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懊惱的是法金漢將軍。普洛耶什蒂戰役再次給了興登堡魯登道夫一夥人“收拾”自己的把柄。他可以想見,性格更爲偏激的魯登道夫一定在柏林大放厥詞:事實證明,法金漢不僅不是一個合格的總參謀長,他更不是一個合格的野戰指揮官。總之,他除了是德國的罪人之外一無是處。
法金漢因爲進軍羅馬尼亞以來因擊敗優勢羅軍攻佔布加勒斯特所收穫的好心情沒有了,代之以是無窮的懊惱和悔恨。
戰爭是一件最刺激的活計,特別是掌握無數士兵命運乃至國家命運的前線指揮官對此感觸更深。那種勝負天平瞬間顛倒的感覺,不是身處其間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當制定總體戰略的總參謀長和戰區、集團軍司令官是不一樣的,前者可以將失敗的責任推到後者的執行不力上,後者則很難將戰敗的責任推給前者。對於普洛耶什蒂戰役的失敗,法金漢不能責怪任何人,除了那個估計已落入中國人之手的比特格爾將軍之外。
兩個精銳的步兵師喪失了,在短短的四天之內。它們曾在自己的指揮之下翻越羣山峻嶺,擊敗了兵力是自己二倍或者更多的羅軍,取得了一場無可爭議的大勝。在9月20日之前,他,德意志帝國前戰爭大臣兼德軍總參謀長,已被證明還是一位卓越的野戰指揮官。羅馬尼亞攻略眼看要竟全功了,極度缺乏糧食和石油的德國爲此可以獲得羅馬尼亞豐富的資源。自己的對手興登堡拍來了熱情洋溢的祝賀電。他在某種意義上已經爲自己正名——德軍在兩年戰爭中的失利不是自己這個總參謀長失職,而是前線指揮官們的無能!一個僅有五個師(其中還有一個奧軍師)的弱小集團軍可以長驅直入掃蕩羅馬尼亞,別人爲什麼總是在敵人的陣地前碰的頭破血流?但9月20日之後,這樣的好心情不再,四天之內喪失兩個師的大敗是慘痛的,戰爭爆發以來,德軍雖然付出了上百萬的傷亡,但罕有整師被殲的例子,而且對手是低劣的黃種人!某種意義上,法金漢創造了令德軍羞辱的歷史。
爲什麼不重視總參謀部關於華軍的情報呢?法金漢想起了斯特勞斯將軍。那個在遠東遭受可恥失敗的斯特勞斯少將帶領被中國人釋放的六千官兵分批迴國後被降爲了上校。他當面聽過斯特勞斯青島之戰的彙報。對於其誇大華軍戰力的報告給予了尖利的譏諷和訓斥。認爲不過是這個倒黴蛋推卸責任的託詞。現在看來,斯特勞斯並未誇大華軍爲自己的戰敗做掩飾,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敬畏的敵手。十幾年前,中國還是一個任人欺凌的虛弱國家。區區兩萬餘烏合之衆就可以輕鬆攻佔其首都。是什麼原因讓這個東亞病夫神速地打造出一支可以和德軍較量的強軍。法金漢卻沒有時間來研究了。
法金漢在獲知比特格爾失敗的第一時間便做出了回師布加勒斯特的決定。命令東進配合馬肯森合圍俄軍第9集團軍的三個師火速西返,搶在華軍之前重新佔領了布加勒斯特。
但華軍並未發起向布加勒斯特的攻擊,這個反常的現象迷惑了法金漢。究竟怎麼回事?
他詳細審問了逃回布加勒斯特的64師官兵,他們對於普洛耶什蒂戰鬥的描述有很多矛盾之處,戰鬥的過程大致清楚了,比特格爾少將最大的失誤是沒有預見到華軍採取夜間攻擊,部隊陷入了亂戰,戰前調出一個團也是失敗的主要因素。
但法金漢迄今仍未獲得華軍兵力的準確情報,攻佔普洛耶什蒂的華軍究竟有多少兵力?他們的傷亡如何?不搞清這點,後續的行動就失去了支撐。
華軍一個集團軍已經集結於烏克蘭,投入羅馬尼亞的部隊有兩個軍,第9軍和第5軍。按照已經掌握的華軍編制,至少有六個師抵達前線了。但比特格爾的64師向阿隆達方向的攻擊證明當面的華軍並不強,顯然他們隱藏了實力,迷惑了比特格爾那個笨蛋。如果六個師的華軍全部集結於普洛耶什蒂一線,他就不能發起收復普洛耶什蒂的行動了,儘管獲得羅馬尼亞戰線最高指揮權的馬肯森將軍命令自己反攻普洛耶什蒂也不能打。普洛耶什蒂戰役證明華軍的戰鬥力極爲強悍,三個師去攻擊六個師的陣地是不理智的行爲,如果導致布加勒斯特的失守,戰局將惡化至無可挽回的地步。
馬肯森已經下令奧軍第1集團軍迅速東進,目標不是普洛耶什蒂而是布澤烏。這是有力的一招,如果阿茨將軍指揮的擁有五個師的第1集團軍出現在普洛耶什蒂後方並且佔領布澤烏,全殲當面華軍的戰機就出現了。但法金漢擔心華軍還有大批的後續兵力,他們的那個集團軍不會只有兩個軍,如果他們有四個或者五個呢?戰鬥力弱於第9集團軍的奧軍第1集團軍怕不是華軍的對手。
所以,法金漢在回師布加勒斯特之後給馬肯森將軍去電,建議奧軍慎重東進,先摸清情況再說。
在東線創造無數勝利的馬肯森將軍是德軍宿將,迅速回電法金漢,“決不能坐等華軍後續部隊集結!應在其援軍抵達前擊敗普洛耶什蒂之華軍以掌握主動權。已派77師北上增援你部,應當以有力行動鉗制普洛耶什蒂之華軍,毋使其逃脫。”
馬肯森也認爲華軍還有大批部隊尚未抵達戰場。如果建立在這樣的判斷之上,馬肯森的決策是正確的,必須乘其未合流之前分割殲滅之。馬肯森命令自己北上攻擊普洛耶什蒂是爲了牽制當面華軍使其不能輕動,爲奧軍的西進創造條件。當前情況下這是最爲合理的部署了。所以,法金漢一面命令空軍加強偵察,一面組織發起對普洛耶什蒂的反攻。
從8月28日,德軍開始炮擊普洛耶什蒂以南華軍陣地,擔負守衛任務的是第5軍軍長張清義少將指揮的兩個師,華軍炮兵除了攔截德軍步兵之外,基本沉默着,任憑德軍炮兵逞威。在一天半的試探性進攻後,戰鬥變得激烈起來。戰鬥重現了歐戰的特點,炮火轟擊。步兵尋找弱點加以攻擊。守軍則寸步不讓。在某些地段發生了激烈程度不亞於西線的戰鬥,令法金漢將軍確認華軍的戰鬥力要高於俄軍。他們儘管在遠程火炮上弱於德軍,但步兵火力卻在德軍之上,大量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帶帶給了德軍進攻部隊造成了嚴重的傷亡。根據一線師團長們的報告。華軍的築工水平極高。陣地縱深程度大。預備隊使用合理,達成的幾次突破都在預備隊強力反擊下歸於失敗。
希望尋找到弱點一舉突破華軍防禦的法金漢打消了希望。正面華軍僅擺開了兩個師,飛機偵察確認在一線陣地的後方至少還有一個師。而普洛耶什蒂以北還有華軍大部隊的蹤跡。以手裡的因連續作戰未得補充的四個師擊破當面兩個軍的華軍部隊是奢望。法金漢現在將希望完全寄託於正在東進的奧軍第1集團軍了。現在,奮力穿越南喀爾巴阡山脈的奧軍已經逼近了錫納亞——布拉索夫一線,一旦控制布拉索夫至普洛耶什蒂的公路,戰局主動權就轉入了自己手中。或者南下夾擊華軍,或者繼續穿越東喀爾巴阡山脈攻擊布澤烏切斷華軍後路,都是非常有力的。
法金漢及馬肯森密切關注着空軍對那條自烏克蘭至羅馬尼亞的大路的偵察轟炸,因爲天氣不好,飛機出動的頻率極低,未發現華軍大部隊的行動,只有零星的車隊遭到德國飛機的轟炸掃射。9月28日,德國飛機在福克尼亞上空第一次遭遇了華軍的飛機併發生空戰,一架德機被擊落。這個消息增強了法金漢的擔心,顯然,華軍空軍部隊已經進入戰場了。
法金漢在擔任總參謀長期間不止一次聽有關部門介紹過華軍空軍的情況,根據德軍掌握的情報,華軍空軍無論是機型還是戰術都是世界一流,華軍空軍的戰鬥力在兩年前與日本的作戰中得到的證明。他們的弱點在於工業基礎,不能像德英法等國一樣大批生產作戰飛機。如果華軍將現有的飛行部隊投入羅馬尼亞戰線,將對戰局產生重大影響。
法金漢的擔心變爲了現實。9月29日,華軍飛機利用天氣晴朗的機會,第一次出現在普洛耶什蒂戰場,轟炸了德軍兩個炮兵陣地,擊毀六門大炮。緊急起飛的德機與華軍飛機發生了空戰,德機被擊落兩架,華軍飛機只有一架被擊落。他們準確的投彈和高超的空戰技巧給了德軍深刻印象。根據華軍飛機出動的頻率,可以證明他們已經在普洛耶什蒂附近修築了野戰機場了。而在北線,被法金漢寄予全部希望的奧軍也遭到了轟炸,這說明東進的奧軍已經被中國人所發現,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數萬人的大部隊進軍要徹底掩蔽消息是不可能的,但法金漢還是希望奧軍達成最大的突然性,現在看來做不到了。
9月29日晚,法金漢給馬肯森司令官發了一封長電,建議奧軍不去攻佔布澤烏而是南下攻擊普洛耶什蒂。從錫納亞向南有良好的公路可以利用,但往東則須繼續翻越大山。法金漢建議先解決普洛耶什蒂問題,在敵情仍撲朔迷離的情況下,殲滅當面華軍更爲重要。只要將佔領普洛耶什蒂的華軍擊潰,戰局仍大有可爲。法金漢在電報中袒露了他對奧軍第1集團軍的擔心,希望這個轄4個奧軍師和1個德軍師的集團軍迅速與自己會合。
正在指揮多瑙河集團軍的馬肯森同意了法金漢的意見。但一切都晚了。
9月30日中午,法金漢收到了奧軍遇敵的報告,在錫納亞附近出現了大股的華軍。
“這一定是中國遠征軍的後續部隊!他們盯住了奧地利人!該死的,迅速查明敵情,他們究竟有多少人?”法金漢對他的參謀們大喊大叫。
法金漢並無對奧軍第1集團軍的指揮權,那是馬肯森的事。但他高度關注着錫納亞戰事,連續發電給奧軍第1集團軍以瞭解戰況。他只收到了一封回電,是第1集團軍那個德軍師的回電,說優勢的華軍伏擊了他們,戰鬥正激烈進行。電報並未回答法金漢的諸多疑問。伏擊?那就是說中國人早已掌握了奧軍的行蹤,他們敢於伏擊說明他們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究竟有多少華軍?戰鬥的地點及形式都未談及。法金漢再次去電詢問,但再無迴音了。
第二天中午,馬肯森電令一夜未眠的法金漢全力攻擊普洛耶什蒂,馬肯森的電報裡說,錫納亞附近出現的華軍至少七個師,奧軍已被攔腰斬斷,被切爲南北兩部分並被三面包圍,阿茨將軍(奧第1集團軍司令)連續發電求援。你部必須確保普洛耶什蒂之華軍不能北上攻擊阿茨將軍。
如果援助阿茨將軍,最近的就是自己了,馬肯森的8個師和1個騎兵旅還在多瑙河上呢。但自己被華軍死死地擋住了,而且華軍並未使出全力。
法金漢預感到麻煩大了。他從來就沒有看得起的中國人將徹底改變羅馬尼亞戰局了。死馬當做活馬醫也必須醫。從10月1日凌晨,法金漢使出全部力氣,開始對華軍第5軍陣地發起猛攻。戰鬥至爲激烈,德軍第117師一度突破了華軍陣地,但被華軍嚴厲的反擊所阻止。這天,華軍炮兵火力陡然增強,給進攻部隊造成了重大傷亡。戰至天黑,法金漢判斷自己無力突破對手堅固的防禦,未請示馬肯森便轉入了防禦。他現在要考慮如何撤退了。
法金漢的預感是對的。錫納亞戰役的進展再次令德軍甚至俄軍感到萬分吃驚。華軍強行軍進入戰場的兩個半軍(第12、第7及第16軍一個師在葉延冰上將的指揮下一舉擊潰了阿茨將軍的第1集團軍。經過54個小時的連續戰鬥,殲滅奧軍三個半師,俘敵3萬,大約有15000人突出了包圍逃向了西方的大山中,由於地形不熟和部隊極端疲勞,負責封堵缺口的12軍36師未能達成任務。但錫納亞戰役將同盟國羅馬尼亞戰略徹底粉碎了。
現在,馬肯森及法金漢必須考慮撤退了。馬肯森還好說,他的對面只有一個實力已嚴重削弱的俄國第9集團軍和羅馬尼亞第19師,但法金漢卻面對着戰力強大的華軍,還將面對將迅速南下的華軍主力,守住布加勒斯特已經是夢囈,能否安全撤出與馬肯森會師也是一個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