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

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

在之前平定漢興郡動亂的過程中,孟達、張嶷、鄧艾三人都分別立有戰功。

雖然糜暘未將郡府中的要職交與這三人擔任,但這並不是糜暘不看重他們。

主要是相比於丁奉等人,這三人都是糜暘麾下實際掌握兵權的將領。

所以糜暘之前曾上書劉備,談及孟達三人的平亂功勞並請求劉備封賞。

在劉備得到糜暘的上書之後,雖然關於法邈是否結束守喪一事劉備還未明確答覆,但糜暘對孟達三人的建議封賞,劉備是通過了。

劉備任命孟達爲鷹揚校尉,張嶷爲行威遠校尉,鄧艾爲行綏遠校尉。

相比於孟達,張嶷與鄧艾二人的校尉軍職掛了個行,行便是暫代的意思。

這是因爲張嶷與鄧艾之前的職務太低。

張嶷與鄧艾不像孟達,孟達本來便是兩千石高官,只是因爲犯罪被貶謫了而已。

只是雖然掛上一個行,但這只是張嶷與鄧艾資歷不足的緣故。

等再過一段時間,或者張嶷與鄧艾二人再立下功勳,那麼那個“行”自然就會被捨去。

不管怎麼說,劉備的這番任命,解決了孟達三人之前領兵時的名義問題,讓孟達三人做到了名實相副的一營主將。

在孟達三人得知自己在糜暘的推薦下成爲校尉之時,孟達倒是還好,張嶷與鄧艾二人對糜暘的提攜俱是感激涕零。

他們想過跟着糜暘會有好前途,但沒想到升職來的如此快。

畢竟這兩人之前的身份,與校尉這個中高級將領相差太多。

在糜暘的召喚之下,孟達三校尉很快便到達了大堂之中。

孟達三人來到大堂中後,糜暘讓他三人坐下,而後他讓呂乂將他收到的情報給念出來。

呂乂懷抱着悲傷的臉色,將他所收集到的曹丕篡漢自立的消息告知了孟達三人。

當得知這個驚天鉅變之後,孟達三人的臉上齊齊浮現震驚之色。

隨後他們臉上的震驚之色就轉變爲憤怒!

相比於糜暘,他們並不知道曹丕在今年就會篡漢自立。

之前在他們的想法中,曹氏父子雖然都是逆賊,但是由於曹操死前都未有篡漢之舉,所以他們都沒想到曹丕竟然會這麼快就篡漢。

曹丕至今繼承曹操的權力還未一年!

或許自漢少帝以來,天下大亂數十年,漢室的統治早已搖搖欲墜,各地諸侯亦早有自立之意。

但是大漢畢竟統治了華夏大地四百多年,在這麼久的統治之下,漢民早已成爲了世間所有人一出生就被賦予的身份。

在這種情況下,曹丕突如其來的篡漢之舉,令孟達三人感到強烈的驚愕與氣憤。

在孟達三人中,張嶷的表現最爲憤怒,他按劍看向北方,口中恨恨地說道:“曹丕該死!”

孟達三人倒算還好,在得知這個消息後,驚愕與憤怒的情感居多。

但對於呂乂這個忠於大漢的士族來說,他的情感就要豐富多了。

因爲曹丕篡漢的舉動,代表着天下間再無大漢這個朝代。

他們是漢中王劉備的臣子,而劉備是以匡扶漢室爲政治口號的。

現在大漢亡了,那他們這些追隨劉備一起匡扶漢室的臣子,算怎麼回事?

若沒有名義,便無法凝聚人心。

所以呂乂他不僅驚愕、氣憤,還有着深深的悲傷。

因爲對呂乂來說,他從小就苦苦追求的那個理想不見了!

糜暘看着大堂中幾人的反應,大概知道了幾人對漢室的忠心程度。

在他今日所召集的諸位下屬之中,無疑呂乂與張嶷對漢室的忠誠度是最高的。

孟達與鄧艾雖然也有驚愕與憤怒,但是他們兩人的表現並不激烈,從此可見這二人對漢室並未有多忠誠。

現今丁氏兄弟及王洪因爲各有要務,所以糜暘並未召集他們來到大堂中,但這三人恐怕對漢室更談不上有多少忠心。

所以目前在自己的班底之中,鄧艾、丁氏兄弟、王洪幾人相比於忠誠漢室,他們應該更忠誠自己。

至於孟達嘛,他對漢室不怎麼忠誠,對自己亦談不上有多忠誠的。

糜暘在將各人的反應記在心中後,他便開口對着堂中的呂乂言道:

“季陽,你當即爲我擬一封上奏,將曹賊篡逆的事加緊上報給大王。”

шшш▪ttκā n▪℃o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糜暘的臉上亦浮現着巨大的憤慨之色。

呂乂雖處在悲憤之中,但他並沒有忘記自身的職責,因此他在聽到糜暘的話後,對着糜暘一拜表示領命。

糜暘雖然對曹丕提前篡漢自立有着驚訝,但是現在既然事實已經發生,那他就要做出相應的應對。

因爲漢興郡處於邊境地區,加上與南陽郡十分接近,所以糜暘得到曹丕篡位的消息,可能會比魏延與關羽更早一些。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暘要儘快將這個消息彙報給劉備。

曹丕篡位代漢自立這個事件,目前帶來最重要的影響是,讓以“匡扶漢室”爲口號的劉備政治集團,失去了名義。

也許世人都知道曹丕肯定是逼迫劉協禪位給他的,但是從禮制及名義上來說,曹丕建立的魏朝的確繼承了大漢的法統。

在這種情況下,憤怒,悲傷等等情緒要有,但不能被這些情緒影響了判斷。

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將這個消息送到成都,然後讓成都中的衆臣研究對策。

否則時間一久,在講究名義的當世,這件事件肯定會對劉備的政治集團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看呂乂的表現就知道了。

在做出這個安排之後,糜暘下令孟達三校尉最近要打緊十二分精神,率軍巡查邊境,不要被敵軍所趁。

在連續下了兩道命令之後,糜暘便讓堂中的幾人退下。

只是在呂乂幾人聽命離去之時,行綏遠校尉鄧艾卻自己主動留了下來。

鄧艾在見幾人都離去之後,他便趨身來到糜暘身前對他一拜道:

“將軍不妨修書一封給安漢將軍與護漢將軍,請二位將軍聯絡成都衆臣,在恰當的時機對大王進行勸進。”

見鄧艾留下來是與自己說這個,糜暘看向鄧艾,眼神中流露出審視之意。

鄧艾見糜暘對自己的進言沒有反應,他知道糜暘是在等着他繼續說下去,故而鄧艾繼續開口說道:

“當此時,大王於成都稱帝重續漢統已經是大勢所趨。”

“既然是大勢所趨,將軍何不利用這個機會,爲自身再取得進身之階呢?”

鄧艾乃是糜暘當初於襄陽城外招兵時收入麾下的。

當日在襄陽城外,鄧艾攔馬自薦,糜暘伏身聽策,有着這種過往,兩人的關係比一般的主臣更加親近。

鄧艾最先擔任的職務是糜暘的書佐,這個職務本來就帶着極強的個人屬性。

在將鄧艾收入麾下之後,糜暘對鄧艾不可謂不信重,在糜暘的恩義之下,鄧艾對糜暘亦是死心塌地,感恩戴德。

更何況糜暘還救了鄧艾的母親一命。

在這種種情況之下,鄧艾與糜暘的關係,雖然名分上同爲漢中王臣子,但在實際關係上,鄧艾早已將自己當做糜暘的私臣。

既是私臣,鄧艾在糜暘面前當然沒有什麼好避諱的。

在這漢統斷絕的時候,鄧艾身爲漢臣,不先以悲憤爲主,反而想着爲糜暘謀劃藉助此事取利。

這種行爲嚴格論起來,當然可以算是對漢室不忠的表現。

但是糜暘在聽完鄧艾的話後,並沒有斥責他。

糜暘只是拿起書案上的一封文書繼續批示起來,同時他淡淡地說道:“此事緩緩再說,不能操之過急。”

在聽到糜暘的這句話後,鄧艾立馬會意。

他臉上流露一絲笑容,而後對着糜暘一拜,緩緩離開了大堂之中。

在鄧艾離開大堂中後,糜暘看着鄧艾離去的方向,他放下了手中的毛筆。

勸進,本質是一種政治投資。

一旦這種政治投資成功,那麼給投資的人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

否則歷史上權臣要篡位時,爲何會有那麼多人冒着巨大的風險,率先進行勸進呢?

相比於勸進所帶來的的風險,勸進成功後所帶來的的回報,亦足夠勸進的人一生受用。

但正如鄧艾所說,在漢統已經斷絕的現在勸進劉備,那基本就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因爲無論如何,劉備爲了大局,爲了穩定人心,是一定會重續漢統的。

這是赤裸裸的利益考量,亦是鄧艾爲糜暘想好的一條進身之階。

但從鄧艾會突然向他建議此舉,可以看出曹丕代漢後的一系列壞影響開始顯現出來了。

在之前,或許世間的有識之士都知道,大漢早已經名存實亡。

但哪怕只有名義在,大漢的正統名義,亦能牽制着世間絕大數人心中的野心。

四百年的大義,不是短短几十年戰亂就可以完全從人心中抹平的。

但是曹丕如今利用手中的強權,率先將人們心中那最後的一絲忌憚給扯掉。

這無疑是在告訴世人,縱使有着四百年大義,只要手中有着絕對的權力,亦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世人心中的最後一絲顧忌已經消失。

就算劉備後來在成都重立漢統,但曹丕所帶來的那種壞影響,已經開始瀰漫在世人心間了。

曹丕此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與歷史上司馬家當街殺天子造成的影響一樣壞。

若是三家之中任何一家,能快速擊敗另外兩家,重新一統天下,那麼這種壞影響當然不會造成太大的後果。

但是這一點,是沒辦法做到的。

而只要天下保持着三家鼎立的態勢,那麼這種人心崩壞就會越來越嚴重。

最後就會造就出許多唯利益者橫空出世,例如現今的鄧艾。

這便是爲什麼前三國與後三國相比,明明後三國時期各自有着穩定的政體,但野心家卻層出不窮的原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但是糜暘明明知道這一點,他卻沒辦法去扭轉,因爲這就是人心。

諸葛亮之所以受千年敬仰,不就是因爲他是逆世間慾望洪流而行的大賢嗎?

糜暘不是聖人,他也有着私心。

所以他面對着鄧艾的建言,採取了採納的態度,但是糜暘卻知道,現在不是勸進的時候。

歷史上曹丕今年十月正式受禪,而劉備卻是第二年四月才登基稱帝。

在這半年的時間內,劉備不是在搞什麼勸進的把戲,而是在探查劉協的消息。

在得知劉協的死訊之後,劉備方纔在羣臣勸進之下,復漢稱帝。

所以這時候不能貿然勸進,必須要先將劉協的“死訊”給傳送到成都。

想到此,糜暘從堂外召進了甘告。

之後在糜暘的命令下,有幾騎斥候快速從西城中而出,分別朝着西北與中原的方向而去。

鄧艾離開之後,他回到了己方大軍的軍營中。

回到大帳中後,鄧艾的心中竟有着一絲激動。

在鄧艾心中,他不能說對大漢不忠心,但他的忠心比較有限,更多的是習慣“漢”這個國號而已。

按鄧艾的設想,只要劉備一旦登基稱帝,那麼一定會大封羣臣。

糜暘本來就有巨大戰功在身,再加上勸進之舉,那麼地位肯定會得到一大截的提升。

這種期望對於屬於糜暘私臣的鄧艾來說,無疑讓他心中有一種振奮的感覺。

只有糜暘的地位越高,他的成就才能更高。

想到糜暘可能會迎來一次官職的大跳躍,鄧艾心中不禁起了某種心思。

他要將他的一位好友,引薦給糜暘。

那名好友名爲石苞。

鄧艾少年時與石苞,皆在襄城爲襄城典農部民。

因爲鄧艾雖口吃卻從小有大志向,所以經常受到同齡人嘲笑,唯有石苞對他的志向表示欣賞。

在這樣的情況下,鄧艾遂於石苞結爲好友。

前兩年時,石苞收到指派前往鄴城赴任公職,鄧艾因此與石苞分開。

雖然兩人自此之後分隔兩地,但鄧艾自來到漢興郡中穩定後,便時常會寫信問候石苞。

在前幾天的鄧艾收到了石苞的回信,他知道石苞目前在鄴城的生活過得並不如意。

既然如此,鄧艾便起了將石苞引薦給糜暘的想法。

隨後鄧艾便在軍帳中,書寫起一封給石苞的信件來。

(本章完)

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273章 兄弟爭吵 燭影哭聲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297章 龍駒騰凌 驃騎煊赫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656章 霸王雜之 狡黠劉禪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310章 歸宿桃園 一路北上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七百五十一章 出使請和 順水推舟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推兩本書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152章 英雄遲暮 曹操邀約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229章 強徵私兵 軍心崩喪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471章 羣臣拜服 劉封怒視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章 父子對質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423章 輕搖令旗 二擒孟獲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57章 江東烹鹿天團出發(求追讀,求票)第506章 敬告太廟 北伐檄文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07章 陽謀逼軍 魏營告破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257章 曹家千里 萬餘鐵騎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513章 願爲卿怒 膝行赴會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46章 吾師,臥龍諸葛公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484章 雪中短兵 血中斷兵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69章 真吾制勝之地也 (求追讀,求票)第195章 賜字崇業 大軍可用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22章 大軍出發 吃人的網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279章 寒風如刀 驃騎憂懼第六百七十八章 糜賊尚在 薦司馬懿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360章 魚水對話 南中異常第663章 以人爲本 十萬相隨第39章 公安城中的爭論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7章 懾服徐詳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