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黑溝臺一

自沙河會戰後,日軍與俄軍在奉天以南形成了綿延的戰線。至1905年的元月,俄國遠東軍三個集團軍,日軍滿洲軍三個軍部署在戰線的兩面。從俄軍方向看,自東向西,東部爲利涅維奇上將指揮的第一集團軍:轄第1軍,第2西伯利亞軍,第2、3、4軍,第71步兵師,兩個騎兵師。對着黒木爲楨大將指揮的第一軍(轄第2、第12師團,近衛後備旅團)和新組建的第五軍(鴨綠江軍),中部戰線爲考利巴爾斯上將指揮的第三集團軍:轄第16、17軍,西伯利亞第5、6軍,兩個獨立旅,一個騎兵師。對着野津道貫大將指揮的第四軍(轄第10師團、第3、10、11後備旅團,第1野戰炮兵旅團,第5師團一部)。西部(右翼)爲格里品別爾格上將第二集團軍:轄第8、10軍,西伯利亞第1軍,新編混成軍(3個旅)米舒欽科騎兵軍(兩個騎兵師)。對着奧鞏保大將指揮的第二軍(轄第3、4、6師團,秋山旅團,兵站守備隊)。在日軍的後方遼陽一帶,還有充作總預備隊的第五、第八師團。在更遙遠的南方,打完旅順戰役的乃木希典大將指揮的第三軍正在朝奉天戰線趕來。

俄國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因連續的失敗,已於去年十月被沙皇撤職,新的遠東軍最高統帥爲帕羅庫特金上將。他估算自己集結於奉天南部的兵力已經佔據優勢,且擔心旅順日軍第三軍南下參戰,決心抓緊機會發動進攻,擊破日軍。根據偵察,庫羅帕特金司令官選中了沈旦堡作爲突破口。他認爲,這個距奉天40公里的村莊是整個戰線的樞紐,極爲關鍵。庫羅帕特金上將計劃用第2集團軍(5個軍126個步兵營,162個騎兵連439門火炮)發起進攻,任務首先是佔領沈旦堡。俄軍總司令認爲。沈旦堡是是日軍陣地的樞紐,而這個方向的日軍只有騎兵第一旅團(秋山好古)8000人警戒寬大正面,兵力顯然嚴重不足。

南滿獨立團從駐地出發時已經是元月22日了,主要是魯山向俄軍總司令部索要的物資到位晚了。俄軍雖然撤至奉天,但後勤補給仍極爲混亂低效。儘管新來的俄軍聯絡官馬裡寧少校不斷威脅催促,魯山仍堅持要補給到達後方可行動,馬裡寧無奈。只能不斷派人催促後勤,直到魯山要求的機槍、火炮、彈藥及醫生抵達後,方纔指揮獨立團出發,根據俄軍指定的路線,於元月24日上午抵達黑溝臺北面的一個村莊。

獨立團接到的任務是作爲黑溝臺方向俄軍的預備隊。

各種消息紛至沓來,獨立團自己的偵察部隊也不斷送回探查到的敵情。魯山與幾個主要助手分析了情況。不等他們得出自己的結論,俄軍通知魯山參加軍事會議。

在獨立團進入戰線前,庫羅帕特金的攻勢已經在右翼(西翼)展開了,俄軍首先打垮了駐守黑溝臺的日軍第二騎兵旅團,旗開得勝,在日軍戰線楔入了一個釘子,構成了對沈旦堡的三面包圍。而秋山好古指揮的日軍第一騎兵旅團已經收縮了戰線。將兵力收縮回沈旦堡了。這個要點日軍不能放棄,如果丟失沈旦堡,俄軍第二集團軍將從戰線的西翼穿過去,儀仗優勢兵力卷擊中路,一舉擊破日軍。這正是庫羅帕特金的計劃。

佔領黑溝臺,算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局。

24日的軍事會議是由格里品別爾格上將主持召開的。對着大幅的軍用地圖,第二軍的參謀軍官講述了明日即將開始的行動。根據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的計劃,俄軍將由米舒欽科騎兵軍爲主力。展開對沈旦堡的突擊,南滿獨立團的任務是在米舒欽科騎兵軍右翼展開突擊,進入莊子,清剿消滅日軍殘餘。

進攻部隊不止是哥薩克騎兵軍和中國人,根據俄軍的計劃,25日發起對沈旦堡總攻的俄軍有黑溝臺方向2個師(32個步兵營)和沈旦堡正面一個師(16個步兵營)和從日軍左翼插過來的米舒欽柯騎兵軍(72個騎兵連)。加上南滿獨立團,總兵力超過五萬五千人。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魯山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高級的軍議。一個臨時招降整編的中國人的獨立團允許參加軍議,足見俄軍對獨立團的重視。這是殲滅永沼支隊換來的待遇。那支給俄國人帶來巨大麻煩的日軍敢死隊被中國人合圍全殲,證明了獨立團的強悍戰力。所以,補充發言的阿爾傑米耶夫少將特意將魯山上校介紹給了第二集團軍司令官格里品別爾格上將和與會的俄軍將軍們。並且特意說明,要求獨立團發揚殲滅永沼支隊的勇敢精神,在明日發起的進攻中率先突破日軍的防禦。

魯山注意到了哥薩克騎兵軍軍長米舒欽科將軍輕蔑的眼神,他提個要求,必須給他時間進行戰場偵察。這是合理的要求,阿爾傑米耶夫少將立即答應了,但要求獨立團務必在今晚11時進抵進攻發起線。

會議倒是沒有拖延,大約一個鐘頭就結束了。馬刺叮噹中,身穿華麗軍服配着各色勳章的俄國將軍們魚貫走出了司令部會議室,趕回各自的部隊了。魯山謝絕了阿爾傑米耶夫少將要他留下來共進午餐的請求,帶着跟隨他來的警衛連一排(全部是騎兵)以及和他寸步不離的馬裡寧少校,直接上了沈旦堡前線。

留下士兵們,魯山換上了白色僞裝衣,和許公持等幾個人穿過俄軍戰線,匍匐前進,一直進抵據日軍大約四百米的一片灌木林中,許公持提醒,“司令,前面肯定布了地雷,不能再往前了。”

在陳家窩棚,魯山吃了永沼支隊埋設的地雷的大虧。他對許公持點點頭,擡起身子,接過警衛遞過的望遠鏡仔細觀察着日軍防線。

正是一年最寒冷的季節,上一場大雪無法消融,在一片白茫茫中,魯山望遠鏡裡清晰地看到了日軍構築的機槍陣地。

“他媽的。最少有七挺機槍!”他嘟囔了一句。

“不止,你看那邊,”許公持指一指左側,“那邊似乎更爲密集。”

馬裡寧少校也在觀察。

“狗日的小鬼子,騎兵帶這麼多重機槍?這還是騎兵嗎?”魯山發現了對方陣地上的動靜,“他們看見我們了,撤吧。”話剛說完。周圍的灌木向被風颳過,樹枝紛紛落地,隨即傳來馬克沁特有的“吭吭吭”嘯叫聲。

爬下緩坡,好在沒有人傷亡。

“需要更強的炮火掩護,不然很麻煩。”

“不行,這樣不行。”魯山冷峻地對看着他的馬裡寧說。“這樣是拿我的士兵送死!敵人已經構築了極爲完備的防禦陣地了。炮火未必能毀滅所有的機槍,老天,騎兵冒着馬克沁的彈雨進攻?不能這樣打!”

“這是命令!”馬裡寧似乎聽懂了魯山的不滿。

“命令是要消滅沈旦堡敵軍,不是讓士兵送死!走,去見阿爾傑米耶夫將軍。”

在去往司令部的路上,魯山有了一個計劃。

“將軍,我認爲現在強攻沈旦堡是不明智的。”魯山對阿爾傑米耶夫少將說。“尤其是對於目標明顯的騎兵!現在敵人已經陷入包圍,爲什麼不撤退?他們一定是在等待援軍!一定是這樣!我們應當先挫敗日軍的增援,然後再從容攻擊沈旦堡。”魯山和阿爾傑米耶夫少將很熟悉了,這是個聰明人,“我堅決反對強攻沈旦堡。萬一我軍主力陷入進攻不能迅速得手,日軍援兵抵達,我軍將非常危險。”

米舒欽柯將軍也察看了地形,立即對魯山的意見表示支持。“騎兵決不能冒着機槍火網進攻!”哥薩克騎兵威震歐洲,幾乎是俄軍的終極武器,但他已經在沙河戰役中領教了日本人的機槍威力了。

“親愛的陸,命令已經下達,不能更改了。而且,日軍立見尚文的第八師團已經上來了,必須先攻下沈旦堡。”阿爾傑米耶夫少將說道。“決不能讓第八師團的部隊進入沈旦堡,那樣我們將全局被動。”

“將軍,這樣就更不能攻擊沈旦堡了。”魯山走到地圖前,“日本人如果爲沈旦堡解圍。必須佔領黑溝臺!否則他們將受到黑溝臺我軍機槍和炮火的阻攔。日本人不傻,他們是一個師團,不是幾百人的小部隊,不取得進攻的依託陣地,他們無法展開救援。所以,黑溝臺是關鍵。我建議加強黑溝臺的防禦,先挫敗這個第八師團。”他仔細看了一會兒地圖,“是的,如果我軍站穩黑溝臺,戰局就對我們很有利了。”

“日本人突圍怎麼辦?”

“第一,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沈旦堡。第二,保持黑溝臺在我軍手中,日本人不敢突圍。”

“可是,黑溝臺現在只留下一個師了,另一個師已經離開了那裡,進入了對沈旦堡的攻擊陣地了。”阿爾傑米耶夫研究了地圖,忽然發現魯山的意見有着合理的因素。

“回去!決不能離開黑溝臺。”魯山叫道,“如果是我,要解沈旦堡之圍,必攻黑溝臺!現在沈旦堡不是關鍵,即使他們溜出包圍圈,沈旦堡落入我軍之手,日軍的戰線將被割裂。他們只能撤退了。”

黑溝臺西鄰渾河,南翼有一條小河叫黑溝河,黑溝臺地勢較周圍高,算是突出的一個平臺。在奉天南部的平原地區,就是易守難攻之地了。阿爾傑米耶夫稍稍看了下地圖,就明白了此地的重要性。

“我贊成他的意見,”米舒欽柯將軍叫道,“如果他們離開既設陣地是再好沒有了,我的勇敢的小夥子們將用馬刀狠狠地砍他們的屁股。那纔是騎兵的正確戰術。”

“好吧,陸,你先回去,等待命令,隨時行動。”阿爾傑米耶夫少將對魯山點點頭。

俄國人還沒有就魯山的意見再次討論出結果,黑溝臺方向的戰鬥已經打響了。接到大山岩元帥命令救援秋山旅團的立見尚文中將的第八師團行動極爲迅速,在24日黃昏已經進抵黑溝臺南翼,與離開黑溝臺的俄軍第十步兵師發生遭遇戰,士氣低落的俄軍一觸即潰,只有大約六個營逃回黑溝臺。急轉直下的局勢迫使俄軍調整的部署,奉庫羅帕特金上將之命來第二集團軍協調行動的阿爾捷米耶夫少將緊急命令南滿步兵團,取消之前攻擊沈旦堡的命令,全團南下黑溝臺,協助第四西伯利亞步兵師固守黑溝臺,挫敗日本第八師團的進攻。

第42節 轉機第8節 戰後一第4節 破莊四第6節 袁世凱第11節 江雲的愛情三第15節 大衛和江雲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6節 沂州軍議第34節 整編一第5節 孟恩範與彼得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17節 犧牲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6節 提親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8節 膠縣之敗第9節 繁雜的頭緒三第4節 抗洪四第2節 初戰一第3節 潘亮第8節 湖北第10節 生意第17節 末日四第26節 平定第15節 再戰李純四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5節 事與願違第4節 周毅二第39節 周馥一第12節 整編與任命第27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四第8節 人才第6節 許家第8節 奉天第3節 吳永第9節 阻擊二第27節 變化三第3節 走向戰爭第18節 山東提督王懷慶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19節 視察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31節 出征一第4節 楊士驤示好第5節 白瑞庭第36節 鑾駕回京第9節 國慶日二第28節 戰長沙一第38節 大勢七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4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三第11節 動員 動員第14節 突圍一第11節 大衛,叛逃第26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三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10節 生意第11節 特種作戰第39節 周馥一第2章 立憲風雲第一節次子出生第6節 隨營軍校第6節 彰德秋操二第3章 彰德秋操第一節山東出現了同盟會第6節 戰火重燃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7節 兗州行一第20節 秋瑾一第25節 新生活第31節 錦州之戰第17節 股份第11節 故土第2節 繼位爲誰第11節 平叛一第34節 初會陳超二第30節 名目繁多的條例一第12節 這一仗六第4節 歐洲滑向戰爭第6節 聖旨到山東四第7節 政府第7節 兗州行一第19節 莫理循與陳超第3節 失敗的偷襲一第12節 蔡元培第15節 末日二第14節 構想第7節 李純的進剿六第12節 預備役第18節 東北局勢三第20節 波東戰役一第27節 變化三第13節 北京三第7節 孫娟們二第11節 平叛一第14節 十年盤點一第18節 犧牲二第38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二第8章 俄國,俄國第一節北京一第21節 司徒均第10節 唐紹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