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

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

張嶷一方的大軍雖然在結陣對抗中取得勝利,但畢竟只是友軍訓練,所以張嶷並沒有下死手。

在已經取得勝利之後,張嶷當即下令鳴金收兵。

急促的鳴金聲響起,張嶷這一方的大軍開始放棄“追殺”孟達那一方大軍,緩緩後撤。

在己方大軍全部撤回來,並重新結好陣後,張嶷方纔從大軍陣中離開,來到高臺上向糜暘參拜。

張嶷的這個表現,令糜暘暗自點頭。

哪怕在己方已經取得勝利的情況下,哪怕是面對着友軍,他亦不曾放輕戒心。

加上剛纔在兩營對陣時,張嶷因時制宜及時變陣,擊潰孟達一營大軍。

從這種種表現可以看出,他性格沉穩又機變有餘,這是個很好的將才胚子。

而這時糜暘身後的丁封,他看完兩營變陣之後,臉上浮現潮紅之色。

好男兒就該如孟達、張嶷一般指揮部衆絞殺敵人,呆在安全的大帳中算怎麼回事。

自從前一段時間,三營大軍已經大致瞭解軍中旗號金鼓之令後,糜暘便讓三營大將分別指揮着營中士卒,開始結陣對抗訓練。

在糜暘看來,能否結陣順利,能否在結陣之後還能順利變陣,纔是一直大軍是否熟悉旗號金鼓、令行禁止的標準。

誠然剛一開始時,突然的結陣對抗訓練讓三營大軍都有點不習慣。

陣型雜亂,甚至發生了一些踩踏事件。

但在經過多次的結陣對抗訓練之下,三營大軍越來越熟悉陣型的變化,及至今日,他們已經對結陣對抗訓練十分熟悉。

當然若是單單的結陣對抗訓練,沒有獎懲的話,很容易讓三營大軍懈怠。

所以糜暘定下相應的獎懲制度。

在三營結陣對抗中,取得第一名的那營士卒,當日即可餐中有肉。

在糧食匱乏的當世,這個誘惑力是相當大的。

而身爲最後一名的那營士卒,就要負責爲全體大軍進入深山密林中打獵,捕獲野味。

至於第二名嘛,要負責爲全營士卒修善保養器械,並承擔起整體大軍的衣物清洗工作。

可以說,除了第一名有獎勵,第二名與第三名,就都是懲罰。

特別是第三名,打獵的是他們,但到頭來還是沒肉吃。

糜暘這麼安排的目的是,他不想麾下的大軍因爲多次的結陣對抗訓練,產生擺爛心理,不要覺得當個第二名也很好。

在往日的結陣對抗訓練之中,一開始出乎糜暘意料的是,竟然是鄧艾那一營敗多勝少。

在原本的估算之中,糜暘以爲鄧艾才應該是第一名蟬聯者。

因爲結陣對抗訓練,一方面考驗的是麾下士卒對旗號金鼓的熟練程度,一方面考驗的是指揮將領的應變能力。

鄧艾營中有丁奉這種從底層一步步爬上來的將領輔佐,再加上鄧艾本人機智多變,按道理來說,他不會取得這種成績纔是。

但後來在連續的觀察之後,糜暘發現了貓膩。

鄧艾這小子是在故意放水!

鄧艾是藉着每次最後一名的機會,帶麾下大軍去山林中打獵之時,順便鍛鍊麾下大軍在複雜地形中的行軍奔襲能力。

因爲按照七斬令,沒有主將糜暘的允許,任何軍士不得擅自離開營壘。

所以鄧艾要想加快鍛鍊麾下士卒的野外作戰能力,只能通過這個辦法。

在想通這一點後,糜暘雖心知肚明卻沒有拆穿他,因爲這樣的做法很鄧艾。

不在意多次最後一名,是能屈能伸。

想快速鍛鍊麾下士卒的野戰作戰能力,是爲將來的奇襲打下基礎。

正因爲如此,如今在河谷大營中,鄧艾的那一營大軍並不在。

在張嶷來到糜暘身前參拜後不久,孟達亦來到糜暘身前參拜。

糜暘見狀,伸手扶起身前的兩位大將,他對着孟達二將讚道:“子度、伯岐練軍有方,我軍已經初具戰力矣。”

面對糜暘的稱讚,孟達臉上有些不好意思。

畢竟在糜暘麾下三將中,他的資歷最高,結果在連日來的結陣對抗以來,他都是千年老二。

而經常取得第一名的張嶷,在面對糜暘的讚賞時,臉上亦沒浮現驕傲之色。

因爲他知道三營大軍能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中,就已經初具戰力。

除了有他三人連日來指揮訓練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那一千糜暘安插到大軍中的公安舊部,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近萬大軍中,純粹新兵的比例並不高,在這種種原因之下,方纔令這近萬大軍的訓練進度大大增加。

糜暘在稱讚完張嶷與孟達之後,見天色快暗,想來鄧艾應該快率軍回營了,於是乎他便領着孟達、張嶷二將進入主帳中,等待着鄧艾的歸來。

今日亦是呂乂,從上庸城中交接新一批糧草的日子。

隨着時間的流逝,在完全天黑之前,鄧艾終於領兵從茂密的山林返回大營中。

三國時期,其實人類對土地的利用率還很低,在這個時代,到處都是茂密的山林,幽深的湖泊。

特別是漢興郡中,這個山多水多的地方。

在漢興郡中的綿延大山之中,遍佈着無數野味。

雖然一些野味在死之前乃是喧囂山林的猛獸,但面對着人多勢衆,訓練有素的士卒,最後亦只能紛紛飲恨在鄧艾士卒的長槍與箭矢下。

看着鄧艾那營士卒歸來時,身上都帶着或多或少的野味,張嶷那營士卒的臉上都流露欣喜的神色。

那都是肉,今晚他們可以加餐了。

雖然大多隻是肉沫,但已經讓他們很滿足了。

而孟達那營士卒,在見到鄧艾那營士卒紛紛扛着野味歸來後,他們的臉上沒有流露欣喜之色。

當他們看到鄧艾士卒身上那沾染的血跡以及污垢時,他們臉上都浮現了懊惱的神色。

今日又是他們清洗衣物!

他們都快給鄧縣尉麾下的士卒,清洗將近半個月的衣物了,他們的孟縣尉,就不能帶着他們贏一次嗎?

因爲糜暘來自後世,所以對衛生看的很重。

在他的嚴格要求之下,常常負責清洗同袍的孟達士卒,不僅不能隨便應付了事,反而還要盡心盡力,將同袍的衣服給清洗的儘量乾淨。

整個大營單單算戰兵的衣服,就有萬餘件。

要不是大營之中禁止高聲喧譁,他們已經開始叫苦連天了。

而剛回到大營中的鄧艾,聽到糜暘在主帳中等着自己,他將麾下士卒交予丁奉之後,便趕緊往河谷正中的糜暘主帳走去。

在路上鄧艾遇到了剛剛在大營之中交接完糧草的呂乂。

一向推崇足兵足食的鄧艾,對於一直爲大軍辛苦籌措糧草的呂乂,心中是很敬佩的。

因此在看到呂乂之後,鄧艾主動向呂乂行了一禮。

而呂乂在看到一身血污的鄧艾之後,他知道鄧艾這是剛剛率領麾下士卒打獵歸來,看着面容越發堅毅的鄧艾,他的臉上亦浮現了笑容。

自劉備將他派到糜暘麾下時,他以後的功名利祿就已經與糜暘綁定在一起。

如今他見糜暘麾下的士卒越發精煉,且帳下將領越發成熟,他由衷的爲他這個小團體感到開心。

呂乂笑着對鄧艾迴了一禮。

隨後兩人便一起連攜着來到了糜暘的大帳之中。

在來到大帳中之後,呂乂當先向糜暘稟報道:“乂已押運八萬斛糧草到達大營中,已全數交給大營中糧官,糧草分粒不差。”

在聽完糜暘的稟報之後,糜暘笑着讓呂乂坐下。

在這段時間以來,呂乂周旋在一蛇一狐中,爲糜暘前前後後共籌集了近二十萬斛糧草,實在是功不可沒。

近二十萬斛糧草,足夠糜暘麾下的大軍食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因爲有着呂乂,糜暘在短時間內,無須擔心糧食的問題,可以安心訓練士卒。

不過從這一點亦可以看出,申氏兄弟有多富有,當真是狗大戶。

申氏兄弟能不斷資助糧草給糜暘大軍,本質上就是一種賄賂行爲,他們想用這糧草來擋住糜暘插手郡政的手。

而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賄賂的行爲,肯定不會將自己的資產給搬空拿出來賄賂。

那些賄賂的金額可能對那些大戶來說,僅僅是九牛一毛而已。

在呂乂坐下後,糜暘對着他說道:“待此間事了,吾必上書大王,爲季陽表功。”

見糜暘有爲他表功的想法,呂乂對着糜暘微微一拜,對糜暘言道:“此乃乂分內之勞,當不得功勞。

況且若無府君先前迷惑申氏兄弟之舉,乂亦無法周旋在此二人之間,順利爲大軍籌集糧草。”

呂乂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臉色誠懇,他心中並無半分作假推辭之意。

因爲他說的俱是事實。

要不是之前糜暘掩飾的太好,亦不會讓申氏兄弟放下戒心,不斷地拿出糧草來“資敵”。

糜暘聽了呂乂的話後,只是不在意的笑了笑。

而後他看向鄧艾,只見鄧艾這時滿身血污,想來在打獵之時留下的。

看見這一幕,糜暘告誡他道:“你執掌一營,關係重大,與野獸搏鬥之事,交予麾下士卒去做就好,何必自己上陣?”

面對着糜暘的告誡,鄧艾認錯態度良好,他對着糜暘一拜,而後言道:“府君教訓的是,然野獸兇猛,艾不身先士卒,恐士卒不用命。”

見鄧艾這麼說,糜暘倒是沒有再告誡鄧艾。

因爲他知道鄧艾雖喜歡身先士卒,但他這麼做的目的在於激勵士氣,並非完全是頭腦發熱的行爲。

以着鄧艾的智慧,在他告誡之後,想來以後就會自有分寸的。

在告誡完鄧艾之後,糜暘讓鄧艾也坐下。

然後他屏退帳內的其餘人等,只留下幾位掌兵大將與呂乂,對着他們言道:

“今我兵衆已可一戰,我欲近日對申氏兄弟下手,不知卿等有何建議。”

聽到糜暘終於要對申氏兄弟下手了,帳內諸人盡皆精神一振。

要說帳中誰人對申氏兄弟最反感,那無疑是當初在漢興郡中就被申氏兄弟坑過的孟達了。

在糜暘說完後,孟達當先出來對糜暘進言道:“申氏家族在漢興郡中盤踞多年,眼線遍佈全郡。

將軍若要對申氏兄弟下手,務必要隱秘以及迅速。

否則若讓申氏兄弟有所察覺加以反撲,彼等勢必會在漢興郡中與我軍展開大戰,到那時我軍乃客軍,形勢對我軍不利。”

聽完孟達的話後,糜暘微微點頭。

孟達所說的,正是他擔心的地方。

一開始他之所以未曾對申氏兄弟下手,主要原因是他麾下士卒未經習練,要是貿然下手,變數太多。

申耽與申儀手中,一定握有一支戰力不俗的私兵,否則歷史上他們是無法擊敗善戰的劉封的。

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申氏家族在漢興郡中發展多年,可以說漢興郡中,到處都是他們的眼線。

就不說其他,河谷大營之外,就密佈着申耽的探子。

一旦他的大軍有出乎尋常的大舉出營舉動,這個消息一定會很快報到申耽的案頭上。

到時候申耽肯定會懷疑,而且不會坐以待斃。

再加上要是貿然在漢興郡中直接展開對戰,哪怕最後糜暘能消滅申氏二兄弟,但漢興三城可能會在戰火中被毀。

漢興郡在糜暘的計劃中,是當做他的第一個根據地的。

在這種考慮下,漢興郡要是經歷戰火摧殘,對糜暘來說是不利的。

所以哪怕如今手中握有不俗的戰力了,要怎麼對申氏兄弟下手,亦不能直接動手。

能以智取之是最好的。

只不過類似的謀劃,糜暘心中已經有着盤算。

糜暘看向帳中唯一留下的一位親兵丁封,他對着丁封言道:“崇業,明日你就出發爲吾送一封信到西城。”

聽到糜暘吩咐,丁封趕緊出拜,口中應唯。

在吩咐完丁封之後,糜暘又看向呂乂言道:“一會季陽回城之後,便告知城中的申耽,五日之後,吾在大營中設宴款待他,還望他務必要到。”

在糜暘連續吩咐完丁封與呂乂之後,帳中諸人都明白了糜暘的意圖。

呂乂感到事關重大,所以他鄭重應唯。

只是在應唯後,呂乂問糜暘道:“若是申耽不應約,該如何?”

該如何?

糜暘看向呂乂道:“先禮後兵,五日後他不來,我自會帶兵上門邀請他。”

糜暘心中是有着顧忌,但他不會畏手畏腳。

該乾的時候,就幹!

定時定錯了,剛纔才發現~

問題不大,繼續碼字。

推書:風起明末

老作者的新書,值得一看。

(本章完)

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六百八十六章 悍然舉事 出師有名第288章 公明何在 先退敵騎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313章 兩件大事 急召糜暘第652章 劉張重逢 忠武王出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259章 見招拆招 送信武當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1章 第三條路第639章 夏侯不傻 席捲天下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365章 南鄭耀武 大變之兆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226章 馮鄧先鋒 驕兵之憂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68章 曹彰進攻 蔣琬出場第525章 拿捏孟達 作亂扶鳳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521章 燭影佳略 滿堂喝彩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204章 血色礁石 提刀破城第580章 福至心靈 排除正確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368章 以制掘根 羣情激涌第515章 郭淮妙計 維成棄子第556章 力拒九品 首倡科舉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62章 卻月卻月 關公擂鼓第566章 動則滅國 癱軟於坐第92章 馬上君王(求追讀!求票!)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31章 糜暘單騎入公安(二)訂婚啦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90章 再圍冠帶 魑魅末日第574章 強漢將歸 魏軍險境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133章 陸遜自薦 內亂將起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287章 漢魏對決 樊偃會戰第674章 衷心祈盼 廢立之權第371章 身死族滅 孤即梁州第653章 當效忠武 勢壓孫權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141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105章 糜暘埋下的種子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317章 君臣無儀 倚天落地第380章 譙瑜毒計 糜暘劫難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647章 知我罪我 其惟春秋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