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

張雷痛心疾首道:“一輛大車運送五百斤,一共六萬斤硝石礦和其他物資一起被扣押。”

按照現在的提純比例,六萬斤硝石礦能提純五千斤硝粉,可以製造幾百枚大型鐵火雷,更重要是,這是用三年時間才積攢下來的。

郭宋異常惱火,他回頭問溫邈道:“漢中節度使是郭曜嗎?”

溫邈道:“已經不是了,郭曜去年十月改任太常卿,現在是曹立威出任漢中節度使。”

這個名字很陌生,郭宋問道:“這個曹立威是什麼背景?”

“卑職要去查一下。”

溫邈匆匆出去了,郭宋又問張雷道:“怎麼會被查扣,是不是露了什麼馬腳?還是沒有交稅?”

張雷搖搖頭,“夥計們沒有人知道它的真正用途,我們是用芒硝這個名字過境,它是藥物,用的地方很多,而且該交的稅我們都交了,鴿信上沒有細說,我估計是一次性運輸數量太大,容易引人注意,新節度使想找事,正好這批硝石撞上了。”

這時,溫邈快步走進來道:“殿下,查到了,這個曹立威是神策軍兵馬使,是霍仙鳴的十三太保之首。”

能成爲霍仙鳴的十三太保之首,想必是有點本事的,郭宋又問道:“有他的履歷嗎?”

“只知道他最初是李晟的部將,李晟被奪軍權時他是中郎將,後來就不知道了,他一直作爲神策軍將領駐紮在成都,沒有經歷過戰事,我們也是去年他升任漢中節度使時才知道他是霍仙鳴的大太保,官任神策軍兵馬使,軍職應該是將軍。”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他已經意識到,這同時也是一個奪取漢中的機會。

他當即對溫邈道:“去通知天策樓,即刻發晉王令給成都,敦促南唐兵部徹查此事,責令曹立威立刻放行貨物,否則一切後果皆由他來承擔!”

目前郭宋依舊是承認南唐朝廷,雖然他已經實質上建立了朝廷,但畢竟他沒有登基稱帝,他建立的各種官署都是在晉王府的名義之下,而且所有任命的官員都會送去成都朝廷備案,甚至連他的妻子兒女都要經過太后冊封。

也正是因爲這些緣故,郭宋和朝廷之間達成一種默契,沿途關卡都不會查扣雙方往來的貨物或者人員,所以漢中的查扣行爲便嚴重破壞了這種默契,偏偏查扣的又是極爲重要的戰略物資。

或許漢中還不知道這批物資的重要性,但天策樓已經開始行動了。

在晉王令發出的同時,郭宋也下達了緊急動員令,所謂緊急動員令是晉軍爲了應對緊急情況發生時採取的一種應對措施,它包括軍隊調集、後勤物資籌備、緊急出兵三個部分,要求在半天時間完成這一連串的措施。

在長安灞上東大營駐紮了一支兩萬人的騎兵,這兩萬人堪稱精銳中的精銳,目前由裴信統率,裴信雖然在孟津關之戰中因魯莽行動而被降職,但郭宋並沒有失去對他的信任,又任命他統率這支快速反應軍隊。

中午剛過,裴信便接到了由晉王郭宋簽發的緊急出兵令,只是出兵虎符還沒有送至,不過這並不影響軍隊集結,裴信當即令道:“軍隊集結!”

“咚!咚!咚!”

低沉的戰鼓聲在軍營內驟然敲響,一隊隊士兵從軍營內奔涌而出,演武場上升起了紅色信號旗,這是出兵的命令。

快速反應有很多細節,比如士兵們平時都穿軟式軍服,也就是布軍服,一旦有出兵的命令,士兵們要迅速披掛盔甲,收拾行李,整理裝備,這些問題倒不大,如果是騎兵出兵還涉及到戰馬。

戰馬不可能放在士兵大帳內餵養,一定是放在專門的馬廄內,一兩個士兵去取戰馬問題不大,動作會很快,可是兩萬士兵同時去取戰馬,聲勢浩大,極容易造成擁堵混亂,如果稍微安排不周全,恐怕一個下午都取不完。

士兵們披掛完盔甲,背上行李囊,攜帶兵器奔向馬廄,每個人的戰馬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取走,戰馬由數百名馬伕統一照管,每匹戰馬都有馬牌,和騎兵的軍牌一致。

馬廄佔地相當大,一共有二十四個馬廄,每匹戰馬放在哪座馬廄都有嚴格的規定,可以讓士兵迅速找到自己的戰馬。

每座馬廄前都排滿了長隊,士兵們手握軍牌,等待取馬,驗牌、取馬,速度很快,緊張而有序。

僅用了一個時辰不到,兩萬騎兵便出現在演武場上,演武場上,後勤官員已經準備好乾糧袋,士兵們紛紛上前提取,一共兩萬份乾糧,裡面的乾糧可供士兵食用五天,剩下的就靠後勤保障了。

這時,郭宋也親自來了,他帶來了出兵虎符以及三百名火器營士兵。

“準備好了嗎?”郭宋問道。

裴信躬身行禮,“啓稟殿下,兩萬士兵已經準備就緒,就等虎符和出兵令。

虎符很容易理解,沒有出兵虎符,大軍擅自離開軍營就是造反,但光有虎符還不行,還必須有出兵令箭,令箭就是詳細任務,裴信只知道要緊急出兵,但出兵去哪裡他卻不知道。

郭宋取出虎符遞給他,隨即令道:“走子午谷,即刻出兵漢中!”

“遵令!”

裴信縱馬疾奔,高聲令道:“大軍出發,目標子午谷!”

‘嗚——’號角聲再次吹響。一隊隊騎兵調轉馬頭出發了。

“殿下可是要親征漢中?”裴信低聲問行軍司馬周倚道。

周倚笑道:“殿下的心思難以猜測,不過這是奪取漢中的機會,我相信晉王殿下不會放過。”

“究竟出了什麼事?”裴信問道。

“回頭我路上慢慢告訴你,現在兵貴神速,等曹立威後悔把東西還回來,就失去了機會了。”

兩萬騎兵如一條奔騰的洪流,浩浩蕩蕩向子午谷殺去,這時,由五千頭駱駝和三千士兵組成的後勤軍也從長安出發了。

……….

六萬斤硝石礦在漢中被扣押,張雷接到了飛鴿傳書,但因爲篇幅有限,有些細節他也不知道,這件事並非漢中節度使曹立威任性,而是一個多嘴的夥計無意中泄露了秘密。

近兩百輛大車,六萬斤硝石和大量其他物資,引起了曹立威的注意,他親自前來查看這批硝石,稅單寫的是芒硝,但芒硝是什麼,他卻不知道。

一名同樣不知情的夥計給他介紹芒硝的作用,能入藥治療皮膚病,能用來鞣製獸皮,能引火燃燒........

但就是‘引火燃燒’這四個字一下子讓曹立威緊張起來,他下令將快一塊硝石扔進火堆裡,結果火焰大作,火舌騰起一丈高,使周圍人一陣驚呼。

曹立威立刻意識到,這批物資恐怕不是藥物那麼簡單,極可能是軍用物資,說不定晉軍神秘的鐵火雷就是用它製造的。

長安嚴禁兵甲、生鐵等戰略流入巴蜀,巴蜀也一樣,嚴禁軍用物資運往長安,這批硝石顯然屬於軍用範疇。

曹立威當即下令扣押了六萬斤硝石,又派人火速去成都送信。

漢中一共由五個州組成,包括金州、洋州、鳳州、梁州和興州,梁州是漢中的人口、經濟、軍事中心,州治南鄭縣更是漢中第一大城,擁有人口十餘萬。

可以說,只要拿下南鄭城,基本上就拿下漢中了,一方面漢中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南鄭,另一方面南唐只在南鄭駐紮了一萬五千軍隊。

南唐目前有四種性質的軍隊,首先是神策軍,目前一共五萬人,是南唐的精銳之軍,駐紮在成都,拱衛都城,完全由北衙宦官控制。

第二類軍隊叫做外番軍,郭宋的軍隊談不上,主要指兩浙道韓滉的組建的軍隊、江南東道劉洽的軍隊,駐紮在豫章、九江一帶,江南西道馬燧的軍隊,駐紮岳陽、長沙一帶,然後是渾瑊的長江水軍,駐紮在江陵,再有就是嶺南節度使李偲的軍隊,這五支軍隊大約有十萬人,都是靠當地稅賦養活,朝廷基本上不管他們的軍俸、軍糧,也管不了他們將領,這五支軍隊屬於一種半藩鎮狀態。

所謂半藩鎮,就是指軍隊獨立,但地方官府依舊屬於朝廷管轄。

第三類軍隊叫做巴蜀軍,主要指南面的獨孤大石的巴渝節度使、長孫全緒的劍南節度使,以及曹立威率領的漢中節度使,他們兵力最少,只有五萬人左右,也是宦官正在全力滲透控制的軍隊目前漢中節度府已被宦官拿下,下一步就是巴渝節度府和劍南節度府,實際上,宦官掌握了財權,被拿下只是時間問題。

第四類叫做散軍,也就是各州州兵和各縣鄉兵,人數不多,全部加起來也就三四萬人。

漢中軍約有一萬五千人,駐紮在南鄭大營內,它已經被北衙完全控制,曹立威上任後,將從前郭曜提拔的將領全部撤換,旅帥以上將領都由他帶來的親兵出任。

這些親兵大多素質低劣,貪婪無厭,殘酷壓榨往來商人和下屬士兵,軍紀鬆弛,掠奪民財,凌辱民女之事常有發生,使郭曜原本治理得還不錯的一支軍隊也開始從根子上腐爛了。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巡視琉球(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六百二十章 深入敵內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第八百一十七章 改變初衷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米作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八百九十九章 假戲成真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