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

入夜,樑家堡內張燈結綵,燈火通明,樑蘊道特地設家宴宴請郭宋,他還特地把一羣年輕將領請來作陪,包括李季、樑武、樑武、林泰、林鳳、郭絳、曹萬年等等二十餘人,樑靈兒當然也坐,她顯得有些扭捏,衆人看她的目光都不對。

主要是她化妝太離奇了,堆雲秀髮上插了三組六把梳子,而且梳子形狀是金刀銀劍玉長矛,頗有點殺氣騰騰。

這還是小問題,她臉上貼着桃花金箔,別的小娘是額頭上貼兩三個,她是從額頭到下頜,貼了一圈,關鍵是她的眉毛,原本的眉毛被她修成峨眉式的綠眉,峨眉式就是兩簇眉毛豎在兩邊眉頭,又短又粗,而且染成了綠色。

樑武一拍桌子,十分不滿道:“小妹,你化的是什麼妝,亂七八糟的,還不快去卸掉!”

樑靈兒一臉不屑地撇撇嘴,小聲道:“說你就是土包子還不承認,這是長安最流行的黛眉桃花妝,虧你還剛剛從長安過來。”

她不理睬樑武,又滿臉期待問郭宋道:“郭大哥,你覺得呢?”

說實話,郭也覺得這種妝很難看,小娘子清清爽爽不好嗎?但樑靈兒現在正是青春叛逆期,還真不能當衆傷她的自尊。

郭宋打了個哈哈道:“確實是黛眉,又叫翠眉,杜甫有詩云,翠眉縈度曲,雲鬢儼分行,說的就是這種綠色翠眉,只要靈兒自己喜歡就行,我們不要管那麼多?”

郭宋想含混過去,樑靈兒卻不幹,追問道:“郭大哥,你還沒說它好不好看呢?”

“這個.....我們都是粗人,不太懂得欣賞,不過說實話,你頭上的六把梳子倒很有特色,刀劍齊鳴,我很喜歡!”

樑靈兒心中又高興了,她摸摸頭上的梳子笑道:“這還是我託人在京城聚寶閣打造的,它們東主還真是個白癡,只收了我一文錢,哈哈!天下這還有這種便宜事。”

‘咳!咳!’郭宋被酒嗆住了,心中暗暗埋怨張雷,這是何必呢?白做了人情還捱罵。

樑武和李季都知道聚寶閣是郭宋和師兄的產業,樑武眉頭剛剛豎起要怒斥小妹,郭宋連忙擺擺手,“不提這件事了,我們喝酒!”

.........

三天後,郭宋率領三千朔方軍北上了,河套平原自古便是西北的最重要產糧基地,也是遊牧民族窺視中原王朝的橋頭堡,對長安的防禦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唐王朝安史之亂結束十年後,又重新加強了對河套平原的控制,恢復朔方軍兵力,重新控制三座受降城,加強對豐州的掌控,這一切都是這次郭宋出任受降城三鎮兵馬使的背景。

朔方節度府也深知朝廷的用意,更知道目前靈州防禦的薄弱點在哪裡?那就是豐州。

三座受降城、豐州和靈州是整個朔方軍防禦的一條線,如果豐州被薛延陀或者其他遊牧民族攻佔,那麼這條線就被從中剪斷了,所以這次郭宋出任三鎮防禦使兼朔方節度副使就成了加強豐州防禦的一個契機。

跟隨三千軍隊北上的,還有一百餘艘大型皮筏,運載着糧食、食鹽、生鐵、兵甲等等各種軍事物資,十幾支拉縴隊伍喊着號子,拉拽皮筏子前行。

靈州的造船技術還是比較落後,造不出大型船隻,他們便採用了皮筏子的方式來運輸物資,這也是遊牧民族普遍使用的水上運輸工具,在風平浪靜的河套平原黃河上航行,倒也勉強能使用,不過比起貨船,還是差點太遠。

大軍一路北上,五天後抵達了中套平原,也就是黃河‘幾’字型最上方的一條橫線處,黃河在這裡分成南北兩股,流淌數百里後又合二爲一,繼續東流,這裡便是大唐的豐州。

和兩年多以前郭宋第一次來中套平原相比,這裡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荒涼、肥沃、人跡罕至,但在東漢時期,這裡卻是沃野千里,到處是大片大片的農田,隨處可見村落和城廓,漢朝這裡建立了數十座縣城,近百萬漢族農民在這裡生活。

數百年的兩晉南北朝,這一切都被摧毀,而隋唐以來剛剛纔有的一點點繁盛,又被一場安史之亂徹底顛覆了。

目前豐州就只剩下兩座縣城,一座九原縣,位於豐州中部,南黃河北岸,有百姓一萬餘人,另一座豐安縣,位於豐州東部,只有人口兩千餘人。

薛延陀人也曾經三次想攻打豐州,但都因爲豐州的戰略地位遠遠不如靈州重要,使薛延陀可汗三次改變計劃,沒有攻打豐州,同時也使豐州三次僥倖逃過滅頂之災,否則只有數百士兵守衛的九原縣在強大的薛延陀騎兵面前,只能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這天上午,郭宋率領三千軍隊抵達了九原縣,‘啾——’猛子在天空一聲長鳴,向縣城方向飛去。

距離縣城還有數裡,郭宋便遠遠看見了九原城牆,城牆不高,只有兩丈,不過它是用大青石砌成,迄今已有百年,依舊十分堅固,郭宋用馬鞭一指遠處城牆,笑着問李季道:“李將軍認爲這座縣城能抵禦住薛延陀人的進攻嗎?”

李季對郭宋這個問題沒有什麼猶豫,他搖搖頭道:“坦率地說,我認爲不能,太矮了,如果薛延陀人多點進攻,會在一個時辰內攻下城牆。”

郭宋點點頭道:“所以我在考慮,我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要加寬加高城牆。”

李季一怔,“使君覺得薛延陀人會攻打豐州?”

郭宋笑了起來,“莫非李將軍真以爲是我兩年前的一把火,使薛延陀人害怕了?不敢南下了?”

“我不至於這樣幼稚,應該是朝廷加強了朔方軍,同時思結部吞併了阿布思部,使薛延陀人有了忌憚,不敢輕易南下了。”

“不敢打靈州,那豐州呢?一萬多人口啊!這麼大塊肥肉放在這裡,薛延陀會熟視無睹?”

李季沉思片刻道:“薛延陀人已經兩年沒有南下了,很可能明年春天會再次南下,搶掠豐州。”

郭宋的眼中閃過一絲憂色,他緩緩道:“秋高馬肥,我擔心今年秋天薛延陀人就會殺來。”

李季也知道郭宋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遊牧民族發動南下入侵時間大多是春天和秋天,其實秋天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李季也擔憂起來,他連忙道:“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準備?”

郭宋點點頭,“不管薛延陀人秋天會不會來,但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立刻行動起來,全力以赴備戰。”

“卑職明白了,卑職會立刻安排斥候在豐州邊緣巡視敵軍探哨情況。”

.........

軍隊抵達了九原縣,縣令謝長治,縣丞王遼,縣尉張文龍以及一名駐軍校尉出城迎接郭宋的到來,還有數十名長者也一併出城迎接。

郭宋緩緩停下戰馬,謝長治連忙上前躬身施禮,“縣令謝長治參見郭使君!”

郭宋翻身下馬,抱拳回禮道:“謝縣令不必多禮,我奉朝廷旨意出任受降城三鎮兵馬使兼朔方節度副使,所以我準備將軍衙放在九原縣,謝縣令應該知道這件事了吧!”

“下官已經知曉。”

“那就好,大家立刻回城,我有重要事情和大家交代。”

衆人簡單地見了禮,就跟隨郭宋匆匆回城了,九原縣城周長有三十餘里,佔地不小,縣城內也有一種不小的軍營,可容納士兵五千人,但平時只有五百人駐紮。

李季先帶士兵去軍營內駐紮休息,校尉姜平也想一起去,卻被郭宋叫住了。

“姜校尉,我有重要事情安排你,請先到縣衙商議!”

“卑職遵令!”

姜平連忙讓副手去安排遠道而來的士兵休息,他自己則跟隨着郭宋。

衆人來到縣衙,郭宋坐在大堂上首,他對衆人道:“我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擔心薛延陀軍隊會殺至九原城?”

縣令謝長治道:“確實很擔心,薛延陀人已經兩年沒有騷擾靈州了,我們真擔心明年春天薛延陀人會入侵豐州。”

郭宋看了一眼衆人,緩緩問道:“謝縣令以及在座各位爲什麼不擔心今年薛延陀人就殺來呢?”

這個問題讓在座所有人都呆住了。

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五百七十二章 連環毒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三百八十三章 迎娶之日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四百八十二章 連橫合縱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九百八十八章 請客深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四百二十五章 霍宦秘諫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六百八十六章 失手被抓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藥鋪事件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幕後元兇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一百六十章 可汗進京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