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美國目前只是猶豫不決,不是不會出兵,因此俞登一再的摧促部隊行動。至7日午夜,登陸的部隊已達20萬,第1集團軍與第15空降軍全部登上臺灣島,第31、50集團軍也大部上岸,第12集團軍也開始登陸,後繼的第27集團軍正在航渡中。

戰至此時,部分臺軍開始失去了抵抗的決心。當臺南市區陷入解放軍的包圍之中,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守軍中就開始出現投誠者,數量也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成建制的投誠,原來這些人多是依臺灣當局的戰爭動員令強迫入伍的,他們不想再爲臺獨拼命了。在經過一番政治宣傳攻勢之後,臺南市市區陷入平靜之中,守軍的指揮官接受停火的意見,顯然他認識到再打下去沒有什麼好處,他們無法與解放軍抗衡,不過他還心存幻想,他還相信美國有出兵的可能性,因此拒絕放下武器,僅同意停火,希望拖欠時間,以觀局勢的變化。

臺南市戰場的停火,讓俞登鬆了一口氣,他不想將臺南市變成戰場,雖然需要派兵警戒城內的守軍,但在他看來這是很合算的,可不必爲攻城浪費太多的時間與兵力,城市爭奪戰對於任何一支軍隊來說難題,尤其是在儘可能避免破壞城市的前提下。

臺軍的反擊剛剛告以斷落,解放軍的攻勢就開始了,大軍揮師南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其意圖爲攻佔臺灣重要的港口城市高雄,解放軍正急需一個港口以方便大批物資與人員上岸,一場圍繞着高雄的爭奪戰開始了!

薛一卒率部從一線撤下來之後,一直處於休整待命,大家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好好休息的機會,可是他一直忙碌着,做爲一營之長需要處理的問題太多。由於該營在戰鬥中表現不錯,他們成了新聞記者的首選“目標”,做爲營長的他自然是重點中的重點。

應付完記者們採訪時他已有點暈頭轉向,接着後勤軍官的報告又讓他頭痛,原本他們沒有從後勤部隊領取到足夠的彈藥,爲此他特意將鍾無影找來,問道:“你去領取補給品時我一再叮囑你,其它補給品可以少點,甚至不要,彈藥一定要保證,可是你其它東西都領回來了,爲什麼沒有領到彈藥嗎?”

“不是我沒要,而是後勤的人不給,他們說我們正在休整,沒有戰鬥任務,不需要彈藥,你也知道戰鬥打起來之後,後勤工作跟不上實際需要,尤其是彈藥,彈藥的消耗量遠遠超過了預計。”

“戰前不是準備的相當充分嗎?”薛一卒問道,“我聽說爲此準備的彈藥數以萬噸計,動用了大量船隻嗎?”

“聽後勤的人說不是準備的彈藥少了,也不是沒有船運,問題是無法及時卸載,卸載工作只能在海灘及少數幾個被攻克的小型港口進行,卸載能力非常有限。同時彈藥卸載後將其送前一線部隊的工作也相當困難,因爲缺少運輸工具,路道也損壞嚴重。”然後鍾無影又補充道,“後勤的人說爲保證一線戰鬥的需要,彈藥優先補給一線作戰部隊,其它部隊等情況好轉之後再解決,沒辦法,我只得回來了!”

“雖說眼前沒有什麼戰鬥任務,不需要彈藥,但是隨時可能有任務下來,手中缺少彈藥還是不行的。你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彈藥問題嗎?”

“借嗎?現在別人對我們手中的彈藥還感“興趣”那,上那去借?”

“沒有別的辦法嗎?”

“去搶嗎?我們不是強盜!”

“繳獲的戰利品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嗎?”

“沒什麼可利用,能利用的早被別人利用了,聽說戰前,後勤部早把戰利品計算進去了,我們沒機會了!”

正當薛一卒爲彈藥發愁時,後勤部隊突然送來了一大批彈藥,一打聽才知道這些彈藥是俞登親自命令送來的,他立即感覺到:“有任務了!”

果然不久通信兵帶來了任務書,“立即召集軍官會議,2個小時後把大家都叫起來,”看過任務書之後,他命令道,“一個小時時間足夠大家準備好東西!”行動將在3個小時後開始,爲了讓戰士們多休息一會,他沒有馬上下令集合,僅召集軍官們開會。

8日上午11時30分,第50集團軍步兵第一旅1、3營登上運輸直升機出發了,此次行動的目標是新營市西南的一個小村子,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其位置相當重要,縱貫臺灣南北的鐵路、南北高速公路就從其附近經過,佔領了這裡就直接威脅到臺灣南北的交通。然而這也是一個危險之地,地位敵縱深之內。可是俞登堅決要求在這個地方機降,並且下令將1營、3營全部投入,還計劃繼續投入。

由於有攻擊直升機羣的火力支援1營與3營的機降非常順利,甚至順手攻佔了一個名叫嘉芳裡的地方,嘉芳裡的守軍太少,也太不經打,幾乎不戰而逃。他們順利的切斷了南北高速公路和另一條重要的公路,臺南的敵人撤向北部的主通道被切斷了!

雖然一切順利,但薛一卒並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他明白進展順利的原因是這裡的敵人兵力空虛,臺軍原本在新營地區集結了大批部隊,後來這些部隊多初抽調南下,現在駐新營市的地面作戰部隊僅有一個師又一個團,其中可出動的僅2個營,鹽水鎮的守軍則是一個不滿員的步兵團。這裡也非常危險的地方,南面或北面再遠一點的地方全都有臺軍的主力部隊,而且很快會趕來對機降部隊實施南北夾擊,因爲此地爲必爭之地,爲臺軍南下或北上的必經之地,如果被切斷其後果將不堪想象的。此時機降部隊實際上已處於敵重兵包圍之下。不過他的信心依然十足的,他對自已的部隊有信心,再說現在是白天,天氣睛朗,萬里無雲,非常適合於空軍的活動。現代戰爭中,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發動進攻與自殺差不多。

果然臺軍一發現解放軍的機降行動,立即制定了南北夾擊的計劃。雖然臺灣空軍不能爲此次行動提供空中掩護,可是臺軍還是決定馬上行動,因爲不能再等了,爲此特從前線抽調回來一支裝甲部隊,還特意爲其加強了防空能力,從各部隊抽調了數十部自行防空火炮。

最初的情況對於解放軍相當有利的,臺軍步兵部隊的連續進攻被輕鬆擊退,可是當由上百輛坦克、裝甲車和自行防空火炮組成的裝甲縱隊出現時。形勢急轉直下,這是一個有利於裝甲部隊活動的地區,地形平坦,沒有什麼地形障礙,不僅是旱田,還沒有高大的植被。面對裝甲部隊,他們手中的裝備顯得力不從心。薛一卒緊急呼叫空中支援,這時只能依賴空軍提供的火力支援了,可是空軍的支援已經遠遠不及以前,敵裝甲縱隊中的自行防空火炮有效的提供了掩蓋,空中火力僅僅短暫的拖欠了敵裝甲縱隊的行動。

當空軍的攻擊機退出戰鬥時,裝甲縱隊接近至1700米,這個時候坦克炮開火了!可是薛一卒沒有下令開火,距離還不夠,他希望將敵人再放近一點。

突然從西面飛來了雨點般的反坦克導彈於裝甲縱隊中製造出無數鋼鐵廢墟,解放軍的攻擊直升機部隊趕來了!這些攻擊直升機原本是護送第二批機降部隊的,意外的與臺軍裝甲縱隊相遇,於是“毫不客氣”地出手了。臺軍的自行防空火炮在這個時候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對付超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可不容易,再說對付的也不是一架二架,而是上百架,根本應付不過來。

等攻擊直升機部隊退出時,臺軍的裝甲縱隊幾乎被全殲,機降部隊連出手的機會也沒有了,接着運輸直升機將增援部隊運抵,機降部隊實力大增,既然自保不成問題了,那麼下面的問題就是如何擴大勝利了,機降部隊開始積極行動,擴大控制區域。

就在機降部隊勇敢的阻擊敵人之時候,臺南解放軍主力也發動北進攻勢,第50集團軍所屬的第190師最先行動,接着是第12集團軍,再加上第15空降軍第44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大軍,沿着南北高速公路快速北上,這纔是真正的主攻方向。雖然北上部隊經過的地區河網密佈,水田縱橫,但是臺灣的基礎設施不錯,重型裝備可以經過田間小路行進,更不要說適於水網地區活動的62式坦克、63A坦克。因此北上部隊的行動速度還是很快的。

戰至8日下午,歐陽濤終於認識到臺南之戰已成強弩之未,當日下午6點,他下達了從臺南地區總撤退的命令,他認爲將解放軍趕下大海之可能已不復存在,那麼只能堅守以待美國出兵,否則臺灣無取勝之希望,因爲臺灣陸軍已不是解放軍陸軍的對手。

機降於新營市附近的解放軍部隊徹底切斷了那裡的交通線,打通這一交通線的努力又失敗了,如果要北撤,那麼唯有走沿海公路或者經新營市東面的山間小路,可惜這些公路的情況遠遠滿足不了十幾萬大軍撤退的需要。

大量部隊擁擠在有限的道路之上的結果自然是成爲空襲的最佳目標,這下子秩序亂了,本來撤退是有計劃進行的,可是臺軍各部隊接到撤退令之後,一心只想着撤退,尤其當解放軍地面部隊又在後面猛追之時,這種心理更強,而空襲則更是火上加油,偏偏在這個時候各部隊又不繼接到相互矛盾的命令,這下可好了,秩序無法再控制了,除了少數部隊之外,大多數部隊陷入了混亂,各部隊爭先恐後撤退,毫無組織的撤退馬上就變成了潰退。

12月9日早晨,第190師的一支裝甲部隊於新營市郊外與機降部隊會合,此時第190師的突成已成孤軍深入之勢,結果集中兵力對其側冀實施突擊,那麼結果將不堪設想,可惜沒有一支有此能力的臺軍部隊採取這一行動。會師之後,解放軍揮軍向左,目標海灘。12月9日下午,第12集團軍所屬的第36師攻佔布袋鎮,從而將臺南沿海地區的約十萬臺軍劃入包圍圈,2天之後這些部隊被全部消滅。

解放軍的重大勝利令臺南市守軍失去了信心,被迫於9日中午時分,放下武器投降。至此,解放軍登陸之後的第一個戰役--臺南戰役結束!

解放軍成功登陸臺灣,並站穩腳跟,至10日中午,第1、12、15、31、50集團軍已完成登陸,第27集團軍開始登陸,第42、47軍也開始於沿海各港口登船。

臺軍主力既然已經北撤,那麼此時是擴大戰果的最佳時機,可是這個不應放鬆的時刻,解放軍的攻勢失去了勁頭,部隊只是緊緊的跟隨在臺軍後衛的後面。原來經過數日激戰,解放軍損失也非常慘重,傷亡已達3萬6千人,其中尤其是空降兵部隊和機降部隊的損失比例爲最;彈藥的消耗更大,所剩下的彈藥已不足以支持一次大戰之需要,後勤保障方面的問題真正顯露出來了!

雖然解放軍徵集到足夠數量的數只運送各類物資,也不缺少物資,問題是卸載能力有限。卸載工作只能在海灘及少數幾個被攻克的小型港口進行,修築的臨時港口剛剛建成,效率依然不高。卸下的物資也難以送前一線部隊,隨部隊登陸的運輸工具數量太少,原計劃利用繳獲的裝備,可實際繳獲的數量也不足,而且經過反覆爭奪之後,戰區的交通條件相當差。雖然彈藥被優先送往一線,但消耗的速度太快,各部隊手中已沒有什麼剩餘。

經過連續的大規模行動之後,後勤系統已無法保障再一步行動的需要,鑑於此種情況,臺南戰役一結束,俞登既下令暫停攻勢,以免已不堪重負的後勤系統陷入崩潰。

暫停攻勢的另一個目的是鞏固佔領區,解放軍已經控制了相當大的地區,包括數個城鎮及居住其間的數以萬計的臺灣居民,管理控制區的居民生活已成爲解放軍的又一重要工作。工兵部隊開始修復被戰火破壞的各種設施,醫護人員搶救受傷人員,隨軍登陸的武警機動部隊及行政人員在這個時候開始發揮作用。由於臺灣的治安系統已崩潰,加之許多地方還有散兵遊勇,因此治安情況非常不好,武警部隊擔負起社會治安的工作,及配合行政人員的開展工作,隨軍登陸的行政人員在武警部隊的配合之下,很快就接管地方行政部門,打仗並非軍隊的本職工作。當前的任務是重建社會秩序,那就是讓當地的政府部門恢復工作,爲此要將因戰亂的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找回來,讓他們繼續辦公。不久臺灣警察部門恢復起來,熟悉當地的臺灣警察開始隨武警人員上街巡邏,醫務人員重返醫院,參與人員的搶救工作,部分商店也恢復營業,社會秩序在一點點好轉。

最初臺灣民衆對解放軍的態度,由最初那種無法言表的恐懼,隨着時間的推移,解放軍的表現讓他們越來越放心了,眼中的敵視沒有了,人們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這個時候最高興的要說那些統一派人士,他們因支援統一受到當局的壓制,甚至迫害,現在這些都結束了。

解放軍攻勢的減弱無疑給對手一個喘息的機會,可惜臺灣軍隊已無力發動攻勢了!數日之間,臺灣軍隊的損失已高過30萬,其中約20萬人被俘。臺軍各軍種中以陸軍的損失爲最,損兵折將近30萬,從臺南地區撤出的部隊大多數建制已亂,人員與裝備損失慘重,戰鬥力大幅度下降。相對於臺灣陸軍140萬的規模而言,這點損失並不算嚴重,但損失的部隊多爲精銳部隊。臺灣空軍原本就處於劣勢的臺灣空軍經過幾天的殘酷戰鬥之後,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再也無力爭奪制空權了,實際上已退出戰鬥。更可怕的是,臺灣軍隊士氣下降了,除了“保衛家園”的口號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號召人們的東西,開小差與主動投降的人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

臺灣軍隊失去了與解放軍一決高下的機會,不過歐陽濤依然要繼續打下去,他要爲美軍出兵爭取時間,因此他的作戰方針已經變爲“拖”,原來他得到消息美國人在是否出兵的問題終於有了結果,以美軍方爲主的主戰派佔了上風,軍事幹涉已經進入倒計時。

可惜他並不瞭解美國人正處於一種非常複雜的心理狀態之下,不是美國人不想出兵,而是不想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此時的情況對美軍非常不利,美軍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兵力因朝鮮停火協議的約束,不僅沒有增加,相反還要依停火協議撤走部分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則在停火期間得到大批裝備的補充,而且規模保持着相當大的規模。現在美軍在亞洲的軍事力量無法對解放軍形成優勢,實際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而待增援部隊到達還需要許多時間,許多美軍部署在距離戰場數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之外地方。中國人絲毫不隱藏自已的一個意圖,“如果美國人敢出兵,那麼我們就再打一次朝鮮戰爭,將美國人趕出朝鮮半島!”“讓美國人在朝鮮和臺灣之間選擇吧!”對此美國人一點也不懷疑,美國在韓國駐軍不過5萬,而中國除在朝鮮駐軍6萬之外,還在東北地區尚有大量部隊可供使用,其中不少是精銳部隊,停火協議中沒有限制中國東北地區的駐軍數量的內容。中國在朝鮮半島上的優勢令美國人面臨着一個痛苦的選擇,韓國的價值不比臺灣的低,甚至更高。事實上,中國人不僅這樣說,還這樣做了,12月8日中國政府宣佈因美國增兵亞太地區,已違反朝鮮停火協議,下令增兵朝鮮,當天第16、40集團軍先頭部隊越過中朝邊境,第三次朝鮮戰爭的陰雲又起!再次提醒美國--“不要只想着臺灣,還是想一想韓國吧!”

最爲重要的是,中國對臺灣採取的行動進展太快,遠遠超出美國人的預計,按此前的估計,解放軍從開戰到登陸臺灣島至少需要10天,同時要付出巨大的傷亡,在這段時間內美軍也足以完全準備工作。事實上,開戰僅幾天時間,解放軍就成功登陸臺灣,按這樣的速度,等美軍完成集結,臺灣也被中國人佔領了,到那時美軍再出兵干涉就已經晚了或者說沒有必要了。

更讓歐陽濤想不到的是,美國人只是確定要出兵,而在採取何種軍事幹涉方案上尚沒有達成一致,美國政府與軍方在採取何種軍事幹涉方案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主流是實施有限干涉,但支援全面干涉的力量也不小。政府方面支援有限干涉,攻擊登陸臺灣島的解放軍部隊,最終迫使中國大陸方面同意停火,軍方則極力主張全面干涉,要求全面進攻中國大陸,佔領中國沿海地區。

正在這個時候,發生泄秘事件,某個記者經過秘密通道接得了記述有關在中國沿海登陸計劃的文件,有關內容於12月9日成爲某大報的頭版頭條新聞,一時間有關“要與中國開戰了!”的消息傳開了。接着又傳來轟動性的消息,9日當天,中國再次宣稱一旦受到核打擊,將以全部核武器實施反擊,一時間核戰爭的陰雲密佈。

這些消息立即引起巨大震動,原本處於震盪中的美國股市立即以全面下挫表示出對戰爭的擔憂,剛剛好所有轉的美國經濟再也承受不起打擊了,經濟危機擴大了!還沒出兵就引起如此大的靂動,如果真出兵了,還不知有什麼結果。中國方面已經表明了其準備打核戰爭的決心,而美國方面還沒有做好準備,臺灣的價值還沒有漲到可以打一場核戰爭的地步。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