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黃河故地

李自成瞄了孫傳庭一眼,眉目含笑道:“讓孫大人協助天命軍,攻打朝廷的城池、關隘,孫大人心恐怕不忍,不知道孫大人會不會爲天命軍做些其它方面的事情?”

孫傳庭尚未從剛纔的失落緩過勁來,只是機械地道:“大都督意思是……”

“華夏之地,自秦漢以來,一直深受北方遊牧部落的侵害,本都督打算一勞永逸,連同遼東的韃子,一併解決了,”李自成笑道:“不知道孫大人願不願爲華夏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勞永逸?連同遼東的韃子一併解決?

孫傳庭瞪大了雙眼,用別樣的目光打量着李自成,心卻道,這個年輕人真是狂妄得可以,大明傾盡全國之力,數十年的時間,尚未能在遼東前進一步,他有能耐在談笑之間爲朝廷收復失地?

不,絕對不可能!

袁崇煥當日向皇誇下海口:五年克遼!可是尚未等到五年,落得被捕殺頭的命運……

天命軍不過偏居西北,難道能對付韃子的數十萬騎兵?

不會是讓自己代表天命軍,與韃子和談吧?看李自成的心思,應該不會輕易與韃子講和,難道……

孫傳庭瞄了李自成一眼,道:“本督……願聞其詳……難道是去河西總督府?”

“河西總督府已經步入正軌,暫時不必易人,”李自成道:“虎騎兵與狼騎兵在後套的狼山立下了一城,恢復漢代的地名,曰朔方,不知道孫大人可有意?”

“漢代的朔方郡?黃河故地……”孫傳庭大喜,“大都督是說,天命軍要恢復漢代的朔方郡?”

“朔方郡的位置,大致在狼山以南,黃河與北面烏加河之間,”李自成在白紙隨手畫出簡圖,確定大致的位置,道:“今日的朔方府,面積應該大得多,一直延伸至北方的戈壁大漠,將遊牧民族生存的地方,全部圈進來。 ”

孫傳庭雖然沒有說話,卻是默默點頭。

似乎孫傳庭已經接受了這個任務,李自成心暗喜,道:“漢代的朔方郡,轄三封縣、臨戎縣、窳渾縣諸縣,奧這個‘窳’字,太過複雜,換成‘宇’字也罷,根據人口、水草的密集程度,可以在當地設置各縣,讓當地的人口定居下來。”

“定居?”孫傳庭道:“他們肯嗎?遊牧民族不是逐水草而居……”

“至少也要讓他們畜牧,”李自成道:“另外,將來再給當地運送一些農作物的種子,讓百姓試耕,只要作物能在當地獲得收穫,將來逐漸讓百姓轉入農耕。”

孫傳庭輕皺眉頭,他心明白,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大都督是說,按照漢地的府縣制,在當地歸化漢人?”

“除了府縣,包括下面的鎮、村,府裡也要管轄,以道路將各縣、鎮、村連接起來,人口儘量沿着道路定居!”

“朔方府將屬於哪個省管轄?”

“暫時不屬於任何省,”李自成道:“朔方城已經建立了數年之久

,西面又是河西總督府,基本不會有戰鬥和危險,等到虎騎兵平復了寧夏鎮,我會集虎騎兵、狼騎兵,將南面的鄂爾多斯沙地收了,設立五原府,兩府合爲臨河總督府!”

孫傳庭吃了一驚,“大都督,這鄂爾多斯之地,多爲沙地,間或有荒草,別說種植農作物,連畜牧恐怕都不可能……”

“我們連北面的西套都收了,將來還會收了東套,這間的鄂爾多斯,不,應該叫五原,難道要留給遊牧部落?”李自成笑道:“孫大人應該知道都江堰吧?”

“都江堰?”孫傳庭一時不明白都江堰與鄂爾多斯有什麼關係。

“都江堰的原理,是讓岷江的水,部分流過成都平原,然後從下游回到岷江,”李自成笑道:“黃河流過五原這塊高地,形成一個巨大的‘幾’字形,如果在河道開一個口子,讓黃河的水,部分流過五原,然後從下游再回到黃河,有了河水的滋潤,五原即便不能成爲成都這種富庶之地,至少也不會太過荒漠吧?”

孫傳庭思索片刻,道:“大都督,這項工程,既能澆灌五原的荒地,也能減少河水對下游的危害,只是要實現起來,恐怕不容易……”

“本都督知道,這項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還需要優秀的專家,一時半會無法實現,”李自成已經在規劃未來的華夏,“當今的條件下,一是減少五原所承載的人口,讓人口集在少量的綠地,儘可能發展農業,減少百姓對牧業的依賴!”

孫傳庭點頭,對於即將成立的五原府,他已是心有所動。

李自成笑道:“孫大人知道秦直道嗎?”

“秦直道?”孫傳庭似乎想起了什麼,忙道:“大都督,秦直道已經荒廢了兩千年,現在恐怕很難尋覓蹤跡了!”

“其實能不能找到沒什麼關係,”李自成道:“既然秦人能修建一條穿越五原的道路,我們爲什麼不能?我們不僅要修建南北走向的道路,將來還可以修建東西走向的道路,可以將當地的百姓固定在道路兩側……”

孫傳庭喃喃低語:“有了河流,土地便會逐漸肥沃起來,有了道路,讓百姓定居下來……”

李自成與孫傳庭談了很久,當晚還共進了晚餐,雖然沒有飲酒,但孫傳庭還是十分高興,感覺像是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談話的內容,既有今日之現狀,也要未來之暢想,孫傳庭不再向原先那般蔑視李自成的出生,而是不經意間也會提出自己的想法。

李自成沒有要挾孫傳庭表態,更沒有逼迫孫傳庭,讓他協助拿下潼關。

經過商定,天命軍拿下潼關,進入關地界後,將專門着人送孫傳庭去固關、蘭州看看,如果當地情形果真如李自成所說,孫傳庭將出任臨河總督府總督,以及暫時兼任朔方知府。

天明之後,李自成命令獨立營猛攻潼關,關內士兵軍心不穩,白廣恩只堅守了半日,於午後撤出潼關,渡過渭水,退往陝北高原。

孫傳庭唏噓不已,潼關

天險,這樣輕鬆被天命軍攻破了,看來大明氣數真是到頭了!

李自成並沒有發兵追趕白廣恩,而是在潼關內休整了半日,隨後兵分兩路,快速向西突進。

李信的獨立營、李績的第四營,聯合渡過渭水,收取渭水以北的西安府各州縣,民事使宋獻策、副使王胤昌隨同撫民;李自成親率第一營、第七營、順天營、奉天營主力,沿着渭水以南的官道,直撲西安。

西安以南,基本沒有府縣,李自成這次分兵,是要完整地拿下西安府,西安是陝西的首府,拿下西安,整個陝西算拿下大半了,剩餘的府縣,很難再有戰鬥意志。

潼關以西,第一個便是華陰縣,但華陰縣只是一座空城,知縣、縣丞等早已不知去向。

李自成這才明白過來,除了府城西安,沿途的州縣恐怕沒有多少兵力,自己身邊的數萬大軍,安全是浪費。

他留下民事副使樑炳,在華陰縣安撫百姓,設置官府,大軍再次分兵,以劉雲水的第一營爲先鋒,王紹禹的順天營爲後應,直驅西安府城,先拿下西安府周圍的州縣,讓西安成爲一座孤城。

李自成親領第七營和奉天營,沿着官道直驅西面的華州。

華州差不多也是一座空城,不但沒有守城的士兵,百姓聽說天命軍到了,直接敞開城門,敲鑼打鼓歡迎天命軍入城,李自成在城休整了一日,留下民事副使李琬安撫城內百姓。

距離西安越來越近,李自成的心思不禁複雜起來,自己是陝西米脂縣人,這次親率大軍來到西安,算是衣錦還鄉了,只是可惜了,西安並沒有多少熟人。

認識不認識也無所謂了,西安的百姓,很快便是自己的屬下,只要讓他們的日子過得更好,也算不枉十數年的奮戰……

大軍行至渭南縣,總算遇了守城的明軍,但大軍只是包圍了城池,尚未攻城,當晚城的兵備僉事楊王休、舉人王命誥主動開城納降,知縣楊暄、教授許嗣復、訓導蔡其城被俘。

大勢所趨、民心所向!

天明之後,李自成召見了楊王休、王命誥,王命誥直言,自從崇禎二年大旱以來,朝廷不但沒有賑災,還在陝西大肆募兵,災情又是不斷,陝西的百姓,再也沒有緩過勁來,土地荒廢、生活苦不堪言,餓死者十之四五,他們早盼望着天命軍替天行道……

“十之四五?”李自成凝眉深思,半響方道:“王孝廉,陝西的百姓也知道天命軍?”

“咋不知道?隴山的固關有天命軍駐守,一山之隔,百姓早已熟知,”王命誥稍稍顯得有些緊張,小心地道:“何況百姓們都知道,天命軍的大都督……大都督乃是陝西米脂人,不知訊息是否確切……”

“哈哈,”李自成的臉終於有了笑意,“本都督的確是米脂人,這些年來,未能回鄉,讓大家受苦了,”頓了一頓,斂了笑容,道:“不過,本都督既然回來了,一定會將百姓放在心頭,絕對不會再讓百姓捱餓!”

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002章 責任第1252章 又是藏人第330章 大建設第852章 毒酒第288章 細菌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1275章 交通網第1155章 鷹騎兵第1004章 只有投降第755章 一斗谷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265章 西海岸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1135章 狹長的大營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799章 潰敗第399章 密談(中)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329章 漢魂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577章 大河壩河的決鬥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304章 百姓破城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615章 陣前鬥法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812章 最後的決定第933章 滅了燈再上牀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1167章 搶奪順帝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706章 這個魔王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217章 撫臺衙門的人第1294章 一條軍令第1249章 補充協議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302章 偷襲第1262章 永明城第832章 贖身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446章 一句話引發的爭議第1088章 一槍斃命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 1321章 南原省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19章 立營第84章 抉擇第953章 壯烈而亡第1071章 離心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925章 大明的敵人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26章 信鴿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1083章 國家穩定第652章 皇權第764章 何去何從第1140章 與韃子拼命,值!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630章 國事艱鉅第955章 滿清使者第658章 恩威並施第965章 竇美儀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842章 馬坡的槍聲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1119章 琉球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