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軍法監督處

威勝軍右翼的成立大會後來被蒙山軍內部稱爲“二一”整編,因爲那天是辛丑年的農曆二月初一。蒙山軍的軍官們將蒙山整軍,鄭家莊整編及“二一”整編視爲建軍史上最重要的前三次整編。

蒙山整編將一支響馬變成了懂得服從,講究戰術,嚴守紀律的軍隊。鄭家莊整編完成了這支軍隊從佔山爲王到建立鄉村根據地的轉變,建立了軍餉制度,嘗試了土地革命,建立了簡陋卻意義深遠的後勤保障系統,更爲重要的是學會了尊重人民,依靠百姓,初步擺正了軍隊與百姓的關係。

而“二一”整編的意義在於向合成化、正規化的近代化軍隊邁了一大步。隨營軍校的設立、預備役制度的建設是其重要的成果。但參加會議的軍官們都忽略了司令部五大處中的軍法監督處成立的意義。

從軍法裁判所到軍法科,軍官們對於自己的領袖重視軍紀,強調軍人情操算是比較理解領會了。由於軍法科的存在,更由於春風化雨般的思想教育,使得創立農村根據地的蒙山軍維繫了在百姓看來簡直不可思議的嚴明紀律。部隊打開鄭家莊後,除了一開始槍決了兩名嚴重侵犯百姓的士兵,在以後的一年中,竟然再沒有發生過嚴重違紀的事例。根據地百姓對這支闖入他們生活,打碎了原有生活節奏的軍隊,從懼怕到喜歡,不止在於軍隊的親民作風,比如爲百姓修渠引水。下田收割,更在於官兵們的和藹可親。一改固有的兵匪一家的老觀念,隨着大批子弟加入蒙山軍,使得根據地民衆親切地將蒙山軍成爲咱們的隊伍。

恰恰是這一點,讓陳超等一批士紳感覺到了龍謙潛在的野心。

曹敏忠對於自己出任軍法監督處長並無多少高興。之前他不止一次地向龍謙提出到部隊任職的請求,最初的軍法裁判所的胡宗玉、劉春寧現在都是連長了,在鄭家莊的日子裡軍法所是最冷的“衙門”,經常是幾天沒有人上門,曹敏忠只好帶着他的兩名部下四處巡視“察奸”。也常常是一無所獲,找不到有什麼違紀的行爲。

龍司令幹嗎將本來就無所事事的軍法科升格爲軍法處,而且還加上“監督”二字?事前龍謙沒有找他談心,事後必須請示自己擔任處長的新“衙門”究竟是做什麼的,監督誰?但龍謙太忙,直到成立大會後的第三天,纔算“逮住”龍謙。當時龍謙是去送司徒均前往膠澳,一幫人一直將那位驟升高位的“紅人”送過張前,返回來時曹敏忠截住了龍謙,龍謙說那就談一談吧,一起談一談。於是叫了寧時俊、魯山、周毅和王明遠,龍謙看了看屋裡的人。又叫他的新通信兵張平叫來了宋晉國,一塊兒聽了曹敏忠的提出的問題。

盧廣達在此次整編中被龍謙放到了輜重營當排長去了,跟了他一年多的小盧爲此還哭了一鼻子。現在這個張平是陳家崖子弟,去年初夏參軍,參加了主力的勤王之役。算是老兵了,按資格至少可以當班長了。

老宋手裡一大攤子事。有些不願意來開會,但龍謙說這個會你必須參加,等老宋坐定,龍謙重複了曹敏忠的問題,開始解釋。

“敏忠所提的問題,非常好。”龍謙笑着說,“現在我就解釋敏忠的疑惑。這個處是我設立的,兩個職能,一是軍法審判,二是監督。

“我們在蒙山整軍時搞出了一套軍規,又定了若干的條例。大家經歷了從不適應到基本適應的過程。來到鄭家莊,我的看法是軍規執行的好,條例有所放鬆。特別是這半年來出征部隊中違反條例的情況比較普遍。一來呢,部隊連番征戰,疲勞傷亡太過,二來環境特殊,朝廷就在一旁,我也不好硬性要求。回來後我考慮,軍法科就是再增加兩倍的人,也管不過全軍的條例執行情況。所以,軍規條例的處罰權要放下去。違反條例,軍法處不管了!交給各連處理,一般的違紀現象,交由各標處理。重大違紀,比如強姦婦女,殺俘,叛逃,謀反,可能會處以死刑至少是開除出軍隊的案例,由軍法處審判執行。所以,軍法處要成立一支軍法隊,佩戴袖標,就像西方軍隊的憲兵一樣,有權逮捕嚴重違紀的官兵,在軍法處出示執行任務的手令後,任何一級部隊長官不得違抗不尊,必須予以配合!魯山,周毅,明遠,你們三人現在是帶病最多的人了,我將話撂這兒,敏忠去你們部隊抓人,不得護短!這個,要寫進新的軍規中,讓所有官兵人人知曉。”

“好傢伙。敏忠,以後俺可不敢得罪你了。”魯山笑道。

“你沒違反軍規,怕俺作甚?”曹敏忠甕聲甕氣地頂了一句。

“敏忠說的好啊,沒有違紀,誰也不用怕嘛。”龍謙接着說,“但軍法處有權檢查各部隊軍紀條例的執行情況,將結果反饋部隊長官和司令部,違紀情況嚴重的部隊,將要受到處分。怎麼檢查?軍法處將在每個連派駐軍法監督員!他們隨部隊行動,但不受連長的約束,直接對曹敏忠負責!”

這就是監軍了!幾個人心裡一動。

“第二就是監督。這個監督主要是經濟監督。所以我要老宋來聽一聽。現在咱們建立了軍餉制度,後勤的攤子越來越大,銀錢也多了。會不會出現貪污?我看是一定的。所以要監督。連隊發軍餉,連長有沒有吃空餉的?後勤處採買糧食蔬菜豬羊,有沒有吃回扣的?都在軍法監督處的監督偵察之下!老宋後勤處的賬目,軍法監督處有權調閱並存錄副本。對於不合理的開支,軍法處有權質詢當事人。”

這是非常大的權力!龍謙幾乎將所有軍官置於了曹敏忠的監察之下了!

“好傢伙!厲害!”周毅笑道。“老曹,這回司令可是給了你大權了。”

“是的。任何人都必須受規矩的制約。包括我。”龍謙冷冷地說。“我有個預感,由於戰事結束,兵員擴大,待遇提高以及駐地分散,必然出現各種各樣的違反軍紀的情況。想一想太平軍的歷史就知道了。敏忠,之所以用你來幹這個註定得罪人的差事,是因爲我看到你有幹這個的素質。你的精力,要放在對各級軍官的監察上。連長以上的軍官是軍法監督處工作的重點!包括我在內,都要受到曹敏忠的監督調查。但是,軍法處要受規矩,不得干預各部隊的正常工作,不得擅自抓人捕人,必須履行手續。處理嚴重違紀的官兵,最終的簽字權在我。我不在部隊的時候,參謀長有權代我處理,但事後要報告。還有什麼問題?”

“司令,給我多少人?”

“軍法隊有二十人足夠。然後就是派駐各部隊的人員了,自己計算,逐步配齊。哪支部隊先走。先給哪支部隊配齊軍法監督員。最後就是要找幾個懂賬目的先生,不能讓老宋他們糊弄了你。具體的人員,可以考慮歷次作戰負傷不能再上戰場的老兵們,他們不願意離開部隊的,就去幹這個!等你的人馬抽調的差不多了。我去給大家講幾句。不過,打鐵須得自身硬。軍法處違紀,加重處理。敏忠,你這個處長可不要給我臉上抹黑。我知道你現在做的很好,但你要保持住這種勁頭,要五年、十年都不忘本,不變質。這就比較難了。”

“司令,俺向你保證。俺一定不會變質。”曹敏忠站起來大聲道。

“好。我們互相監督。我不相信保證,但我相信監督。只有監督到位,才能保證隊伍的不變質。弟兄們呀,剛纔我對敏忠的要求,也是對我自己的,對你們幾位的要求。不要認爲我成立軍法監督處是不相信大家,我很願意將我們用鮮血締結成的友情保持到老,保持到我們生命的終結。我們付出那麼多,犧牲了那麼多的好兄弟,纔有了今天這個攤子,形成了我們這個團體。但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人是會變的!當地位升高了,環境變化了,錢財增加了,人的慾望就會加倍增加。靠自覺是不行的呀!我龍謙會不會變?會不會變得大家不能接受?變得獨裁,武斷,聽不得不同意見,容不得人?變得貪圖享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變得上不得馬,拉不開拴?會的!我對自己都不敢打包票。只有監督,來自外部的監督,纔是最嚴厲最有效的監督!大家都是帶兵之人,發現沒有士兵們在進入戰場後就變得特別聽話?那是因爲面對着敵人,如果出紕漏就會兵敗身亡!敵人就是最好的監督者。一天不訓練兩天不訓練,一次兩次違反軍紀自己清楚,時間長了敵人最清楚!仗打完了嗎?沒有!否則朝廷幹嗎成爲威勝軍?西太后都知道敵人仍然存在而且很強大!軍隊是這個世界上最將規矩的團體,所以,大家要接受監督,習慣被監督。這不是刁難你們,而是愛護你們。我敢說,在座的各位,絕不願意看到危害團體的事情發生。但只有嚴格的紀律和到位的監督才能保證我們始終是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

這次會議在最高層解決了軍法監督處誕生的障礙。司令部五大處中,最先組建完成並投入運行的正是這個不那麼受歡迎的處。曹敏忠從各連隊抽調人員時,得到了魯山周毅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素。下到連隊擔任軍法監督員的都是執行紀律好的優秀士兵。這些開始是單個出現的特殊士兵慢慢地發展轉化爲吸收了各連隊的骨幹參加的軍法監督小組,團一級的建制成立了軍法監督科,其成員三分之二來自士兵的選舉。士兵進入軍校受訓,軍官升遷必須得到響應的軍法監督組、軍法監督科的討論通過,否則命令就會被自動否決。

軍法監督機構的普及及後來成立的士兵委員會成爲蒙山軍區別國內各支武裝主要的標誌。這兩個機構有效地保證了部隊最需要的忠誠,徹底防止了部隊私人化,軍閥化的傾向。更有效保證了軍官的廉潔。同時期國內部隊吃空餉,喝兵血的現象在蒙山軍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不過,最初對於龍謙成立軍法監督處的認知,就連當時參加會議聆聽龍謙長篇大論的幾個人,也認爲不過是龍謙拿來監督各部的特務機構。當時面臨蒙山軍大分兵,魯南廣大的區域需要部隊駐紮,再不能像在鄭家莊根據地時期,部隊就在眼皮子底下了。龍謙肯定是擔心權力失控。

第2節 北京二第4節 練兵之始第13節 阻擊六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15節 王月蟬與鄭嬋二第16節 平叛六第4節 破莊四第25節 靈山之戰二第2節 李純的進剿一第38節 初會陳超六第10節 繁雜的頭緒四第9節 羅馬尼亞攻略四第8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三第7章 體制與軍銜第11節 整編前後一第29節 參謀第9節 戰後二第25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二第2節 北京二第19節 西南與西北第7節 孫娟們二第3節 無錫一第5節 普洛耶什蒂二第13節 重逢第3節 立憲之爭第9節 沈旦堡一第3節 總統府第2節 分歧第7節 武昌二第3章 太原第一節救駕第12節 軍規一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2節 分歧第37節 廣州及鎮南關之變第3節 端方第24節 俘虜們一第19節 北京九第3節 總統府第31節 蔣繼英與橡膠第32節 沂州一第7節 意外第29節 周毅的心思第23節 袁世凱的心事二第10節 千里進軍三第3節 和平堡壘第5節 外交第4節 唐努烏梁海四第34節 沂州二第2章 精兵之路第一節誓言第17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二第11節 危機與變局三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17節 王士珍一第13節 整編前後三第6節 讓步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0節 回國第39節 大勢八第16節 軍餉制度的建立第5節 德國的條件第21節 秋瑾二第36節 風起二第28節 變化四第27節 招商會三第7節 孫娟們二第18節 建設根據地的措施一第10章 新時代第一節陳豪的報告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9節 彼得堡五第7節 初識方聲遠一第25節 招商會一第7節 武昌二第7節 羅馬尼亞攻略二第5節 日俄戰爭的後果第7節 聖旨到山東五第4節 抗洪四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25節 新生活第6節 武昌一第11節 北京一第4節 南京一第5節 西沽之戰四第4節 軍方第11節 特種作戰第6節 周學熙與宋晉國第14節 平叛四第24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一第4節 破莊四第19節 西南與西北第2節 美國特使第3節 唐努烏梁海三第21節 曹錕的報告第12節 危機與變局四第13節 橡膠危機第20節 北京十第15節 同盟會分裂第2章 一戰成名天下知第一節方向第3章 根據地第一節破莊一第5節 國會五第7節 彼得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