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啓蒙

天色漸黑,外面的宮燈被一盞盞點亮,綿延出一排長長的燈牆,蜿蜒曲折,十分壯觀!

“真好看!”顧婉笑道。

鳳儀宮裡的宮燈,都是從顧婉的鋪子裡採購,就過年這一批貨,讓顧婉賺了不少,幾乎比得上半年的銷售額,只爲這個,她多少也要誇讚幾句。

柳氏望着阿平,阿安圍着留哥兒玩鬧,稍一不注意,留哥兒就差點兒從榻上一腳跌下去,結果被阿平一把接住,抱個滿懷。她眉眼間便不自覺略顯得柔和,不知想到什麼,忽然扭頭:“婉兒,穎孺人最近怎麼樣?我記得……前天禮王府才送了年禮,那母子倆也不容易。”

顧婉一怔搖頭,“我到沒注意。”

她並沒有特別關注禮王府的事兒,不過想來穎孺人帶着一個不能繼承王府的孩子,日子不會太好過,但那又如何,至少他們衣食無憂,也不會有人去找麻煩,作踐人,已經比千千萬萬的,雖是可能面臨權貴壓迫的尋常百姓,幸運得多。

若不是沐家厚道,穎兒姑娘與她的孩子,哪裡有生存的可能?

沐四會落到如此下場,是他自己的性格問題,有句話說得好,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穎兒姑娘多少也有些責任。

沐家人再不習慣遷怒,心裡也不可能沒有怨恨。

沐延旭願意讓他們娘倆進京,還願意庇護他們,已經是寬容。已經是看在死去的沐延曄的面子上,總不能還要求他,盡心盡力地替這母子二人謀劃未來。

就顧婉來說,連沐延曄都不值得關注。何況是他的小妾和庶子!就連穎兒有沒有給他們王府送年禮,她也不知道。

平日裡家中瑣事都有寶笙打理,只有比較重要的才通知顧婉。顯然,禮王府裡的節禮這種事兒,遠算不上什麼要緊。

柳氏面上卻露出幾分不忍心,苦笑道:“年節過了,婉兒,你且替他尋一位先生啓蒙吧,怎麼說也是我沐家的血脈。可別荒廢了學業。”她到底是要做孃的人,對孩子總多幾分憐惜。

顧婉無所謂地點點頭,只是啓蒙罷了,集賢館隨便抓出個名列前茅的學生,都能給皇子當啓蒙老師。何況一王爺庶子?既然皇后開口,她便幫一幫忙也無妨,省得皇后爲此勞神。

在鳳儀宮裡坐着閒聊片刻,回到家,顧婉就隨手給顧南傳了封信,顧南想了想,貌似手底下還有兩三個運氣不大好,沒有入仕的弟子在,乾脆推薦去教禮王府的那位小公子。別的不說,沐家人一向大方,束脩總不會少,京城米貴,居大不易,能添點兒進項。也是好事。

且不說穎兒迎接先生時的心情如何複雜,轉眼就到了新年。

沐延旭也早早封印,呆在大興宮給大臣們寫‘福’字兒,說來,這時節本沒有皇帝賜福這一道程序,還是當年在涯州,顧婉和沐七先寫了許多福字送人,後來沐延旭才爲表示恩寵,也特意抽出時間寫幾張福字兒送給弟弟們。

只是近來沐延旭卻有些後悔,以往只寫給幾位王爺和宗室裡的親屬,沐延旭隨便寫,能拿得出手便好,可後來皇后提議,也給親近的重臣贈送,由皇帝賜福,兆頭又好,還很體面,沐延旭沒當回事兒,就答應了。

但一開始寫,沐延旭就發現不對,賜福並不能厚此薄彼,政事堂一羣人,加上其他的地位比較高的重臣,還有勳貴之家,甚至是世家大族,真要寫福字,不花個一兩天的時間專門寫,根本完成不了,而且,給手底下的臣子賜福,寫的字總不能太差。

沐延旭本人的書法一般,可過了兩個年,愣是把這個‘福’字寫得連白玄清,沈況,顧南這等大書法家,也甘拜下風。

由此可見,他得練習過多少次,纔能有此成就!

沐延旭就是再後悔,可那麼多人期待着,只要得到皇帝墨寶,就興高采烈地供起來,他也不好意思說此事作罷。

一直到年三十,沐延旭才辛辛苦苦地將各家的福字都送了去,鬆了口氣,轉頭又得準備大宴。這種年終大宴,便是皇后身懷六甲,按規矩也要出席,顧婉身爲七王妃,坐得靠前,就挨着皇后,正好也能享受到廚子專門給皇后做出來的溫熱的美味佳餚,不必和大部分客人一樣吃冷食。所以這一年的年夜宴,顧婉到過得不錯。

柳氏心軟,夜宴雖然穎兒姑娘絕對別想參加,卻請了餘哥兒。

顧婉遠遠地看了他一眼,那孩子低着頭,戰戰兢兢地坐在宗室子弟中間,幾乎沒什麼人跟他搭話,整個人跟不存在似的。

柳氏嘆氣,特意賜給他了兩碗菜,說是看他喜歡吃,實際上是給他長臉。

那餘哥兒起身謝恩,顧婉才瞧見他的面容,這孩子長相還真不錯,雖然眉眼間過於懦弱,氣質也差了些,可五官精緻,竟然集合了沐延曄與穎兒的優點,如果再大方活潑些,一定是個可愛的孩子。

柳氏見到的他的五官,心更柔了幾分,還賞了不少筆墨紙硯,甚至把他叫到身邊,殷殷叮囑,要他好好讀書習武。

這麼一折騰,周圍的人看着孩子的目光,到少了幾分彆扭。漸漸地,也有人與他說說笑笑。

柳氏莞爾,拉着顧婉低聲道:“前幾日幾位侯府夫人進宮給我請安,拐彎抹角地說起,也希望替孩子請個好先生,大約是你給餘哥兒請先生的事兒傳了出去,他們也打集賢館的主意。”

顧婉也笑了。他們也未必是找不到好先生,只是希望藉助集賢館之勢罷了。

集賢館現在聲名卓著,出來的都是精英,在朝野地位崇高,任誰都希望早點兒扯上些關係,將來無論是想進入集賢館就讀,或是入仕做官,總有好處。

便是勳貴人家出來的子弟,不必參加科舉,便能入仕,可名額畢竟有限,也只有襲爵的嫡長子纔有此等機會,可誰家又能只有一個兒子?再說,身爲家主,沒準兒還有疼愛的庶子,身爲父母,自然要給孩子們打算。

顧婉琢磨了下,笑道:“咱們大慶朝能讀得了書的人,還是太少。”集賢館雖說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畢竟屬於‘大學’,只有學有所成者,才能進入,可不會給人啓蒙。而大慶朝的國子學更是有功名之後才能入讀。

大慶朝各個州縣,也有官學私塾在,但一來不是尋常百姓能去讀,二來,數量太少,根本就不夠用。

說讓天下人都能讀書明理,那便是聖人也做不到,愚民思想,在這個年代,還是很深入人心的,統治階層總覺得,老百姓讀書太多,便不容易統治,哪怕是開明如沐家,再希望世家與寒士達成平衡,也不可能會願意讓天下所有人都讀書明理。

再說讀書人多了,朝廷也沒有那麼多的職位去安置!

她顧婉,最多也就管管自家的人,保證自家的人,連僕役在內,都能識字,別的,她一個婦人,也沒本事去做。

“是啊,連咱們宗室的孩子們,勳貴人家的孩子們,到了讀書的年紀,想請個好先生都不容易。”柳氏心有慼慼,真正才高八斗的大名士,除非遇見資質的特別好的,絕不會去給人啓蒙,那些願意給孩子啓蒙的,無不是學問不怎麼樣的落魄讀書人。

世家大族還好,底蘊深厚,家裡隨便一個長輩,就能做了這點兒事兒,可因功績被封爵的勳貴人家,家裡人連字都認不全,想要改變子孫後代的命運,肯定要讓他們讀書,花錢請先生到不難,難的卻是請一個能比得上世家大族的好先生。

如今纔開國,勳貴人家的人反而更有上進心,他們中有些眼力的,都會重視孩子的教育,要是換成二十一世紀的說法,就是——‘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因爲科舉制度日趨完善,目光遠大的勳貴人家,已經開始和世家一般,開辦家學,從子弟讀書,只是底蘊這個問題,實在不是錢財能夠解決的,世家大族能請來的先生,勳貴人家肯定請不來,想要開辦一個好的,能出成績的家學,着實不易。

顧婉蹙眉,低聲道:“嫂子,以前你和聖人沒有子女,自然不必在意,但現在您馬上要有孩子,需得好好掌眼,選個好先生。”

柳氏鄭重地點頭。

顧婉又是一笑,低聲道:“不如由朝廷出面,開辦學堂,讓皇室和宗室,以及勳貴人家的孩子在一起讀書,一來能請到大名士爲孩子們啓蒙,二來把他們聚在一起,有競爭,有對比,說不得能讓下一代孩子更有上進心。”

她只是隨意這麼一提,柳氏卻上了心,暗自思量回去和聖人商量一下,反正宮裡有了皇子,也是要啓蒙的,前朝不是也專門設了金秀齋,供皇子們接受啓蒙教育?只是沐家一直沒有嫡子出生,沐延旭和柳氏,才忽視了這一點兒。

第144章 笑話第59章 傳奇第263章 進學第170章 無語第3章 打算第96章 無恥第112章 情趣第16章 別離第170章 無語第145章 彪悍第34章 偶會第161章 掄才第75章 金縷第261章 抓週第232章 夙願第61章 大禮第14章 可愛第224章 笑話第23章 入村第114章 書樓第100章 真假第97章 迷惑第249章 爭論第107章 探看第105章 禮儀第94章 花園第22章 管家第111章 颯爽第211章 有孕第117章 採選第151章 和離第69章 鋪子第81章 堅定第154章 大喜第86章 恢復第25章 盤賬第243章 微恙第159章 亂起第92章 盤算第80章 不速楔子第129章 血淚第238章 新一年第61章 大禮第106章 婚事第111章 颯爽第128章 忠義第73章 忠僕第76章 情趣第236章 練字第157章 補償第227章 古怪第254章 主意第202章 回京第113章 喜事第208章 血脈?第197章 出路第4章 家祭第55章 再遇第239章 兄妹第155章 婚禮第52章 開始第269章 太子第178章 終露端倪第147章 處置第114章 書樓第68章 嫁妝第234章 起名第125章 再次第80章 不速第164章 恩德第124章 禮物第126章 路上第81章 堅定第107章 探看第108章 中意第91章 探病第246章 天晴第129章 血淚第141章 氣度第164章 恩德第250章 世情第97章 迷惑第101章 相聚第267章 雪夜第14章 可愛第134章 送禮第120章 不安第70章 媚色第54章 婚約第51章 備考第268章 儲君第142章 丫頭第234章 起名第251章 無奈第80章 不速第120章 不安第73章 忠僕第179章 始末第242章 習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