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

青草已經探出了不少莖葉,踩踏下去,鬆軟綿長,老樹的枝頭,也是掛了鮮嫩的新芽,被寒風一吹,一片青綠,汪喬年老眼昏花,隱約覺得已是陽春了,離得遠些,方纔唉聲嘆氣,不知不覺之間,自己是步入暮年了……

回身看了眼身後的洛陽城,高大巍峨的影子猶在,他的心便來氣,王紹禹堂堂總兵,爲何替賊守城?

可是,無論他如何引誘,王紹禹是不肯出城決戰,強攻又拿不下堅固的城牆,無奈之下,只得繞過洛陽。

沿着官道,行至龍門關,太陽已經落山,現在的天氣還是黑得早,夜晚很快要來臨。

汪喬年只得傳令下去,讓士兵安營紮寨。

洛陽受阻,讓他生出一種很不好的感覺……

這次東出潼關,他實在沒有擊敗天命軍的把握,便去挖了李自成的祖墳。

天命軍在河南不斷擴張,甚至包圍了開封城,官兵卻是束手無策,挖了祖墳,毀了風水,或許這是打敗李自成唯一的法子。

至少有了一點盼頭。

但是,剛剛出了潼關,大軍行到洛陽,城內的流賊給了他當頭一棒,難道毀了李家的風水,還不足以抵消天對天命軍的眷顧?

士兵們在搭建營帳,暫時無法入營休息,汪喬年找了一塊避風的土坡,一屁股坐下去,靠着土坡發呆。

往事像是奔馳的馬車,一幕幕出現在腦海……

自從巡撫陝西,他知道,隴山西面的天命軍,已經養成了氣候,他數次想要攻打固關,都被屬下勸阻:僅僅依靠巡撫掌握的那一萬城防軍,連固關的城牆都摸不着,當年洪承疇曾經在固關折損了數萬兵馬……

可是,掌握兵權的三邊總督,卻對隴山的西面視而不見。

洪承疇、鄭崇儉不說了,丁啓睿只求自保,只要天命軍不出固關驚擾陝西,他謝天謝地了;傅宗龍倒是對天命軍較強硬,可惜,來到陝西不到兩個月,便接到東出潼關的聖旨……

也不能完全怪他們,陝西兵丁已經被抽空了,加糧餉嚴重不足……

汪喬年清楚地記得,當日和傅宗龍相對無言的場景,沒想到傅宗龍出潼關,進入河南後,不幸在項城戰死。

傅宗龍戰死的時候,他是哭過的:傅先生一死,再也沒人能平賊了……

更沒想到的是,皇竟然下旨,由他接任三邊總督,並且連續數道聖旨,讓他出關解開封之圍!

連傅先生都不能平賊……

雖然調集了三萬邊軍和城防軍,但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實在難以讓人放心,只能指望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三位總兵官了,他們都是身經百戰。

挖了李自成的祖墳,斬殺了墳塋戾氣幻化的小青蛇,開封之圍不戰而解……原本以爲天命軍指日可破,可是洛陽城下,他意識到事情或許不是那麼簡單。

不但王紹禹替賊死守洛陽城,連湖廣增援開封的平賊將軍左良玉,也被圍在郾城。

汪喬年有些痛苦地自語道:局勢沒有根本改觀!

這次從洛陽南下,是協助左良玉部解郾城之圍。

部隊疲憊,糧餉缺乏,讓陝西兵去抵擋勢頭正盛的天命軍,一旦出關,便如同拿肉去喂老虎,根本有去無回。

但是深受皇恩多年,爲了鞏固原地區的民心,又不能不出去。

如何才能打敗李自成,解救郾城的左良玉?

用通常的方法,裡應外合,或者在平原地區野戰,陝西兵很難撼動天命軍的主力,即便加左良玉的湖廣兵,恐怕……

汪喬年思索很久,終於有了清晰的戰略,這個戰略至少有七成把握,只要左良玉充分配合。

有七成把握的事,自然值得冒險。

直到天色暗黑,親衛來尋他回去晚飯,汪喬年方纔回到大營。

晚,汪喬年做了一個夢,金戈鐵馬、縱橫捭闔……天明之後,夢的內容大部分都忘了,只記得天命軍被明軍包夾,傷亡慘重,連李自成也被一支流矢射瞎了左眼……

汪喬年迷迷糊糊,卻是不忍醒來,唯恐雙目一睜,像以前那樣,一切美好的願望都會消失不見。

親衛將汪喬年喚醒,已經日出了,大軍還要趕路,將士們都在早餐,汪喬年忽然被喚醒,夢境又遺失了一大半,唯一的印象,好像是一件喜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

汪喬年沒有責怪親衛,梳洗之後,立即召見了三位總兵,“郾城危在旦夕,一旦左良玉部被擊潰,陝西兵很難單獨面對天命軍,本督打算留下火炮、輜重等,並一萬士兵在此駐守,另外精選兩萬士兵,輕裝南下,儘快南下與左良玉部匯合!”

“好!”三位總兵自然不敢反對。

匆匆吃過早飯,兩萬精兵立即沿官道南下,行至郟縣,賀人龍覺得不對,便私下求見汪喬年,“督師大人,我們不是去郾城解救左良玉嗎,爲何不從許州經過?”

“我們不去郾城,而是去襄城,”汪喬年道:“如果我們到郾城救援,天命軍正氣勢威猛,很難跟他們爭鋒。襄城距離郾城只有一百二十里,我們舍郾城不打,卻以精銳兵力去攻打他必然要救應的襄城,天命軍一定回師來救,那麼郾城之圍也解除了,解圍之後,我們打天命軍的前軍,良玉攻擊它的背後,前後夾擊,是可以大敗天命軍的的。”

這樣的戰略,他早想好了,與那日的夢境,亦有幾分相似。

“襄城?”賀人龍明白了,“督師大人是要圍魏救趙?可是襄城並非天命軍必須回援之地。”

“天命軍在襄城囤積了部分糧食,又是交通要道,天命軍很難不救援,”汪喬年已經與左良玉聯絡過了,“如果天命軍沒有回援,我們再以屠城相威脅,天命軍不是以民爲本嗎?”

“屬下明白了,還是督師大人深謀遠慮!”

“此事須得集陝西兵、湖廣兵的力量,”汪喬年道:“等入了襄城,我們再相機而動!”

“屬下遵命!”

汪喬年一路急行,至襄城還有十里是的時候,張永琪代表士紳已經迎過來了,十餘名有些名望的士紳,在路邊跪成一排,“草民等早盼着官兵解救百姓於水火!”

汪喬年大喜,原以爲要攻打襄城,沒想到城內的民心還是在朝廷這一邊,遂笑着對賀人龍道:“天命軍不得人心,由此可見一斑!”

心卻是疑惑:難道真是斬殺了李家祖墳裡青蛇的緣故?果真如此的話,天命軍必難逃出官兵的圍剿,如果能捕獲匪首李自成,那最好了……

汪喬年擔心賀人龍他們入城後,還是像以前那樣擾民,壞了好不容易聚集的人氣,遂將精兵留給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駐紮在城外,自己只帶了六百士兵,隨着張永琪入城。

剛剛入了城,知縣譚望溪親率城內的武官員前來迎接,將汪喬年安置在縣衙暫居,自己則是帶着家眷去了旅店。

汪喬年暗喜,城內如此支持官兵,或許襄城是李自成的末路,他殺了一個三邊總督,註定要死於三邊總督之手!

爲了對付李自成來,吸引他來襄城,汪喬年一面讓賀人龍、鄭嘉棟、牛成虎三人,領着精兵在城東四十里外潛伏,一面在城內貼出告示,原先投靠天命軍的官員、士紳,除了主動歸順朝廷外,都要嚴格查處,便是普通的百姓,也要進行甄別,凡是心向天命軍,或是信奉天主教的,都將遭到嚴懲。

又放出士兵在城內搜尋可疑之人,一時間城內弄得雞飛狗跳,也抓捕了不少人,汪喬年與譚望溪既沒有審查,也沒有宣判,只是將他們關押在縣衙的大獄。

襄城被弄得雞飛狗跳,是爲了吸引李自成的注意,汪喬年知道,城一定有天命軍的探子!

李自成一直在在攻打郾城,知道左良玉部糧食不足,並沒有與明軍死磕,主要是圍城,戰鬥倒是不溫不火。

得到汪喬年突襲襄城的訊息,他立即召開了軍事會議。

會議規模不大,但級別很高,除了四個營的主將,只有牛金星,加李自成自己,一共才六個人。

何小米做爲記錄員,先是彙報了汪喬年部的主要訊息,李自成待參會的人員議論片刻,方道:“各位,你們如何看待汪喬年南下的事?當前的局勢又該向哪個方向發展?”

衆人議論了一會,初步判斷出汪喬年的意圖,不過,天命軍將採取哪種對策,一時尚未考慮完畢。

李績的戰略和戰術思想,或許是最低的,意見一時也不成熟,不過,他聽說過汪喬年挖了李自成的祖墳,既然汪喬年來了,決不能讓他跑了,“大都督,各位,依在下看,汪喬年既然在天命軍的屬地耀武揚威,襄城距離郾城不過百餘里,打是一定要打的!”

宋是天命軍的老將了,長期的戰鬥,讓他顯得較沉穩,便道:“郾城內的左良玉,眼看着支撐不了多久,如果撤軍去襄城,很可能給左良玉喘息的機會。”

李自成點點頭,汪喬年扒了祖墳,那是私仇,而左良玉在臨潁屠城,激起天命軍的公憤,“如果要打,最好還是左良玉,左良玉很快便要斷炊,郾城可以不攻自破。”

牛金星向衆人拱拱手,道:“大都督,各位將軍,我們採取何種策略,也要根據戰場的形勢和明軍的策略,汪喬年南下,不是奔郾城解圍,而是佔據了襄城,究竟是爲什麼?”

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1021章 輪流扇風第1379章 錫蘭島第1262章 永明城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188章 奇貨第314章 東征隴右(二十)第391章 保衛大營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10章 過堂第661章 求真第867章 重重打臉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435章 禮物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113章 比較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1334章 高山小國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610章 蜀王府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92章 指揮僉事第1378章 孤軍深入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591章 拿蒙古人出氣第501章 左右都尉第345章 窩裡橫第1201章 一步到位第345章 窩裡橫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379章 錫蘭島第186章 流言第834章 二圍開封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443章 工商興國第773章 又薦大才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918章 莊妃之約第1233章 兩樁大事第44章 意外升職第652章 皇權第179章 殺,殺,殺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547章 交替撤退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731章 看對眼第213章 香精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837章 人生壯年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746章 不虛此行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1274章 年終盤點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917章 愚蠢的豪格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833章 五百兩第155章 莊浪衛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323章 東征隴右(二十九)第1280章 大汗歸天第1389章 風捲殘雲第1023章 速速去請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202章 四成的死亡率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784章 魚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