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

官房內,郭宋聽完了潘遼和李維瑾的彙報,他想了想道:“把他們按照甲級官匠管理,放在咸陽縣,另外在咸陽給他們家族一座大宅子,至於店鋪,西市或者西安門外大街,他們可以任選一處,按照官價租給他們。”

從太原時代開始,晉國的官匠就分爲甲乙兩個等級,其中甲級屬於頂級官匠,掌握着最高等的機密技術,比如火藥匠、火器匠、陌刀匠、弓弩匠、冶金匠等等,他們待遇優厚,官府解決住宅和孩子讀書,另一方面,他們也不太自由,不能隨意外出,不能隨意和其他工匠交流等等。

李維瑾又道:“卑職問過了,宣皮紙就是他們家主用二十年時間研製出來,也是他們家族的最高機密,配方只有兩個人知道,加上八名工匠,一共只有十人蔘與造這種宣皮紙,他們把全部三百斤宣皮紙都給了朝廷,本錢就是十貫錢一斤。”

郭宋沉思片刻道:“配方朝廷一定要拿到,這樣吧!西安門外大街送給他們一間沿街鋪子,然後在長安再給他們一座兩畝的院子,作爲配方和三百斤紙的補償,如果他們要解決族人的住房,可以提供咸陽的官租房,或者長安居安坊提供官租房,他們自己選擇。”

“殿下,造紙工坊也放在咸陽西豐坊嗎?”李維瑾問道。

西豐坊是朝廷的軍器監工坊所在地,朝廷的重弩、陌刀以及鐵火雷的外殼都在那裡製作,那裡生活着數千名頂級工匠。

郭宋點點頭,“宣皮紙可以放在西豐坊,他們家族其他宣紙則放在別處,如果品質不錯的話,朝廷也可以長期採購。”

“微臣明白了,西豐坊正好靠河邊有塊空地,卑職明天帶他去現場看一看。”

李維瑾遲疑一下又道:“另外,他們家主還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這種紙的官方名稱用他們家鄉來命名。”

郭宋微微笑道:“這個要求不算過份,他們家鄉叫做什麼?”

“微臣問過了,他們家鄉在宣城縣長慶鄉獨龍山村。”

郭宋笑了起來,“獨龍紙,這名字不好聽,鄉名還可以,那就叫做長慶紙,這個名字不錯,告訴他吧!官方名字可以叫做長慶紙。”

........

一個月後,大額錢票和銀票正式發行,由長安八大櫃坊代爲經營,銀票有三種規格,百兩一張,五百兩一張和一千兩一張,錢票也是同樣,分百貫、五百貫和千貫三種,商人根據需要兌換,可以轉讓,但轉讓需要雙方在票據背面簽章,但轉讓最多不能超過五次,各個櫃坊見票即兌付,由戶部左藏署進行統一清算。

與此同時,票證稽查署也隨之成立,晉王郭宋也簽署了有關錢貨票據的律法條文,對造假者和仿冒者制定了極爲嚴厲的懲罰措施。

銀票和錢票的推出,可以說適應了市場的需求,得到了商人的極大歡迎,尤其是無條件兌付這一條,解除了商人們的後顧之憂,銀票和錢票一推出來,立刻受到了追捧。

當然,戶部也做了大量的細緻準備,光樣本就推出了幾百套,送到各大櫃坊的分店,在兌付時參照,只要紙張一致,金紋一致,那就沒有問題。

另外,戶部還給了各櫃坊一套號碼冊,每張銀票和錢票都對應着九位號碼和發行日期,也就是說,造假者必須拿到一張真票,才能進行克隆造假,否則造一張百兩銀子的假票,隨便編一個號碼,很可能這個號碼不存在,或者號碼對應的是五百兩銀子的銀票,就立刻露餡了。

長安光德坊一座緊靠西市的老宅內,幾名神情各異的男子圍坐在一起,在他們中間的桌上放着一張五百兩銀子的銀票,幾人目光都盯在銀票上,眼中皆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這幾人都是長安金銀黑市的頭面人物,他們幾乎控制着金銀的黑市兌換,中間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六十歲出頭,名字叫做金德,大家都叫他金爺,在長安金銀黑市呼風喚雨二十年。

由於官府默許金銀黑市的存在,使這些金銀掮客活得十分滋潤。

“就憑這張紙,隨便在哪個櫃坊就能兌換出五百兩銀子?”金德有點不敢置信問道。

銀票的主人是一名中年男子,他恭恭敬敬道:“金爺,我今天拿它去寶盛櫃坊了,櫃坊說,隨時可以支取,我另一張百兩銀子的銀票就正常兌付了。”

另一名稍年輕的男子眉頭一皺道:“朝廷在搞什麼?隨便印一張紙就能兌換,那我去印他幾萬兩銀子的銀票,它兌不兌?”

“兌肯定會兌換,但前提是你要印得出來,這紙就很特殊,我從未見過,還有上面的金線繡,也不是一般人能繡得出來,朝廷又不是傻子,讓你隨便可以假冒。”

金德拾起銀票仔細看了看道:“確實,這個紙張很少見,金線繡得也精緻,一般人確實難以仿製,但天下還是有高手的,真有心,仿它並不難,但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要不要假冒........”

金德放下銀票,目光肅然地望着衆人,“你們沒有意識到嗎?朝廷搞的這一招,是在挖我們的根,有了錢票和銀票,以後誰還找我們兌換金銀了?”

金德這句話擊中了衆人的要害,他們的利潤就是靠兌換金銀的差價,他們收銀子是一兩兌一千一百文錢,他們兌白銀是一千兩百文兌換一兩銀子,一兩銀子賺一百文。

商人一直是兌換金銀的大戶,商人因爲銅錢不便攜帶,而用飛錢有時候也很不方便,所以商人喜歡兌換成便於攜帶的金銀,因爲他們是用金銀買貨,對方也會讓利,所以兌換損失並不大。

現在有了錢票,在十大櫃坊的任何一個櫃坊都能兌換,商人也就沒有必要兌換金銀了,同時因爲銀票發行,市面上流通的銀子也少了,拿銀子來兌換錢的人也會大大減少,兩頭一擠壓,他們的利益必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想通了這個道理,衆人都沉默了,稍年輕的男子恨恨道:“不給我們活路,我們也不會讓他好受,我們僱一些高手,造一批假的銀票和錢票,我們去杭州、廣州狠狠兌換一大批金銀,把我們的損失補回來!”

“胡說八道什麼!”

金德忽然發怒了,“你活膩了自己去幹,不要連累我們!”

年輕男子嚇得不敢吭聲了,金德擺擺手,“大家回去吧!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有的事情不是我們能改變的。”

衆人起身告辭離去了。

金德回到後宅,他拾起百兩銀子的銀票又看了半天,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雖然這個銀票確實難造,但他並不需要真的提取銀子,所以不需要造得那麼惟妙惟肖,只要商人對這種銀票產生不信任,那很多商人又會恢復從前的貿易方式。

目前他手中還有差不多二十萬兩銀子,都是他用一千一百文錢的價格換來的,如果這些銀子兌換不出去,而是用官價兌換成錢,這一來一去,就是四萬貫錢的損失,這個損失他承受不起。

想到這,他對旁邊的長子道:“你去把卞老六給我找來!”

卞老六是僞造名家字畫的高手,他的長子立刻明白了,頓時嚇了一跳,連忙低聲道:“剛纔父親不是痛罵張鴻嗎?怎麼父親也想......”

金德淡淡道:“我罵他是因爲他愚蠢,做這種事情容易被發現,會連累我們,並不代表我不做,我們當然要做,而且只能由我來做。”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一百八十八章 正面激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洛陽佈局(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一千零五十章 深陷泥坑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八百一十六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泉州之行(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一百六十七章 鎖死勝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七百三十一章 直言不諱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十九章 重色輕友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二百二十五章 夜截航船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八百六十七章 八百勇士第三百六十七章 聖臨軍營第六百七十三章 手段毒辣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