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臺灣方面早已種種不祥的信息中感覺到戰爭的味道,然而臺灣無法確定這些情報的確切性,臺灣在大陸的情報網已被破壞,一時間無法恢復,同時受臺灣的牽涉,美國在華情報網也損失不小,因此臺灣無法從盟友那裡得到什麼重要信息。

對前景的悲觀,令臺灣方面急於求助美國,然而美國對此的態勢冷漠,美國人被大陸輿論界的傳言所迷惑,此時的大陸輿論正在批評臺灣當局沒有尊守停火協議條件以及臺灣官員的某些劣行,當然是貪污受賄之類的東西,因此美國人的結論是中國只是在向臺灣施加壓力。這可是美國政府及軍方內部的主流意見,當然也有“不同意見”,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史迪特是美軍方中的“鷹派”人物,他根本聽不進去“中國不會攻臺”之類的言論,他相信戰爭馬上要爆發了。可惜無論是美國總統,還是國防部長,都漠視他的意見,拒絕批准他可自由行動的要求。

這一天,史迪特再次趕到白宮,試圖再次勸說總統,結果在白宮無意間遇到了威斯特――他的好朋友,被解除聯合國軍司令一職之後,他回國幹起了總統顧問的工作,很久沒有見面的朋友藉着手中暫時無事的機會聊了起來。

史迪特想借這個機會勸說威斯特支援他,可是被當場拒絕,“你要採取軍事行動?你要與中國人開戰嗎?我們在朝鮮敗的不夠慘嗎?”

“如果不採取行動,中國人就會佔領檯灣。你知道嗎?中國人已經完成了部隊的調動,並多次演練攻臺戰術,何時攻臺只是時間問題。”

“失去臺灣又如何?臺灣對我們來說不過是一個棋子,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則中國的一省,中國人可能放棄嗎?如果我們採取軍事行動,中國能不與我們拼命嗎?”威斯特又說道:“你想爲了臺灣打一場世界大戰?值得嗎?再說失去了臺灣,還有越南,中國人對越南的軍事打擊將越南人送入我們的懷抱。”

“我不想打一場世界大戰,打一場局部戰爭不行嗎?”

“你太小看中國了!它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與960萬平方公里士地的大國,當年日本人佔領大半個中國也沒能讓它屈服,因此一場局部戰爭根本無法讓中國人屈服,除非使用核武器將中國人全部殺光。”

“你是說打核戰爭?”史迪特問道,“不行!中國人也擁有核武器。”

“即便我們採取行動,阻止了中國人對臺灣的進攻,迫使中國人座到談判桌前,可是你能迫使中國象伊拉克一樣接受武器覈查,銷燬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嗎?”

“不能,能讓中國坐到談判桌前就已經不錯了!”

“即便中國人接受了停戰,也不過是爲了爭取時間整軍備戰,然後捲土重來。”

“那麼中國人不可戰勝?”

“不是,”威斯特說道,“從韓國回到華盛頓之後,我幾乎將全部精力用於研究中國,它的歷史、文化,最後發現能夠打敗中國人的只有中國人自己。可惜現在中國人還沒有失去鬥志!”

“那我們就聽任臺灣被佔領嗎?”

“除此之外,美國能趕什麼?”

“爲了明天,我們必須與中國人一戰,正如當年與日本人一樣!”

“可惜,目前我們下不了與中國開戰的決心!”

威斯特說的沒錯,實際上美國高層人士也清楚中國一定會對臺動手,可是他們還是正極力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因爲他們根本不想與中國打一場世界大戰。當然心中不想打併不表示不準備打,美軍的戰備工作一直沒有停過,只是由於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政府不得不壓縮軍費,所以成效非常不明顯。

見求援不成,臺灣不得不求己,全力加強戰備,爲擴軍之需要,臺灣需大量進口軍火。美國對臺軍售的態度非常積極,如果臺灣能夠自已保衛自已,那遠比美國出兵好的多,況且這個時候對臺軍售可是高利潤的買賣。美國是唯一能夠大量向臺灣出售軍火的國家,所以可以隨心所欲的定價,而臺灣只有提受的份。

臺軍不再提什麼境外決戰,所謂“本土防禦”已成重中之重。臺軍認爲“本土防禦”之重點是反登陸作戰。由於臺軍海空力量的不足,因爲反登陸作戰更多的依賴於臺灣陸軍。當時臺空軍訂購的新生產的飛機尚沒有出廠,作戰部隊只能以老舊的飛機臨時代,加之又損失了大批有經驗的飛行員,所以戰鬥力尚沒有恢復戰前的水平。失去空軍的強力支援後,臺海軍也有力無處使用。爲此,計劃於戰時將臺陸軍正規軍擴充至200萬,和平時期也不低於80萬,以及大量準軍事部隊。由於陸軍規模的擴大,臺陸軍進行了改編,以前的聯兵旅全部升級爲師,分爲步兵師,機械化師,裝甲師,炮兵師。

除增加陸軍數量之外,臺灣更謀求提高陸軍的裝備質量。基於對第二次朝鮮戰爭實戰經驗的總結,臺軍認爲105毫米坦克炮對解放軍裝備的新式坦克已構不成威脅,決定爲M60坦克換裝120毫米坦克炮,所需的120毫米坦克炮自然由美國採購。美軍藉此機會爲自已裝備的M1坦克換裝新生產的坦克炮,將拆下的舊坦克炮出售給臺灣,名爲處理“廢舊物資”,實際收取的費用至少爲新炮售價的3倍,可謂利潤豐厚。舊120毫米坦克炮比新的貴本不合理,然而臺灣還得接受,因爲除此之外別無選擇。除爲M60坦克換裝120毫米坦克炮外,別加裝附加裝甲板及反應裝甲以加強其防護能力。雖然武器專家多認爲改裝過於急促,尚存在許多小問題,臺灣軍方還是決定將400輛M60坦克按此標準換裝。原來從美國購進的M1A2坦克數量太少,而且不可能再增加,美國方面已保證不再向臺灣出售新坦克,因此只能採用改裝的M60坦克。

臺灣還仿效解放軍組建空中突擊部隊,將原有的3個陸航旅合編爲一個陸航師,其番號爲第100空突師。但是該師的人員與裝備數量從沒有過達到其編制的要求,各類裝備的狀態也不好。大多數直升機不僅性能達不到要求,而且老化問題嚴重。人員素質問題更爲嚴重,直升機飛行員的素質較好,但缺少合格的指揮人才,其作戰理論完全是照搬別人的東西,沒有一點自已的東西,正如瞭解這支部隊的美國軍人所說:“這支部隊不成熟!”

出於反登陸作戰的需要,臺軍沿海岸線佈置了大約30個步兵與守備師,並構築起了大量工事,尤其是面向大陸地區的重點地區,組成一條沿海防線。臺軍雖然對外宣稱沿海防線“固若金湯”,但心中從來沒有這樣想的,他們認爲當前的情況下,要阻止解放軍登上臺灣島根本不現實,因此作戰重點是登陸場的爭奪,實際反擊將解放軍趕下大海。爲此,沿海岸線佈置的多爲二流部隊,而精銳部隊多佈置於縱深地區,擔任對登陸場的反擊任務。

失去金門與馬祖之後,澎湖已成臺灣防防禦的最前線,雖然停火協議中明確規定澎湖爲不設防區,然而臺軍依然秘密將3000人的陸軍人員改稱警察駐紮於此,並強制性的將當地全部適於服役的居民編入預備役;禁止佈置於澎湖的重裝備秘密儲備於當地的倉庫之中。金門之戰中被俘的沈光明回到臺灣後,不久即被任命爲澎湖守軍司令,臺軍方對於他守衛金門的表現非常滿意,認爲他是擔任澎湖守衛任務的最佳人選,原來臺軍方高層並不知道,金門的實施指揮官爲李紗。金門之戰的功臣李紗因私自下令守軍投降,不得重用,僅被任命爲一個師長,去指揮一個二流步兵師,該師人員全部是金門之戰中被俘遣返回臺的金門守軍。這些遣返回臺的官兵雖擁豐富的實戰經驗,但他們返臺後,反戰情緒很高,明顯是受了大陸宣傳的影響,讓當局非常不放心,所以他們返臺後多退伍返家,只有少部分被編入二流部隊。

人們在外表的平靜與隱藏着的危機陰影之下進入11月,也許是時間長了,臺灣民衆早已習慣與不相信有關大陸將攻臺的傳言,大陸人也對政府能否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失去了信心,人們開始越來越多的討論和平統一的問題。由於臺灣戰後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引起人民幣對臺幣的匯率變化巨大,因此到臺灣旅遊非常合算,如果以人民幣計算,臺北三日遊的費用僅以一年前的十分之一,結果吸引了大量大陸人到臺灣旅遊,而且人數越來越多。最初大多數旅遊都是由中國政府組織的,帶有“參謀旅行”性質,後來私人自費旅遊的人數開始增加。對於大陸游客,臺灣當局雖然頭痛,但並不想阻止,一則都因此引起麻煩,二則遊客們給臺灣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然而正在這個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情打破了平靜!

11月4日,中國大陸的幾個大型網站受到攻擊,攻擊者將這些網站上的內容改的面目全非,攻擊者宣稱他們屬於臺灣獨立運動,此舉爲向反*勢力宣戰,宣稱他們將爲實現臺灣獨立爲戰鬥,任何在臺灣的大陸人將成爲他們的攻擊目標,其手段將不受任何限制。

於是“*運”之名一夜間叫響,也引發海峽兩岸黑客間的各一場大戰。對於“*運”將攻擊任何在臺灣的大陸人之言幾乎無人想信,以爲那不過是戲言,因此大陸游客沒有取消臺灣之行的想法。

一支旅行團依然按計劃於5日抵達臺北,開始“臺北3日遊”。對於大陸旅行團的到來,臺灣反間諜部門自然要“關心”一下,可是這支旅行團性質一般,因此並沒有引起注意,應該沒有什麼讓人操心的。

可是當他們按計劃入住酒店後,事情來了!自稱爲“臺灣獨立運動”成員的人把電話給酒店經理,要求立即驅逐入住的大陸旅行團,併發出將發動攻擊的威脅。酒店經理不敢大意,因爲來自大陸的客人是他的最主要客戶,可是沒等臺灣警方採取行動,一枚燃燒彈飛入酒店引起大火,雖然大火被消防人員撲滅,沒有造成嚴重的損失,但發現4名大陸游客失蹤。事後,大陸游客又不知何原因與臺灣警察發生衝突,於是事態一發不可收拾。

事發後,大陸政府的反應也特別快,僅幾小時即正式表態,要求臺灣當局處理好此事。然而“臺灣獨立運動”的活動愈演愈烈,他們的行動給*派以“啓發”,越來越多的*組織投入到“以暴力爭取獨立”的行列之中,四處攻擊在臺灣的大陸人。

臺灣當局想平息事態,馬上派人處理,可是毫無成效,而且事態越來越嚴重,襲擊大陸游客的活動不斷,最後中國政府不得不勸阻人們去臺灣遊覽。

不久又發生了更爲嚴重的事情,11月27日,多國聯合武器覈查小組的一名中國籍的成員失蹤,事後“臺灣獨立運動”組織於網絡中發表聲明對此負責之後,中國政府以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爲由,撤出了武器覈查小組在臺灣工作的全部中方成員,等於中止了武器覈查小組的工作,事態的發展讓世人感到意外,小小的一個“臺灣獨立運動”組織竟能讓臺海局勢緊張起來,更讓人意料不到的是,臺灣警察對打擊此類活動的積極性不高,雖然也抓了不少人,可是沒有抓獲一名“臺灣獨立運動”組織的成員,自然引起外界的諸多猜測,尤其是大陸方面言辭愈演愈烈嚴厲,事情大有進一步擴大之勢。

這個時候美國人已處於高度緊張之中,因爲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正在準備攻臺。解放軍海軍在11月中旬在東海地區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此次軍事演習演練的內容是:如何打航空母艦?這明顯是以美軍爲假想敵的。經過對演習過程的監視,發現中國軍隊打擊航空母艦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了,已達到讓人震驚的程度。

航空母艦可是美軍手中的“殺手鐗”,現在這個“殺手鐗”要失效了!

讓美國人更不安的是中國宣佈解放軍瀋陽軍區將於12日初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有關的情報表明這次軍事演習是以再次出兵朝鮮爲背景的,中國是否想在朝鮮再打一仗?

軍事演習讓美國人心跳,讓臺灣人心驚,這是針對臺灣的,聯想到中國撤走武器覈查小組,及對臺灣當局不執行停火協議等方面的指責,不能不讓人懷疑:“中國人要入侵臺灣?”

這時臺灣幾乎指望不上美國,美國做爲超級大國此時自然要有所表示,然而美國人是動口多於動手,除了發表態度強硬的聲明之後,美軍幾乎沒有採取什麼行動,因爲受朝鮮協定的影響,美軍在亞洲,尤其是東亞地區的活動受到嚴格的限制。

雖然局勢緊張,但並沒有引起多少普通民衆的關心,因爲最近軍事演習進行的太多,每次都攻臺的意思,可全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一點攻臺的意思都沒有。

果然,自11月中旬開始的軍事演習很快結束,12月1日,南京軍區宣佈軍事演習任務已基本完成,參加演習的部隊紛紛返回軍營,不過來從北海及南海艦隊的軍艦並沒有返回原駐地,而是在東海艦隊的軍港中臨時駐紮下來,聽說是準備參加海上閱艦式,因爲海軍早已宣傳將於12月初舉行海上閱艦式,到時國家主席李思華等人將親自出席。來自北京的消息也表明,李思華已離京南下,只是因要沿路視察各地的情況,所以南下的速度並不快,估計要再等幾天才能到上海。

軍艦因爲要參加海上閱兵式沒有返回原駐紮軍港是可以說得過去的理由,那麼軍事演習結束後,艦艇又加油裝彈,全體人員處於高級戒備之中可有點不正常。

甚至陸軍及空軍部隊也處於高級戒備之中。不過只要一想到當前臺海緊張的局勢,尤其是11月27日發生的聯合武器覈查小組成員失蹤的事件,那麼這些就不難以想象了!

美國人通過軍事衛星與情報人員自然密切的注視着這一切,此時美國人的感覺只有一個:如果中國人願望,那麼軍事行動可以馬上要開始!美國情報部門於12月2日提交的緊急評估報告中稱:“如果中國人作出決定,那麼發動對臺灣的入侵只需72小時的準備即可!”

這份緊急評估報告促使美國總統立即召集政府及軍方高級官員討論應對之策,討論因一直無法統一意見而遲遲沒有結果。爲阻止事態的擴大,美國總統庫比勒親自給中國國家主席李思華打電話,發出和平的呼喚,同時一名總統特使帶着他的親筆信及全權受授權登上直飛北京的飛機,希望在這急要的關頭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解除危機。

與美國人緊張的心情相比,臺灣人顯得輕鬆多了。雖然臺灣沒有象美國那樣發達的情報網,但說到對中國大陸的情報收集工作,臺灣人自信不比美國人差,尤其是近期,一名被金錢與美女收買的解放軍通信兵提供瞭解放軍使用的一套通信密碼之後,臺灣已能破譯解放軍許多電報。現在各種情報表明,解放軍短時間內無法發起進攻,局勢有望緩和。從已破譯的電報看,解放軍海軍將按計劃於12月4日中午舉行海上閱艦式,爲軍事演習徵集的民用船隻大部分已經於2日解散,剩下的也已接到解散的命令。解放軍空軍正急於換裝,殲-10、蘇-27等新機正大量交貨,而殲-6、殲-7正大量退役。唯一讓人放心不下的是解放軍集中了大量兩棲登陸艦艇于軍港之內,不過可能被用於登陸的地面部隊海軍陸戰隊與陸軍部隊並無異常情況。

此時俞登臉上已現笑容,11月初,他召集參戰部隊軍級以上領導到南京開會,此時他已完成新作戰計劃構思,現在參謀人員正忙於計劃細節的制定。當他在會議上突然宣佈攻臺作戰計劃時,會場之上立即一片歡呼,這可是他們等候已久的消息,以前不過是一些傳言,現在可是夢想成真。由於保密的原因,與會人員在回到各自的部隊之後沒有將這個消息傳出去,然而他們返回之後的異常舉動還是讓人們產生了懷疑,開會回來之後的興奮勁以及如同吃了興奮劑似的工作效率,還有那些看似正常又不正常的命令,有誰能不產生懷疑?

當各部隊投入到攻臺之前的最後整備,加緊研究作戰細節問題之時,已升任傘兵團團長的(24)突然出現在俞登面前,她說是看望老師,實際上她是請戰的,最近發生的事情讓她確信,領導已不動聲色的將重要任務交給了另幾個團。

簡單的問候之後,談話直接切入正題,“你是來請戰的吧?”

“是的,當上主力團的團長並不意味着與別人平等了,女人依然受到男人的歧視。”

“爲什麼?”

“我指揮的可是一個主力團,一點也不比其它幾團差,可是其它幾個團已經領受任務,並開始研究作戰方案,甚至已將任務分配給各營各連,而我的團沒有接到任何任務,除了訓練之外,就是對陸軍部隊的人員進行短期跳傘培訓。”

“你急了?放心,你的任務不會比其它人輕鬆,甚至更艱苦、更重要,好鋼是會用在刀刃上的。我將把每一個能戰鬥的傘兵都投入戰鬥!好了,立即返回部隊,準備行動吧!我要你的團隨時都能拉出去打最艱險的戰鬥!”

“是!我服從命令,不過我想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快了!一切準備就位,只差東風了!”

是的,只差東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