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代表團與德國同行的合作在8月2日暫時被終止了,德國已經全部行動起來,包括看上去與戰爭毫無關係的平民。作爲德軍大腦的總參謀部,已經迅速進入了戰爭狀態,沒有精力再和中國人商談交流了。
中國代表團仍然受到了周到的接待。中國人提出近距離觀察德國軍事動員的要求被滿足,他們分爲了幾個組,各自承擔不同領域的觀察學習使命,大部分留在柏林,少部分則在德國同行的陪同下離開了柏林。
程建國的那部分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最關鍵的資料移交是一款最新定型的單座雙翼戰鬥(偵察)機,這是總參航空局1913年底的作品,剛剛裝備了兩個飛行大隊。
這款飛機空重68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920公斤,最大速度每小時190公里,續航力爲一個半小時,發動機原型爲德國梅賽德斯公司的產品,輸出功率爲134千瓦(180馬力),前艙裝備兩挺山東軍工集團生產的口徑重機關槍,備彈2500發。另外,飛機還懸掛了四枚小型炸彈用於對地攻擊,是對付炮兵陣地的利器。在萊州舉行的中德聯合軍演中,這款飛機犀利的對地攻擊給德國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確定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德事宜時,德方點名索要這款飛機的全部技術,特別是武器方面的技術。作爲交換,德國願意提供梅賽德斯公司的該型發動機全部技術資料。
之所以用發動機技術來交換。是因爲中國人之前向德國購買了該型60臺發動機。上海已經建成了中國第一家發動機工廠,技術和裝備完全來自福特汽車公司。但美國人的產品裝上飛機後卻不匹配,中國人選用了德國產品後試驗獲得了成功,於是購買了德國的成品。本來只想買四臺發動機用於仿製研究,但德國人堅持必須批量購買。最後商定了60臺的基數。由於萊州演習的成功,德國人爲了獲得中國人已經摸索出的戰術和武器,“慷慨”地將這款發動機的全部圖紙交給了中方。
除了發動機外,這款飛機完全是中國人設計定型,包括飛機的武器——兩挺重量比馬克沁輕了21%,但性能完全不次於馬克沁的重機槍。全部是中國人的作品。依照德國人的工業實力。在獲得圖紙後,他們可以在三個月內實現批量生產,唯一的問題是機載武器——德國槍械口徑是,但中國人已經將他們的制式口徑統一至了。
爲此。程建國在駐德武官高明少校的陪同下去了法蘭克福。那裡有德軍一個航空訓練基地。程建國向德國同行講解了中國航空兵研究的編隊戰術。受到了德國同行的歡迎。內行更容易接受或者否定業務內的東西,德國人很快就明白,在航空兵領域。中國人已經走在了德國之前了,當德軍仍將飛機主要用於通訊和偵察時,中國同行卻將其用作了作戰——擊落對手的航空器和對地攻擊,尤其是後者引起了德國人極大的興趣。所以,程建國受到了極大的尊敬,他的行期被延遲了,當然取得了馮國璋的同意,總統有明確的表示,對於航空兵的一切東西,可以毫無保留地交給德國人。
歐戰正式爆發後,程建國和高明仍在法蘭克福,並未返回柏林與大隊會合。他們目睹了德國因戰爭爆發而呈現出的狂熱——到處是歡呼戰爭爆發的集會,到處是奔赴集結地的軍人,家屬在歡送他們的兒子、丈夫出征,國歌和歡呼聲不絕於耳,還有大量的鮮花被擲向列隊行進的軍人。
在航空基地不遠有一座橫跨萊茵河的鐵路橋,站在機場塔臺上即可清楚地看到通過鐵路橋的軍列,在8月7日那天,德軍右翼的強大攻擊集團已經按照施裡芬方案在佔領盧森堡鐵路樞紐後攻入了比利時,正在費力攻打擋住了德軍大隊前進的列日要塞。程建國等人得不到具體的戰況,但看到了通過萊茵河上鐵路橋的軍列呼嘯而過,那天至少通過了600列!這是程建國和高明計算的結果,他們對此極爲震驚。當就此向陪同他們的德國總參謀部軍官詢問時,德國人毫無隱瞞,他們介紹了德國實施戰爭動員的基本方法,核心就是圍繞着鐵路進行的。可以這樣說,德國戰爭動員就是鐵路戰爭,所有的預備役人員到最近的鐵路站集中,在那裡領取個人裝具,被編組,然後登車向下一個集結地行進。就這樣,由連而營,由營而團,到最終集結地時,部隊就已經完成了編組。成爲可以執行戰略任務的野戰大軍了。
德國人在戰爭爆發後表現出的動員能力令中國同行極爲震驚!回到柏林準備返回中國的程建國跟總參動員部第一處徐樹錚上校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對德國人的動員水平讚歎不已。
留在柏林的徐樹錚對此印象更爲深刻。他是畢業於日本陸士步兵科的科班生,錦州戰役時爲段祺瑞秘書,1910年後經段祺瑞推薦進入總參,時任動員部一處處長,1911年被授予中校軍銜,1913年底出任處長,軍銜升爲上校。他對程建國說,德國人對我們很是友好,一些在我看來的絕密情報並不封鎖,預計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德軍從和平時期的70萬人左右將飆升超過200餘萬。這真是不可思議的速度,相比德國,我們的動員能力差的太多了。如果將國防軍人數翻上兩番,我們恐怕要搞三個月以上,而且還不考慮於武器的儲備狀況。徐樹錚坦承,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德國的組織能力。這背後是強大的工業基礎。原來還爲國防軍四年來的進步所陶醉,看起來還是總統高明。我們距離歐洲一流軍隊的差距是巨大的!回去必須徹底研究我們的動員體系,抓緊追趕。
在程建國眼中,已經爆發的戰爭可以歸納爲鐵路戰爭。鐵路已經成爲軍事動員及部隊調動的主要依賴。程建國注意到了這一點,在8月7日那天,通過萊茵河上鐵路橋的軍列至少超過了600列。這是高明在塔臺上呆了兩個鐘頭後推算出的結果。具體的情況德國同行當然不會對中國人全盤托出。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從8月6日起,到8月12日,德國150萬野戰軍(大約40個軍)已經通過縱橫發達的鐵路網部署到位了。一個野戰軍需要多少列車呢?事後披露的數據是這樣的:軍官需要車皮170個,步兵965個,騎兵2960個。炮兵和輜重部隊1915個。一共6010個。它們被編組成爲140列軍列。而它們的補給車隊大約還需要同樣數量的列車。在德國總參謀部鐵路局的精心編組下,每列軍列準時發車,準時通過交通樞紐,像一部準確無比的鐘表。科倫的霍亨佐倫橋。每十分鐘便通過一列軍車。沒有一點差池。顯示了德國人不可思議的高超的組織藝術。將日耳曼人一絲不苟的精準性格彰顯無遺。
當程建國提出這點時,徐樹錚完全贊同。他說了從德軍將領那裡聽來了的一則並不好笑的笑話。說德國軍事學院最優秀的畢業生都被分入了鐵路局,此鐵路局不是彼鐵路局。是總參編制下的軍屬運輸機構,這些德國培養的一流軍事人才在鐵路局被榨乾價值後,瘋人院就是他們的唯一歸宿。中國國防軍也設了軍事運輸部,是和動員部平行的部門,徐樹錚說,我們的鐵路編組水平絕對達不到德國現狀,代表團有軍運部的高級參謀,他們承認差距是巨大的,第6師當初全師北上以應對唐努烏梁海危機,就一個甲種師的跨軍區調動就將軍運部忙的焦頭爛額。我們一個甲種師的實際兵力可以抵德軍一個軍或者更多,但人家40個軍的調動都如此迅捷精確,真是令人讚歎。
由於歐戰的爆發,中國訪德軍事代表團的使命提前結束了,他們在接到國內的指示後在8月11日離開了柏林踏上了歸程。德方非常希望中國加入同盟國陣營,以中德兩國目前的關係,德國非常希望中國加盟同盟國以牽制協約國在遠東的力量。假如中國加盟的話,德國推算中國將在遠東牽制俄軍40個師或者更多,德國人甚至這樣認爲,只要中國陳兵北部邊境,俄國就會極爲緊張,他們不得不置重兵於伊爾庫茨克——赤塔——海參崴一線,這對德國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而更爲重要的是德國在遠東最大的基地青島基地在中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後將獲得絕對安全。威海就有英國人的基地,而且,根據英日同盟,日本肯定要跟隨英國對德奧宣戰。英日肯定要對青島下手,沒有中國的支持,失去支援的青島基地很難守住。青島基地的丟失,將使德國東亞艦隊失去“家園”。德國以青島爲基地的東亞艦隊目前有六艘巡洋艦,東亞艦隊的任務將是破交,主要是干擾和削弱英國的海上運輸能力。倒過來,如果中國站在德國一方,青島基地將安然無恙。由於青島德軍的報告,德國總參謀部對中國國防軍的實力判斷不斷提升,認爲是一支足以影響遠東局勢的力量。
爲了將中國拉入同盟國陣營,德國政府在倉促之下給中國開出了鉅額“賞單”,包括援助中國30個步兵師的全部武器,給予中國6000萬馬克的無息貸款,承諾在戰後無償將青島基地及膠濟、津浦鐵路歸還中國,免除剩餘的全部庚子賠款等。這些條件不能不令中國軍事代表團砰然心動。
代表團無權決定國家的外交走向。只能迅速將德方的要求傳回國內。對此,馮國璋極爲擔心。他清楚中下級軍官對加入同盟國作戰躍躍欲試,當德國外交部和總參謀部聯合約談他後,代表團內部進行了秘密討論,被德國巨大的戰爭潛力弄的心醉神迷的代表團大部分成員認定德國將取得戰爭的勝利,如果中國與德國結盟,將享受巨大的戰爭紅利,爲什麼不站在德國一方呢?在蒙山軍的發展史上,德國一直是合作的對象,論軍事方面的盟友,如果德國不算,那中國就沒有朋友了。沒錯,美國人跟中國的關係也很緊密,但那都侷限於民用領域,軍事方面的很少。就常規軍事力量而言,美國尚不如中國呢。
馮國璋拒絕了程建國等人的建議,只答應不帶任何傾向地將德國的要求報告國內,而不是建議中樞與德國結盟。
“總統一再強調軍人不得干政,國家採取何種外交政策不是我們應當考慮的!再說,德國人肯定通過外交渠道向國內交涉了。”馮國璋對他的手下說,他其實希望中國不要站在任何一方,馮國璋清楚英國和日本的力量,尤其是海軍力量。假如中國加入同盟國,僅僅是日本海軍就不是中國所能抵擋的。上海肯定受到攻擊,甚至天津也難以保全。德國人很強,但他們的海軍不是英國人的對手,一旦中國站在德奧一方,將受到俄、日、英的三方夾擊,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難道你們認爲國防軍可以單獨對付三國的聯合打擊嗎?開玩笑!”
尤慧生贊同馮國璋的意見,“各位,馮部長說的對。外交大政不是我們應當考慮的。相信總統會像以前一樣做出最有利國家的決策。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準備回國吧。”
8月11日,馮國璋率軍事代表團離開了柏林,循原路返國。中國人的收穫在海軍方面,德國人提供了他們最先進的潛艇技術和20枚魚雷。自新中國成立,中國海軍專注於潛艇方向,在上海建立了設施完善的潛艇工廠,技術完全來自德方。這一次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德,在航空兵上是輸出的,在海軍上是收穫的,德國人認爲中國那支弱小的海軍無論如何不會對德國構成威脅,他們加強潛艇兵力的建設,只會對英日構成威脅,這是德國樂意看到的,尤其是現在。
懸掛中國國旗的巡洋艦海雄號順利通過了英吉利海峽,一路南下,穿越直布羅陀進入地中海。在地中海某港口泊岸加煤時,除了聽到德軍穿越比利時攻入法國腹地的戰況外還聽到一個消息,說中國已經正式宣佈中立。馮國璋對尤慧生和程建國說,“我就預料到是這個結果。以總統的精明,豈能在勝負未分便選擇站隊?這下我放心了。”
但中立的中國並沒有置身局外,一場對於國防軍前所未有的大戰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