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冊封李濬

五月的昆明,已經是盛夏,如果在林蔭下悠閒地散步,或許不會見汗,但在城外的大道飛馬疾駛,人馬都會揮汗如雨。

西城外的官道上,一行五人打馬如飛,爲首一人身着朝鮮二品官府,大約四十出頭,體態微微臃腫,但騎術似乎不差,他左手執繮,右手在額頭上撓了一把汗水,口中嘟囔着“這鬼天氣……才五月,比六七月的酷暑還熱……”

身邊一名三十出頭、書生模樣的人道“大人,昆明比朝鮮更加靠南,氣候早得多,沒準已經是盛夏了!”

爲首之人擡起頭,遙遙地看了一眼前方的昆明城,“華夏的富庶,遠非朝鮮能比,城牆都是高大巍峨,便是這官道,如此平整、寬闊,在崇山峻嶺之中不會迷路,聽說還不懼雨雪,如果朝鮮也修建了這種管道……”

從人都是默然,進入華夏境內,一路走來,都是這種寬闊、平直的官道,與朝鮮境內的泥土官道有着天壤之別,但誰都知道,修建這種官道,耗費的銀子不會少,朝鮮有銀子嗎?

便是有銀子,也不知道使用何種材料……

五人來到威遠門,守城的士兵看到騎兵,便攔住去路,“你們是何處的兵馬?爲何擅自入城?”

一名從人上前,用漢話答道“秉告軍爺,我們是來自朝鮮的使節!”

“朝鮮?”守城的小旗官用異樣的目光從五人的臉上一一掃過,“你們不是華夏人?有通關文書嗎”

“回軍爺,我們從朝鮮過來,哪有通關的文書?不過,朝鮮與華夏,乃是盟國,這一路走來,沿途並不需要通關的文書……”

“如今昆明是華夏的國都,皇上與百官都在城內,外人不得擅入,”小旗官想起,上次西班牙使節洛佩斯,冒充葡萄牙人混入城內,上頭查問下來,當值的小旗官被扣了半年俸祿,還被降爲普通士兵,不覺擡高嗓門喝道“我不管你們是誰,想要入城,必須有通關的文書,否則,哪兒來哪兒去!”

從人還要理論,爲首之人攔住他,“父親大人說了,來到華夏,必須遵守華夏的律法、禮儀!”他向守城的小旗官一拱手,“勞煩軍爺傳達朝鮮常駐使節金大圖,就說朝鮮的使節到了,讓他來此迎接我們!”

“迎接?”小旗官翻了翻白眼,但還是忍住了,低頭向身邊的一名士兵耳語幾句,那士兵離開城門,向城內飛奔而去。

不到一柱香的時間,金大圖出現在威遠門,向守城的小旗官亮明身份,然後飛步出城,見到使者,慌忙行禮道“參判大人到了,下官迎接來遲,贖罪、贖罪!”

“免禮!”參判大人一擡手,“我有要事求見華夏的皇上,你想個辦法讓我等入城再說!”

金大圖略一沉思,道“參判大人並非華夏邀約之人,想要入城,下官須得秉告華夏外交部,由外交部發出外交文書,才能自由出入昆明!”

“那你還不快去?”

“是,是,下官這就去求見華夏外交部長南居益!”金大圖實在沒想到,領議政大人的長子、戶曹參判金鍊親自來到昆明!

他不及細想,迅速趕往南正街,求見南居益,道明原委,請求南居益開出外交文書。

國外來人,而且來意不明,南居益原本是要稟明皇上的,但他已經初步判斷出金鍊的來意,所以,並沒有浪費時間入宮,先給金大圖開出五人的外交文書。

金大圖剛剛離開外交部,南居益便着人去乾清宮,告訴李自成朝鮮的使節到了,是領議政金自點的長子、戶曹參判金鍊!

朝鮮的行政設置,與大明非常類似,中央最高輔佐機構,叫做議政府,主官叫領議政,分別相當於大明的內閣和內閣首輔。

議政府之下,有吏、戶、禮、兵、工、刑六曹,相當於大明的六部,長官稱“判書”,相當於大明的六部尚書;判書之下,是判書的副手,稱爲“參判”,相當於大明六部的侍郎。

在朝鮮,參判是的品級雖然不是太高,但手握實權,吏曹是六曹之首,

金鍊是份量不弱的使節。

李自成聽說金鍊是金自點的長子,當日便在乾清宮內書房召見。

金鍊沒想到華夏的皇帝這麼快便要召見,心中不覺大喜,看來,這次出使華夏,極有可能順利完成主上交給的任務!

他隨着小太監入了乾清宮,進入內書房,翻身跪拜於地,“下臣朝鮮戶曹參判金鍊,叩見上皇,上皇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李自成淡淡地道“你是領議政金自點的長子?”

“下臣正是!”

“賜座!”李自成等金鍊欠身落座,方道“金大人身子如何?”

“多謝上皇掛念,家父身子很好,還要爲我主操勞!”

“那就好,”李自成淡淡一笑,“金大人是朕的老朋友,這次出訪華夏,金大人爲何沒有親自過來見見故人?”

金鍊遲疑着道“回上皇,家父也想親自出使……”

“嗯?”

“皇上明鑑,家父着下臣轉呈上皇,朝鮮國內局勢不穩,別有用心之人賊心不死,”金鍊一邊說,一邊偷偷觀察李自成的臉色,“所以,家父要協助我主穩定局勢,所以……所以,家父暫時不敢離開漢城……”

“奧!”李自成輕輕皺眉,“李淏已薨,朝鮮境內還有誰蠢蠢欲動?”

“回上皇,都是李淏時代的一些舊臣……”

李自成點點頭,李淏新亡,而且死得不明不白,朝鮮國內有人心懷不軌,也是國之常情,不值得大驚小怪,只要李濬和金自點度過短暫的危機,一旦控制局勢,就會在國內清洗反對派,朝鮮人清洗反對派,比華夏還要徹底。

後世的歷史上,金自點就是與李淏關係不和被清洗,子孫男丁全部被斬首……

他看着金鍊的雙目,淡淡地道“華夏的陸海軍,分別在朝鮮國北方和南方集結,要不要朕幫你們一把?”

金鍊臉上變色,但很快就恢復了常態,忙拱手道“多謝上皇聖意,離開漢城的時候,我主和家父都說過,李淏已死,幾個宵小之徒,難成氣候,況且我主已經掌控了軍隊,宵小之徒便是心有不甘,也不會有機會……”

李自成明白,李淏一死,朝鮮國內的支持者已經失去了支持的大樹,沒有合法的繼承人,難道有誰敢公然謀反?

而且,華夏的大軍就在南北邊界,隨時可能進入朝鮮境內,誰嫌生命太長了想要找死?甚至不需要動用軍隊,漢清部的人,就能神不知鬼不覺讓他永遠消失……

不過,金鍊直接拒絕了華夏的軍士幫助,顯然是李濬和金自點的意思,看來,他們對華夏有所提防。

李自成決定甩臉子讓金鍊看看,“李濬和金自點,除收拾局勢外,主要忙些什麼?”

“回上皇,我主和家父,先要清理宵小之徒,不出一月,等朝鮮國內局勢穩定,便要大力興辦漢語學校,還要大力推廣天主教,李淏當日對盟約的事,陰奉陽違,家父數次進言無果,這才……”

李自成打斷金鍊的話,“李濬和金自點有此想法,朕心甚悅,既然華夏與朝鮮簽訂盟約,就該遵照盟約執行,朝鮮當日出現危局,華夏出手相救,保證朝鮮王室不倒……李淏過河拆橋,自然不得人心,朕不希望看到下一個李淏出現!”

“上皇放心,我主英明睿智,又有家父輔佐,絕對不會行那忘恩負義之事!”金鍊心中卻是暗驚,如果華夏對李濬不滿,將來再要更換,朝鮮王室已經沒有繼承人了,那時的朝鮮,豈不限於混亂……不對,朝鮮王室還有繼承人,李淏有一個兒子李棩,李棩不過是十歲的孩童,一旦被華夏扶上王位,朝中大權豈非落於他人之手?

如果李濬被廢,與李濬走得非常近的父親,絕對會遭到清洗,那時的輔政大臣,絕不會出自金家……

李自成沉默片刻,道“如此最好!”頓了一頓,又道“小金大人這次出使華夏,所爲何事?”

“回上皇,下臣出使華夏,主要有兩件事情,”金鍊十分小心地道“其一,

我主欲在國內大肆推廣天主教,無奈國內傳教的人手嚴重缺乏,上皇能否派出一些傳教人員去朝鮮協助傳教……”

李自成淡淡一笑,“李淏果然是僞君子,朝鮮國內缺少傳教人員,爲何不早說?這樣吧,小金大人在昆明遊玩兩日,朕派出五十名精幹的傳教人員隨行,每人可興辦一座教堂,不出兩年,就能爲朝鮮培養一批傳教人員,讓天主教以最快的速度在朝鮮開花結果,不過,他們的酬勞,須由朝鮮方面承擔!”

“那是,那是,他們是爲朝鮮傳教,酬勞自然由朝鮮承擔,”金鍊心道,不過五十人,又有多少酬勞?由朝鮮支付酬勞,控制這些人就會更加容易,他頓了一頓,方道“秉上皇,下臣這次受我王委派出使華夏上國,還有一樣重要的事情,就是請求上皇冊封我王……”

李自成明白,現在朝鮮國內局勢不太穩定,李濬急需華夏的冊封,以獲得合法的身份。冊封不是不可以,但李濬必須嚴格遵守盟約,至少要在推廣漢語漢話、推廣天主教方面做出積極的貢獻。

金鍊似乎洞悉了李自成心思,忙道“上皇放心,我主和家父,已經有了推廣漢語漢話的具體計劃,因爲朝鮮國內並不缺少漢語教員,所以下臣並沒有向上皇發出請求,華夏常駐朝鮮使節蘇清河大人,也會督促我王與家父……”

“朝鮮與華夏結盟更早,兩國之間的交流源遠流長,不應該落在暹羅、柬埔寨之後,”李自成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朕可以立即冊封李濬,不過,朕可以發出冊封文書,也可以收回冊封文書!”

“下臣明白,下臣明白,”金鍊明白李自成的心思,見李自成的心情不錯,遂厚着臉皮小心地道“秉上皇,下臣還有一事相求!”

“何事?”

“下臣進入華夏上國,沿途走來,都是寬闊平坦的大道,非朝鮮境內的官道可比,”金鍊大着膽子道“上皇體恤,能否讓匠人爲朝鮮修建一兩條這樣的大道?”

“小金大人可知道,這種大道,修建費用昂貴,朕修建這種大道,又苦於銀錢不夠,這些年來都不敢提高官員的俸祿,而且,朕擔心官員們原先的俸祿不夠日常支出,已經在華夏國內立法,所有官員,凡有妻妾着,一律不得再娶;沒有妻妾着,只需娶妻一房,不得納妾……妻妾、子女數量少了,日常開支才能勉強維持用度,哎,都是這種大道,耗銀甚巨,耗銀甚巨呀……”

“啊……”金鍊呆了一呆,但大道對他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下臣回京之後,便稟明我主,儘快籌集銀兩……”

李自成思索片刻,道“既然朝鮮能拿出銀子,朕便知會遼東的第二路橋公司,一旦抽出時間,便爲朝鮮修建一條大道,”頓了一頓,又道“華夏與朝鮮,隔着清川河爲界,朕打算開放邊界貿易,讓朝鮮的臣民有機會購買華夏的物資,另外,朝鮮國內有剩餘的物資,也可向華夏出售,這邊界貿易,就與修建大道一併進行吧!”

金鍊心中一動,“請上皇明示!”

“清川河以北,是華夏樂浪府博川縣,以南是朝鮮安州,華夏和朝鮮各自開放博川、安州爲貿易城,”李自成道“華夏與朝鮮,共同出資修建清川大橋,華夏沿着博川、樂浪、至丹東修建大道,遼寧乃至關內的物資,就可以沿着大道源源不斷流向博川;朝鮮承擔安州經平壤至漢城的大道,當然,由華夏的第二路橋公司代爲修建,但銀子需要朝鮮承擔!”

金鍊大喜,原本只想着修建一條大道,沒想到李自成主動開放邊界貿易,朝鮮國小民少,國內物資遠遠比不上華夏富庶,如果華夏的物資源源不斷流向朝鮮,朝鮮君臣求之不得……

這是意外的收穫!

修建大道的費用再貴,難道朝鮮連一條大道都不能承擔?華夏可是修建了無數的大道!回到漢城,王上會不會給自己記上大功?

金鍊想到這兒,忙向李自成拱手爲謝,“多謝上皇體恤,下臣回國之後,必回奏明我王,我王也會多謝上皇的聖恩!”

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258章 話語權第1062章 算賬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887章 柿園之役第268章 初試鋒芒第412章 娜木鐘有意 林丹汗無心第400章 密談(下)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1162章 半截斷腿第841章 不對勁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349章 戰書第1358章 通航稅第255章 紅河鎮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1106章 榮光學校第1204章 華夏二爵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134章 天主教第967章 好好疼她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370章 真正的東主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33章 盜賊起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483章 報效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209章 軍歌嘹亮第514章 漢清局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513章 通婚總督第1379章 錫蘭島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297章 勞軍之計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27章 下山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1112章 談笑間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854章 正軍法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1225章 東北海疆第1340章 輕鬆破城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269章 土地擴張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435章 禮物第234章 一波消失,一波興起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904章 宴無好宴第148章 傳教士第296章 東征隴右(二)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1192章 向南撤退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888章 革左五營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1112章 談笑間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388章 神情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