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嚴峻的形勢迫使*再次召集部下商討,由於形勢不利,與會人員臉上再也顯露不出樂觀的表情,失落情緒充斥在每個人心裡。

“韓戰的爆發,牽制了中國人,但是形勢依然不樂觀,不能再打下去,現在要想辦法與中國人和談。”*道,這話說的有氣無力的。

“可是中國人拒絕和談,我們拿什麼與中國人談判?”有人回答道。

“我們不是還有原子武器嗎?”

“遺憾的是我們只完成了地下核爆的準備。”夏健極不情願的說出了實情。

“馬上進行核爆,讓中國人知道我們掌握了原子武器,要讓他們感到恐懼!有核武器在手不由中國人不怕!”*說這幾句話時,顯得自信多了。

對於實施核爆的計劃,衆人多有異議,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要憑藉臺灣自身的力量取勝根本不可能,而且,這時美國人陷入到朝鮮戰爭的泥潭之中,根本幫不上忙。

這裡就要說到臺灣核武器計劃,如果追述起來,最早可追述到抗日戰爭時期,幾乎與德、美等國開始核武器研究同時,中國人也瞭解到一些核武器的基本原理,當時有人向蔣介石提出了開發核武器的構想,可惜當時的中國根本不據備實施計劃的能力。蔣介石退守臺灣之後,核武計劃才真正開始實施。到*上臺之時,臺灣才真正掌握了核技術,並儲備了一定數量的核材料。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主席胡思考正在北京開會,會議是一個接着一個,許多事情他都需要過問,其中許多還要他來最終決定,不開會可不行。23日下午,他召集了數位政府高級官員舉行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被後世的歷史學者稱爲:“影響整個戰爭進程的會議!”

總參謀長天俊(他的全名是甲天俊,不過他喜歡別人稱呼他爲天俊)對戰局進行了會報:“我軍已經登上了金門與馬祖,不過進展緩慢,估計還要需要幾天時間,顯然我們錯估了形勢。俞登也率部擊退了敵軍,目前正在追擊。有關增援部隊的情況是,第38、54集團軍主力已經出發,第1集團軍主力到達山東,其先頭部隊已越過渤海海峽,第15空降軍等部隊也已出發。”

“別報喜不報憂了,有什麼困難嗎?”正在聽報告的胡思考打斷了他的發言。

“好的,因難的實不少。由於朝鮮的道路情況遠比想象的差,補給物資運輸困難,如果敵人再多堅守二天,我軍的彈藥就會消耗光了,那時不退也得退。目前我軍正在加緊運送補給。增援部隊是不少,可數十萬大軍同時開進,對運輸系統在壓力太大。還有軍工生產的產量雖較開戰前增加了5到20倍,但依然遠低於消耗的速度。其中空軍得到的補充爲:34架殲--8Ⅱ改進型、23架殲--10,39架蘇-27,其中21架蘇-27還是從俄羅斯租借的。這回我應好好感謝一下普京!俄羅斯人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緊急的物資,還派出7個防空導彈營和60多架戰鬥機參加防空作戰。這可解決了大問題!”

“不必感謝普京!這幾天俄羅斯不僅收下我們幾十億美元的軍火訂單,還拿下了格魯吉亞,還控制了中亞的幾個國家,收穫不少!”這時財政部長宋明晰發言了。

“對,不必感謝普京!宋老(宋明晰是胡思考的長輩,所以稱其爲寧老)談一下財政方面的情況吧!”

“目前每天直接消耗的軍費爲30億人民幣,是平常的10倍,如果考慮到其它方面的間接消耗,那麼每天就是70億!請大家放心,我們還消耗得起,不久前發行2000億元人民幣的特別緊急國債還沒有用多少。還有我們動用幾百億美元儲備到東南亞國家的“投資”,不僅讓這些國家經濟崩潰,還賺了一點點,下一步,準備投資到美國,希望能多賺一點。”

“財政方面令人放心!外交方面如何?”

“美國人與我們一樣不希望戰爭擴大,長期打下去誰也沒好處,美國人已通過法國人向我們表示希望雙方以一個體面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外交部部長黃國宏回答道,“不過美國人的要價太高,我們根本無法接受。”

“在戰場上還沒有決出勝負或者說有一方認輸之前,任何和談結果都是不會有什麼成果的,也不會爲雙方所接受。”胡思考說道,“所以不必急着談判,等時機成熟再談,不過雙方的秘密接觸還是繼續。大家記住:不把美國人趕回三、八線,絕不停戰!”

繼續談了一些有關外交方面的問題之後,胡思考問道:“最近“東突”分子鬧事,不知公安部門如何應對的?”

公安部部長馮尚高回答道:“事態已經平息下來,不過我認爲僅依靠武力鎮壓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當然,武力鎮壓是必要的,只是要掌握好尺度問題,要把“東突”分子與普通維吾爾族同胞區分對待,否則很可能引發新的問題。”

胡思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是的,必須避免不加區分的打擊,各部門應做好宣傳工作,加強民族團結;還有西部的開發工作要加強,要把西部建立成爲中國的大後方!”

馮尚高接着說道:“對於我國打擊‘東突’,西方國家的反應很強烈,土耳其更是明目張膽,這值得注意!”

“讓他們說去吧,對付‘東突’分子絕不能手軟!”天俊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的話得到了與會全體人員的支援,胡思考接着補充道:“我們還要在這個問題上加強與其它國家合作,俄羅斯方面不用說了,中亞鄰國也不用費心,把重點放在阿富汗上,這方面要多多與阿富汗政府聯繫,雖然這個政府只控制着不到三分之一的國土。土耳其一直是‘東突’的大本營,通過外交要施壓一些壓力,我們不惜與土耳其斷交!”衆人以掌聲對這幾句話表示了支援。

“西藏方面的情況如何?”

“這些天來,西藏地區的局勢並沒有什麼變化,不過形勢不容樂觀。據可靠情報顯示,境內外的分裂分子將有大行動,境內的分裂分子正在積極準備配合境外分裂分子的武裝進攻,*喇嘛組織了約3000人的隊伍,現在基本準備好了,估計幾天後就會越過邊境。同時,印度人正在邊境地區大規模調動軍隊,顯然是準備進攻,邊防部隊已經與印軍多次交火,形勢相當緊張!”天俊報告道。

“那麼我們準備的如何?”

“放心,西藏駐軍加強了警戒,從內地增調的武警部隊正在陸續到達,可以保證不會出現大的混亂,同時第5集團軍已進入集結地,可隨後對印軍實施反擊。只要敵人敢越過邊境,我保證它有來無回。”

“只要他們敢來,一定要讓他們永世不忘!”對於胡思考的這句話沒有人表示反對,“還有,越南的氣焰不減,要加急準備實施“紅月”計劃第二階段。”

…………

會議在進行了2個小時之後結束,如果按照中國的勞動法規定,此時早過了下班的時候,然而與會的人們都沒有休息的意思,還有許多工作正等着他們,“開夜車”對於他們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開完會胡思考急忙返回自己的辦公室,因爲他約了幾個人已經在那裡等候他多時了,這幾個人就是不久前大鬧香港酒店的酒精、圓木、野貓和飛魚4人。

“坐下吧!不必客氣!我應該請你們原諒,剛剛開一個重要的會議,來晚了。我們相互間也不必介紹相互了,你們知道我是誰,我這也有你們的材料--剛剛送來的,不僅相當詳細,還有你們的照片。”還沒等酒精他們說話,胡思考搶先發言了。

“酒精,本名慕容晨,北京人,計算機高級程序員,中國網絡之鷹組織的檢查組組長。”

“圓木,本名石裕,四川人,小私營企業主,檢查組成員,有“哲學家”之稱。”

“野貓,本名常天柱,遼寧人,作家,也是檢查組成員,鷹派的精神領袖,《我的思維》的主編。”

“飛魚,本名高新,海南人,高級工程師,檢查組成員,自稱是一個“思想家”。”胡思考打開報告,簡單的大聲讀了一點,接着問道:“你們4個人在中國網絡之鷹組織的地位不低,影響力巨大,當年這個組織的成立好象就是你們幾個積極活動的結果,對嗎?”

“沒錯,這些東西並不是什麼秘密,問題是爲什麼要把我們請到這來?”酒精回答道,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他們。

“你們沒猜出來嗎?”

“我們想的頭都痛了!說吧,你不會是沒事想找幾個來聊天吧?”

“好吧!先看看這些東西。”胡思考說着將辦公桌上的幾份文件關給了他們,這些文件就是關蒼海幾天前送來的。

“這些東西的確讓人吃驚!這可是絕密的!爲什麼要我們看?”圓木看了一些之後,問道。

還沒等胡思考回答,野貓已搶先說道:“你還沒看出來嗎?因爲他是想請我們幫忙!”

“沒錯!你們的確是聰明人!”

“爲什麼找我們?可我相信你這不是開玩笑!”聽聞此言,酒精當場應道,其他幾個人也點頭表示同意。

“這些文件告訴我們,多年來反腐敗的結果就是:腐敗現象越來越嚴重!因此必須採取更加有效的行動。”

“反腐敗有公安、紀檢等部門,把這些東西交給他們不就行了嗎?何必要找我們?”一直沒有說話的飛魚問道。“整治腐敗問題談何容易!現有的反腐敗部門自身也存在腐敗問題,所以要完成這個任務不能依靠他們,再說僅憑几份文件就處理某些人是遠遠不夠的;因此

我想建立一個新的反腐機構。”胡思考接着又說道,“要建立一個新的機構不缺經費之類的東西,唯一缺乏真正可以信賴的人。好在,有人給我了一個好主意,讓我想到了你們--中國網絡之鷹組織能夠提供我所需要的一切!”

此時飛魚再次問道:“爲什麼?”

“我也經常上網,而且上網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瀏覽中國網絡之鷹的網站,一年前我就成爲中國網絡之鷹的一名註冊成員,所以我對你們的瞭解很多。你們的組織發展到今天確實不容易,可惜是通過網絡來組織,造成組織工作先天性的不足,人員成分“雜亂”,缺少組織性,可謂問題不少。雖然這個組織在某些問題上“過於激進”,但是它是一直沒有背離“爲中華民族利益而奮鬥”的宗旨。你們的反腐敗立場相當堅定,組織中也沒有腐敗分子,你們是不會容忍其在組織內的存在。”

“我們能爲反腐敗做出什麼貢獻?”酒精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也是其他幾個人關心的問題。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你們的會員有十多萬,分佈於全國各地,從事各行各業,這無異於一個情報網,可以提供大量線索。”

“提供情報不成問題,這事交給情報組的人就可以。”酒精回答道,“還有其它事嗎?”

“當然有,我想從你們的會員中抽調一部分人加入新成立的反腐機構,你們對腐敗分子的態度讓人放心!”

“我們可以提供可供使用的人員名單,使用誰則由你決定,至於他們是否同意參與打擊腐敗行動,那要由他們本人決定,我相信沒有誰會拒絕。”

“那麼我首先邀請在座的幾位加入,不知可否?”

“同意!”“同意!”在座的幾位當場表示同意,於是新的反腐機構的第一批成員確定了,從此一場被稱爲“清黨”的反腐運動開始了,它與軍隊內部的整頓活動合稱爲:“清黨整軍運動”。

沒有人會喜歡戰爭,尤其是大戰。長期打下去誰也沒有好處,雙方都有意結束戰爭,可這場戰爭誰也敗不起,也一樣贏不起。所以,當中美兩國的代表在法國人的秘密調解下,在巴黎效外的某處別墅之中舉行秘密會談,討論如何結束朝鮮戰爭的同時,雙方還在繼續向朝鮮半島增兵,希望取得幾個勝利,以有利於在談判中向對手施加壓力。

23日晚,俞登接到大批增援部隊將馬上趕到的通知,其中第38、54集團軍正式調歸志願軍指揮,接着總參謀長天俊給他打來了電話:“我首先要祝賀你,晉升上將的條件你夠了!”

“我剛晉升爲中將,升上將還早着那。”

“不早,只要你能把美國趕回三、八線,你升大將的資格就不成問題。”

這沒等俞登說什麼,天俊接着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了。我告訴你一個消息,我們正與美國人進行秘密接觸,看來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還不能談,因爲美國人的要價太高。”

“和談是不是要等我把美國人趕回三、八線之後再說?”

“主席讓我轉告你一句話:不把美國人趕回三、八線,絕不停戰!”

“明白!”

“給你增兵的通知收到了嗎?”

“收到了!太好了,這樣再加上其它部隊,我手中的兵力有60萬,如果加上正在空運東北的第15空降軍,以及第1集團軍等部隊算上,兵力應不少於100萬,有如此多的部隊,我不想打勝仗都不行。不過,聽說美國人也在增兵,不知情況如何?”

“放心吧!美國人可調動的部隊不多,除非美國實施戰爭總動員,否則美軍不會有多少增加。1個小時前,我收到情報說韓國人又宣佈動員50萬人,至於那些人的戰鬥力如何就不用我說了。放心大膽的趕下去,我還給你準備了一支100萬人的戰略預備隊,保證你有足夠的兵力可用。”

“我會盡力的!”這話說出來說顯得充滿自信。

與俞登充滿自信相比,科舍爾只能說是充滿失落,一個又一個壞消息正不斷打擊着他。

美國輿論界將戰場失利的原因歸結於他的無能,與前幾天對他的大肆讚揚形成了鮮明對比。

總統布什並沒有受輿論的影響,依然拒絕撤換他。但布什拒絕了他的增兵要求,因美國已無兵可調。韓國人在對他表示不滿的同時,又緊急動員了幾十萬的部隊,可是這些部隊只能用裝備落後,訓練不足等詞語來形容。

今天一名後勤軍官又給他帶來了一個壞消息:“物資要消耗完了!”這幾乎讓科舍爾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美國早已將朝鮮半島列於可能發生戰爭的重點地區,除在韓國儲備了大量物資外,還在日本沖繩建立了亞洲最大的軍火庫以儲備軍火,同時還部署了大量的海上預置艦--已裝滿軍火隨時可起航的大型運輸艦。再加上韓軍的儲備,物資總量是驚人的。

“你馬上給解釋一下這是怎麼回事?”科舍爾用幾乎失去耐心的語氣提出了問題。

“這確實是事實!”那名後勤軍官很耐心的解釋道:“物資儲備的數量確實不少,實際可用的物資卻並不多。倉庫內的許多物資已過期報廢,另一些則因種種原因無法使用,還有許多種類的物資儲備不足,部分物資已經或者馬上就要消耗光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戰爭中的實際消耗量遠遠超出了戰前的估計,尤其是中國人蔘戰之後。按這樣的速度消耗下去,我估計到8月初,物資就消耗差不多了,到那時不想停戰都不行!”

這些話讓科舍爾的心情平靜了許多,他再仔細的閱讀了一下那名軍官提交的詳細報告之後說:“我們缺少的正是你這樣的軍官!”

可是他沒有時間考慮去物資是否充足,以及如何解決的問題。因爲志願軍沒有放鬆攻勢,相反加緊追擊退卻中的聯合國軍,用俞登的話說就是:“絕不能讓敵人平安的撤退!”這打亂了聯合軍的撤退計劃與秩序,但是聯合國軍依然完成了撤退計劃,撤退到預定的地區。

對此,俞登在戰後的回憶錄中寫道:“能夠取得最初的勝利多半是由於我們的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