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

第225章 曹仁之死 順流而下

當上萬漢軍從山林中殺出的那一刻,岸上數千魏軍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在諸位衝向數千魏軍的漢將中,張苞雖算不上是資歷最深的,但他絕對是最勇猛的。

苞寓意爲枝幹,張飛給他的長子取名苞這個字,可見張飛對張苞的期許。

從小經過張飛調教長大的張苞,或許他的勇武比不上他的父親張飛,但在一衆漢將中亦是屬於上流之選。

張苞使用的武器是戟。

作爲在華夏大地上流傳數百年的長武器,戟一向就以殺傷力強大而令敵人恐懼。

但是因爲戟的殺傷力,所以戟這種武器非勢大力沉之輩不能用。

張苞揮舞着手中的長戟,一馬當先躍過重重漢軍軍陣,而後猶如一匹餓狼一般衝入魏軍的軍陣中。

在一朵朵戟花閃起之後,張苞馬下的魏軍發出一陣陣哀嚎聲。

數千魏軍本來就心氣沮喪,加上他們在看到張苞如此勇猛之後,哪怕有着諸位魏將的指揮,他們亦再難保持陣型。

當數千魏軍的陣型出現騷亂後,丁奉與張嶷抓住時機指揮漢軍,瞬間將數千魏軍的陣型分割爲許多塊。

而隨着後方源源不斷的漢軍的加入,魏軍的陣型愈發散亂。

衆多魏軍紛紛倒在漢軍的長刀之下,在漢軍長刀的收割下,一抹抹血花綻放在漢水河畔。

漢水在暗潮的帶動下,不停地朝着岸邊沖刷而來。

每當清澈的漢水沖刷過後,漢水河畔上的鮮血便會被帶入河中。

但隨着血液越來越多,饒是有着漢水的沖刷,河畔上的血液亦開始漸漸累積起來。

當正在圍殺敵人的漢軍腳步輕擡之間,便會從地上的水窪上帶起一朵朵血花,翻飛在他們的腰間。

甚至於到最後,隨着暗潮而來來去去的清澈河水,在回到漢水中後,亦帶着一抹深色的血紅。

曹仁在常雕、夏侯尚等人的守護之下,且戰且退,一路退到岸邊。

但這時他們身後的艨艟早已經被大火焚燬,他們已經沒有退路。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岸上的數千魏軍或死或降,已經幾乎看不到多少站立的。

唯一還站立的便是守衛在一衆魏將身旁的,僅剩的還有一些鬥志的數十魏軍。

他們大多都是各位魏將的親衛,別人都會投降,他們是不會的。

在消滅絕大部分魏軍之後,上萬漢軍已經化作一道道壁壘,將曹仁等魏將給包圍在河畔之上。

在道道雄壯的漢軍壁壘的包圍下,曹仁等魏將已經陷入絕境之中。

諸位魏將皆雙目赤紅得看着不斷逼近的漢軍,他們握緊手中的鋼刀,眼中都有着決絕。

而在諸位魏將之中,夏侯尚的目光最爲通紅。

夏侯尚向後望去,他看見數萬魏軍在漢水上或被燒死,或跳入水中溺死。

而剩下的一大部分魏軍,在看到他們已經被包圍後,已經徹底放棄掙扎。

他們在求生的慾望下,紛紛駕船靠岸向漢軍投降。

如今真正還能稱爲魏軍,爲他們廝殺的只有身前的數十人而已。

將近五萬的大軍呀!

現在只剩數十人,那種心中的悲涼,直欲要將夏侯尚整個人吞噬。

造成這種後果,起源是孟達的那一封信,而促成這種後果的,卻是他!

是他選擇相信孟達,是他立功心切,若不是他,數萬魏軍及一衆魏將落不到這種地步。

夏侯尚看向手中那把夏侯淵送他的寶刀。

當初夏侯淵送他這把寶刀時,是希望他用這把寶刀除去一切曹家的敵人。

但現在夏侯淵的期許卻猶如魔咒一般,在瘋狂攪動着夏侯尚的內心。

悔恨難當的情緒,讓夏侯尚將手中的寶刀架上脖頸。

但就在他要揮刀自刎的時候,一雙有力的大手握住了他的刀刃,令他自刎的舉動無法實行。

夏侯尚朝那雙大手的方向望去,他發現阻止他自刎的是曹仁。

當夏侯尚對上曹仁那雙虎目時,他的眼中已經滿布熱淚。

這時曹仁握住刀刃的手掌正不斷的滴着血,夏侯尚見狀趕忙扔掉手中的寶刀。

在扔掉寶刀之後,夏侯尚對着曹仁發出一聲悲呼:“叔父,是尚愚鈍,是尚該死,令叔父及數萬大軍陷入死地。”

聽到夏侯尚如此說,曹仁搖搖頭,他對着夏侯尚言道:

“吾是主將,萬般罪過,一切在吾。”

雖然這場襲取漢興郡的戰役乃是在夏侯尚的影響下發生,但是最後真正做決定的是他曹仁。

若是曹仁不同意這場戰役,那麼就算曹丕同意夏侯尚的行動,以曹仁的威望他亦能勸阻曹丕改變主意。

曹仁看向四周將他們包圍的嚴嚴實實的漢軍,那一道道紅色令他的眼神有着刺痛感。

恐怕他此生,再也見不到代表大魏昌盛的黃色了。

曹仁知道漢軍將他們包圍起來卻不繼續圍殺,乃是因爲看到他們已經無反抗之力,所以想着生擒他們。

而漢軍的這個想法,亦給了曹仁一些囑咐夏侯尚的時間。

曹仁伸出帶血的手撿起夏侯尚掉落在地的寶刀,而後交到他手中,對着他說道:

“妙才的期望,不要忘記!”

“你還年輕,不要因爲一時失利就有自盡之心。

想當年先帝何等雄韜偉略,亦曾多次陷入險境中,然先帝最終能成就大業者,在於知恥而後勇耳。”

曹仁話語落在夏侯尚的耳中,令他臉上的羞憤之色稍有減輕。

就連一旁的其他魏將在聽到曹仁的話後,臉上的決死之色亦有所改變。

隨後曹仁看向他身旁的各位魏將,他對着他們說道:“善保有用之軀,以待來日!”

說完這番話後,曹仁扔掉手中的長刀向前朝着衆多漢軍走去。

夏侯尚、常雕等魏將有心想阻止曹仁的舉動,但他們卻被曹仁的一個嚴厲的眼神所阻止。

曹仁執掌重兵數十年,他身上的威勢一點亦不比曹丕低。

如今他雖然已經窮途末路,但他依然還是大魏的車騎將軍!

在緩步走到衆多漢軍十步開外之後,曹仁對着前方的漢軍人牆大喊道:

“既已大局在握,何不現身一見?”

曹仁的高喊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衆人都知道他喊得人是誰。

現今在這個局面下,有資格爲曹仁所呼喚相見的人,唯有糜暘而已。

在曹仁的高喊聲傳出去沒多久,嚴密的漢軍人牆出現一陣騷動。

隨後包圍着曹仁等人的漢軍往兩側分開露出一條通道,一道騎着高頭大馬的人影從這處通道中現身。

糜暘漸漸來到曹仁身前不遠。

糜暘高坐馬上對着下方的曹仁言道:“大局已定,何不早降?”

當糜暘勸降的話語傳入曹仁的耳中時,曹仁像是聽到什麼笑話一般,他對着糜暘言道:

“若今日你我局勢互換,我向你招降,你會應允嗎?”

曹仁的這句反問,令糜暘並不意外。

依照曹仁對曹魏的忠心以及他的影響力,他一旦戰敗被包圍後的下場一般只有一個。

糜暘看向曹仁腰間的佩劍。

曹仁將手中的長刀扔掉,卻留着腰間的佩劍,他的心志已經表露無遺。

當曹仁話語中已經有着死意後,糜暘心中並不覺得有半分遺憾。

三國亂世名將層出不窮,作爲曹氏宗親中的頭號大將曹仁,自然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

但是糜暘並不會因此就對曹仁有着什麼同情心,或者有着什麼寬容的態度。

如果現在站在糜暘馬下的是張郃、張遼或者其他名將,糜暘爲了保留他們的顏面,他都會下馬與他們平等對視。

但偏偏現在是曹仁站在他的身前。

建安二十三年,曹仁屠宛!

無論是史書,還是親耳從王洪耳中聽過的慘象,都證明了曹仁當初在宛城犯下的罪行有多麼深重。

宛城作爲南陽郡的治所,常住人口不可能少於數萬,甚至很可能更多。

身爲將領,慈不掌兵是必備的素養。

如果是在兩軍對戰期間,因爲將領的指揮造成數萬人的傷亡,那是無法避免的常態。

但是曹仁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竟然命令手下士卒屠殺數萬乃至更多手無寸鐵的百姓。

這讓糜暘這個來自後世的人,怎麼可能會對曹仁有着什麼好感。

所以面對着眼前的這個舉世聞名的名將,糜暘勸降一遍過後便不再言語。

隨後糜暘直接問曹仁道:“若有遺言你可盡言。”

聽着糜暘的話語,曹仁冷笑一聲,他看着眼前這個他一心想除去的漢鹿,緩緩抽出腰間的長劍。

當曹仁做出這個動作後,不僅曹仁身後的夏侯尚等人大驚,就連糜暘的部將張苞、張南等人亦有着衝上來護衛糜暘的舉動。

但諸將的舉動卻被糜暘擺手阻止。

曹仁將從腰間抽出的長劍架在自己的脖頸上,而後他看着糜暘說道:“我征戰戎馬一生,非懼死之人,而家人自有陛下恩養,我有何遺言?”

隨後曹仁接着對着糜暘言道:“倒是你先誅呂蒙,再取我首級,恐有功高蓋主之嫌呀!”

曹仁的這番話一出,糜暘身後的一衆漢將臉上皆浮現慍怒之色。

這廝死到臨頭,還在蠱惑人心!

曹仁說完後大笑着轉身,他看向身後的一衆魏將,在兩軍陣前大喊道:“放下手中武器!”

這是曹仁身爲大魏車騎將軍的最後一個命令,而這個命令不僅能保住夏侯尚等人的生命,還能讓他們將來有機會回到北方後,不至於受到非議。

在軍中,軍令如同皇命!

說完後,曹仁用期待的眼神看向夏侯尚等人。

而後他將手中的長劍劃過脖頸,一道血花在夏侯尚等人眼前綻放開。

當這道血花落地之時,一道偉岸的身軀重重地倒在充滿泥濘的地面上。

在曹仁完全失去意識前,他在恍惚間好像感覺到有一位頭戴王冠的男子,在笑着朝他走來。

兄長!

仁弟盡力了。

這是曹仁頭腦中的最後一個念頭,當這個念頭閃過之後,大魏車騎將軍曹仁斃!

WWW. тTkan. C 〇

夏侯尚等魏將看見曹仁就這麼死在自己身前,他們一個個臉上浮現巨大的悲痛之色,而後紛紛跪倒在地痛哭不已。

隨後他們手中的武器亦紛紛脫落。

糜暘見到這一幕,下令身後的漢軍上前將夏侯尚等人擒拿起來。

當夏侯尚等人被擒拿之後,張苞等將領紛紛駕馬來到糜暘身前。

在諸位將領中,張苞的性格最爲直爽,他看着地上曹仁的屍體對着糜暘問道:

“將軍,曹仁的屍體如何處置?”

當張苞這句話問出來後,趙統、程畿、張南等人的臉上亦流露詢問之色。

曹仁的身份不同尋常,他雖然已經死了,但是他的屍首怎麼處理亦是一件重要的事。

面對着張苞的詢問,糜暘沉思片刻後說道:“梟首,而後以香灰妥善保存,再裝入木盒之中。”

在聽到糜暘這麼說之後,張苞等人的臉上流露興奮之色。

糜暘要做什麼,不言而喻。

曹仁身爲大魏宗親,大魏是篡奪漢室基業而建立的朝代。

在將復興漢室當做畢生夢想的張苞等人眼中,曹仁就是國賊,對於國賊張苞是不會有半分同情的。

在做完對曹仁屍首的處置之後,糜暘馬上轉身對着一衆漢將下令道:

“你們馬上率軍從下游登船,而後順流而下趕往武當。”

“務必要趕在敵軍援軍抵達武當之前,配合休元等部將武當縣包圍!”

聽到糜暘的這個命令,一衆漢將臉露激動之色,他們對着糜暘一拜道:“屬下領命。”

在武當縣的縣府中,滿寵看着堂外的天色,他臉上的凝重之色愈來愈重。

曹仁的大軍是在早晨的時候出發的,但如今直到傍晚時分,還未有任何捷報傳來。

按理來說曹仁率近五萬大軍出征,又有着孟達這個內應在,就算不能一日拿下西城,那麼至少現在也應該在西城外安營纔是。

但如今曹仁的那近五萬大軍,自從出征後,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就連他主動派出的斥候,亦遲遲不返。

這讓滿寵的心中充滿擔憂。

就在滿寵打算繼續派出斥候的時候,堂外突然跌跌撞撞的衝進一位士卒。

他在看到滿寵之後,當即跪下手指着城外,焦急地對着滿寵稟報道:

“將軍,城外突然出現了好多,好多敵軍!”

聽到這個消息後,滿寵的臉上頓時浮現巨大的震驚之色!

(本章完)

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第256章 先鋒傅肜 出乎意料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17章 駐守公安第594章 攪亂天下 先攻渭北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2章 當爲班超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56章 用心深遠 張飛安危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七百零一章 義陽有王 氣勢洶洶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541章 乃父之風 司馬跳腳第169章 孝直再現 將兵迎質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121章 呂蒙吐血(十更!求首訂!)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545章 彙集精兵 廢荊入豫第109章 關侯長子 公安明月(明日上架!)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351章 治中直諫 鎮北興奮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454章 得隴望蜀 我要姜維第385章 有人將死 三日已到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640章 以假亂真 驚死賈詡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478章 南中變革 龍望北方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645章 賞封齊侯 天水羌亂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334章 你方先來 以牙還牙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137章 龍戰於野 敵血漫漫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373章 先誅一孽 再滅惡族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519章 功高震主 北伐大會第55章 此子該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七百五十七章 敵明我暗 以奇制奇第448章 烈焰封場 變生肘腋第七百三十六章 汝父在此 面北而死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七百六十章 意志不堅 不想陪葬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61章 有部衆五千,可乎(求追讀,求月票)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496章 心有牽絆 自爲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