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

李自成從行李翻找出一套西寧高學的物理教材,思索片刻,又找出地理教材,翻到《地球的形狀》一節,做記號。

他坐回龍椅,靠在椅背,閉雙目小憩片刻,心卻還想着方以智的事。

等了大半個時辰,錢謙益方纔帶着一個陌生的長衫人進來,長衫人跟在錢謙益身後行禮,“草民方以智,叩見皇!”

“免禮平身!”李自成看了方以智一眼,不過三十出頭,一身灰白色的長衫,面相倒也平常,但一雙眼睛特別有神,烏黑、發亮。

“皇……”方以智似乎忐忑不安。

“賜座,茶!”李自成估計,這次召見方以智,需要很長時間,便讓錢謙益先行回去。

錢謙益知道,李自成是要單獨向方以智問話,便向李自成行了禮,告辭而去。

李自成看向方以智,淡淡笑道:“聽說方先生寫了一本著作,叫做《物理小識》,可有此事?”

方以智從懷掏出一本書,雙手奉,“回皇,這是草民的《物理小識》手本原稿,入不得皇的法眼……”

何小米接過《物理小識》,查探一番,確信書沒有藏着暗器,方纔奉給李自成。

“能否入得朕之法眼,總要看過了才知道!”李自成拿在手劃了一下,因是手抄本,感覺非常厚,至少有千頁。

打開一看,既沒有標點,又是繁體字,閱讀起來奏章還要困難,不覺輕皺眉頭,勉強看了簡介和最前面的數頁,心暗暗吃驚。

《物理小識》全書共十二卷,分爲十五類,依次爲天類、歷類、風雷雨陽類、地類、占候類、人身類、醫藥類、飲食類、衣服類、金石類、器用類、草木類、鳥獸類、鬼神方術類、異事類。

內容很雜,廣泛涉及天、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醫藥、農學、工藝、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

原來不是後世的那種“物理”,而是一部傳授西洋學識的百科全書,這個方以智,倒是小看他了。

這樣一部著作,如果看完,至少需要十天半月的時間,李自成根據簡介,決定跳過“天類”,從第二類“歷類”看起。

“夫地體實圓,在天之……相傳地浮水,天包水外,謬矣!地形如胡桃肉,凸山凹海……”

李自成更加吃驚,書的內容,雖然不盡正確,但方以智已經接受了“地圓說”!

自己還打算用“地球是圓的”這樣的學說來說服方以智放棄復社,看來……

李自成略一思索,擡起頭看着對面的方以智,淡淡笑道:“方先生閒着無事,朕這裡也有一些書籍,不妨看看!”將做了記號的地理教材隨手遞過去。

方以智雙手接過,“草民多謝皇!”

李自成擺擺手,笑道:“方先生是做學問的人,不用多禮了,免得被這些外物所累!”也不管方以智是何想法,低下頭繼續閱讀《物理小識》。

方以智頓了一頓,卻是沒有說話,隨手翻到李自成做了記號的地方,不覺皺起眉頭。

御書房一片寂靜,連何小米都覺得十分壓抑。

過了良久,方以智像是鬥眼輸了,忽地放下教材,“皇……”

“怎麼了?”李自成淡淡笑道:“方先生,這本教材,有沒有剽竊先生的學問?”

“沒有,沒有,”方以智的腦袋,搖得像撥浪鼓,“草民……草民想知道……知道這本書是何人所著……”

“爲何?”

方以智用長衫的衣袖擦了把額頭的汗珠,道:“這本書的作者,堪西洋傳教士……不,西洋傳教士還要厲害,還有這字……”

“方先生的學問,天下聞名,能入得方先生的法眼,應該是不錯的,”李自成微微頷首,道:“依方先生看,這本書有那些可取之處?”

“可取之處?”方以智忙道:“很多,實在太多了……”

李自成淡笑道:“方先生能否一一道來?”

“這種字,”方以智的頭,又冒出新的汗珠,“草民起初不認識,但看了幾頁,似乎發現了一些規則,這種字,大明……不,華夏的字簡明多了,還有這符號,可以幫助斷句,草民……草民敢問,這是何人所創……”

李自成並不想將簡化漢字的功績加到自己頭,否則無法解釋它的出處,除了西寧女學的那一期學子,誰也不知道這種漢字與符號是他所創。

“這不是一個人所創,而是集體的智慧,”李自成悠悠嘆道:“只有集衆人的力量,才能創造出不世的學說!”

“集體智慧?”方以智似有所悟,歪着腦袋看着房頂,但目光卻是定定的,顯然是內斂。

李自成稍稍等待了一會,方道:“方先生,除了書寫的字,書的內容有什麼可取之處?”

“內容?”方以智這才反應過來,面明顯有一絲不安,“皇,書對地球的論述,草民的更爲精準……這書先於草民的手本問世,不可能是剽竊草民的……”

“朕相信,方先生也沒有剽竊這本書的成果,”李自成道:“它雖然成書更早,但只流傳於西北邊陲,方先生應該是第一次見到。”

“那是,那是,”方以智鬆了一口氣,思索片刻,終是道:“皇,地球是懸浮於空嗎……”話剛說完,他後悔了,皇身邊帶着這本書,不等於說皇懂得這些知識,皇日理萬機,軍國大事無數,哪有時間研究這等學說……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這個,朕還真知道,地球懸浮於空,饒着太陽運行,其實,不僅地球,還有數顆星星,也是和地球一樣,饒着太陽運行……”

方以智脫口而出:“金星和水星……”心卻是無驚駭,皇怎的知道這些學識?

李自成也是暗暗吃驚,但轉思一想,“水、金、地,火、木、土,最靠近太陽的六大行星,除了地球,恰好用“五行”命名,或許華夏的智慧,早猜出了它們的存在,自己不知道而已,“方先生是如何知道金星和水星的?”

“望遠鏡,”方以智道:“草民用西洋書籍記載的方法,製造出瞭望遠鏡,觀察到金星和水星是實際存在的,還有火星……”

李自成幾乎激動得要跳起來,這個方以智,似乎湯若望還要厲害,如果放跑了他,簡直是華夏的罪人!

他從抽屜取出隨身攜帶的軍用望遠鏡,遞給方以智,笑道:“方先生看看,可是這種望遠鏡?”

方以智接過一看,不覺驚叫起來,拿起望遠鏡,在右眼試了試,這才送了一口氣,“皇,這口望遠鏡的倍率太低……”

“這是軍用望遠鏡,暫時不需要太高的倍率,”李自成微微頷首,道:“方先生的望遠鏡,已經能觀察金星了嗎?”

“正是!”方以智自制的望遠鏡雖然倍率高得多,觀察的距離也遠得多,但他絲毫不敢輕視李自成手的望遠鏡,誰知道皇還會拿出什麼新的物事?“皇,草民斗膽,皇可認識西洋的傳教士?”

李自成點點頭,“方先生可認識湯若望?”

“湯若望?”方以智的雙目立即瞪得滾圓,“原來湯若望一直爲華夏效命?他是……草民入奉天主,是湯先生主持洗禮的!”

“原來方先生早已入奉了天主?是教內的兄弟?”李自成心道,這便容易多了,遂笑道:“先生可知,朕便是天主教的教皇?”

“教皇?”方以智更加驚愕,道:“據草民所知,教皇不是在遙遠的羅馬嗎……”

“那是西洋的教皇,”李自成泰然自若,道:“朕是華夏的教皇,不瞞先生,華夏的蘭州、西寧一帶,已經有了百萬天主教徒。”

“百萬?”方以智呆了一呆,終於起身,跪拜於李自成的面前,“信徒方以智,叩拜教皇!”

“朕是教皇,不是天主,倒不用跪拜!”李自成心大喜,對一名教徒來說,對教皇的膜拜,或許要大於皇,朝代可能更替,皇可能被趕下臺,但教皇卻永遠不會被代替,直到他去見天主!

接下來的事情,簡單多了,李自成懶得去看《物理小識》,而是讓方以智書的知識,提出問題讓他來回答,主要是科學方面的內容。

方以智的問題越來越難,但李自成依然對答如流,方以智只得合《物理小識》,暗長嘆一聲,皇不愧是教皇,難怪華夏會代替大明!

李自成知道,方以智已經完全被折服,遂淡淡笑道:“方先生的這本著作,除了朕和西洋的傳教士,華夏能看懂的人實在不多,先生是否有意向百姓推廣?”

“草民著書立說,是爲了讓後人看到……”方以智忽地搖搖頭,臉露出一絲羞愧,“原來湯先生已經用漢寫出更好的著作……”

“先生此言差矣!”李自成正色道:“如果僅僅著書立說讓後人去看,且不說要等許多時間,便是後人看到著作,能看懂的又有幾人?不瞞先生,朕在西寧、蘭州、京師,都開設了高學,專門向普通百姓傳授這類知識,而今打算在南京開設南京大學,先生是否有意這校長一職?”

“草民原先倒有些奢望……”方以智對南京大學的事,一點也不吃驚,顯然錢謙益和他說過了。

“先生可知道,高學與先生親自授徒完全不同,一次能傳授數十人、數百人,甚至更多?”李自成道:“入了南京大學,先生可以排除一切影響,從此安心做學問!”

“這,”方以智遲疑着道:“只是草民這點學識……”

“先生書所載,未必沒有超出教材的部分,等先生看完了教材,可根據自己的心得,適當補充入教材之,”李自成淡然笑道:“即便先生的書,沒有任何的地方超出原先的教材,朕也不會在意,先生是要解讀教材,將教材的知識,傳授給更多的學子。”

方以智思索良久,方道:“如此,草民謝皇厚恩……”

“且慢,”李自成道:“先生若要任南京大學校長一職,還需做到一件事!”

“請皇明示!”

“退出復社!”李自成淡淡地道:“先生是做學問的人,此生只應奉獻於天主,服務於華夏,再不能與復社有任何關係,南京大學招收的學子,可以是官宦士紳,也可以是普通的百姓,無論是是誰,都不得與復社有任何瓜葛,更不得在校園內傳播復社的任何思想,”頓了一頓,又道:“先生若是在校園內傳播天主教,朕倒是不會反對!”

方以智不知道李自成爲何反對復社,但通過南京大學數百千學子,傳授自己苦心研究的學說成果,對他實在有很大的誘惑,即便教材大部分內容不是他的研究成果,但至少有他的參與,算是志同道合!

他向李自成一拱手,道:“皇放心,草民這退出復社,解散草民自創的桐城澤社!”

李自成這才笑道:“朕相信先生的學識,更相信先生的品行,南京大學,朕交給先生了,”頓了一頓,又道:“南京大學需要許多教師,也會招收許多學子,先生可要親自把關!”

“草民遵旨!”方以智略一思索,道:“草民的次子通、三子履、學生揭暄,雖然年幼,卻已經掌握了草民的絕大部分學識,草民不避嫌疑,想要推薦他們入學,此外,草民有一摯友,也是西洋傳教士,叫做畢方濟,在南京城傳教,草民推薦他擔任教員!”

“方先生自便,這種事情不用問朕,”李自成想到,南京大學最缺的,不是學子,而是教員,隧道:“先生的孩子和學生,如果真正掌握了先生的部分學問,可以一邊向先生學習,一邊在南京大學擔任教員,教授他們熟悉的那部分課程!”

“草民多謝皇!”

李自成忽地道:“方先生剛纔說什麼,畢方濟是西洋傳教士?在城內傳揚天主教?”

“正是!”方以智道:“畢先生是虔誠的天主教教士,南京城內有一所小型的天主教聖堂,因規模較小,信徒人數少,影響不太大……”

“告訴畢先生,只要他安心在南京大學傳授學識,傳教的時,本教皇全力支持,不出三年,本教皇保證,南京城內的百萬百姓,至少有一半人信奉天主!”

第968章 主動服侍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708章 議政大臣會議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720章 夜半起解第278章 新思路第327章 東征隴右(三十三)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1124章 天津號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410章 夢魘第58章 巴燕峽谷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610章 蜀王府第639章 蹭腥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311章 東征隴右(十七)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1030章 繁華背後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850章 失落第885章 誘餌第711章 不走運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793章 太意外了第539章 收房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128章 婢子要做飯第1041章 海匪第947章 殲滅第865章 繼續圍城第818章 人在,城也在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264章 東籲滅國第462章 朝廷的人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838章 秘密聯絡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178章 身陷重圍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531章 工業園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27章 選擇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523章 華夏銀行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1132章 狡猾的多爾袞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832章 贖身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285章 我已是醉了第1379章 錫蘭島第1342章 兩萬支步槍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409章 死者生者第799章 潰敗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047章 合約作廢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590章 自然死亡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503章 獨角戲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285章 我已是醉了第220章 唯一的律法第1069章 官方喉舌第849章 貴不可言第79章 集體婚禮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680章 戰與和第984章 炮戰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305章 東征隴右(十一)第1304章 百姓破城第1257章 整編第1257章 整編第469章 口#脣是甜的第428章 不平等協議(中)第378章 孤注一擲第971章 《反貪律》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1265章 西海岸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1070章 華夏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