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首輔大人的妙計

周延儒離開朝堂後,一直在琢磨平賊督師的人選,他當時爲了脫身,可是向朱由檢打了包票的,陳新甲可以不管,他卻再不能推脫。!

苦思良久,終於有了眉目,午飯後,他顧不辦公,卻是來到兵部。

陳新甲忽見周延儒來訪,立即明白了他的來意,也不過分客道,將周延儒引到內間的一處密室,奉茶水後,關木門,任何人不得靠近。

周延儒捧起茶水杯,笑道:“陳大人怎的如此……哈哈……”

“哈哈,”陳新甲也是笑,面卻又幾分不太自然,“難道周大人來訪,不是爲了平賊督師的人選?”

周延儒的表情有些僵硬,也不說話,只是猛灌茶水。

陳新甲也是捧起茶水杯,淡淡一笑,“周大人如果不是有合適的人選,恐怕也不會來兵部喝茶吧?哈哈……”

“知道你那點心思,”周延儒胸有成竹,也不似在朝堂那般緊張了,他將手的茶水杯放下,身子前傾,小聲道:“依陳大人的意見,朝堂有人願意出任這督師一職嗎?”

“除了你我,恐怕再無第三人!”陳新甲搖着腦袋,面忽地布一層寒霜。

“陳大人也不用太過焦慮,”周延儒緩緩地道:“其實這督師的人選,未必一定出自今日之朝堂……”

“嗯?”陳新甲一愣,還是不明白,“除了朝堂之,誰還有督師的威望?便是我等推薦,皇也不會准許吧?”

“那倒不一定,看你陳大人推薦誰了,”周延儒用手指輕輕敲着面前的方桌,淡淡地道:“既然是督師,總得有統兵之能!”

“周大人是說……”

陳新甲明白了,這平賊督師的人選,既然無法從朝堂挑選,那隻能從地方找,從地方找出的人選,無須經過本人的同意,只要皇一道聖旨,本人根本沒有推脫的餘地。

“哈哈,老夫可是什麼也沒說!”周延儒揭開杯蓋,連着品了兩小口,方纔放下茶水杯,“陳大人公務繁忙,老朽不打擾了,免得礙眼!”

“多謝周大人指教!”陳新甲站起身,深深地鞠了一躬,“兵部的這間密室,永遠爲周大人敞開,周大人可要常來走動走動!”

“那是自然,只要你陳大人不嫌棄,老朽總要過來討杯茶喝!”周延儒躬身還禮,也不多言,告辭離開。

周延儒離開兵部並沒有多久,陳新甲還在回味着剛纔的事,接到太監傳旨,立即去乾清宮見駕!

乾清宮的正堂,很久沒有來客了,朱由檢有時在宮裡召見大臣的時候,因爲人數少,一般都是在東西暖閣,但今日召見的人數實在太多,只能改在正廳。

這樣大規模召見羣臣,也可以在皇極殿進行,但朱由檢認爲,皇極殿是朝廷,那是大臣們的地方,到了乾清宮,那是他的私人地盤,無論如何,大臣們在他的地方,重要聽聽他的意見。

楊嗣昌已經死了,不要再糾纏他了,算是求,也要求着大臣們不要再摺子彈劾他了。

大臣們左顧右盼,都是熟悉的面孔,只是換了地方,這麼多人在乾清宮聚會,大明立國以來,恐怕也是頭一次。

不知道朱由檢爲了何事,大臣們心焦急,但在乾清宮內,他們的確收斂多了,誰也不敢說話,都在默默想着自己的心思,實在行不明白的人,也只能和同僚以目示意。

掌燈時分,朱由檢還沒有出來,大臣們都是腹飢餓,但這次是皇召見,又是平賊督師一職空缺的時候,誰也不敢造次。

惹怒了皇,罷官倒是小事,萬一腦袋沒了,那不值得了。

大廳內點燃了無數的宮燈,光線如同白晝,每個人的臉色,都被四周如同立柱般挺立的小太監看在眼裡。

大臣們都有耐心,只有不讓自己督師平賊,是一宿不眠不食,他們也能忍耐!

不知道過了多久,王承恩尖利的嗓音終於從東面傳過來,“皇駕到!”

無論原先在想着什麼心思,大臣們都是側過臉,向朱由檢行了注目禮。

朱由檢快速進入大廳,向主位一坐,雙目一掃,算是還了羣臣的注目禮!

羣臣不由自主雙腿一軟,紛紛跪拜於地,“臣等叩見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生!”朱由檢等到羣臣起身後,方纔向王承恩示意,“給諸位愛卿賜座!”

羣臣雖然不知道朱由檢爲何臨時召見,但着在乾清宮站了大半個時辰,又不敢隨意移步,早已腿腳發麻,向朱由檢謝過恩後,都是毫不客道地落了座。

朱由書再次掃視羣臣一眼,沉着臉道:“衆位愛卿,流寇正在肆虐,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但楊嗣昌不幸病逝,有誰主動承擔平賊督師一職?”

陳新甲見無人應答,正待說話,不知覺瞥了周延儒一眼,見周延儒微微皺眉,忙忍住話頭,是呀,皇這次沒有問自己,而是問“誰願意主動承擔平賊督師一職”,自己沒有主動督師的打算,爲何要惹火身?

他心暗暗羞愧,周延儒是人精呀,不,大臣們都是人精,誰也沒有說話的意思……

朱由檢見衆人都是低着頭,心更明鏡似的,微皺眉頭,道:“你們都不願督師,自然知道督師的不易,楊嗣昌督師多年,雖然未能全功,卻也多有功績,數度接近成功,這份功績,難道能被抹殺嗎?”

衆人沉默良久,左都御史王道直道:“楊大人雖然督師有功,然……”

朱由檢面色一沉,立即打斷了王道直的發言,“如果讓王大人去督師,王大人以爲如何?”

“這……”王道直一時語塞,皇對言官一向寬厚,便是黃道周壞了朝廷與韃子議和的大事,也只是被貶官而已,今日怎的如此……自己不過是言官的首領,難道要言官的首領去督師?

難道一切都是爲了楊嗣昌?對了,楊嗣昌是皇一手提拔,彈劾楊嗣昌,是打皇的臉!不過,爲了朝廷,皇的臉難道不該打?

他正要辯解,朱由檢卻是道:“楊嗣昌是朕選用,用兵不效,朕自鑑裁;況尚有才可取,流寇沒有向周邊擴散,難道不是功績?”又狠狠瞪了王道直一眼,繼續道:“大家排斥,意欲沽名……本該重治,爾等又說朕庇嗣昌,姑饒了這一遭,再勿多言,亦不可彈劾,朕自有定奪!”

皇帝將話說到這個份,誰還再敢彈劾?

言官們彈劾楊嗣昌,並非與楊嗣昌有多大的仇恨,亦不是爲了所謂的“朝廷”,而是爲了向皇表表忠心,刷刷自己的存在感,不至於被別人看輕。

既然皇心意已決……

言官們一時沉默,六部九卿更是不敢說話,如果輕易開言,得罪了朱由檢,沒準平賊督師的帽子,要可能扣道自己的頭,還是沉默爲好!

王道直剛纔出言,被朱由檢完全否定,這是言官的恥大辱,言官的職責便是說話,如果說話的權利被剝奪了,還能沉默下去,以後還如何統帥言官?

王道直覺得自己丟不起人,雖然朱由檢的目光冷凜,像是要吃人的惡狼,他還是道:“皇,算楊大人……但左良玉統帥十餘萬大軍,又與張獻忠作戰多年,理應熟悉張獻忠的秉性,襄陽被迫,左良玉若是不罰,臣實在心難平……”

聽說是左良玉事,朱由檢的臉稍稍和緩些,“左良玉降三級,”頓了一頓,又道:“着戴罪立功,如果不能平賊,一併處罰!”

衆臣離開乾清宮時,朱由檢卻是留下了陳新甲,周延儒走到大廳的正門時,趁着衆人不備,朝陳新甲會心一笑,隨即別過身去,快步出了乾清宮。

朱由檢等衆人出了乾清宮,方纔讓王承恩奉茶水,道:“陳愛卿,這都半日的時間,可有平賊督師的人選?”

陳新甲心有數,卻是故意蹙起眉頭,道:“臣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快說,快說,究竟是何人?”朱由檢已經迫不及待了。

“陝西三邊總督丁啓睿!”

“丁啓睿?”朱由檢沉吟半響,道:“他行嗎?沒見過他有多少軍功呀……”

“皇有所不知,”陳新甲小心地道:“丁大人總督陝西不久,雖然沒有大功,卻是將陝西打理得井井有條,這大半年以來,皇可曾聽說過陝西的流寇?原本陝西的流寇鬧得最兇,張獻忠、羅汝才之流,可都是陝西人……”

朱由檢若有所思,卻是沒有說話。

陳新甲唯恐朱由檢不同意,那他再提不出平賊督師的人選了,忙道:“皇,丁大人不僅德高望重,又有總督陝西、對付流寇的經驗……”

“讓丁啓睿出任平賊督師,那陝西的軍務怎麼辦?剛剛有些起色……”

“皇若是擔心陝西的流寇,可以讓丁大人兼任三邊總督,”陳新甲道:“便是湖廣的平賊軍,亦有不少陝西的將士。”

朱由檢終於點頭,道:“如此,朕即日下旨,着丁啓睿總督湖廣、河南、四川及長江南北諸軍,仍兼任三邊總督,”頓了一頓,又道:“着丁啓睿爲右都僉事,領兵部尚書銜,朕再賜予方寶劍!”

“皇英明!”陳新甲心的石頭,方纔落地,沉思片刻,又道:“皇,一直在英山、霍山一帶活動的流寇左革五營,原本亦有歸降之意,不過,據當地傳來的塘報,這股流寇最近確實蠢蠢欲動……”

朱由檢不悅,道:“陳愛卿的意思,朝廷又要增兵?”

“增兵倒不必,”陳新甲見朱由檢的臉色不好看,忙道:“但當地的平賊軍隊,需要適當調整……”

“具體說說看!”

“……命劉元斌扼光山、固始,盧九德控潛山、太湖,宋一鶴截蘄州、黃州,鄭二陽駐廬州,牟綬防鳳陽、泗州,錢選護承天,張懋爵往來潁州、壽州、亳州、宿州稽覈功罪,朱大典進總督,節制各路撫鎮等官進兵英山、霍山,專理督剿。”

朱由檢點點頭,既然不須增兵,又沒有錢糧的變化,他放心了,“准奏,朕明日便下旨!”正要端茶送客,想到一事,又道:“錦州怎麼樣了?”

陳新甲道:“皇不必擔心,大同總兵王樸、宣府總兵楊國柱、密雲總兵唐通、薊鎮總兵白廣恩、東協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這八鎮之兵,乃是最爲精銳之師,十三萬大軍,已經全部抵達錦州、松山一帶,我軍已經處於優勢地位。”

朱由檢的眼,卻是沒有任何興奮之色,“韃子爲禍已久,不可等閒視之!”

陳新甲頓了頓,道:“臣正催促洪承疇進兵,即便不能收復廣寧,至少也要將韃子趕回去,讓韃子再不敢輕啓戰端!”

朱由檢的面色有些沉重,似乎有話要說,卻一直沒有開口,沉思良久,只是讓陳新甲暫時回去。

百度搜索品.書,網更新最快的小說站!

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1329章 漢魂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840章 鬼城第148章 傳教士第811章 百足之蟲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106章 看熱鬧第998章 怪怪的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396章 大結局第1265章 西海岸第1320章 哈密八衛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737章 武侯祠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17章 採藥第729章 幾分尷尬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1270章 屠漢事件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57章 鹹魚羊肉湯的誘惑第410章 夢魘第1133章 實戰演習第466章 拜師第703章 家中無人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502章 明爭暗鬥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4章 貴不可言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207章 新兵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1114章 丐幫與漕幫第806章 逐鹿之人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1286章 華夏的南海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17章 家規第56章 孫家小妞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1275章 交通網第536章 車技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562章 懷上野種第1254章 孟艮府第766章 盲目服從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374章 教皇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456章 意外的收穫第937章 故人相見第295章 東征隴右(一)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1379章 錫蘭島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358章 炕房之樂第329章 婢子好熱第682章 蒙古女人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20章 海北府第836章 挖祖墳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558章 戰利品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122章 西寧府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272章 考察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888章 革左五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