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

兩人說着,很快便來到了中軍大帳,郭子儀已經笑呵呵等候在大帳旁,郭宋連忙躬身施禮,“卑職參見大帥!”

雖然郭宋沒有佔用郭子儀的三個郎將名額,但最後的結果一樣令郭子儀十分欣慰,這個性格極強的孩子,最終還是繼承了師父王忠嗣的衣鉢,走上了爲國開邊戍疆的道路。

“我們進大帳說話!”

郭子儀將郭宋請進了大帳,請他坐下,又讓親兵上了茶,這纔對郭宋道:“聖上的手諭前天就送到了,明確了你的職務,並讓我全力配合你組建出使安西的軍隊,重慶也會和你一起去西域,他作爲我私人的代表,也可以算是你的幕僚,幫助你訓練軍隊。”

郭宋回頭看了一眼郭重慶笑道:“重慶兄能和我一起去,當然最好,帶兵方面我確實經驗不足,還得多多仰仗重慶兄。”

郭重慶笑了笑,他早就知道自己要去安西了。

郭宋又問道:“聽說神策軍不會保留太久,最後會解散嗎?”

“最後確實要解散!”

郭子儀承認了這種說法,“神策軍是魚朝恩組建的軍隊,它在某種程度上是魚朝恩的私軍,解散它是天子和朝廷的共同決定,我不過是執行者,我打算從中挑出三萬精兵,補充朔方軍和隴右軍,現在已經有兩萬精兵了,你的三百人也會從中挑出,看看你有什麼要求?”

郭宋沉吟一下道:“這三百人不一定非要個個擅長騎射,擅長騎射當然也需要,但還需要一些有特殊技能的奇才,比如有人輕功高強,有的心靈手巧,有的能識百草,野外生存能力強,但不管是哪一種人才,一個大前提是必須的,他們自願爲國赴西域,甘願承受危險,我不希望半路出現逃兵。”

郭子儀點點頭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事實上,有五千名士兵強烈願爲國戍邊,我會盡快從這五千人中挑選出三百名士兵,你和重慶也一起參與挑選。”

.........

郭子儀特地在大營西北角給他們開闢了一片五百畝的獨立營地,三十餘頂大帳,郭宋也有了自己的大帳,大帳佈置很簡潔,只有一張桌椅和一口木箱,連牀榻也沒有,直接用粗羊皮鋪在地上,還有一塊軍毯和糠皮枕頭。

郭重慶抱來厚厚一本名冊,往桌上一放,“這是五千名自願士兵的資料,你要不要先看兩天?”

郭宋搖搖頭,“這種紙上談兵的東西沒有什麼意義,我還是想實戰挑選,我想分兩組,一組是騎射類,佔主要成分,大概兩百五十人左右,由你和樑武負責挑選,讓他們實際騎射,就像靈州騎射比武一樣,然後我負責挑選特殊技能者,爭取兩天時間把士兵定下來。”

“我明白了,還有什麼吩咐?”

郭宋想了想道:“還有就是從組建軍隊開始,就必須實施艱苦的條件和嚴格的訓練,包括你我在內,就算飲酒也只能喝奶酒,喝奶茶,吃乾肉,用粗劣的生活來磨練意志,這樣我們才能踏上西行的道路。”

郭重慶點了點頭,他也認爲郭宋的建議很有道理。

........

兩天後,三百名士兵列隊站在大帳前的空地上,他們有的身材高大強壯,但有點卻瘦小靈巧,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整齊地排列成三隊。

郭宋站在隊伍前面,高聲對衆人道:“從現在開始,你們就是遠征軍一員,兩個月後,我們將奔赴安西,代表朝廷去慰勞依舊堅守安西的唐軍將士,我不知道要去多久,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能活着回來,但我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平安歸來,爲了實現這個目標,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行最嚴格的體能訓練、格鬥訓練和生存訓練,願意吃最大的苦,願意冒最大的風險,願意跟隨我郭宋前往安西,請舉起你們的右手!”

郭宋高高舉起右手,所有將士也都毫不猶豫地舉起了右手,沒有一個人落伍,郭宋點點頭,指着身後三百隻布包,“這裡面有三天的乾糧,每人拿一份,然後一刻鐘後鳴鼓集合,開始第一次五百里遠途訓練,我希望每個人都披掛整齊,帶上刀和弓箭,長兵器可以不帶,現在解散!”

士兵們紛紛上前取了一隻布包便飛奔回營,以最後的迅速收拾必要行裝,一刻鐘後,密集的鼓聲響起,三百名士兵迅速集結,郭宋率領三百人無聲無息地離開了軍營,向東方奔去.......

三百士兵一路奔跑,天快亮時,他們抵達了新豐縣的白水鎮,郭宋見士兵們再也支持不住,便指着路邊松林道:“休息半個時辰,然後繼續出發!”

士兵們奔跑了至少四個時辰,都筋疲力盡了,進了松林便癱倒在地上,累得誰都不想說話,只片刻,所有將士都酣然入睡,郭宋則盤腿坐在松林旁,用師父傳授給他的奇異呼吸來調解身心的疲乏,這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能夠在短時間內消除疲乏。

半個時辰後,郭宋站起身喝道:“統統起來,準備出發了!”

士兵們從極度疲憊中爬起身,又繼續開始奔跑,很多士兵一邊跑一邊喝水吃乾糧,這時,樑武忍不住低聲問郭重慶道:“也沒說要跑到哪裡去?”

郭重慶微微笑道:“長史的目標是華山之巔,然後再從華山之巔下來返回軍營,這才結束第一場訓練。”

樑武只覺雙腿要抽筋了,居然還要爬上華山!

夜幕降臨時,他們終於抵達了位於華陰縣的華山腳下。

這一次郭宋讓衆人休息了一個半時辰,繼續教授大家呼吸的口訣,十幾個聰明的士兵中午時就學會了,用盤腿打坐的方法休息。

亥時左右,三百人開始華山山頂進發,華山山高路陡,險峻異常,在唐朝時就是著名的風景勝地,不過沒有一番膽量是不敢爬上峰頂,著名文學家韓愈爬上華山峰頂後幾乎嚇死,死活不肯下山,最後隨從將他灌得酩酊大醉後,纔將他擡下華山。

對於三百名精銳士兵而言,沒有膽量問題,只有體力能否跟上的問題。

攀到一段懸崖峭壁時,前面的士兵忽然大喊起來,郭宋快步擠上前,“發生了什麼事?”

“郭長史,前面棧道斷了。”

皎潔的月光下,只見一段十幾丈長的棧橋斷裂了,岩石上只有幾寸長的木樁插在石縫裡,下面便是萬丈懸崖,根本無法行走,除非上面有鐵鏈,可以拉住鐵鏈慢慢過去。

“長索拿來!”

有士兵拿來一卷長索,郭宋拎着繩索一頭,輕輕一縱身跳上了棧道邊緣的木樁上,後面士兵都一片驚呼,但郭宋的平衡能力極爲強大,在木樁上穩住泰山,他輕輕巧巧地走了過去,將繩索一頭牢牢拴在一塊大石上。

他重新走了回來,也不需要拉繩索,就彷彿在月光下凌空而行,很多士兵都崇拜得要跪下了,這哪裡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郭宋一連拉了三更繩索,這纔對士兵道:“兩根繩索放在身後,抓住一根繩索,小心翼翼就能走過來,誰走第一個?”

“我第一個走!”

樑武舉起手,他有一點經驗,將兩更繩索分佈勒在腰間和腋下,雙手從腋下的繩索反穿過去,讓繩索牢牢勒在自己腋下和胳膊上,這才奮力抓住上面一根繩索,他一點一點向對面走去。

雖然繩索摩擦胳膊和腋下生疼,但這樣才安全。

“大家看見沒有,學習樑旅帥的辦法,我會在下方接應各位。”

郭宋一縱身跳下萬丈懸崖,嚇得衆人一片驚呼,但郭宋早就看準了,就在十幾丈之下,他攀住一塊大石,用鑿子插進石縫,穩穩站在大石上。

“大家一個接一個走,就算不幸失足,我也能接住各位。”

士兵們一個接一個,戰戰兢兢地走過了十幾丈長的的石壁,當郭宋利用鑿子從下面輕巧攀上來時,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對這位年輕的統帥佩服得五體投地。

天亮時,三百名士兵終於攀上的峰頂,在峰頂迎接萬丈霞光的沐浴,這一刻,所有士兵的疲憊都被一洗而光,每個士兵都沉浸在登頂的喜悅之中。

第八十章 郭家奇兵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五十九章 黑市覓刀(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三百九十八章 探訪情報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七百三十三章 徹底清算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八百三十一章 三個方案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五百七十三章 宦官干政第五百三十七章 沙州之戰(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策略失誤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八百零五章 全家出遊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炮而紅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四百零九章 新軍氣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三百四十九章 套路太深第六百五十四章 東遷太原(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五百五十八章 研製不易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