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新廠

送走宋晉國、大衛等一行,龍謙帶了參謀處、後勤處及軍法處幾個隨從,在軍法處長曹敏忠配同下開始了預定的視察。計劃在年關前,將第五鎮兩個協、四個步標及駐紮於青州、萊州、沂州等地的第五鎮部隊走一遍。

養兵是個很費錢的事,不只是軍餉一項,譬如駐地就是個大問題,雖然有一部分舊營址可供利用,但由於巡防軍的成立,第五鎮仍需建設永久性的營房。這次帶了後勤處的參謀,也有這方面的考察內容。寒冬臘月當然無法施工,一切都需要來年開春了。

第五鎮的軍餉算是有了來源,但龍謙確定的巡防軍編制和軍餉又超出了周馥的預算,這部分錢是要省裡出的,最終雙方各自讓了一步,商定了一個數額,不足部分,依然要自行解決。

原定於臘月舉行的兵部點驗推遲了,最快也要到正月底了。掛帥的爲慶親王,那是個貪財、昏聵的老傢伙,比較好糊弄。龍謙決定乘此機會,徹底解決困擾了自己三年之久的辮子問題。之前總是遮遮掩掩的,還準備了兩條假辮子以備不時之用。就龍謙的那點可憐的歷史知識,曉得新軍並不是等辛亥後才剪辯的,具體是什麼時候去掉了那根影響軍容,影響戰鬥力的辮子,他說不清楚。但肯定是在革命前便去掉了。既然歷史上可以,那麼自己就應當爭取下。

龍謙決定,在奕劻點驗時,參演部隊一律剪辯,並且穿上新式的軍服,一展蒙山軍的赫赫軍威。

圍繞着點驗一事,蒙山軍高層研究了好幾次了。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是哭窮,要朝廷明白,給的那點錢是不足以購置武器的。所以不能將這些年攢的家底拿出來。另一種意見則是展示蒙山軍的強大,向德國人購買武器是無法徹底封鎖消息的,與其這樣,還不如採取威懾之策呢。讓兵部那幫老爺們曉得,第五鎮不是紙糊的,想動第五鎮,最好先掂量一番。

龍謙採納了第二種意見。不只是滿清。其實歷朝歷代中樞都是欺軟怕硬的。在當今情況下,十有八九,朝廷不敢採取過激的舉動,何況還有個牽制北洋的意思在內嘛。

新軍並無統一的軍服。北洋軍的軍服是灰色的,但蒙山軍自進佔沂州後,軍服選定的顏色爲深綠色。不分季節,就那麼一種顏色。第五鎮成立後,龍謙便指示後勤處和華源服裝廠、中興紡織廠聯合設計新軍服,要將作訓和常服區分開,又要考慮季節。這樣每個人就有四套軍服了。後勤處拿出的軍服幾經改動,最終定下來了。夏裝爲草綠色,冬裝爲土黃色。軍帽的式樣也不同。常服爲硬質大檐帽,作訓服爲軟檐帽。

選定參演的部隊爲十七標,以及炮標的兩個57炮連。部隊已經集結展開了針對性訓練。這方面龍謙很有信心,自認爲還沒人比自己更明戲。

對於軍隊內部的監察,方聲遠建議成立一個政治處專抓此事,並且應發行一份軍內報紙。龍謙卻不同意設立新機構,最終確定由軍法監督處承辦此事。但軍內宣傳很有必要,且不談思想引導。宣傳部隊的在執行紀律,完成各種任務方面涌現的先進事蹟,是鼓舞軍心,凝聚力量的有效手段。最終決定由參謀處新設一個宣傳科,出版一份半月期的軍內通訊,取名爲《第五鎮通訊》,灰乎乎不帶任何色彩。臘月初一已經出了第一期。油印的,雙頁,四版,還是請周馥題寫了題頭。周馥看過清樣後認爲蠻好。只要沒有違礙朝廷的內容就好。所以欣然命筆。

因爲是油印的,字跡有些模糊,印數也少,每個連隊發一張。爲此,方聲遠建議成立一個小型的印刷廠,龍謙沒有贊同,也沒有反對,說了句等等再說吧。

關於軍內監督和宣傳,龍謙統交給了方聲遠管理。一時間,方參議的大名響徹全軍。原先不大理會這個“新人”的將領們都開始關注他了。

這段時間陳超比較忙,尤氏和陳嫺陳志被接到了濟南。算是全家團聚了。陳嫺的婚事延期後,最終確定在光緒三十一年(甲辰)正月初六。婚期臨近,陳嫺也就閒在家裡。葉延冰過來一趟,有點假公濟私吧,說是彙報軍務,實際是看望未婚妻。陳志的學業問題由周學熙出面找了山東大學堂的總辦許文夫先生,說好明年新學期插班學習,但要經過考試。許文夫是留學英國的,人很方正,周學熙擔心陳志通不過考試,陳超卻有信心。不過,這段時間陳志一直囚在家裡,拼命溫習功課。

陳超家事安頓畢,主要精力放在與機器局的合併上。臘月前雙方終於完成了合併前的資產評估,股份設置,業務劃分,人員安置等一系列工作。華源實業與中興實業的業務調整卻是周學熙與張蓮芬爲主完成的,華源原轄的鋼廠、電廠、車輛廠等廠子轉隸中興,而中興實業的西藥廠、紡織廠、造紙廠轉隸華源。當然不是簡單的如部隊換防,而是評估後的股權轉讓出售。因爲華源旗下的鋼鐵廠、電廠是大頭,所以中興要支付華源現銀總計510萬兩。這筆資金是華源搬遷新建所急需的,但中興實業一下子也拿不出如此鉅額的現金。第一期通過晉源票號支付了華源120萬兩,足以支撐華源遷移地第一期資金了。這個過程中,預定出任新華源實業董事長的徐建寅自始至終參加了,很有些感慨,一是驚訝華源與中興的實力雄厚。機器局建設,前前後後累計投入的資金不過幾十萬兩白銀,人家隨隨便便就可以動出上百萬的現銀來,不能不讓徐建寅深感華源之前途光明。其次便是華源與中興內部管理之嚴密,一切都有章可循,一切都照章辦事。傳說中龍提督是華源和中興真正的主人,但一系列會議龍謙都沒有參加,所有的決策都不需要經過龍謙的批准,董事會討論通過後便實行了。至於張蓮芬等人私下是否請示過龍謙,徐建寅不曉得。至少表面上,這兩個巨型實業集團並不是操縱于軍人之手。

經過調整。華源與中興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徐建寅作爲華源的股東,順利進入了中興的董事會,可以參與中興的決策了。而張蓮芬也成爲了新華源的股東。

令徐建寅高興的另一件事是蒙山軍通過軍械採購,買下了德國的兩條生產線和一個修械廠,使得新華源實業軍工色彩愈加濃厚。徐建寅本是搞軍火的,一直希望能夠生產國內所需的全部軍火,現在這一目標就在眼前。等德國彈藥生產線到手。整合機器局原有資源,彈藥生產基本沒有問題了。但火炸藥的產量經考察中興實業後認爲不夠,建議或者在兗州擴大產能,或者在華源旗下新建一個規模更大的火炸藥廠。機器局有底子,擴建不難。

向誰請示?徐建寅找的是陳超。儘管龍謙始終沒有出面,但蛛絲馬跡說明。掌控兩大實業集團的恰恰就是手握重兵,深得西太后信任的龍謙。陳超與龍謙又是那種關係,所以,徐建寅鄭重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陳超說,考慮火炸藥的配套能力是應當的。但不要多頭開花,重複建設了。要擴張也是依靠中興。而且,提督大人判斷近年來不會有大的戰事。所以,軍工建設當以儲備人才,加強研究爲主。不宜花大錢擴張能力。這個觀點很令徐建寅佩服,原先總覺得陳超一個鄉下舉人,見識有限,看來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新華源成立後,按照徐建寅的建議,爲了節省資金。新華源總部就設在機器局,並未新建。但沂州及兗州準備搬遷過來的廠子卻要物色地方。這個冬天,徐建寅和周學熙便帶了一幫人在濟南城郊騎馬四處探尋建廠的地址,大致選了三處,靠着機器局,準備再徵二百六十畝地,建立炮彈和子彈新廠。以及規劃中的新電廠。宋晉國與大衛赴美,其中一項使命便是購買美方比沂州電廠更大功率的火力發電廠。濟南既爲新的工業重心,沒有電力,其他的都談不到了。在更北一點靠近黃河的地方。準備建西藥廠。最後就是紡織廠了,這回整合企業,預定將從中興划過來的紡織廠和原華源旗下的服裝廠整合在一起,成立新的紡織廠,地點選在城內。

方案拿出後組織了論證,邀請了周馥、龍謙及濟南知府丁謂濟等參加。周馥是不懂建設的,說不出所以然。而且加大了在北京活動的力度,一門心思在謀求兩江總督的位子。丁謂濟雖是濟南知府,但只曉得華源實業是巡撫大人異常關注的搖錢樹,而且,華源入駐濟南,地方上的稅收肯定是增加了,徵地建廠,自己增收的機會也大大增強,哪裡會去琢磨徐建寅等人的籌劃是否合理?

只有龍謙看過圖紙後皺起了眉頭,顯然有些不滿意。

“龍大人似乎另有高見?”

龍謙似有難言之隱。

“退思,你是見過世面的。說實話,這搞實業雖屬經世致用之舉,但他們都及不上你。有什麼看法,就給他們提一提嘛。”周馥道。

“本來,作爲軍人,不應該干預政府的事務。既然撫臺大人有令,我就講幾句,供各位參考吧。你們現在做的東西,在美國叫做規劃。既然是規劃,就要考慮長遠。至少要考慮三十年。我不好說我們老祖宗不懂規劃,一些古籍中描述的長安、東京(開封)的城市建設整齊有序,各坊功能明確,肯定是有很好的規劃的。但濟南作爲一省之都,卻比較亂,說明原先的規劃不是很好。

大家都對辦實業有着極大的熱情,認爲這是富國強兵的重要途徑,參照美國的經驗,隨着工業化的進程,城市會急劇擴大,會出現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咱們國家別的東西不一定多,人口卻是世界第一。理論上是會隨着工業化的發展,出現很多巨型的城市的。遠的不說,隨着華源實業的入駐,招工是必然的,濟南的人口定會增加,商業定會發展,城市也會隨着擴展。如果搞的好,隨着華源或者其他廠子的建設,一座新城將會涌現。

但建企業選址是有講究的,第一要集中,不要分散。越集中成本越低;第二要考慮污染,不要將廠子過於靠近水源地和上風頭。濟南的冬天總是灰濛濛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燒煤之故。但西藥廠是有污染的,決不能靠近黃河,不然,過上幾年,連黃河鯉魚都沒得吃了!第三就是官府要介入,不能置身事外。至少濟南府要介入。大家想啊,建廠要修路,建廠還要招人,要蓋房子。不止是廠房,工人的住所要考慮吧?工人們成親娶妻要考慮吧?那麼多人住在那裡,需要吃飯、洗澡、喝茶、看戲吧?商號、酒肆跟着就要建起來。所以,我認爲華源的廠子要區分功能,能集中的儘量集中,能利用機器局的地盤和生產線就儘量利用,但儘量不要建在城內。否則,將來總有一天是個麻煩,旁邊有個廠子每天轟隆隆地響,住戶會有意見的,而且又髒又不美觀。廠子都要用水,特別是造紙廠和西藥廠,都是用水大戶。你們是不知道工業用水是個什麼概念!那絕對不是你能想到的!別覺得咱濟南府不缺水,如果不提前籌劃,萬一不假限制地用起來,濟南的地下水將會枯竭!咱濟南府號稱泉城,七十二泉天下知名,如果在我們手裡將七十二泉給毀掉,後人會怎麼評價?還有就是污染,可能有人想不到,但周世兄是看到了,髒水很多,都流入沂河,問題很大。如果那些廢水流進大明湖,將一湖水染的黑乎乎的,那就是斷了子孫的後路,就是罪人了。這些東西,官府都要管,不能只交給華源折騰。我建議你們找一找大學堂總辦許先生,或許會有更好的建議。”

這番話講完,徐建寅和周學熙都是一臉震驚。這番話的內容很多了,之前徐建寅籌劃建立機器局的時候,主要是考慮了原料和地勢,要靠近煤礦,要有水,地勢要高,不能出現內澇。甚至沒有想過集中連片會節省成本,至於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考慮乃至污染問題就更沒有考慮了。不過,便是熱衷與實業並且算得上這個時代一流人才的周、徐二人,對於龍謙所言的水資源及污染問題,根本就沒有概念。造紙廠是在排污水,不洗乾淨紙漿怎麼能造出潔白的紙張?污水不排至河流排往哪裡?

但龍謙卻在想着濟南城內的泉水,曲水亭街是蒙山軍在城內最早的聯絡點,門前流水,戶戶垂楊,真有些江南水鄉的味道。而且泉水凌冽,舀起來便能飲用。便是在城外的軍營,隨便往下面挖上幾米就出水了。有時候落後就是另一種先進。雖然此時的濟南城,屋宇低矮,街道狹窄,缺少必要的城市設施(比如下水道),但卻保留了古樸自然的風貌。當世之人不曉得工業污染的危害,但自己是領教過的。如何在發展工業之初便注意各種隨之而來的弊端,還真是個大問題……

“龍提督所慮深遠。不過,建幾個廠子就會讓七十二泉枯竭倒是玩笑了。咱濟南府最不缺的就是水了。哈哈。丁大人,此事你就多勞勞心,跟他們一起重新規劃一番吧。”周馥和其他人一樣,對龍謙描述的工業化的副作用有些不以爲然。

但徐建寅和周學熙卻是部分聽進去了,於是推倒重來,按照龍謙的意見重新考慮選址。

第9節 晉銜與調職第25節 計劃第10節 江雲的愛情二第18節 平叛之後第15節 新局面三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8節 交底第1章 京師第一節趙舒翹第4節 鍾火星和英阡陌第22節 京師的亂局二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7節 爭奪山東之試探一第6節 讓步第13節 再戰李純二第10節 彰德秋操六第22節 授勳第6節 彼得留拉反了第10節 不可能的重逢二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8節 羅馬尼亞攻略三第6節 袁世凱第7節 歐戰結束和遠征軍回國二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30節 文尼察之戰二第19節 北京九第3節 聖旨到山東一第20節 袁世凱的解脫第2節 日本的戰略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2節 艱難的決斷第16節 整編前後六第21節 秋瑾二第2節 國會二第2節 司徒均第8節 繁雜的頭緒二第12節 回國三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28節 重組預備役及整頓巡防營五第7節 彰德秋操三第27節 德州的最後一戰第7節 天津一第4節 春節三第5節 探路者第6節 破莊六第9節 天津三第3章 權力中樞第一節國會一第16節 逆襲一第3節 家事國事天下事一第4節 南京一第8節 國慶日一第16節 肅奸第13節 根據地的變遷第3節 從白嶺支隊到南滿支隊二第2節 疑惑第15節 根據地的變遷三第33節 採購第32節 沂州一第10節 兗州行四第16節 末日三第4章 關東風雲第一節伏擊第7節 天津一第1章 蒙山賊第一節曹錕進剿第31節 變化七第8節 肘腋之變四第16節 龍謙的練兵之道一第3節 無錫一第15節 外蒙第5節 聖旨到山東三第25節 計劃第6節 軍餉第19節 犧牲三第2節 坦克第34節 清廷第3節 立憲上了議事日程第9節 沈旦堡一第14節 晉源票號第21節 整編前後十一第14節 再戰李純三第9節 江雲的愛情一第33節 變化九第2節 唐努烏梁海二第17節 規勸第14節 新局面二第5節 失敗的偷襲三第22節 沂州遇伏二第15節 北京五第2節 袁克定第12節 彰德球操八第15節 方時俊第2節 陳超的心煩事第8節 國慶日一第33節 大勢二第9節 國慶日二第10節 兗州行四第4節 陳超第2節 初戰一第7節 外交沙龍第10節 戰後總結二第30節 情報處一第2節 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