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

波光浩渺的江面上,一支由數百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船隊正浩浩蕩蕩駛往東方,在這支戰船隊的中間,有一艘體型龐大的樓船格外引人矚目,這艘樓船至少有五千石,甲板上有三層船樓組成,這艘樓船便是晉王郭宋的坐船了。

這艘船原本是劉家的家族船,是一艘新船,一次都沒有使用過,便被劉家老爺子做主捐給了朝廷,暫時成爲晉王郭宋的坐船,之所以叫做暫時,等廣州那幾艘萬石大海船修復後,最大的一艘將成爲晉王郭宋的正式坐船。

甲板之上有三層,最下面一層是親兵侍衛的住處,還包括議事艙、廚艙等等,第二層則是丫鬟侍女的住處,第三層是主人住處,郭宋的家人都在第三層。

戰爭結束後,郭宋便直接前往江南巡視,他的家人也借這個機會出來走一走。

第三層有二十幾個船艙,白天一家人都呆在最大的船艙內。

坐船其實很枯燥的,剛開始對茫茫江面還有點新奇感,可時間久了,便會感到乏味無聊,只能各自找點興趣愛好打發時間。

王妃薛濤最大的興趣愛好自然是看書和玩玉,玩玉還是受丈夫的影響,使她沉溺於其中,不過當女兒郭薇薇悄悄走近母親身邊時,卻發現她並不是在玩玉,而是在細心地繪製着什麼?

郭薇薇躡手躡腳走到母親身旁,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只見母親拿着細筆在一張書箋角落繪製山水,遠山如黛,碧水環繞,孤帆點點,簡直美不勝收。

“還不錯吧!”薛濤停筆微微笑道。

“娘,這是什麼?”郭薇薇驚呼道。

“這是書箋啊!”

薛濤對自己的畫工還是很滿意,她對墨色的運用如火純青,一幅幅山水小景意境十足。

“這是昨晚你爹爹提出的建議,讓我在書箋留白處繪製小景,我覺得還不錯,自己喜歡,也有點事情做。”

郭薇薇拉着母親的胳膊哀求道:“娘,你教教我吧!我也想做這種書箋。”

“這還用教嗎?一個想法而已,小娘誇你繪畫不錯,你自己去試試看。”

“可是.....用什麼紙呢?”

“用古槐紙吧!你爹爹推薦的,本來長慶紙做書箋最好,但那種紙不準用,古槐紙也不錯,我記得你也有哦!”

“可我還要把它們裁小,娘,很麻煩的!”郭薇薇撅着小嘴,目光卻有意無意望着一疊裁減得很漂亮的書箋。

女兒撒嬌讓薛濤有些無奈,她只得取了一紮二十張空白書箋遞給她,“拿去吧!自己喜歡什麼就畫什麼。”

郭薇薇歡呼一聲,拿着空白書箋跑了,薛濤搖搖頭,又專注地繪製書箋,這次,她畫了一扇圓窗,窗外有幾枝梅。

船艙內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獨孤幽蘭和敏秋坐在小窗前閒聊,桌上擺着茶和點心,劉採春一邊看書,一邊陪同着未滿週歲的女兒元宵,郭雁兒和張小琴在外面甲板上看水鳥,不時傳來她們的歡笑聲。

江風凜冽,鼓足了風帆,船隊在江面上劈波斬浪航行。

這天上午,船隊終於抵達了潤州,水軍回港了,郭宋的大船也緩緩靠在碼頭上,李冰、王侑以及潤州刺史韓皋都到碼頭上迎接晉王殿下的到來,還準備了二十幾輛牛車,郭宋把家人先送上車,數百侍衛騎兵護衛她們去城內休息,她們將在丹徒縣休息三天,然後再乘坐小船前往江南腹地。

送走了家人,郭宋這才和衆人一一見面,郭宋對韓皋笑道:“韓刺史不用擔心,你父親身體很好,我出發之前還和他探討江南的治理,他讓我轉告你,新年就暫時不要回長安了。”

韓皋連忙道:“感謝殿下對我父親的關心,說實話,父親身體一直不太好,我確實有點擔心,只要他老人家身體好,我就放心了。”

韓皋又給郭宋介紹前來覲見的官員們,衆人稍微寒暄幾句,郭宋便坐上一輛寬大的馬車,在騎兵的護衛下,向城外大營方向駛去,作爲晉軍最高主帥,郭宋當然首先要慰問自己的軍隊。

回到帥帳時,已經是一個時辰後了,郭宋在位子上坐下,聽取了李冰和王侑的彙報。

“之前我不同意你把軍衙放在常州,現在你應該知道我的用意了吧!”郭宋對李冰道。

李冰慚愧道:“卑職愚鈍,現在才明白殿下的深意。”

郭宋點了點頭,又繼續道:“雖然從溫州也能殺到建州,但攻打泉州的任務我已經交給康保,不用你們考慮,你們的注意力要放在揚州上,準備一兩個月,在冬天來臨前給我拿下淮南。”

旁邊王侑微微笑道:“殿下指的淮南,應該是包括泗州吧!”

郭宋哈哈笑了起來,“軍師知我啊!”

李冰這才醒悟,殿下如果拿下泗州,那就可以用戰船封鎖淮河了,主公目標就不僅僅是淮南五州,而是整個淮河以南,包括淮南和淮西。

郭宋又對李冰道:“李納幾次派使者去長安,要求和我們結盟,他很擔心朱泚會報復他,從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來看,朱泚確實是準備拿下李納,從朱泚內部的準備情況來推斷,估計朱泚軍應該在明年春天左右出兵,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順勢拿下江淮。”

..........

丹徒縣內商業繁華,人口衆多,一艘艘滿載貨物的小船擠滿了河道,大街上人來人往,各種吆喝聲不斷。

在靠近碼頭的一家大酒樓內,郭宋擺下了數十桌酒席,犒賞數百名校尉以上將領,軍營內也運去了大量豬羊魚肉和酒,犒勞三軍。

另外,潤州州衙和丹徒縣的數十名官員也一併出席酒宴。

郭宋手執酒杯站在窗前感嘆道:“沒想到潤州的商業會這麼繁榮,着實出乎我的意料!”

韓皋笑着解釋道:“潤州的繁華還要感謝朱泚,要不是他使得揚州日漸凋零,揚州的大商人們怎麼會紛紛逃到潤州來?”

郭宋呵呵一笑,原來是這個緣故,他想了想又問道:“如果揚州恢復繁榮,潤州是不是又沒落下去了?”

韓皋搖搖頭,“其實潤州一直就不錯,它是長江商道的中轉,這裡有很多商行和倉庫,大量從江南腹地過來的物資先囤積在潤州倉庫內,然後再上船發往長江沿線,交通便利就是潤州最大的優勢,一旦襄陽到商州的商道打通,相信潤州還會更加繁榮。”

郭宋微微一怔,“現在襄陽到商州的商道沒有打通嗎?”

“殿下,微臣指的是水路航運。”

郭宋明白了他的所指,丹水在唐朝時水量很大,商州段比較適合航運,但在武關一帶有幾處急流險灘,如果用鐵火雷把水中的亂石炸掉,再把水流急的河段進行改道,水流就會變得平緩。

另外就是鑿通丹水和灞水之間的丹灞水道,這條水道是唐中宗景龍年間開鑿,但最後並沒有鑿通,還有最難的兩裡山岩沒有完成,如果把這些事情都做好,那麼長江的船隻就能直接運貨抵達長安。

這兩個工程至少要耗費上百萬貫錢,動用十幾萬民工,不過現在有鐵火雷炸石,從前無法完成的工程現在應該可以辦到了。

郭宋點了點頭,“你這個建議很好,我回頭會交代政事堂進行探討,如果可行,明年就可以開工。”

其實郭宋考慮的並不是江南,而是兩川,江南以後可以走漕運到黃河,然後走天寶渠再到長安,丹灞水道如果鑿通,兩川的錢糧物資也能走長江水路到長安了。

這時,包間的門忽然推開了,一大羣將領端着酒杯從外面涌了進來,一個個眉開眼笑地望着郭宋。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九百九十一章 朝堂激鬥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春日生機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趙府壽宴(五)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從選擇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瓜州首戰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再見佳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五百五十四章 中原異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九百二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四百二十三章 出兵酒泉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海外歸來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