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懶死的

110.懶死的

?夕陽的餘輝下,這座在世間歷經風雨的皇宮籠罩在一片金黃之中,顯得有些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光影總是能很輕易地把現實從眼裡剝離開,以五光十色把那古老甚至是腐朽的宮殿、朱牆、花木等一一襯托得迷離而動人。?

在正和門下了馬車,此時的杜敬璋已經先到和園裡洗漱過了,他看着這座從小慣看了的宮城,不由得眯了眼。當每一塊打磨得如水的青磚都映照出暮色時,天如地,地亦如天,只是地上多了宮牆,多了人的痕跡。?

人……杜敬璋於是乎想到了慧皇后,那是他**的表妹,自從當上宮妃的那一天起,就對他小心翼翼規矩周到,哪怕是當上了皇后,也向來不至妄想過多。正是這份不妄想,讓皇帝最終選她爲後,慧皇后在杜敬璋眼裡一直是個周到妥帖的婦人,不多什麼不少什麼。?

他自然無法把慧皇后當成母親,卻也自是恭敬有禮,當然他的禮數向來是任何人也挑不出差池來的。他的母親是位老派的世家小姐,有着天底下最好的規矩,他的規矩也不過是自然而然承襲而來的。?

再看了一眼這天地如一的景象,杜敬璋轉身走上臺階,越過正和門和便是一片陰沉景象,快到大殿時羅公公迎了上來:“四公子。”?

“羅公公,御書房裡是誰在?”要是御書房裡沒人,羅公公自然會在裡邊侍候,所以杜敬璋才這麼問了一句。?

側身引着杜敬璋往大殿裡走,羅公公低頭答道:“回公子,是言相爺在,言相爺午後即在,一直沒出御書房,怕也是爲了……”?

見羅公公的話只說一半,杜敬璋明瞭地一點頭,不再把這話題接下去,與下邊的人談得越多,對他們來說未必是福:“羅公公留步,我自進去就是了。”?

“公子請。”?

舉步進殿,殿門旁的小侍喊了一聲:“皇上,四公子到了。”?

裡間遂傳來一句:“老四來了,進來。”?

進了內殿,杜敬璋先給皇帝問了好,言相爺見了禮後,杜敬璋又回了一禮,這纔算應完了規矩。而後皇帝看了杜敬璋一眼,說道:“坐着吧,言卿也一併坐下。看老四這風塵僕僕地回來,你說你何必趕得這麼急,不愧是事嘮。”?

“父親……”杜敬璋本想開口問,卻被皇帝揮着手打斷了。?

“你也是來問爲什麼的吧,跟言卿一樣,不問爲什麼,而是問爲什麼是現在?”皇帝覺得自己瞭解這兒子,打小最疼最近,比起旁的皇子來,皇帝更瞭解這行四的兒子。?

問言搖頭,杜敬璋道:“兒子想問父親,爲什麼要這般大張旗鼓”?

只見皇帝聽了忽然笑出聲來:“成,這下朕得了兩個問題,一個問時一個問勢,很好,至少你們沒問朕爲什麼要幹這事兒,至少這宮裡這天下還有人解得我。”?

和言相互看了一眼,杜敬璋看着皇帝笑,忽生悲涼:“父親,小九約是明日辰時回。”?

他這只是在陳述,並不表達其他,在這時候表達得過多反而不妥當。?

“朕這麼多皇子裡,老大最愚鈍、老2最陰沉、老三最庸碌……至於老四你最心軟,要說小九他最衝動。朕常在想,爲什麼朕的子嗣裡就沒有一個完整無缺的,如果老大做事不這麼蠢,只要安安穩穩坐着,就能得到一切,哪怕是朕不給他,他也有足夠的名份來得。如果老2不陰沉,做事多少光明正大一些,也不至於文官們不愛向着他。打天下靠武將,治天下靠文臣,他只一味尚武,懂個屁的治國安天下。老三他就算了吧,他倒是想可爭不來,至於你和老三正相反,爭得來就是不想。小九沒別的,只是沒個好媽,他**不會做人,他就得自己學會怎麼做人,而且還得好好做……”?

皇帝覺得自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說過這麼多話了,在最可靠的臣子和最衷愛的兒子面前,他一個個剖析着自己的兒子,剖析到後來他發現自己的兒子果然全是些慫貨,最像自己的太心軟,靠譜一點的又有個不靠譜的媽。?

這番話言相爺聽得渾身直冒冷汗,做爲一個臣子,無論如何也不太適合聽這番話。用眼角的餘光看了看杜敬璋,言相爺不得不承認,四公子就是好涵養,居然巍然不動地聽着,沒有絲毫表情:“皇上,微臣還是先告退吧,四公子趕回來想必有許多話想跟皇上說,微臣就不打擾了。”?

“朕還沒說完,且聽着……”?

皇帝這話讓言相爺嘴角直抽搐,卻也只能安坐着繼續聽。只是言相爺未免有些不太明白,爲什麼皇帝要選擇在這時候說這番話,他們這位萬歲爺是從來不說廢話的,雖然剛纔的話聽着確實句句都像聽不得傳不得的廢話。?

“說到臣子,一個比一個油滑,當年的言卿大殿之上能與朕爭得面紅耳赤,如今言卿至多淘渙兩句,然後退到一邊去做你的中流砥柱。當年朕經常時不時地想,要是朝堂上少了言卿,朕會順心很多,可如今朕發現朕一點兒也不順心。再說翰林院那幫老傢伙,歌功頌德的文章寫得越來越溜,當年他們明着都能寫詩譏諷朕。還有那羣狗屁都不是的言官,連老四都不敢參了,他們還能幹什麼……”?

這句“連老四都不敢參了”讓杜敬璋不免側目,通篇聽下來,杜敬璋覺得自己這位父親在表達一個非常明顯的意思,那就是這位聖天子覺得朝堂就像這宮殿一樣,多了幾分腐朽之氣,腐朽意味着走向死亡。這死亡可以是一代,也可能是一朝,聖天子自然是不喜的。?

“父親,兒子明白了。”杜敬璋這麼說道。?

搖了搖頭,皇帝想說“你明白個屁”,但末了只是擺手說:“算了,晚了,朕也不留你們用膳了,都回家吃自在地去。老四明天要攔小九就去攔一攔,你這事嘮不管管不會踏實,但是不該說的都給我咽回去,這件事讓小九自己處理。”?

“是。”?

和言相一塊出了御書房,言相看着杜敬璋,半晌後嘆了口氣道:“四公子,我還是不明白。”?

“還是不明白爲好。”杜敬璋答了這麼一句後,就大步流星地朝太后殿去,回來了自然要上太后那兒請安。?

次日上午,杜敬璋在城門上高坐着,他並不擡眼去看城門下是不是有杜敬瑲經過,他只需要聽就足夠了。隨着辰時的名聲一過,一串馬蹄聲由遠及近地響起,杜敬璋緩緩起身步下城樓。?

在他站到城門正中的那一刻,杜敬瑲正好勒馬停住:“四哥,你讓開……”?

“先下馬”?

“四哥”?

“先下馬。”比執着,天下大概也只有姚海棠比得過他。?

杜敬璋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穩一穩他這九弟的脾氣,而遠在四方堂的姚海棠這會兒正好聽說了京城的事,在聽到慧皇后被斬於宮門外,不由得詫異:“按說后妃就算要賜死,也是極體面的死法,要麼是毒酒,要麼是三尺白綾,怎麼慧皇后會身首異處?”?

“你問我,我怎麼知道。”蕭素很少接觸到這些,雖然知道了這件事,但並不代表他會知道緣由。?

“不管是哪朝哪代,也沒有皇后是這麼死的,怎麼也是先廢再賜死,就算是賜死也不是這樣的聲勢。這麼一來皇家的體面何在,體統何在,體制何在,規矩禮儀難道都不要了?”說完後姚海棠忽然覺得自己像是明白點了什麼,可還是覺得這事很異常。?

看着姚海棠在那兒說京裡的事,蕭素就白了她一眼說:“你還是先想想自己的事吧,一個連《青玉蓮華經》都還沒弄明白的人,還得空操心別人的事兒吶,你可真悠閒”?

……?

“我錯了……”姚海棠真的弄不懂那本經書,現在她是倒背都能如流了,可意思還是不明白,人說書讀三遍其義自見,她都不止三十遍了,義還是沒見?

繼續翻了個白眼,蕭素說道:“師父不是說了嘛,用心,用心,真不知道你的心思都用到哪裡去了。你在啓靈方面的天賦不如制器,但是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什麼也領悟不到啊。當年我領悟經書只用三天,你再下去都快三個月了。”?

嘆了口氣,姚海棠無奈地說:“那是我在啓靈方面的天賦不如你,師父說了,制器和啓靈的能力可以相輔相成,這纔是我比較佔優勢的原因。可是又不代表每個人都跟你一樣,這麼妖孽,領悟三年的都有,我這不是三個月都沒到嘛。”?

於是蕭素也嘆氣了,伸手戳着她的腦袋說:“你將來一定是笨死的,懶死的,沒出息死的明明什麼都到了,就是突破不了聚靈氣之一關,而且自從青銅劍後,你那能耐就不知道縮到哪兒去了”?

她怎麼知道,她現在就覺得一切都像霧裡看花一樣,她覺得新奇,可又覺得不真實,所以這樣時靈時不靈的,她反倒覺得正常……?

要是蕭素知道她這念頭大概又得指着她鼻子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