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

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

不久後遠在洛陽的曹丕,亦在宮殿中收到來自夏侯尚的第二封密奏。

曹丕聽聞是夏侯尚有第二封密奏呈上,他心中一個咯噔。

本來他還以爲是南方出什麼事了,但在看完夏侯尚的密奏之後,他的臉上浮現激動之色。

之前在夏侯尚上書第一封密奏時,曹丕本就有意同意夏侯尚的出兵,但這件事卻被司馬懿與蔣濟二人所勸阻。

在二位心腹大臣的勸阻之下,曹丕便將夏侯尚的第一封密奏暫時留中不回。

而當夏侯尚的第二封密奏送達他手中時,看着夏侯尚密奏中的內容,曹丕馬上再次召集一衆心腹重臣商議此事。

自曹丕受禪正式成爲帝王以來,他便以天子的名義開始勵精圖治起來。

因爲從小飽讀經書,所以曹丕很想成就一番儒家仁政君主的作爲。

在治理國家理念方面,曹丕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賢臣之世。

他一方面製法削藩,打擊異己,繼續鞏固自身權力,並詔令嚴禁外戚宦官干政。

另一方面他又與民修養生息,詔令頗有惠民之策,並在民間大力發展儒學。

曹丕想盡快教化民衆,恢復社會生活秩序,促進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令北方的國力得到恢復。

不提曹丕的個人品德與他一些大略上的錯誤,他在發展北方內政上,的確是有着優秀貢獻的。

歷史上幾年後,北方動不動就起兵十萬,甚至在後期,出兵數十萬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都不是問題,這一切的基礎都是曹丕在位時期打下的。

而在政治抱負上,曹丕一直想着繼承曹操統一山河的志向。

一衆心腹重臣在曹丕的詔令下,很快就來到大殿之中。

在一衆心腹重臣到來之後,曹丕命侍者將夏侯尚的密奏一一展示給他們看。

曹丕召集的大臣並不多,都是他可以信賴的人,所以他並不怕泄密。

在幾位曹魏新貴看完夏侯尚的第二封密奏後,衆人臉上都難掩震撼之色。

曹丕是從小深受儒家文化薰陶長大的君主,所以他所信賴的各位大臣,亦全部都是熟悉儒家經典的臣子。

在這樣的君臣團體之中,孟達斷髮明志一事所帶給他們的衝擊更大。

之前或許還有重臣會建議曹丕謹慎行事,但在孟達斷髮的舉動之下,沒有大臣再有出言勸阻。

否則曹丕反問一句,讓你斷髮明志是否願意,就沒有任何一位大臣能回答的上來。

看自己的一衆心腹重臣都不再有異議,曹丕臉上開始浮現興奮之色。

若說夏侯尚與曹仁二人,更多是從個人方面想要除去糜暘之外,曹丕則是着眼於當今天下的全局,想着將西城儘早拿在手中。

因爲西城或者說漢興郡,乃是連接漢中及襄陽的交通樞紐。

若他能將漢興郡握在手中,那麼就能一刀斬斷漢中與襄陽之間最快速的聯絡。

這樣來日劉備大舉北伐時,無疑會讓他無法東西呼應,方便他能個個擊破。

況且身爲傳統儒家君主模板的曹丕,他是相信天命這一套的。

前段時間曹丕建魏後,曾從張音口中聽聞他妹妹曹節所說的“天不祚爾”那四個字。

對那四個字曹丕心有所惡,於是他命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此自證他非“篡漢”也。

在完成這一舉後,他的內心才安定許多。

而在完成此舉後,曹丕在近日來又聽聞曹植爲劉協發服悲哭一事,這讓他的心中十分不滿。

只是因爲登基未久,他不好對胞弟做出太嚴厲的處理。

但正因爲沒對曹植做出處罰泄憤,所以他的內心中總覺得有種陰霾在環繞。

他雖然厭惡曹植,但是曹植畢竟是他的胞弟。

現在連胞弟都相信謠言爲劉協發服悲哭,這讓曹丕的心中更拿不定其他人的想法。

什麼是天命呢?

天命就是人心歸附,萬邦臣服。

現在就在曹丕心有陰霾的時候,他最大敵手的大將孟達,卻要斷髮明志投奔北方,歸順大義。

孟達的名聲曹丕亦是聽過的,孟達可不是那種寂寂無名的將領。

這讓曹丕心中,充滿了喜悅。

曹丕決心要將孟達立爲一個標杆。

曹丕笑着對殿中的一衆心腹大臣說道:

“昔伊摯背商而歸周,百里去虞而入秦,樂毅感鴟夷以蟬蛻,王遵識逆順以去就,皆審興廢之符效。

知成敗之必然,故丹青畫其形容,良史載其功勳。

今子度姿度純茂,器量優絕,斷髮明志,深明大義。

朕虛心西望,依依念達,恨不早識,以致嘆息。

昔虞卿入趙,再見取相,陳平就漢,一覲參乘,子度於朕,正此時也。

傳詔:命使者攜朕御馬賜達,以昭忠愛。”

當曹丕下達這個詔令後,大殿中的司馬懿、蔣濟、陳羣、朱鑠幾人眉頭已經輕皺。

曹丕的老毛病又犯了,對於自己喜愛的人,又開始亂加賞賜。

御馬是曹丕這個皇帝的專屬坐騎,豈可賞賜給臣下。

但是曹丕在說完以上那番話後,又覺得有所不足,這樣的賞賜怎麼能體現孟達的忠義之舉呢?

忠臣之心不能受寒。

曹丕思索一番又說道:“今者海內清定,朕欲萬里一統,三垂無邊塵之警,中夏無狗吠之虞。

子度順義歸北,下詔令其家人繽紛道路,以顯其貴也。若子度欲來相見,且當先安部曲,有所保固,然後徐徐輕騎來北。

朕再拜達爲散騎常侍,領徵西將軍,封平陽亭侯。”

曹丕每說一個詔令,便有黃門侍郎在一旁記載下曹丕的詔令。

這些詔令一會都要派使者送去南陽的。

但當曹丕說完最新的詔令之後,性格忠直的蔣濟終於忍不住了,他出身對着曹丕一拜諫言道:

“今孟達有意歸順陛下,實乃陛下天威所致,然孟達才能不明,丹心不正,豈能貿然賞賜太過豐厚?”

“還望陛下三思,若陛下要賞賜,還等孟達順利舉義之後,再行賞賜不遲。”

蔣濟的諫言,引得其他幾位重臣臉上流露贊同之色。

但曹丕在聽完後,臉上流露笑意,他擺擺手道:“朕保其無他,亦譬以蒿箭射蒿中耳。”

“非如此,豈能安“斷髮明志”之忠心?”

見曹丕執意如此,又想到孟達的舉措的確沒有什麼大的疑處,所以蔣濟最後只能退下。

在蔣濟退下後,曹丕馬上下令一旁記錄完詔書的黃門侍郎,讓他加急將這他的詔令發往夏侯尚手中,並且務必要儘快讓夏侯尚轉交到孟達手中。

曹丕不知道的是,當他的這封詔令發出後不久,後三國時期的第一場詐騙案就要發生。

而不久後,他這個大魏皇帝亦要成爲天下人的笑柄!

在曹丕的皇命急命之下,他的詔令很快就送到武當縣的夏侯尚手中。

而這時,曹仁的大軍還未到來。

畢竟南陽郡乃是拱衛中原的南方大郡,且襄陽處還有關羽的數萬大軍虎視眈眈。

在這種情況下,曹仁必須要安排好南陽的一切防務,他才能安心率大軍南下。

當夏侯尚收到曹丕的詔令之後,他激動的對着北方連連三拜。

陛下真明天子也!

雖然曹仁的大軍還未到達,但是在曹仁給夏侯尚的回書中,夏侯尚已經知道曹仁不日後即將率領大軍來武當縣親征。

在這樣的情況下,夏侯尚這段時間以來要做的事,一個是加緊操練兵馬,收集舟船,另一方面便是加強與孟達的聯繫安撫他。

到了如今這一步,作爲孟達一開始聯絡投誠的夏侯尚,他已經成爲孟達與曹魏聯繫的中間人。

並且他對孟達已經深信不疑,這時候的他,已經將所有寶都押在孟達身上。

與一開始不同的是,一開始是孟達急切聯繫夏侯尚,深怕他不信任。

現在是夏侯尚千方百計想加強與孟達的聯繫,深怕他遭遇不測。

在這種心態之下,夏侯尚在收到曹丕的詔書之後,他當即令李輔攜帶着曹丕的詔書,回到漢水軍寨中,將曹丕的天恩告知給孟達。

而李輔心情激動的懷抱着曹丕的詔書,不久後就回到漢水軍寨中,尋找到孟達。

當孟達看過曹丕給他的詔書之後,他的臉上浮現巨大的驚訝。

他沒想到的是,曹丕竟然會對他如此看重。

看着那詔書上的鮮紅璽印以及曹丕對他的封賞,一瞬間孟達心中是真的動心了。

但隨即這利慾薰心的這個想法,很快就被孟達頭腦中的理智所驅散。

他跟隨糜暘的時間已經有數個月,糜暘的手段他了解的已經不低。

糜暘與他的前任上級劉封相比,絕對不是那種狂妄自大的性格。

既然糜暘敢讓他行使這詐降之計,那麼肯定還有反制的手段。

況且自己唯一的兒子孟興,目前就在糜暘的縣府之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孟達不會去冒那個風險的。

如夏侯尚一般,夏侯尚將信任都交給孟達,而孟達亦是將他的信任,都給予了糜暘。

在得到曹丕的詔令之後,孟達命李輔先下去好好休息。

而後在深夜時,他又獨自來到縣府之中找到糜暘彙報最新情況。

得益於之前的大清洗,所以糜暘目前對西城有着絕對的掌控權。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要糜暘安排妥當,那麼孟達深夜密會糜暘一事,是不會有人察覺的。

因爲最近心繫於誘引夏侯尚一事,所以糜暘這段時間都很晚入睡,擔心的便是孟達隨時有要事彙報。

在甘告的帶領下,孟達於縣府中一處偏僻的堂中見到了糜暘。

糜暘在看見孟達之後,他笑着將手中的幾封上書交予孟達觀看。

孟達恭敬的接過糜暘給他的上書,而後認真看了起來。

在孟達看完之後,他的臉上亦浮現笑容。

這幾封上書分別是呂乂、鄧艾幾人寫給糜暘的。

不久前,他們幾人知道孟達斷髮認罪一事後,都紛紛上書爲孟達申辯,認爲他不至於有謀逆之心。

而且他們的言語之中,都隱約有透露出糜暘將孟達逼迫太甚的意思。

由此可見,之前孟達斷髮認罪一事給衆人帶來的衝擊有多大。

而孟達在看完呂乂、鄧艾幾人的上書後,心中有種暖暖的感覺。

或許這段時日以來,他受了很多委屈,或許那些同僚往日中對他並未有太多熱情,但好在在關鍵的時刻他們願意相信他。

這一點是孟達之前不曾體會到的。

在感動之後,孟達將懷中的曹丕給他的詔書遞給糜暘觀看。

而糜暘在看完後,眉頭輕揚,不禁感嘆曹丕好大的手筆。

不過這也符合歷史上曹丕的性格,歷史上他被孫權騙的團團轉,與他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隨後孟達向糜暘稟報一件事:

夏侯尚今日不僅讓李輔帶來曹丕的封賞詔書,還在回信中與孟達商量起後續的進兵事宜。

既要裡應外合,當然要將自己大軍的進兵方略及大致兵力告知孟達,這樣接下來才能配合無間。

糜暘在得知曹仁會親征後,臉上浮現意外之色,沒想到他還釣到一條更大的魚。

在告知糜暘大致情況以後,孟達對着糜暘言道:“曹仁若親來,所帶大軍不會少,而我方大軍僅有一萬,恐有不虞。”

孟達的諫言令糜暘點頭,這一點他早有考慮到。

就算曹仁不親至,糜暘亦沒打算只靠他手中的一萬大軍,來吃下夏侯尚的兩萬大軍。

糜暘看向孟達,見他往日中的長髮已然不見。

在頭髮不長的情況下,孟達甚至沒辦法束冠,只能披頭散髮。

而在當世的審美中,成人披頭散髮,是會遭受人恥笑的。

心中有感於孟達的付出,糜暘伸出手拍着孟達的肩膀言道:

“兵力之事子度無須擔憂,子度接下來只要爲我詳細探查曹仁的進一步動向即可。”

“若此事事成,我縱算不要自身功勳,亦會保舉子度封侯。”

聽到糜暘這麼說,孟達一臉興奮的向糜暘一拜,口中激動的言道:“謝將軍。”

就在曹丕詔書送達孟達手中的前兩日,一支攜帶王令的隊伍快速的來到漢中郡的南鄭城外。

在被守城士卒阻攔的時候,這支秘密隊伍爲首的法邈掏出一面金牌,而後對着城門口的士卒言道:

“大王急命,敢有攔者殺無赦!”

守城士卒在查驗過這一行人的身份之後,馬上就恭敬的退到一旁。

在無人阻攔之後,身爲劉備使者的法邈帶着身後的一行人,快速的奔入南鄭城中。

若是糜暘在場,他定能認出法邈身後的這一行人都是誰。

張南、馮習、輔匡、程畿、關興、張苞、趙統等。

這些人中有些都是在歷史上夷陵一戰中隕落的人,但今世他們的命運已經改變。

之前糜暘的上書不單單是向劉備表露豪言,而劉備所言的“好爲之”亦不只是精神鼓勵。

現今萬事俱備,只待魚兒落網!

漢統意欲重立,豈能無賊血渲染?

今天就一章,得先去休息。

摔了一跤,倒是不太嚴重,就是剛塗完藥,手陣痛不斷。

明天會恢復正常更新。

明天就12月,提前預祝大家12月事事順利。

(本章完)

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190章 隱匿人口 分而化之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32章 小心有詐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66章 關平請命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469章 晴天霹靂 再開屠城第209章 黃旗招搖 天子落淚第309章 迴光返照 人力有盡第16章 幼時情誼第249章 宴無好宴 費禕挺身第87章 糜暘城頭罵虞翻 (四更求追讀!)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526章 各有選擇 長安震恐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第135章 季漢情誼 子龍料敵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12章 徐晃在,不可退第3章 先斬後奏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20章 糜暘的隱患訂婚啦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六百九十章 數年不見 還是該罵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547章 相互探查 機變張郃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貨世子 幼麟爲師第325章 帝王交易 所求爲何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486章 諸葛回軍 心有靈犀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233章 人生贏家 魏帝咆哮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421章 分兵武都 兵不厭詐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34章 無翅雄鷹 御駕親征訂婚啦第294章 糜暘危急 雲長終動第62章 校場比鬥(追讀呀,票票呀)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642章 丕鵝離世 天不祚魏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219章 孟達自救 夏侯動心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24章 屠殺?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357章 法邈擔憂 梁州司聞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491章 險惡用心 臥龍大笑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六百七十九章 挾制之策 王基提醒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559章 軍向上邽 淮南之變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31章 曹真大笑 楊阜私請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232章 麋馬角力 勝必生驕第9章 糜暘到了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