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

當天下午,長安宮內傳出旨意,任命郭宋同時兼任安西和北庭節度使,爲表彰其收復西域的功績,加封其爲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正式冊封其妻爲郡王妃,封其子郭錦城爲高昌縣公,另外,三軍將士的升賞由郭宋全權決定,提交兵部批准。

李適隨即又下了第二道旨意,大將軍哥舒曜爲國捐軀,追封其爲西平郡王,襲承其父之爵,另賜荊州大都督,諡號忠勇。

李適又同時頒佈手諭,同意馬燧和李抱真率軍南撤汴州,退出河北,命李抱真鎮守豫州,馬燧鎮守陳州。

獨孤立秋最近心情很是糟糕,他煩惱之源是來自於對天子李適的失望,剛開始來巴蜀時,李適躊躇滿志,要光復長安,誅殺朱賊,可才過了不到一年,他就開始追求奢華,開始揮金如土,又開始徵召宮女,完全沒有了光復長安的大志,而且還寵信宦官,不信任大將,居然讓宦官掌握軍權。

獨孤立秋對李適已不抱任何希望,作爲家主,他必須要爲自己家族的命運着想了。

這時,管家在門口稟報,“老爺,薛尚書來了!”

獨孤立秋從沉思中驚醒,連忙道:“快快請進!”

他連忙走到院門,只見管家把薛勳請了進來。

獨孤立秋笑道:“很難得賢弟到我這裡來啊,歡迎之至!”

薛勳行一禮道:“等會兒還得煩請兄長送我入城!”

薛勳雖然是禮部尚書,但沒有夜間開城門的特權,只有相國纔有。

“小事一樁,我等會兒送賢弟回去,請到堂上坐!”

兩人在大堂上坐下,侍女給他們上了茶,獨孤立秋微微笑道:“恭喜賢弟了!”

獨孤立秋說的恭喜,是指今天天子正式下旨,冊封郭宋之妻薛氏爲郡王妃,上次郭宋雖然封張掖郡王,但沒有冊封王妃,這次就把他妻兒一併補上了。

薛勳心中有點得意,當年他來巴蜀出任簡州長史時,就有青城山高人給他女兒看相,說他女兒將來貴不可言,現在看來,果然是這樣,今天他和妻子都高興壞了。

薛勳又道:“我今天來拜訪兄長,也是和這個有點關係,今天我接到女兒的回信了。”

“她怎麼說?”獨孤立秋有點緊張問道。

“我女兒在回信中說,如果她夫君能得到獨孤家族的支持,這對他的事業是很大幫助,她沒有理由反對。”

獨孤立秋長長鬆了口氣,“王妃真是賢良慧達,郭宋好福氣,得此賢妻。”

薛勳又道:“不過她提了一個小小的條件。”

“請說!”

“王妃說,她很喜歡獨孤幽蘭,希望家主考慮。”

獨孤立秋呵呵一笑,“我說就是她,她是我的小女兒,去年她去過一趟張掖,和薛王妃相處得不錯。”

薛勳愣住了,他不得不佩服獨孤立秋老謀深算,爲了讓濤兒答應這門婚事,居然讓他小女兒先去了張掖,不用說,獨孤之女一定表現得很不錯,贏得了濤兒的好感。

薛勳也不好多說,只得乾笑兩聲道:“如果這門婚事能成,我們真成親家了。”

獨孤立秋呵呵一笑,“那叫什麼,連襟?就當做是連襟吧!”

“那相國要去張掖嗎?”

“我不太方便前去,畢竟要經過朱泚的地盤,不過我可以找個證婚人,他應該很願意替我走一趟。”

“不知是何人?”

獨孤立秋微微笑道:“顏真卿!”

“啊!他現在哪裡?不在長安嗎?”

獨孤立秋搖搖頭,“他若在長安,朱泚會放過他?他隱居在原州平高縣,那是他妻子的孃家。”

薛勳沉吟一下,“莫非他隱居在崆峒山?”

獨孤立秋豎起大拇指,“賢弟一猜就中。”

兩人心知肚明,一起大笑。

獨孤立秋喝了口茶又道:“今天天子又提出劃撥三百萬貫修建禁苑,賢弟知道這件事吧!”

薛勳神情凝重地點點頭,“坦率說,我對天子很失望,不積極謀劃光復長安,還居然開始享受起來,聽說他還廣攬文學博士,建立文學館,整天吟詩作賦,頗有幾分‘此間樂,不思歸’之態,長此以往,大唐命運堪憂。”

“賢弟說得一點不錯,我也是非常擔憂,想放鬆可以,適當享受一下也沒什麼,他畢竟是皇帝,但他居然那麼寵信宦官,而不相信大臣,更不相信將領,這就危險了,搞不好會出現第二個權力中心。”

“什麼?”薛勳顯然沒有反應過來。

“以宦官爲首的權力中心,對抗政事堂,南北朝時代的很多皇帝都喜歡幹這種事情,美其名曰,權力平衡。”

薛勳臉色有點發白,如果是那樣,大唐就危險了。

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一聲長長的慘叫聲,‘啊——’

獨孤立秋騰地站起身,厲聲問道:“出了什麼事?”

門口閃過一個黑影道:“啓稟家主,有人在屋頂上竊聽,被我們發現了。”

獨孤立秋和薛勳面面相覷,快步走出大堂,只見院子裡躺着一個黑衣人,身邊有柄長劍,他被四五個執劍黑影團團圍住。

薛勳心中醒悟,這些黑影恐怕就是傳說中的飛狐衛了。

“他是什麼人?”獨孤立秋大步走上去。

“家主,他已經服毒自盡了,他身上什麼線索都沒有,不知從哪裡來?”

“你剛纔說,他在竊聽?”

“是!卑職親眼見他掀開瓦,附耳偷聽家主的談話。”

獨孤立秋臉色忽然變得很難看,他回頭對薛勳道:“賢弟能猜到他是誰派來的?”

薛勳點了點頭,他想起了前段時間一個說法,藏劍閣的一部分武士跑來成都,被天子收編了。

.........

時間進入了六月,天氣變得炎熱起來,六月的河西走廊儼如天降流火,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但夜裡卻比較涼快。

月朗星稀地夜晚,一支長達五十幾裡的隊伍正在月光下浩浩蕩蕩向東而行。

這支隊伍主要由八千輛大車和一萬頭駱駝組成,滿載着難以計數的戰利品,還有一百多隻頭羊、八萬匹戰馬。

一萬名唐軍騎兵護衛這支運輸大隊,他們去的時候是兩萬人,回來時卻是一萬騎兵,其他軍隊都留在了安西和北庭,顯然還不夠,郭宋回去還得向安西和北庭繼續調兵遣將,尤其是北庭,有葛邏祿和回紇一隻狼和一隻虎窺視,他必須加強防禦。

天氣實在太熱,隊伍只能白天休息,夜裡行軍,這天夜裡,郭宋率領大軍已經從肅州進了甘州,整整走了四個月,他們又回到了甘州。

現在郭宋最急切的一件事,就是想了解鐵火雷的開發情況,以前他還不是太在意,只是把它當做戰爭的輔助武器,但現在他卻很急切,他在河西和安西不可能投入太多的兵力,能不能守住北庭和安西,就要依靠這種威力強大的守城武器了。

“使君,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方向,能給卑職透露一點嗎?”李冰催馬跟上郭宋,低聲笑問道。

郭宋看了他一眼,呵呵笑道:“我家鄉有句俗話,叫做步子邁得太大,會扯着蛋!我覺得這話就是在說你,你要小心。”

李冰不由自主地併攏腿,又道:“卑職不太理解。”

“我的意思就是說,好好歇兩年吧!安西和北庭不是那麼容易拿下來,尤其是北庭,後面肯定還會有反覆,我們極有可能還要面對回紇和葛邏祿的挑戰,還要拿下大小勃律,我覺得至少還要花三年的時間才能將安西和北庭穩固下來。”

李冰點點頭,“卑職明白了!”

郭宋拍拍他肩膀笑道:“等鞏固了西方,纔是我們向東看的時候!”

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十四章 誤入密洞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無米之炊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太后詔書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五百三十章 休而不退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四十四章 返回崆峒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三十章 西市事件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計前嫌第二百五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