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

皇宮內一片哭聲,韓滉站起身高聲道:“各位,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大唐不可一日無君,我們當擁戴太子登基,然後再給天子辦事後事,那時候大家再深切哀悼。”

李勉也道:“韓相國說得不錯,我建議政事堂立刻商議具體方案。”

不多時,常袞、韓滉、顏真卿、段秀實和李勉五名相國聚集在一間屋子裡商議後事,韓滉沉聲道:“最好有天子傳位聖旨,我覺得這份旨意應該有,卻不知道在哪裡?”

常袞也道:“不光要有傳位聖旨,還應該有玉璽、兵符,然後要不要等天亮後再擁戴天子登基?”

顏真卿高聲道:“各位,請聽我一言。”

四人一起望向顏真卿,顏真卿道:“玉璽也好,傳位聖旨也好,或者太后懿旨也好,這些都是用在皇位不確定的情況之下,而現在大唐有儲君,天子駕崩,他便可名正言順登基,我們現在應該商議太子怎麼登基,而不是商議該讓誰登基。”

衆人紛紛點頭,還是顏真卿看得透徹,李勉道:“不能等到天亮,必須立刻召集百官進宮,聚會含元殿,先擁戴太子登基,條件成熟時,再舉行登基大典。”

這時,門外有人稟報道:“樞密使董秀要見各位相國!”

魚朝恩、李輔國等人被誅殺後,李豫提拔內侍劉忠翼和董秀出任大內總管和樞密使,儘管李豫吸取魚朝恩的教訓,不讓這二人執掌軍權,但這兩人依舊漸漸掌握了大權,尤其樞密使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天子很多口諭都是由樞密使董秀傳達。

衆人連忙請董秀進來,董秀哭得滿眼紅腫,進來道:“咱家是來請太子殿下進宮商議後事。”

衆人面面相覷,常袞急道:“太子不在我們這裡,我們還以爲他在寢殿裡。”

董秀愣了半晌道:“天子駕崩不久,他便匆匆離去,咱家還以爲他和各位相國在一起。”

韓滉搖搖頭,“我們在商議太子登基之事,如果他在我們這裡,我們肯定會請他一同商議,他確實沒有出來。”

“這可奇怪了,太子殿下到哪裡去了?”

董秀拱手道:“那我再去別處找找。”

他帶着兩名宦官匆匆去了,常袞眉頭一皺,“這是怎麼回事,太子怎麼會在關鍵時刻突然離開?”

顏真卿沉吟一下道:“我覺得太子應該是被保護起來了。”

這時,一名侍衛道:“韓相國,有人急找!”

韓滉匆匆走出去,不多時面帶輕鬆地走了進來,“有太子殿下消息了。”

衆人精神一振,連忙問道:“殿下在哪裡?”

“剛纔太子殿下派人來告訴我,他已被藏劍樓武士護衛到西內苑軍營內,目前安然無恙,他希望我們在天亮前做出決斷,一旦我們準備好,他可以隨時進宮。”

衆人頓時鬆了口氣,太子殿下實際上已經被郭子儀保護起來,有軍隊護衛,那就安然無恙了。

常袞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嫉妒,關鍵時刻,太子通知的是韓滉,而不是自己,說明韓滉在太子心中的地位比自己更高。

韓滉拍拍掌道:“不要耽誤時間了,立刻通知百官進宮,我們這邊準備好了,就可以通知太子殿下入宮。”

..........

五更時分,得到消息的文武百官紛紛趕到了大明宮,含元殿內點亮了數百盞燈籠,將大殿照如白晝,殿內已經聚集了五六百名大臣,他們議論紛紛,天子駕崩,新帝登基,對所有人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每個人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內有藩鎮割據,外有異族虎視,大唐帝國會何去何從?

這時,外面傳來急促的奔跑聲,只見一隊侍衛飛奔進殿,爲首侍衛高聲喊道:“儲君即將駕到!”

百官紛紛列隊,大殿內很快變得鴉雀無聲,在大殿外的丹鳳門廣場上出現了大隊士兵,他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身穿盔甲,手執長兵器,顯得殺氣騰騰。

這時,一隊隊帶甲士兵走進丹鳳門廣場,在無數帶甲士兵的中間,是騎在馬上的太子李適,他身邊跟着百名心腹侍衛。

三千名帶甲神策軍士兵護衛着太子李適進了大明宮,軍隊在丹鳳門廣場上列隊,由三十名侍衛簇擁李適走進了含元殿,數百大臣皆跪下迎候新天子到來。

李適頭戴沖天冠,身穿赭黃金龍袍,腰帶飾有十三環與鉈尾,腳穿六合靴,他踏步上了丹陛,坐上了父皇的帝位,大臣們三呼萬歲,這一刻李適忽然有了一種高高在上,俯視衆生的帝王之心,感受到了九五至尊的威嚴,他終於成了大唐帝國的新君王。

這一刻他雄心萬丈,他要在自己手中重現大唐中興盛世。

.........

天子駕崩,新帝登基,下旨尊諡曰睿文孝武皇帝,賜廟號代宗,舉國哀悼,長安罷市十天,朝廷停朝十天,禁娛一個月,整個長安都沉浸在天子駕崩的哀痛之中。

代宗皇帝在位十六年,徹底平定安史之亂,恢復大唐社稷,誅殺奸閹李輔國、魚朝恩,剷除奸相元載,重用韓滉、劉晏、顏真卿等名相,改革鹽政,加強漕運,休養生息,使千瘡百孔的大唐經濟迅速恢復,贏得萬民愛戴。

但李豫同時對安史之亂餘孽妥協過多,導致軍閥割據,在河北中原等地迅速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藩鎮,使大唐事實上形成了中央朝廷和地方軍閥兩個政權,這個後果也是李豫始料不及,給後繼者留下了巨大的政治包袱。

.........

郭宋是在洛陽得到天子駕崩,新帝登基的消息,這個消息令他十分震驚,要知道歷史上的李豫應該是在大曆十四年去世,此時足足提前了半年。

郭宋和薛濤是在三天前乘馬車抵達洛陽,他們在揚州換了船北上,在淮河又改乘馬車北行,他們從成都出發,足足走了一個月才終於抵達洛陽。

目前他們住在薛濤的外祖父家中,薛濤的外祖父和外祖母都健在,他們格外疼愛這個外孫女,一定要留他多住些日子。

薛濤的父母早已經抵達長安,而且薛勳因爲平定楊子琳之亂有功,被太子李適升爲正五品中散大夫,出任秘書省少監,監掌經籍圖書,距離他出任簡州長史才短短半年時間,升官之快,令同僚們羨慕不已。

郭宋心事重重回到了韓府,韓府其實是一座佔地只有三畝的小宅,旁邊還有一個很小的書院,叫做韓氏書院,有學生三四十人,薛濤的外祖父叫做韓崇功,是洛陽有名的大儒,薛勳就是他的得意門生,韓崇功甚至把女兒也嫁給了他。

韓崇功有個好友裴冕,後來出任相國,他十分欣賞薛勳的才華,正是得到裴冕的推薦,薛勳才能入仕爲官,十幾年來從八品小官,一步步升爲五品高官。

郭宋剛走進府宅,正好遇到韓崇功,郭宋連忙行禮,韓崇功也頗爲讚賞郭宋的人品,年輕男女同行一個月,他始終能夠守禮不逾越,確實難能可貴。

韓崇功見郭宋神情凝重,便問道:“郭公子,出什麼事了嗎?”

郭宋黯然道:“剛剛在茶樓得到一個消息,天子駕崩了。”

“啊!這個消息可當真?”

郭宋點點頭,“我在成都便聽說天子病重,我想應該是真的。”

韓崇功長嘆一聲,“明君逝去,大唐之不幸也!”

他又問郭宋道:“你要趕回長安嗎?”

“或許吧!”

韓崇功見郭宋目光中有傷感之意,便勸慰他道:“先帝去世,新君登基,既是悲事,但也是喜事,想開一點,不要太憂鬱了。”

“多謝前輩開導!”

郭宋行一禮向客房走去,他心情很沉重,他雖然是靠自己本事一步步走到今天,但李豫對他確實有知遇之恩,李豫去世,讓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傷感。

郭宋在房間裡坐了片刻,只見薛濤帶着小丫鬟阿秋匆匆趕來,“郭郎,聽外祖父說,你要趕回長安?”

郭宋點了點頭,“天子駕崩,新帝登基,我確實應該趕回去。”

薛濤沉思片刻道:“我和你一起回去!”

“你外祖父希望你多住兩天......”

薛濤笑道:“多住兩天也還是要回去,早兩天晚兩天也沒什麼區別,再說,我獨自一人回去,你也不放心對不對?”

郭宋勉強笑了笑,“你說得對,我確實不太放心!”

薛濤嫣然一笑,“那不就行了,我們收拾東西,明天一早出發!”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沙州吐蕃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八十六章 藩鎮作亂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百三十七章 狙擊破局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意外來客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四百五十六章 協商劃界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階段勝利第七百六十七章 夜襲船場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血戰庭州(中)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五十五章 求才若渴第一百零七章 甘雨出事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連夜行動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人立威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五百六十六章 循循教導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淮河封鎖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戰庭州(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六百三十七章 紙上談兵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