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

次日一早,郭宋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來到了雲陽縣,雲陽縣是京兆府二十個屬縣之一,位於渭河北岸,長安的東北方向,距離長安不到百里。

雲陽縣令趙鈞被郭宋器重的關中官員之一,他原本是奉天縣尉,連升兩級爲縣令,他在郭宋部署的考試中,強烈主張廢奴,主張取締一切賤籍,百姓人人平等。

雲陽縣縣城也不小,約二十餘萬人口,居民主要以種田爲主,縣城周圍分佈着一望無際的農田。

縣令趙鈞帶領一衆官員在縣城門口迎接郭宋的到來,趙鈞年約三十五六歲,身材中等,相貌堂堂,他躬身給郭宋施禮,又一一介紹了縣丞、縣尉和主簿。

郭宋對衆人好言安撫,便在衆官員簇擁下進了縣城。

他這次是突襲,事先沒有任何通知,縣裡也來不及準備,一切都是以真實的面目出現在郭宋眼前。

縣城大街還算乾淨,沒有分坊,大街兩邊都是密集的店鋪,人來人往,到處是運送貨物的驢車、牛車,大街上熱鬧異常,叫賣聲不斷,充滿了生活氣息。

郭宋暗暗讚許,這纔是他希望看到的商業,趙鈞等人心中頗爲緊張,唯恐晉王殿下嫌棄縣城太雜亂,不過看晉王殿下的臉色不錯,似乎很欣賞縣城的熱鬧,讓他們稍稍鬆了口氣。

衆人來到縣衙,郭宋在後堂坐下,茶童奉了茶,郭宋喝了口熱茶問道:“雲陽縣的狀況看起來不錯,現在還有什麼棘手之事?”

“回稟殿下,雲陽縣底子好,良田肥沃,現狀還算不錯,百姓安居樂業,糧價也穩定,目前鬥米五十文,不過地價比較貴,一畝上田要十五貫,還是開元老錢的價格,新錢買土地已經不收了,卑職覺得,新錢問題恐怕是個很棘手的隱患。”

郭宋點點頭,昨天杜佑也提到新錢問題,老百姓心裡有數,新錢本來就比較差,以前是朱泚強壓,不想用也要用,現在朱泚被趕走,這種品質較差的錢遲早會被淘汰,大家心裡對新錢都開始抵制了。

郭宋緩緩對衆人道:“新錢問題確實是朱泚留下的遺毒,要清除這些遺毒,我們也只能一步步來,目前我們籌集了一批開元老錢,準備逐步兌換百姓手中的新錢,當然不可能一下子放開,有定額,比如每戶人家兌換幾貫錢,可能下個月會展開,具體方案還沒有,你們要安撫好百姓,新錢官府承認的,會一步步兌換成老錢,不會作廢。”

衆人爲這件事煩惱已久,聽完郭宋的話,官員們頓時長鬆一口氣,趙鈞歡喜道:“殿下表了態,我們也可以給百姓一些承諾,要不然走在大街上,總是有百姓捧着新錢問我們,這錢還能不能用?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着實很尷尬。”

郭宋點點頭,“你們告訴百姓,新錢可以正常使用,過幾天,晉王府的公函就會下達各縣,會給大家一個明確的答覆。”

說完新錢之事,郭宋便話題轉回到今天的來意,他沉吟一下道:“我前天看到一份報告,雲陽縣想徹底查清奴隸黑戶,我對此比較有興趣,所以專程來雲陽縣調研。”

衆人面面相覷,原來晉王殿下是爲這件事來的,趙鈞躬身道:“這件事由卑職向殿下彙報!”

郭宋擺擺手,“大家都坐下吧!我只是來調研,大家隨意一點,不用太緊張,趙縣令彙報,大家也可以補充。”

衆人跑去搬了幾張椅子,四名縣官分兩邊坐下,趙鈞道:“卑職一直強烈主張廢奴,但廢奴不是雲陽一個縣能決定,所以我們就想把一些基礎事情做好,摸清奴隸和奴隸黑戶底細,全部登記備案,這樣縣裡就能掌握,雲陽縣到底有多少奴隸?將來廢奴時,就不會被人鑽了空子。”

“這個想法很好,循序漸進,先摸清家底,不過你們怎麼會想到從奴隸黑戶入手?”

“這是由一個案子引發的,朱縣尉,你經手此案,你來彙報。”

旁邊縣尉朱長貴道連忙欠身道:“啓稟殿下,事情是這樣,大概是正月初五,縣裡接到一個婦人報案,她說自己女兒被人拐賣爲奴,她尋找了很多年,最後在雲陽縣的一家樂坊找到了,然後我們去樂坊調查,發現樂坊裡有十幾個樂女都沒有身份,後來東主不得不承認,這十幾名樂女是奴隸黑戶,我們才發現了奴隸黑戶普遍存在。”

“剛纔那個報案的婦人呢?”郭宋又轉回最先的話題,也不知是爲什麼,他心中對這樁案子總有那麼一點點牽掛。

“那個婦人的女兒不是奴隸黑戶,確實是一名女奴,是雍縣開出的賣身契,因爲是合法奴隸,我們也不好強行帶走,然後雙方協商,這個小娘子暫時住在樂坊,等她母親贖回,樂坊開價五十貫,給她母親三年時間。”

郭宋略略有些不悅道:“既然本身是拐賣的小娘子,官府爲什麼不替她贖回,讓她們母女團聚?”

幾名官員臉上都露出尷尬之色,趙鈞半晌道:“這種事情太多了,我們最多是幫忙壓價,樂坊東主開出五十貫,我們則壓價到三十貫,雙方都簽了協議。”

“那十幾名奴隸黑戶呢?”

“目前還住在樂坊,她們沒有身份,也沒有父母,願意學門手藝吃飯,都不肯離去。”

郭宋起身道:“我們去樂坊看看。”

這種奴隸買賣確實是很頭疼的事情,不是一張禁令就能解決,關鍵還是普遍百姓的意識,他們把奴隸買賣看作是很尋常的事情,就連奴隸本身也沒有什麼反抗意識。

樂坊的名字叫做杜鵑樂坊,樂坊一方面是音樂學校,培養女學生和樂姬彈琵琶,唱歌,跳舞,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商業演出機構,唐人的婚喪嫁娶一般都會找樂姬來助興,還有各大酒樓也會請樂姬入駐,甚至某個達官貴人看上某個美貌的樂姬,也會出錢把她贖走,總得來說,樂坊還是一個比較賺錢的行當,基本上各縣都有。

樂姬來源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從小買來的女奴,這種樂姬基本上沒有收入,樂坊東主包吃包住。

還一種是主動從業者,這種需要換籍,從平民籍貫變成樂、娼等賤籍,但不管是哪種方式,一旦入行,都很不容易脫身,一般到三十多歲以後,年長色衰,老大便嫁作商人婦,或者嫁給同行樂師。

只有少數長得好,運氣好的,被達官貴人看中,委身爲大戶人家小妾,像張雷的小妾就是樂姬從良嫁給他。

不過郭宋去年頒佈了脫籍令,廢除了賤籍,如果不是奴隸身份,普通賤籍身份的樂姬就是平民了,隨時可以走人改行,河東以及其他地方都已經執行,很快關中也會執行。

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了樂坊,這時,趙鈞指着對面一個擺攤賣豆腐的婦人道:“那個就是告狀的婦人,她在這裡擺攤賣豆腐,盯着自己女兒呢!”

郭宋看見了婦人,見她年約四十歲左右,滿臉滄桑,看得出吃了很多苦頭,郭宋隨口問道:“她叫什麼?”

“她也姓郭,靈州鳴沙縣人氏,好像叫做郭萍!”

郭宋微微一愣,居然也是鳴沙縣?但隨即他臉上露出了震驚之色,這個婦人叫做......郭萍?

籍貫也對,姓名也對,難道....會是她?

郭宋的前身就是靈州鳴沙縣人,父母雙亡,只有一個姐姐,後來嫁到鳳翔府,也就是岐州,郭宋特地託樑蘊道幫忙找過她,幾年前,樑蘊道打聽到了這個大姐下落,但找到她家時,她家已經人去屋空,不知所蹤,鄰居也是後來的,一點都不知情。

樑蘊告訴郭宋,他的大姐叫做郭萍,嫁給一個叫做周涼的同縣小商人,在雍縣做豆腐爲生,由於鳴沙縣屢屢被薛延陀人入侵,不安全,郭萍便跟隨丈夫遷去了雍縣,但周涼在十年前就已經病故,她成了寡婦,拉扯着一兒一女長大,日子過得很艱難,五年前一家人便失蹤了,現在下落不明。

“她女兒什麼時候被拐?”郭宋不露聲色問道。

“她的狀紙上說是五年前,女兒十歲,現在十五歲了。”

“她女兒姓什麼?”

“好像是姓周。”

名字也對上了,這個中年婦人十有八九就是自己的大姐。

這一刻,郭宋的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過,那個可憐的婦人竟然是自己大姐,難怪他剛纔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很關心她的案子。

郭宋已經沒有心思去樂坊了,便令道:“回縣衙!”

他調轉馬頭返回縣衙,衆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連忙跟上,走到縣衙門口,郭宋對趙鈞道:“那樁拐賣案要重審,現在就審,被拐賣的孩童不允許賣身爲奴,它的賣身契不成立,樂坊東主收買拐賣孩童,必須嚴厲重罰,處以死罪!”

衆人都呆住了,郭宋的親兵郎將趙駿猜到了幾分,勸郭宋道:“殿下,或許我們可以從樂坊東主身上追查拐賣孩童之人。”

郭宋冷冷道:“孩子的身契是雍縣辦的,從雍縣就能查到。”

“殿下,時間久遠,不一定能查到,而且樂坊東主不買,那個小娘子的命運恐怕會更悲慘。”

郭宋明白更悲慘的意思,那就是被賣到妓院,他略略沉思片刻,便點了點頭,又對縣令趙鈞道:“可以饒他一死,但拐賣的孩童不準爲奴,她的奴籍不成立,開始審吧!”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百三十章 晉升子爵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集結登州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五百五十一章 意外發現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四百三十九章 機緣湊巧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九百二十七章 奔襲黎陽(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八百四十章 千里追蹤(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