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

王安平是靠飛鴿傳來的訊息,內容並不多:十月五日,洪承疇接任陝西三邊總督!

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足夠惱人,別人可能不瞭解洪承疇,但來自後世的李自成,豈能忘了這位大明最後的“薊遼總督”?

洪承疇留給世人的記憶,最多的恐怕還是那個香豔的故事:他兵敗被俘,皇太極想盡了辦法,洪承疇是不肯投降,寧願引頸待戮,最後卻是倒在皇太極的西宮側福晉布木布泰的軟言溫語下。!

布木布泰與洪承疇之間,究竟有沒有一腿,後人無法得知,滿清善於銷燬歷史,從現有的資料,很難還原當時真相。

但李自成在歷史課,曾經與老師、同學們探討過,洪承疇勢窮兵敗,被皇太極擒獲,在求死不能之後,方纔降了滿清,這樣的人物,算不算“漢奸”?他的遭遇,是否值得同情?

對於這樣的問題,十個人可能會有十個答案。

但李自成知道,洪承疇給大明朝廷建立的最大功績,並不是來到遼東之後,實際,洪承疇自從擔任薊遼總督,在與皇太極的戰鬥,勝少負多,他的存在,並沒有阻擋皇太極南下的步伐,最多隻是將大明的潰敗,稍微延長了一點點而已。

洪承疇之所以能成爲薊遼總督,關鍵還是在陝西的時候,以三邊總督的身份,屠殺了大量的義軍,死在他手下的義軍頭領,估計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正因爲洪承疇在陝西表現出了極強的戰鬥性,朝廷方纔看他,當遼東戰局不利的時候,讓他鎮守遼東。

如果洪承疇一直留任陝西,會出現什麼局面?

歷史沒有如果!

現在洪承疇出任陝西三邊總督,對天命軍,對李自成,有着什麼樣的影響?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以洪承疇的能耐,以及一向對義軍的仇視態度,在接任三邊總督之後,他一定會整合延綏、固原、寧夏三鎮的軍隊,對義軍採取武力征剿,一盤散沙、缺乏訓練的義軍,儘管人數衆多,但戰鬥力絕對不洪承疇的“秦軍”。

一旦洪承疇征服了陝西的義軍,下一步會對天命軍動手,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從這方面來看,洪承疇接任陝西三邊總督,對天命軍絕對不是好事,真正的戰鬥,要開始了,關山道最東端的固關,將引來第一次考驗。

但洪承疇總督陝西,也不完全是壞事,在李自成的心目,他對陝西的義軍實在沒什麼好感,“義軍”是後世史書的稱呼,天命軍內部,受了他的影響,一般稱這些義軍爲“盜賊”!

這倒不是站在朝廷的角度,刻意貶低陝西的義軍,李自成之所以稱呼他們爲“盜賊”,乃是要天命軍與他們區別開來,不能因爲雙方都是反朝廷的性質,將雙方混爲一談。

天命軍與陝西的“盜賊”,並不是天然的盟軍!

李自成看不陝西對這些盜賊,與當日山窮水盡時,依然不肯投靠高迎祥的原因完全是一致的。

盜賊們反抗朝廷,只是爲了活命,這是情有可原的,但他們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將地方弄得烏煙瘴氣,原本安逸的百姓、熟透的土地,到了他們手,頓時滿目蒼夷。

破壞起來容易,但重新建設,卻要難一千倍。

盜賊所過之處,將自己的災難,轉嫁給屬地的百姓,製造了新的災難,如此發展下去,災難會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即便朝廷想要賑災,也是有心無力。

李自成根據後世的經驗,早將未來的央之國,看做是自家的一畝三分地,自然不允許盜賊們打着救災的名義,壞了北五省的全盤。

他接掌西寧、甘州、隴右之後,都是安撫災民,給所有的百姓分發土地,讓百姓們過安逸、穩定的生活,讓自己的屬地,呈現出一派安定祥和的局面。

從這方面來說,洪承疇即將鎮壓陝西的盜賊,倒是與天命軍的宗旨基本一致,只是兩者最終的目標,註定難以調和。

李自成心道,洪承疇剛剛接掌陝西,他面臨的第一要務,便是要征剿多如牛毛的盜賊,與天命軍的戰鬥,還要延後些。

自己現在還要做些什麼準備?

固關的駐軍,已經達到三個百戶,再要增加,也是沒有配發西寧步槍的秦大年部、李績部,宋部雖然配發了步槍,但他們駐紮三角城和卡當城,才一個千戶的士兵,已經捉襟見肘了,絕對不能拆東牆補西牆!

唯一能機動的,是李過部五個百戶的騎兵了,騎兵並沒有配發步槍,不過,李自成忽地想到,可以將李過部、劉雲水部的騎兵合併,萬一戰事緊張,這千餘騎兵,一定能發揮一定的作用,甚至能作爲兵使用。

還要準備充足的糧草、子彈,如果物資充足,也許能守住固關也說不定。

李自成立即寫了三封密信,一份傳書固關,讓馬有水他們做好一切準備,密切關注朝廷大軍的動向。

第二封密信,李自成是傳達李過的,命他暫時結束對隴右各地的巡視,立即趕赴清水縣休整,準備應對朝廷大軍對隴右的反撲。

最後一封密信,自然是給樑成的,隴右暫時不缺糧食,但新的一波戰事,不知道要延續多久,西寧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必要的時候,向靠近黃河的三川府集結糧草。

最重要的是,必須準備充足的子彈,匠作坊要開足子彈的生產線,如果人手不夠,哪怕用銀子臨時招收生產工人,也是在所不惜。

還有西寧步槍,次匠作坊生產了五個百戶的步槍,已經交付留守西寧的李績部操訓,但李自成要加強固關的駐守,這些步槍被運至固關,交付馬有水部的輔兵操訓。

但李自成將隴右各府縣庫存的生鐵,全部運往西寧,用於打造步槍,這些步槍將重新配發李績部,一旦操訓結束,必要的時候,李績部也可以趕來固關。

隴右各府縣需要繳的糧食,正通過各條道路,源源不斷加緊向清水縣集,而清水縣庫存的糧食,則是向安戎關、固關一線轉移。

固關至大震驛、安戎關、老爺嶺的水泥大道,已經澆築完畢,現在戰俘們正集澆築老爺嶺至馬鹿驛這一段,只要這一段澆築完畢,清水縣做爲固關的後方物資基地,運輸起來會暢通無阻。

李自成並沒有離開漳水,洪承疇即便要對天命軍動手,也須先剿滅陝北的盜賊,既然天命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到位,他決定暫時在漳水大橋這兒看護幾日,至少也要等橋墩澆築完畢再走。

水泥是新生事物,水泥橋更是亙古頭一遭出現在世人面前,即便像湯若望這樣的科技大師,也是不瞭解它的屬性,自己待在施工現場,可以對陸榮大、俞曉指點一二,幫助他們早些成爲爲橋樑設計師。

四五百戰俘分做三班倒,晝夜不息,橋墩一點點向延伸,當橋墩超過水麪的時候,李自成才放下心來,此時即便鐵皮罩漏水,對橋墩的影響也是有限了,再過一兩日,待水泥凝結了,以現在河水的流速和流量,對橋墩基本不會產生影響。

看着橋墩一點點高出水面,不僅陸榮大和俞曉,是湯若望也是覺得,恍惚是在夢,每每背了別人,偷偷在胳膊掐幾下,證明一切都是真的,大都督並沒有在糊弄他們。

但橋墩離開水面,向空發展,澆築起來便更爲費力,至少要將混凝土運輸至頭頂以,好在澆築橋樑的戰俘較固定,逐漸成爲熟手,速度倒是沒有降下來。

連着澆築了三日三夜,橋墩幾乎與河岸齊平了,湯若望見李自成一直陪在身邊,笑道:“大都督,陸榮大、俞曉這兩個小子,差不多都領會大都督的精髓,大都督可以休息片刻,不用如此勞累……”

“這兩個小子的確不錯,將來澆築橋樑的事,我交給他們了,”李自成淡淡一笑,“湯先生,這都感謝你的教誨呀,我一直忙於公務,倒是忘了問你,西寧科技高等學校,現在怎麼樣了,他們這一批畢業了,學校可不能閒着!”

“大都督放心,來到隴右之前,我已經招收了新一批的學子,因爲留下了一批的幾名學子擔任教員,這次招收了兩個班級,一共百名學子,待他們畢業了,大都督屬下的人手,可富餘了!”

“富餘?”李自成微微一笑,心道:別說一百個學子,是一千個,恐怕也不會富餘,但這般心思,怎能向湯若望說,他只是拱拱手,道:“有勞湯先生了!”

“哪裡,哪裡,大都督爲傳承天主的福音,也是不遺餘力……”

“哈哈哈……”

“哈哈哈……”

兩人相對大笑,李自成趁着戰俘們澆築橋墩,抽空在寧遠縣與鞏昌府之間,巡視了一遍,發覺寧遠縣至漳水之間,二三十里的水泥大道,即將全部竣工,而漳水至鞏昌府之間的六七十里,也已經澆築了接近二十里,便興沖沖地回到漳水河口,安心等待橋墩竣工。

這日傍晚,看着橋墩已經離地高出一大段,接近一米了,李自成度量着,也許明日可以澆築完畢,自己也好前去固關。

沒想到吃晚飯的時候,何小米送來一份急訊,“大都督,來自固關的訊息!”

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348章 計劃中的逃兵第1228章 太子李鬆第750章 崇禎,你看到了嗎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49章 戰前動員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206章 煩勞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328章 各有所第11章 監牢是今後的歸宿第1214章 國家利益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843章 汪喬年的心思第737章 武侯祠第1361章 周坤的心思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962章 崇禎之死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1257章 整編第866章 東嶽廟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1207章 後顧之憂第84章 抉擇第31章 隔牆有耳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1315章 邊界貿易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255章 出海口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133章 同牀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611章 富庶第764章 何去何從第744章 祭旗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1234章 三宣六慰第75章 重大決定第1063章 團圓飯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1255章 出海口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1064章 不上朝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1248章 東北亞第1255章 出海口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31章 科學精神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204章 死了八成第845章 逼近襄城第238章 巡撫甘肅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653章 半截手臂第38章 較量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42章 合作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480章 爲誰擔心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984章 炮戰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1253章 滅元、滅明、滅清第1039章 移民第671章 三路大敗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56章 孫家小妞第663章 懷上了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