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

按捺下怒意的關羽,看着眼前向他參拜的女婿,他眼中的暖意再度浮現。

沒有長輩會對晚輩的一片孝心怪罪的。

這便是馬良之前要寫信告知糜暘這事的原因之一,因爲相比於其他人,糜暘與關羽更多了一層親密的關係。

關羽伸出大手往糜暘的頭上摸去,在此刻他不是什麼威震華夏的關公,而是一位被晚輩孝心所感動的長輩。

關羽本想撫摸的是糜暘的頭髮,但因爲糜暘這時甲冑在身,所以關羽的右手最後觸碰到的只是,糜暘頭上那冰冷的頭盔。

當感覺到頭上的兜鍪傳來觸碰感時,糜暘的臉上浮現些許詫異之色。

但是他隨即轉念一想,也就明瞭了。

或許在外人眼中,他是威名著於當世的左將軍。

但是在關羽這些沾親帶故的長輩眼中,無論他取得多大的成就,本質上還是他的子侄。

所以關羽有這副舉動很是正常。

在感覺到手中傳來的冰冷感之後,關羽收起他的右手重新放回他的膝上,而後他看着糜暘問道:

“汝可知吾爲何特地要將你喚來?”

關羽還是沒有直接回答糜暘的問題,反而是自身向糜暘出了一個疑問。

見關羽問詢自己,糜暘雖擔心關羽的病情,但是長者問不可辭,按照禮數他必須要先回答關羽的疑問纔可以。

反正自己現在都已經到了關羽的身邊,先回答關羽的問題也不會耽誤多少時間。

在這種想法之下,糜暘開始思索起關羽的問題起來。

若按照常理來說,關羽傳召自己前來樊城,是爲了協助他一同擊破張遼的大軍的。

只是糜暘現在的身份有些特殊,單單在職權上來說,糜暘現在與關羽一樣是一方都督。

當然糜暘的都督無論是從地位還是權力來說,都不可與關羽相比。

但是既然是一方都督,那麼就不應該輕易離開轄區纔是。

持節都督東方諸軍事的關羽,自然是有權力調動糜暘的,正如當初假節鉞的關羽有權力調動劉封所部一般。

但是糜暘身份畢竟特殊,加上武當城亦有一定被魏軍攻打的風險,所以一般情況下,關羽只需要發一道調令,將他麾下的部分大軍調走即可。

因爲要想擊潰張遼的數萬魏軍中軍,關羽缺的可能是兵馬,但絕不會是大將。

自關羽執掌荊州以來,他一人主導一切早已經是慣例。

以往無論面對如何惡劣的環境,關羽大多數都是一人帶領着荊州大軍挺過來的。

糜暘不會自信到認爲,關羽特意將他調來,是想自己幫他破敵。

無論從關羽的能力或者說性格來說,關羽都不會懷抱着這樣的目的。

在排除以上的可能及回想起關羽方纔的表現後,糜暘試探性地做出了一個回答:

“婦翁是想教導我?”

聽到糜暘的這個回答後,關羽擡起手敲擊了一下糜暘的兜鍪。

關羽的手指敲擊兜鍪之下,發出一聲脆響。

在這聲脆響響起之後,關羽爽朗的笑聲應聲而出。

“你還是如此聰慧。”

“就如去年你來到樊城外,向吾獻策時那般聰慧。”

關羽的語氣中帶着些許唏噓之意。

去年差不多亦是這般時候,同樣是在樊城之外,那時一身青衣的糜暘來到他的大帳中,向他點破孫權的陰謀,併爲他設下奇計逃過人生中的一場大難。

也正是那一日,讓關羽重新審視了糜暘這個一直被他所忽視的子侄,並徵辟糜暘成爲他的主簿。

從那一日之後,得到他賞識的糜暘就猶如一顆流星一般,在荊襄大地上肆意的綻放着他的光芒。

現在想想,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

那年的青衣孝廉,現在已然成爲紅纓飛揚的左將軍,世事變化之快,有時真會迷亂了人的心神。

但可幸的是,哪怕糜暘現今年紀輕輕已經取得了不得的成就。

但他卻並沒有如他所擔憂的那般出現驕傲自滿的心態,反而如去年一般能夠進行理智的分析。

這是關羽最喜愛糜暘的一點。

而這一點也能保證糜暘將來能夠走的更遠。

在笑完後,關羽接着緩緩說道:“吾少年時意氣犯事,遂流至涿郡,幸得遇陛下。”

“得遇陛下之後,在陛下的指導之下,吾開始研讀《春秋》。”

“在數十年的研讀以來,雖然吾對《春秋》的研究比不上一些大儒,但終究也算有些自身的見解。”

“《春秋》中有一句“松柏之下,其草不殖”,令吾印象深刻。

年輕時讀到這句話,只覺得這句話乃是杞人憂天。

松柏之下的小草能否茁壯成長,全靠小草自身是否奮發自強,又與爲小草遮擋風雨的松柏何干?”

“但隨着吾年紀的增長,這幾年來每當吾讀至這一句話時,卻總有些不一樣的感受。

吾竟然會爲小草最後能否茁壯成長,感到擔憂起來。”

“或許吾這時已然成爲那,爲小草遮擋風雨的松柏了吧。”

“特別是前幾日的卻月破敵一戰,更讓吾心中的擔憂越發深重。”

在說完這些後,關羽看着糜暘的眼睛,用帶着沉重的語氣說道:

“當日那一戰吾能夠取得那般大勝,誠然卻月陣在其中有着重大的貢獻。

但賊軍那一敗,亦與夏侯霸、曹泰等人才能不佳有很大的關係。”

“吾不希望將來你們亦是如此,這便是吾特意將你召來的原因。”

當關羽說到這點時,糜暘的臉上浮現贊同之色。

曹魏重用宗室是傳統,就不說曹操在世時硬扶夏侯惇一事。

就說曹丕繼位後大力任命夏侯尚、夏侯楙、曹真、曹休這幾人就可以看的出來。

這幾人全都是曹魏二代中的代表人物。

在這幾人中,曹真、曹休身上還帶着戰功。

但是夏侯尚與夏侯楙以前就沒怎麼接觸過軍事,竟然也能成爲四徵四鎮將軍之一,而大量的有才能的異姓將領,全都要歸他們領導。

曹魏不是沒人才,相反曹魏的人才儲備嚇死人。

只是大量的人才,目前還在受宗室將領領導,不能完全發揮出才幹。

而曹魏宗室的才能參差不齊,若是讓曹真這種有大才的領兵還好。

若是讓夏侯楙、曹泰這種無甚才能的宗室領軍,哪怕曹魏有再強的國力也發揮不出來。

就如不久前的卻月陣一戰,若是曹真或者曹休領兵,不能說他們一定不會中關羽的驕兵之計。

但至少他們不會如曹泰與夏侯霸那般,一個如生父夏侯淵一般輕敵冒進,一個身爲主帥卻被副將夏侯霸牽着鼻子走,完全沒自己的判斷。

而在關羽說出夏侯霸與曹泰的事例後,糜暘明白了關羽內心中的擔憂爲何。

曹魏不看功勞,甚至不看年紀重用宗室二代,雖然從邏輯上來講很不合理,但這就是當世的政治正確。

莫說曹魏,就是東吳亦是如此做的。

宗室、外戚本然就在政治體制中佔據着超然的地位。

現在可是封建社會。

而雖然劉備起於微末,他的身邊並沒有多少宗親助陣。

但是在劉備身邊卻有一股不是宗親猶如宗親的政治力量,那便是以關羽爲首的元從派。

在這樣的情況下,元從派的二代勢必會如曹魏的宗親二代般,陸續受到劉備的重用。

權力大的例如自己、關平、糜威,權力稍小一些的如張苞、關興、趙統等。

畢竟目前跟隨劉備的元從一代平均年齡都在六十左右,這種年紀在當世已然算高齡。

在這種情況下,作爲有政治智慧的劉備,肯定是會開始大力提拔元從二代的。

因爲相比於荊州、益州、東州三種派系,元從派纔是與劉備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鐵桿嫡系,更是季漢這個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

所以元從二代開始掌權,已然是一種正在迅速發展中的趨勢。

關羽的政治智慧並不低,這種趨勢他當然看的很明白。

而隨着自身年齡的增長及看到曹魏二代的表現,“松柏之下,其草難殖”的擔憂出現在關羽的心中很是正常。

說白了關羽就是擔憂等他這一代人陸續去世後,接替他們的二代會如夏侯霸與曹泰一般,被敵人有機可乘,從而讓季漢讓陷入危機中。

守業更比創業難,更何況因爲曹魏與孫吳的存在,季漢在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還會處於創業的階段中。

再加上曹魏的底子比季漢厚太多了,曹魏的二代可以浪,但季漢並沒有浪的資本。

很可能一場大敗,就會讓季漢的國力遭受重創,從此一蹶不振。

在關羽說出他心中的擔憂後,他給了一些時間讓糜暘消化他的話。

而關羽同時在看着糜暘的神色。

既然心中有所擔憂,那麼關羽就要去尋找解決心中擔憂的辦法。

元從二代開始掌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元從二代們的才能肯定也是參差不齊的。

爲了讓這個矛盾的問題得到解決的辦法,關羽想出了一個辦法。

那便是爲元從二代尋找一個領頭羊。

元從一代的才能也是參差不齊的,但是最終元從一代能創下如今這偌大的基業,便是因爲有着劉備這樣的領路者。

而元從二代中的領頭羊,從名義上來說本來最好的選擇是劉禪,但劉禪年紀太小,再加上他的才能.

關羽從未到過益州,但是劉禪的表現,劉備時常寫信向他吐槽過。

所以關羽最後將目標放在了糜暘的身上。

論對劉備的忠誠,論自身的才能,糜暘都是很好的一個選擇。

而且糜暘還是大漢的外戚,所以將來有些事由他來主導,也更符合世間的輿情人心。

所以關羽才特地將糜暘召來身邊,想着藉着這難得的機會多教導他。

只要領頭羊的素質得到保障,那麼跟在他後方的羣羊,便可以大大降低陷入迷途的風險。

當然以上這一切都是關羽的個人想法,能不能讓糜暘真正成爲元從二代的領頭羊,除了糜暘自身是否爭氣外,最重要的是得到劉備的同意。

但是關羽是當爲則爲的性格。

儘管現在劉備還未同意他的這種想法,但他可以先教導糜暘以備不時之需。

關羽沒有將話說的太明白,只是關羽話中的深意,糜暘又不笨當然懂。

所以在消化完關羽的話後,糜暘的眼神中已然出現淚水。

關羽雖沒有一句提及他現在的身體狀況,但是他跟糜暘所說的每一句話,其實都在暗示他的身體狀況。

那就是定然算不上好。

否則關羽又怎麼會在這個節骨眼,對他講這些呢?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自糜暘穿越以來,不管關羽對別人是如何,但是對他的器重與關愛一直都是很深重的,這是一種情義。

所以現在當得知關羽的深意之後,糜暘的反應不是開心,而是感到傷心。

見糜暘的眼中已然出現淚水,關羽卻笑着擡手爲糜暘拭去滑落眼眶的淚水。

“都是要當父親的人了,也不學着穩重點。”

“爲人不穩重也就罷了,用兵一定要學會穩重。”

“吾此番特意將你召來身邊,便是要告訴你一個道理:兵者,雖是詭道,然兵者,卻不全都是詭道。

你用兵善於用計,這點並無錯處,但是自古以來,戰場兵爭除去詭道外,還有正道。”

“何爲正道?列陣迎敵,以力破敵是也。”

“敵軍若強,那我軍就要比敵軍更強!”

“天下之中智謀之輩數不數勝,總會有人可能看破你的計策,所以有時以正道破敵乃是必要。”

“以正合,以奇勝,這纔是兵家的王道。

接下來你待在吾身邊,要多看多學,不要因爲過往取得的成就而起驕傲之心。”

對於關羽的諄諄教誨,糜暘忙不迭地點頭應唯。

而在教導完糜暘這些後,關羽臉上浮現滿意之色的同時,突然對着糜暘問道:“銀屏還有幾月生產?”

面對着關羽的這個詢問,糜暘立馬答道:“最多不過兩月。”

關嫣經醫者診斷,大約是今年2,3月左右有孕的。

現在已然是十一月,所以關嫣生產的日期並不遠了。

聽到糜暘這麼說,關羽微微點頭。

而後他讓糜暘先下去好好歇息,好好養足精神應付接下來的大戰。

糜暘聽話起身就要往大帳外走去,但就在糜暘走到大帳門口的時候,關羽似乎還是忍不住對糜暘說了一句話:

“將銀屏接過來吧,吾想親眼看着你們的孩兒出生。”

聽到關羽的這個要求,糜暘的身形一頓。

縱是英雄身,亦有兒女情長心呀。

馬良在關羽的大帳外焦急地來回踱步。

在等了許久後,糜暘掀開大帳的門簾走了出來。

馬良看到糜暘走了出來,他馬上迎了上去,但是馬良等來的卻是糜暘的搖頭。

馬良苦苦等待的是什麼,糜暘當然知道。

但是從剛纔關羽與他的話語之中,糜暘已然知道關羽的態度。

關羽是極有主見的人,關羽能對他說那些話,就說明關羽心中已然有着決斷。

在這種情況下,既是下屬又是晚輩的他,是大概率勸不動關羽的。

只是面對馬良失望的神色,糜暘卻對着他透露出一個消息。

“陛下將至。”

當聽到這四個字後,馬良的臉上露出喜色。

劉備的到來,或許是轉機也說不定。

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349章 杯酒釋權 唯一主宰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50章 夜襲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七百一十七章 人心初定 渡口失守第七百一十章 數日之差 力排衆議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90章 上下同誓 所向無前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請假一日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16章 內心煎熬 一網縛之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120章 江東援軍(十更,求首訂!)第56章 呂蒙之謀(求追讀,求票)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2章 當爲班超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350章 政治規則 魏延可用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462章 兵無常勢 曹洪退兵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572章 好宴開席 挑首示威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推兩本書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再戰糜暘 大意韓綜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554章 曹彰掛帥 街亭山呼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174章 葛公德政 盛世場景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48章 輔政之選 撫髯定婿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15章 糜暘的野望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168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27章 要不弒父了吧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38章 突然襲擊 城門大開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522章 上頭劉備 句句昭烈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624章 了卻遺憾 天命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