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

次日天不亮,郭宋便率領大軍繼續出發,他們跨過了涪水浮橋,繼續向成都方向進發,只需要兩天時間,他們就能兵臨城下。

與此同時,尚東贊也接到了探子的情報,郭宋親率五六萬大軍已抵達綿州涪水,尚東贊立刻緊張起來,他沒有想到會是晉王郭宋親自統兵南下,那就不是來救援巴蜀那麼簡單,和自己一樣,他也是想趁機吞併巴蜀。

尚東贊已經有撤離成都的打算,所以他纔會徵集民夫搬運物資和糧食,但他還是抱一線希望,萬一長安也只是派一兩萬人前來支援,那他還能應對,用奇計伏擊對方,從而保住成都城。

但對方來的是五六萬人的大軍,奇計就不容易奏效了,但明顯的實力對比面前,除了撤退,他沒有選擇,對方一旦攻入成都,和他的軍隊展開巷戰,他就會全軍覆滅。

這天下午,尚東贊又得到消息,敵軍一萬人的前鋒騎兵已經抵達成都以北五十里外,着實讓尚東贊等不及了,他立刻下令,大軍撤出成都,雅州撤退。

爲了平息部將的不滿,尚東贊下令放火燒燬皇宮,瞬間,數十個放火點都燃起了熊熊烈火,數百間精美絕倫的宮殿樓閣都被烈火吞沒了。

吐蕃大軍迅速撤離了成都,一路向南奔行,同行的還有數百輛大車,滿載着生鐵,吐蕃軍這幾天並沒有搬運糧食,他們目前不缺糧食,缺是生鐵、兵甲等戰略物資,他們強徵民夫也是爲了這些物資。

此時,裴信和楊玄英率領一萬先鋒騎兵已抵達成都城二十里外的官道上,只見遠處成都城上空濃煙滾滾,似乎城內在燃起大火。

裴信命令大軍暫停前進,迅速集結爲作戰陣型,他們耐心等待斥候的消息。

“將軍,吐蕃軍是不是放火撤離了?”楊玄英問道。

裴信點點頭,“有這個可能,但晉王殿下再三囑咐過,這個尚東贊很狡猾,說不定在前面有伏兵,用點火來吸引我們,我們必須謹慎行事。”

這時,一隊斥候騎兵飛奔而來,爲首旅帥抱拳道:“啓稟裴將軍,吐蕃軍隊確定已經南撤,城內再無敵軍!”

“起火是何處?”裴信問道。

“是皇宮,已經被大火完全吞併,無法再救了。”

裴信點點頭,“進軍!”

一萬騎兵放慢了速度,繼續向成都城奔去,一個時辰後,一萬騎兵抵達東城,此時城門大開,不少百姓從城內倉惶逃出,巨大的火焰和濃煙帶來極大的壓迫感和恐懼感,儘管他們之前不願離開家園,但現在也不得不逃出城。

裴信率領手下直接進了城,大軍來到皇宮外,只見整個皇宮烈焰騰空,火舌高達十幾丈,在滾滾濃煙中若隱若現,不過皇宮有高牆阻隔,和民居之間又隔着寬闊的街道和廣場,這場大火影響不到民居。

晉軍也無法救火,眼睜睜地看着一座又一座的大殿在烈火中坍塌消失。

這場大火足足燒了兩天,當郭宋率領五萬大軍抵達成都時,大火終於熄滅,一場中雨隨即而來,將最後幾星餘燼也徹底澆滅了。

大軍在城外神策軍大營駐紮下來,郭宋在數百名將士的陪同下進了城,他們直接來到皇宮面前,此時佔地千畝的皇宮已被燒成一片白地,到處是殘垣斷壁,燒成了黑炭的粗大立柱,大大小小的殿閣都只剩下一堆瓦礫。

濛濛細雨中,裡面的高溫已經消泯了,不少百姓在瓦礫中翻找,企圖找到一些值錢的東西。

“殿下!”楊駿小聲提醒郭宋一聲。

郭宋一回頭,才發現後面站着無數的百姓,黑壓壓的足有上萬人之多,很多人都沒有打傘,站立在雨中,所有人都在默默地望着自己,目光中充滿了悲傷。

三名老者蹣跚走上前,在郭宋面前撲通跪下,後面上萬百姓都跟着跪下了,他們的情緒再也控制不住,不知是誰先哭出聲,頓時一片慟哭。

爲首長者老淚縱橫,泣不成聲道:“我們天天盼望晉王殿下,您終於來了!”

郭宋連忙扶起三名老者,心中一陣酸楚,默默點頭道:“是我來晚了,讓大家都受苦了!”

他又向所有人揮手,竭盡全力高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我郭宋既然來了,就不會再讓大家被閹黨剝削,從今天開始,你們的苦日子結束了!”

越來越多的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的痛哭漸漸變成了歡呼,無數人在振臂高喊,“萬歲!晉王殿下萬歲!”

他們心中積壓已久的憤怒都在這一刻發泄出來,萬歲的呼喊聲響徹了天際。

.........

一連幾天郭宋都在成都城內,並沒有急於率軍南下,從成都沒有遭受搶掠,郭宋便判斷吐蕃的戰略意圖是爲了吞併巴蜀,並非爲了搶掠,吐蕃很顯然是要以雅州爲根基之地來和自己爭奪巴蜀。

北衙的糧倉和物資倉庫都已被燒燬,幾萬石來不及運走的糧食被燒成了黑炭,很多物資也被付之一炬,不過生鐵、銅錠這些不易熔解的物資倒完整地保存着。

三天後,晉軍的第一批後勤隊伍抵達了成都,帶來五萬石糧食,與此同時,由十萬民夫和三萬輛大車組成的後勤隊伍正浩浩蕩蕩從漢中前來巴蜀的途中,他們將帶來糧食、帳篷和大量軍事物資。

而之前逃出成都的大量民衆在得知吐蕃軍南撤後,也開始陸續返回家園,一連幾天,官道上都是絡繹不絕的返程難民,挑着擔,推着車,拖家攜口,每個人都歸心似箭,在得知晉王大軍已經進入成都後,他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渴望回家。

清晨,郭宋在原戶部郎中張琦的陪同下,來到城外的岷江碼頭,這裡還有數十座大倉庫,吐蕃軍沒有來得及燒燬,倉庫羣得以倖免於難。

這裡的倉庫主要是中轉倉庫,基本上都是民生物資,包括井鹽、茶餅、糧食、油料、布匹等等數十大類。

張琦也是張延賞的侄子,張彧的兄弟,張延賞自殺後,激起百官的普遍不滿,閹黨集團爲了平息事端,張琦便沒有被下獄,只是罷免了戶部郎中一職,賦閒在家中,這次百姓大逃亡,他因爲妻子身體不好,便沒有跟隨南下,留在了成都。

郭宋進入成都後,請他出來出任成都府尹,維持成都治安,張琦欣然接受了任命。

張琦命人打開倉庫,給郭宋介紹道:“這些倉庫並非全部是官方倉庫,一共四十五座,其中前二十座是官倉,後二十五座是私人倉庫,這些私人倉庫都是成都鉅商,和閹黨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壟斷了成都的民生資源。”

郭宋來到一座巨大的倉庫前,庫門已開啓,裡面的物資堆積如山,都裝在一袋袋黃麻袋中。

“這裡面是什麼?”郭宋問道。

旁邊倉庫主事躬身道:“啓稟殿下,這裡面是鹽,都是井鹽,一共有四座倉庫,二十萬石。”

原來是鹽,郭宋點點頭又問道:“有私人鹽倉嗎?”

“沒有!這裡的四座鹽倉都是北衙直屬。”

郭宋又回頭問張琦,“鹽是怎麼銷售的?”

張琦欠身道:“啓稟殿下,鹽是由北衙鹽監直管,井鹽運到長安後,以每鬥三百文賣給四大商行,四大商行加價兩百文再給巴蜀各地的鹽鋪,鹽鋪再加價四五十文賣給百姓,所以巴蜀各地鹽價基本上都是每鬥五百五十文左右。”

張琦苦笑一聲道:“四大商行就是王、黃、伍、魏四大家族,都是幾大閹黨的義子,原本是王、黃、趙、金,宋朝鳳死後,趙家和金家被抄,由俱文珍的兩個義子,伍家和魏家上位,目前他們都跟隨閹黨逃去渝州了,這四個大家族控制着整個巴蜀的民生物資,糧食、鹽、酒、茶、油、布都被他們控制,源源不斷的鉅額財富就經由他們的手輸送給了幾大閹黨。”

郭宋忽然想起了綿州長史魏成陽,便問道:“綿州長史魏成陽就來自這裡面的魏家嗎?”

“正是!他是家主魏成弘的兄弟,俱文珍的義子,布匹生意做得很大。”

郭宋點點頭,又問倉庫主事道:“除了鹽,其他物資還有多少,官倉和私倉一起算在內!”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十二章 蒼鷹猛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陷入包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震懾竇氏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六百八十章 拒絕還價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六百五十七章 探子落網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