳中:

“樊城外有數萬敵軍,孟起可願爲朕吞之否?”

當這句話傳入馬超的耳中時,馬超先是愣了好一會兒,然後才神情激動地對劉備下跪拜道:

“臣願!”

儘管他剛纔的想法多麼難以置信,但現在劉備的話無疑證實了他的猜想。

之前之所以劉備要加以試探,就是爲了擾亂他的思緒,好接下來更好的觀察他對曹氏的仇恨有否轉變。

或者更確切的來說,沉寂數年的神威天將軍,還有精神氣上陣殺敵嗎?

馬超深知如果以前劉備還會讓他有參戰的機會的話,那麼彭羕逆案發生後,劉備很可能是不會再讓他染指兵權的。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劉備竟然超乎他的預料,依然對他進行任用。

這一點讓馬超心中大受觸動的同時,亦讓他對劉備的御人手段有了更深的瞭解。

自他踏入大堂的那一刻開始,局勢就一直在劉備的掌控中。

而劉備掌控到最後,竟然還能讓他打消心中的顧慮,繼而從心中油然生起願爲他效死的念頭。

沒有封賞,沒有處罰,劉備能做到這一點靠的是他的手段及魅力。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只是馬超不知道的是,劉備之所以會打算再次起用他,除去他對自身有着自信外,還因爲關羽的請求。

因爲是關羽的請求,劉備才願意暫時放下對他的猜忌,只要馬超能幫他的好弟弟打贏這場仗。

在馬超表達願意的意思之後,劉備揮揮手對着馬超言道:“去吧,大將軍在樊城外等着你。”

“去讓曹氏一族的人,再次見識你錦馬超的風采吧。”

22點第二章,凌晨2點第三章。

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237章 黑夜之下 最後一次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107章 益州公子 今夜復國第441章 以快打快 兩軍相遇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244章 武擔山下 山呼萬歲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91章 威名所至 一退再退第527章 魏軍迷霧 會獵長安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481章 封之剛猛 洪之自信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376章 借刀殺人 天水幼麟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59章 已到五溪蠻(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50章 夜襲第643章 尚有曹休 大勢鉅變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268章 大軍東下 劉備去向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464章 天下如棋 強攻陽平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六百九十一章 兩份供狀 魚入網中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69章 曹彰發笑 魏軍昇天第217章 羣臣勸進 你我君臣第146章 援兵方到 王冠稱慶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