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整編的,”李自成淡然笑道:“不過,與韃子的大戰在即,你部的步兵,暫時不用整編,免得降低戰鬥力,等到戰爭結束,便要按照天命軍的方式整編,至於長伯個人,可以回京去國防部任職,也可以選擇繼續帶兵,爲華夏立功,將來少不得侯爵之位,至於現在,繼續擔任寧遠總兵吧!!”
“小人多謝皇!”吳三桂知道,李自成這是要考校自己了,他稍稍放心,畢竟還有三萬五千步兵在手,起高起潛完全解除了兵權,不知道好多少倍,不過,想要用步兵擊敗韃子的騎兵,他實在沒底……
李自成點點頭,淡淡地道:“騎兵的統領是誰?”
郭雲龍忙拱手道:“小人是騎兵的統領!”
“從現在開始,你部騎兵編入第一營第四團,你是第四團的團長!”李自成道:“與韃子的大戰在即,整編已經來不及了,朕倒要要看看,名滿天下的‘關寧騎兵’,與天命軍原先的騎兵較起來,究竟有多強的戰鬥力!”
劉雲水向郭雲龍拱手道:“歡迎郭團長加入第一營!”
郭雲龍忙重新見禮,“屬下郭雲龍,拜見劉將軍!”
劉雲水剛剛抵達山海關,一仗沒打,白得一個團的騎兵,心甚喜,便拱手還禮,“郭將軍不用客道,以後,我們是一家人了!”
李自成面含笑,道:“長伯所說的糧餉問題,不用擔心,先從第三營預支五日的糧食,數日之後,第一批糧食,便會從水路運至山海關,還有朕承諾的五萬兩軍餉,也會一併運到!”
“小人多謝皇……”
李自成笑道:“長伯已經是華夏國的寧遠總兵,還要以‘小人’自居?”
“是,小人……臣多謝皇!”
衆人大笑,氣氛便活躍起來,郭雲龍或許是要巴結劉雲水,頻頻向他舉杯敬酒,劉雲水則是來者不拒。
李信、秦大年、李國楨等人,也是主動向吳三桂、高起潛敬酒,頗有些反客爲主的意思。
李自成吃得差不多了,正要告辭回去,瞥見幾位儒生,心一動,向幾人舉杯示意,道:“幾位都是當地人嗎?”
“回皇,小人等原本都是遼東人,韃子焚燬了家園,這才流落關內……”
李自成喝了半杯,笑道:“你們想不想回到家鄉?”
“自然是想……”李友鬆向李自成拱手道:“只是……”
“你們是擔心韃子再次南下?”李自成笑道:“朕這次來到山海關,是等着他們前來送死!”
“皇……”
“不瞞你們,朕是要一步步恢復遼東,將韃子徹底趕回去,”李自成道:“這第一步,讓數十萬百姓回到寧遠各地,朕在寧遠、山海關駐紮重兵,要恢復關外的府縣,這寧遠知府一職,已經有了人選。”說到此處,目視李國楨,李國楨忙放下酒碗,不住地點頭。
“國楨原本是大明的襄城伯,歸順華夏國之後,自願來寧遠出任知府,爲華夏開疆守土建功立業,”李自成看着幾位士紳,淡淡地道:“你們是否願意來寧遠任職?”
幾人眼,立即閃現出光彩,遲疑片刻,還是李友鬆道:“可是小人等並無官身……”
李自成笑道:“華夏國不拘一格考量人才,官身並不重要,關鍵是忠心爲華夏、爲百姓效命!”
“爲百姓?”
“對,華夏的官員,無論武,都必須將百姓放在心頭,如果行那貪墨、輕視百姓之事,朕決不輕饒!”李自成的臉雖然平靜,但語氣卻是異常堅決,他不知道自己的這種語氣,能否杜絕貪墨,但至少要向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與決心,“你們可得想好了!”
李友鬆等人對視一眼,紛紛叩拜於地,“小人等願意爲華夏、爲百姓效命!”
“好,好!”李自成讓他們起身,道:“你們既然是遼東之人,可知道寧遠範圍之內,何處人口較集,適合立縣?”
“立縣?”李友鬆閉目思索片刻,忽地雙目睜開,緩緩地道:“回皇,廣寧後所、寧遠右所一帶,百姓較集,據說……據說大漢時代,此處便是成、徒河二縣……”
“好,朕先恢復這成、徒河二縣,”李自成大喜,或許這兩縣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沒關係,他只是需要一個名稱而已,“縣城的位置,應該靠近管道,便於南北交通!”
李自成讓李友鬆出任成知縣,譚邃寰出任徒河知縣,其餘劉泰臨、劉台山、黃鎮庵、高選四人,都將隨李國楨去寧遠府任職,明日便出關赴任。
正要告辭回去,親兵卻是來報:第三營四個師的士兵,全部通關完畢,已經駐紮在東門外的東羅城、威遠城。
吳三桂暗自吃了一驚,李自成真是兵貴神速,這才一頓晚飯的時間,第三營數萬士兵,已經過了關城,難道韃子的騎兵真要南下了?
李自成淡淡笑道:“白日的時候,百姓們要通關,將士們只能趁着夜晚通關了,雲水,第一營的四個團,立即出關,長伯,你部做好準備,在第一營之後,立即出關!”
“臣遵旨!”兩人向李自成行了禮,都去準備了,宴席也散了。
回到大帳,李自成立即召見原河南總兵陳永福,讓他接替高起潛,出任山海關總兵,統領一萬士兵駐紮山海關,天明後接應百姓出關。
李自成也是帶着親兵出關,這次來到山海關,絕大部分親兵都留在京師操訓,只帶了彭超開的那個千戶,都是騎兵,並且全部裝備了步槍,何小米做爲親兵營主將,自然不離左右。
度過石河,越過護城河的吊橋,從西門“迎恩門”入關,然後轉東門“鎮東門”出關,雖然親兵們點起火把,但還是模模糊糊的,只能看到關城的大致輪廓。
李信聽到動靜,立即率兵接應李自成入了關城外的東羅城,因城門已經牢牢控制在第三營的手,士兵們只是簡單搭建了營帳露宿。
天明之後,將士們吃過早飯,便沿着官道向北行軍,官道不錯,壓得非常平實,不僅行人和戰馬,便是車輛也是非常平穩。
李自成習慣性地想起水泥大道,將來在此修築水泥大道,糧食物資的運輸,不受陰雨天影響了。
官道有不少百姓隨行,還有的百姓行在將士們的前面,這些人顯然是更早過的山海關,他們原先還十分遲疑,擔心到了寧遠,將來遭到韃子的蹂躪,看到數萬大軍隨行,臉便樂開了花,有些膽大的百姓,還與身邊隨行的將士調笑兩句。
在一起待得久了,百姓似乎不再害怕軍士,有些百姓還拿出自己的乾糧和鹹菜,但士兵們絕對不敢要,趁着機會,倒是向他們宣傳了天命軍的軍律。
百姓們紛紛稱:
“天命軍的士兵,一切爲了百姓?”
“買賣公平?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還真是少有!”
“什麼少有,這樣的軍隊,根本不曾聽說過……你們還是大明的軍隊嗎?”
將士們頓時無語,明明說了,這是華夏的軍隊,他們習慣了向百姓宣傳天命軍的律法,只得指着迎風飄揚的旗幟,道:“大明已經不存在了,滅亡了,我們是華夏的軍隊,叫做天命軍,以後只要看到這種九州軍旗,便是天命軍,也是百姓的依靠……”
李友鬆、譚邃寰也是隨行,他們分別在廣寧後所、寧遠右所停下,預備立城,李自成告訴他們,縣城還在其次,儘快組織百姓修繕房屋,讓他們有個安身的場所,至於錢糧,等海運輸隊到了,可以撥出少量錢糧給他們。
士兵行軍的速度,顯然百姓要快些,能跟大軍步伐的百姓,不過數千人,他們基本沒有多少財物,也沒有老弱婦孺拖累。
四月十一,李自成帶着第一營、第三營趕到寧遠,而背後吳三桂的大軍,距離寧遠只有一日的路程。
看着寧遠巍峨的城牆和城門樓,李自成百感交集,爲了這座城池,大明朝廷不知道花費了多少銀子,如果不是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恐怕又要便宜韃子了……
不過,他沒有多少時間感嘆,或許韃子很快便要南下。
十萬大軍入城後,第一件事情,便是組織士兵修繕城牆,完善城門,幸好寧遠是一座堅城,當日吳三桂帶着百姓們離開的時候,因爲行得匆忙,城牆、城門毀壞得不算太厲害,修繕起來難度不大。
修繕城牆的,只是少數士兵,剩餘的絕大多數士兵,也不用操訓,李自成命令他們幫助百姓修繕被毀壞的房屋,在韃子南下之前,必須讓百姓們有房屋入住。
也在這一日,多爾袞親率大軍渡過遼河,這時蒙古人傳來訊息:華夏軍在三月十九日攻破京師,大明已經滅亡……
多爾袞頓時呆住了,事情果然像範程預料的那樣,大明氣數已盡,終究亡於流賊之手……只是沒想到來到這麼快。
大清與大明決戰了這麼久,沒想到爲他人做了嫁衣,白白便宜了流賊建立的華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