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

早春的豐州正在忙於分田,新土地還是位於九原縣北部,九原縣位於南黃河北岸,它的南面發展餘地不大,但北面卻有大片土地。

和上一次臨時改爲奔跑搶田相比,這次分田又恢復了最初的方案,由抽籤決定。

事實上,搶田會產生不少弊端,比如前一天晚上就會有人偷偷拔掉木樁,或者派家人在中意的田地蹲着,一旦開跑就直接拔掉樁子,所以這種辦法只能用一次,而且是打衆人一個措手不及,用過一次就不能再用了。

抽籤相對還是比較公平,大家都憑運氣,抽到哪塊土地就是那塊土地。

在城北的曠野裡搭了一座木臺,木臺正中放着兩隻大鐵箱子,裡面都是寫有地塊的木籤,每家派一名代表上前抽一支籤。

臺下早已排了長長的隊伍,每人手捏戶牌,伸長脖子望着上面人抽籤。

抽籤很快,兩隻大鐵箱子分爲黑籤和紅籤兩種,黑籤是一頃籤,紅籤是一頃半籤,規定很明確,不管家庭組成情況如何,最多隻有一頃半,比如有兩個兒子或者三個兒子,比如有兒有女,再比如兒子已經成家,但女兒還沒有嫁人等等。

不能因爲你有五個兒子就要分五頃土地,那不行,每戶上限一頃半,想多得土地只有兩個辦法,要麼分家,要麼從軍。

抽籤很快,衆人排隊如流水一般上去,抽完籤然後去登記,當然也可以先去看了土地後再回來登記,在登記之前,彼此間換籤也可以,所以去登記的百姓倒不多,拿到籤以後,大家都先跑去看土地了。

官府考慮得很周密,爲防止有人塗改木籤,還特地給每支木籤編號,每支木籤對應哪一塊土地都在土地登記簿上寫得清清楚楚。

“下一個!”主持官員一聲高喊。

一名三十餘歲的粗壯男子慌慌張張跑上臺,一名官員看了看他的戶牌,指着紅箱道:“去抽紅籤!”

男子伸手在箱子裡抽了一根紅籤,問道:“現在就登記嗎?”

官員笑道:“你現在登記可以,去看完土地後回來登記也可以,這個隨便你,你自己決定。”

“那我還是先去看土地吧!”

男子匆匆下去了,官員又高聲喊道:“下一個!”

又一名中年男子跑上木臺.......

郭宋就在不遠處查看抽籤過程,這是第二批移民,算上去年秋天那一批,已經有七千戶移民願意落戶豐州。

薛長壽在一旁問郭宋道:“估計今年開始,軍屬就會陸續遷徙而來,使君打算拿哪邊的土地給他們?”

郭宋微微笑道:“軍屬我打算安置在豐安縣和永豐縣,豐州有足夠的土地,完全不用擔心。”

就在這時,天空忽然傳來急促的鷹鳴聲,郭宋擡頭,只見猛子在他頭頂上疾速盤旋,郭宋心中頓覺不妙,猛子一定是發現什麼了?

他伸出手,猛子收翅落下,落在他手臂上,在他手臂上啄了幾下,又騰空而去向西方飛去。

薛長壽也比較瞭解猛子,他連忙問道:“難道猛子發現敵情了?”

郭宋點點頭,“我擔心薛延陀會在初春時過來,就讓猛子在西面黃河附近巡視,那邊是它的地盤邊界,它應該是發現有敵情了。”

“是巡哨探子,還是大股敵軍?”薛長壽又追問道。

“看它急促的樣子,應該軍隊不少,至少有幾千人。”

郭宋隨即對薛長壽道:“抽籤結束後就停止分田,然後實施緊急狀態,通知所有人進城!”

緊急狀態是豐州實施的一個預警方案,當敵軍主力來襲時,包括豐安縣在內的所有民衆都要立刻遷入九原縣,主要方式是點燃烽火,同時派人去附近各村通知。

薛長壽點點頭,“我知道了!”

郭宋立刻調轉碼頭,帶着幾名隨處向軍營方向奔去。

.........

郭宋一路疾奔進了軍營,他沿着馬道直接奔到大賬旁,問道:“李季將軍可在?”

“回稟使君,李將軍到縣城軍衙去了。”

郭宋隨即對士兵令道:“敲響威震鼓!”

威震鼓是緊急聚將令,軍營敲響,城頭上也會敲響,聲音可達三十里,三十里範圍內的將士聽到鼓聲,都會立刻趕到軍營。

不僅要通知城內的將士,也要通知在軍田裡耕地的士兵。

“咚!咚!咚!”

如果天邊滾雷一般的威震大鼓敲響,城頭上安置的三十面威震鼓也跟着同時敲響。

在各處忙碌的將士從四面八方趕到大營。

半個時辰後,李季也帶着樑武從軍屯地趕回了大營,大帳內十幾名中郎將和郎將濟濟一帳。

郭宋肅然對衆人道:“猛子剛剛帶來消息,它可能發現了敵情。”

郭宋又問李季,“斥候有消息嗎?”

豐州軍也布了十幾名斥候在黃河東岸一帶,如果發現敵軍渡河,他們也會發鷹信通知九原縣。

★ttκā n ★℃ O

李季躬身道:“我已派人去鷹塔確認,很快會有消息過來。”

李季話音剛落,帳門口有士兵稟報,“啓稟使君,鷹塔緊急快信!”

果然來了,郭宋上前,從一名士兵手中接過鷹信,打開看了一遍道:“今天上午,兩千薛延陀騎兵開始渡河!”

衆人面面相覷,剛纔還有人懷疑郭宋的猛子,現在大家心悅誠服,不愧叫做斥候大將軍,果然是通靈性,不是一般的鷹能相比。

郭宋也微微愣住了,怎麼才兩千騎兵?

李季比較瞭解薛延陀軍隊,他躬身道:“薛延陀進攻靈州,也有多次是先派先鋒過來,先鋒一般都是兩到三千騎兵,敵軍主力相隔他們約兩天的距離。”

郭宋緩緩點頭道:“對方先派兩千騎兵過來,完全不擔心會引起我們警惕,說明他們沒有偷襲的打算,就是準備大舉進攻豐州,這一次他們應該準備充分,攜帶有輜重,如果是攜帶輜重的話,他們主力就不會從正西面渡河過來,而是從淺水灘淌水過來,淺水灘那邊河面很寬,但是水淺,輜重完全可以過來,那麼我們該怎麼應對,我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郭宋的目光落在張森身上,張森當年是白亭副守捉,雖然出身貧寒,但很有頭腦,頗具謀略,郭宋對他當年識破沙陀人的計策,印象深刻。

“張將軍說說你的想法?”郭宋對張森笑道。

張森沉吟一下道:“首先我們要確定對方兵力有多少?纔有相應對策......”

旁邊李季立刻接口道:“對方的總兵力應該是兩萬,是先鋒軍的十倍,這是薛延陀軍隊的慣例。”

張森點點頭,繼續道:“卑職估計應該也是兩萬左右,薛延陀的兵力也就五萬,若超過五萬,他就要和思結部決戰了,前年秋天損失了一萬五千人,那還有三到四萬之間,考慮到他們還要留守後方,那麼派兩萬人的可能最大,卑職建議打防守反擊,我們把所有三鎮軍隊都集中到九原縣,加上民團,我們的軍隊也超過兩萬了,我們先利用城池優勢削弱對方兵力,削弱到一萬人左右時,趁他們士氣低迷,我們便可以集中軍隊一戰勝之。”

“李騫將軍說說!”

郭宋的目光又轉向中郎將李騫,他和李季同姓,又都是中郎將,所以郭宋對他們兩人是直呼其名。

李騫躬身道:“卑職贊同張將軍的分析,另外卑職再補充一點,我們應該向靈州求援,朔方軍兩萬餘人,加上我們的軍隊,就已經是對方的兩倍了,如果朔方軍抄了對方的後路,兩軍夾擊,薛延陀軍隊必然全軍覆滅,這是一次好機會,使君當立刻向節度使求援。”

郭宋半晌沒有說話,他和新任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的關係處得很不好,李懷光去年上任時,自己特地去靈州拜見他,李懷光卻毫不客氣地要求自己發誓向他效忠,並要歃血爲盟,被自己一口回絕,雙方不歡而散。

隨後李懷光便在各種環節上卡自己的脖子,推翻了段秀實給自己的各種承諾,豐州的船最終只造了五艘,倉庫也沒有造起來,道路更不用說,除了軍俸是朝廷直接撥給豐州,其他財物都被他卡住了,使豐州和節度府幾乎脫了鉤。

這個時候自己向李懷光求援,他肯不肯出兵還是一個大問題,就算出了兵,也是他爲主導,不要指望他會配合豐州作戰。

郭宋暫時不考慮李懷光,隨即又問趙雲倫,“趙將軍的看法呢?”

趙雲倫躬身道:“卑職也同意張將軍的想法,但李懷光不能指望,我們還得靠自己,卑職建議先集中兵力,全殲敵軍的先鋒,給百姓們遷入城內爭取時間。”

趙雲倫以及張森的方案和郭宋想法不謀而合。

郭宋點點頭,“看來全殲這支先鋒軍已成爲共識,那我們具體來商議一下,怎麼幹掉這支軍隊?”

........

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六百九十三章 視察雲州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一百五十五章 霸王之戟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人相邀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三十三章 武道大會(十三)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一十二章 勢力代表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