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九九歸一

永誠帝打開來使文書,快速的掃了一眼,目光越過文書移向蕭靜好,眼中的殺氣猶在,只是被壓抑着不能發泄,就像一隻關在籠子裡的餓虎,看着雞在籠外挑釁,卻不能上去撲食一樣。

掙脫禁衛軍,蕭靜好撲到殿中央跪下,語音更加清亮:“懇請北淵皇帝陛下重審晉王一案,明晰冤情,還忠臣清白!”

這句話中氣十足,在永誠帝看來當然是靠山來了膽子更大了,在朝臣看來卻是此女堅韌不屈,一介弱女子都能爲了天下公義尚且如此,能至生死於不顧,況且是和晉王同朝多年,對他的處事爲人多少有些瞭解的人,但凡有一些良心的朝臣們此時已經暗下決心,兵部尚書烏有庭深諳南晏太子妃這個時候回北淵,必然是爲了晉王一案,見此時時機已到,對其餘幾人使了個眼色,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適才這位姑娘曾說過,在前日初審時公堂上晉王有意推翻供詞,卻在短短几個時辰後對所以罪狀供認不諱且畫押,臣認爲此間有蹊蹺,最後一次審案的時間也不對,若不徹查重審不足定民心安朝局,臣懇請陛下准許重審此案,查清真相,還晉王殿下清白,以慰大行皇后在天之靈!”

話音方落,孝誠帝張開的嘴巴來不及吐出一個字,數十名文武大臣紛紛出列匍匐跪地,整齊的聲音響徹大殿:“懇請陛下重審此案,還晉王殿下清白,慰大行皇后在天之靈!”

對立的一派均臉色惶惑,偷偷將目光瞟向湯閣老,看他反應。

爲首的湯閣老臉色鐵青,此時找不到任何理由去反對重審此案,那一句“以慰大行皇后在天之靈”已經將他的話堵得死死的,萬般爲難之際,只得將擡頭觀察皇上神色。

三日前無一人對此案提出異議,如今行刑之際卻突然有將近一半朝臣懇求重審,孝誠帝扶着龍座的緊緊攥着椅把手,手指節處泛着青白色,抿着嘴脣久久不語。

就在三日前最後一次審案,斥塵衣當堂翻供時就已經料到對方必會速戰速決,不是在重獄中暗下殺手就是造僞供詞強行畫押,於是當晚元紀在牢中暗示過付廉,使他們不敢在牢中直接下殺手,後元紀離開了大理寺並未回府,而是聯絡了朝中各官和太醫院的張太醫收齊證據,時間緊迫,在昨晚才基本敲定,於是便在今日清早帶着上萬百姓擊鼓鳴冤。

只是這些以永誠帝現在被猜忌衝昏的頭腦,是不可能往這上面想,他只覺得這些人突然在今日倒戈,明明白白就是對天子發難,想到這處心中的怨恨則更甚。

湯閣老何等眼光,在看見永誠帝一副森涼刺骨的表情後,心裡暗自一定,反倒是不言不語,裝作老孫子似的,低頭退後了一步。

“還晉王清白?”座上天子的語氣如冰凝冒着白氣,冰的人不禁哆嗦,“你等如何篤定晉王就是清白的?啊?”

最後一個“啊”字聲調陡然竄高,帶着怒極的火氣迴盪在大殿。

……

北風捲着大片的雪花在空中飛舞,大理寺至正陽門,曾有死囚的家眷數過,一萬九千九百八十一步。

九九歸一,命落黃泉,蒼天碧落,錦書難託。

囚車轆轆而行,駛得並不快,但車軲轆的哐當聲一聲接一聲,毫不留情的碾過剩餘的時間,壓過雪地餘下兩條迤邐的殘痕。

長街兩旁的所有店鋪在兩個時辰前匆忙打烊,鋪門前的幡子毫無精神的掛着,被風捲起落下發出“唰唰”的聲音,在空寂的街道上寂寞的唱着送行的曲調。

一部分百姓默默跟在囚車不遠處,數百名鎧甲裝備整齊的禁軍押送着囚車,將百姓擋在數十丈之外,最前方騎馬的三名監斬官,其中有一人正是督察院左都御史湯少晴,眼觀六路的四處掃視着可疑人等,跟在旁邊的是燕京府尹,暗暗的唏噓,位極人臣和階下之囚只一步之遙,生與死也只這前後一瞬而已,伴君如伴虎啊。

晉王位分‘尊貴’,押送囚車竟動用的禁軍,手中一杆杆寒芒迸綻的長纓槍槍尖對着百姓,衆人不能靠近,只能遠遠的看着囚車中那個蕭索的身影。

車中男子表情安和,如雪般蒼白至透明的膚色如往常般帶着冰晶的剔透,乾淨純澈的如同即將羽化的仙,傾世之姿絲毫不遜當年,一身雪白的囚服穿在他身上卻不顯落拓,身形孱弱瘦削身姿卻挺拔,帶着鐐銬佇立在囚車中,直直的站着,雪花染白了潑墨般的黑髮,遠遠觀去,就如一個冰雪雕砌的人,清貴如他,是山外高潔晶瑩雪,生在不染塵埃的蒼穹之頂,誰敢又誰能褻瀆?

一萬九千九百八十一步,轉眼就到。

正陽門廣場外的監斬臺外圍已經聚滿了烏壓壓一片人,等着宮中消息等得心急的百姓們,見到囚車駛過來,心中生堵,有人已經哭了出來。

哭聲越來越紛雜,情緒波動,加上人越來越多,人潮躍躍欲試向囚車靠攏,試圖將車堵在監斬臺外。

湯少晴一見囚車減慢情形不對,怒喝一聲,兩旁禁軍立即揮起長纓槍驅趕百姓,手下並不留情,一時間慘叫尖叫如洪流般擴散,人潮前後擁擠,就如煮至沸騰的水,雲奔之涌風雲悸動。

囚車中漠然不語的斥塵衣突然睜開眼,眼風直掃高踞馬上發號司令的湯少晴。

“住手!”

一聲斷喝蓋過喧囂,清楚傳至湯少晴的耳朵。

慢條斯理的轉身看了看囚車,冷冷一笑,“煽動羣衆延誤行刑,百姓丟命也是你造的孽,下地府去慢慢償還吧!”說罷轉頭大喝:“給我擋住那些人,但凡擋住囚車者都按可疑人等抓獲!”

“狗官!”

不知道是誰先罵了一聲,緊接着罵聲四起,越來越高,哄哄鬧鬧響徹廣場上空。

氣氛陡然升溫,羣清激動之時推搡拉拽開始惡化,一窩一窩的人倒地,人潮中人頭如浪花涌動,慘叫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那邊湯少晴等幾人胯下的馬被驚動,他一個文官控制不住驚馬,繮繩片刻離手,高頭大馬煩躁的揚起精壯的前蹄,一聲長嘶,眼見就要發狂。

四周禁衛軍被人流阻擋,也只有乾着急的份。

斥塵衣心中一凜,欲掌劈囚車,只聽一聲清喝,一條人影從人潮中直縱而起,如長虹貫日飛身落下,穩穩跨上湯少晴的馬背,兩手一撈繮繩到手,腿彎用力繮繩猛收,“籲——”,馬兒被全力制服,緩緩落下前蹄。

斥塵衣輕吐一口氣,對那人投以一笑——龍小妹!

“都散開,散開!”

渾厚的高呼自人羣外傳來,在軒轅廣場正陽門外等宮內消息的元紀聞聲趕來,一人一馬穿過雪幕,人羣霎時間安靜,目光灼灼的等待他帶來的消息。

……

此時皇宮大殿內,孝誠帝的怒火勃然,足以殺死人的目光緊盯着下面跪着的一排人。

“陛下。”烏有庭從容踏前一步,躬身道:“此事之真相背後,必是晉王的清白……”

“你拿什麼保證?”高聲打斷他的話,永誠帝如一隻嗜血的狼,盯着烏有庭這隻讓他厭惡的羊。

“臣願拿性命保證!”烏有庭噗咚一聲跪下,堅定道:“用臣這一條命保證晉王殿下清白!”說罷一拜,接着道:“此事不僅關乎殿下清白,更加和天下公允相輔相成,不管重審有異無異,信服的是宮外上萬百姓,若就此抹過,晉王殿下一命是小,寒的卻是百姓和將士的心,不管怎麼說,殿下在衆人心中聲望仍在,現下南晏來使已至,萬不能讓別國對北淵刑名產生非議,請陛下廣納諫言,恩准重審此案!”

“臣附議!”

紛紛匍匐一地。

“臣,附議。”

又是一些觀望的大臣,本是兩邊不靠,但事關北淵穩固,不得不站出來說話。

永誠帝喘着粗氣,一時竟說不出話。

蕭靜好看看天色,心中萬分急迫,再拖一會就算是重審也毫無意義。

“皇帝陛下,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蕭靜好大聲道:“試問一個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的人,何故會去謀害皇后勾連外臣,況且殿下一無精力二無子嗣,他要這樣大一個江山坐甚?”

他要這樣大一個江山坐甚?

這一問若一聲洪鐘轟鳴,雖重卻嘹亮無比,敲得滿朝文武陡然變色,這話太明白太犀利,縱是心中有數也不敢將這話在大殿上當着皇上和朝臣的面來說,這是大不敬,足以讓她立即人頭落地。

而這一記洪鐘,卻似乎敲醒了孝誠帝,驚然一個哆嗦,心口一痛,隨之而來的就是渾然天地中逐現一片清明,如光穿霾雲風散濁霧。

滿殿嘈雜聲中,聽他無比清晰的聲音。

“準!”

湯閣老一口氣上不來,兩眼一翻轟然倒地。

不等傳旨,一直關注殿內情況的幾名黃門官一聽此話,立即有一人拔腿就跑,一口氣衝下騰輝臺高聲呼喊,一順排開站崗的皇宮禁衛軍口口相傳,消息以風的速度傳至正陽門。

……

急調的五千燕京府府兵自長街南面涌過來,凜冽的氣勢絲毫不遜禁衛軍。

數萬人擁堵在一起,衆人噤聲,只有少數受傷的百姓輕聲的哀嘆聲。

湯少晴馬上驚魂,才鬆一口氣,回身正要怒斥身後人,眨個眼功夫,龍小妹已經飛身下馬,沒入人潮中不見了人影。

人潮外的元紀眼睜睜看着那道俏麗身影隱入百姓中,張口欲喚卻發不出聲音,她從頭到尾就沒看過他一眼,若是願意見他,何以來了燕京卻處處躲着自己。

心裡有些難受,有些焦急,宮內消息還未傳出來,眼見時間已經臨近,若不是這些百姓阻攔着,只怕這會子人已經被押上刑臺了。

湯少晴脣角一抹冷笑,目光越過增援的五千府兵,掃過囚車中的斥塵衣,緩緩落到人潮之外的元紀。

“嵐王殿下和人犯兄弟情深,拖着病軀趕來送他最後一程,真是讓人動容啊。”

說罷轉向燕京府尹,道:“煩勞大人調配府兵,將有可疑人等驅散,莫誤了時辰。”

衆人見元紀臉色沉肅,也知宮內消息並未傳出,心灰意冷之餘,只得紛紛垂頭讓開一道,囚車再次啓行,駛向刑臺。

監斬臺上,三位監斬官並肩而坐,數丈外的慘青色刑臺被白雪覆蓋,單薄的人影在翻飛的雪片後,遠遠的看不真切,只覺得天地間一色的白,一陣北風狂嘯,捲起層層雪浪,破碎的雪沫在半空浮動不休,像一曲提前奏起的哀歌,在數萬人的抽泣中悽然不竭。

湯少晴看了看案上的香篆鍾,迫不及待的高聲下令:“脫枷!”

在人羣沸騰聲中,一名單肩扛大刀的紅衣劊子手大步跨上刑臺走至斥塵衣身後,兩名禁軍麻利的去枷,退至臺下。

“行刑!”

不等時間到,湯少晴抽去令牌,拋下刑臺。

“午時未到!”

人羣下一聲女子的高喝,衆人又是炸開了鍋,高舉拳頭以示抗議。

湯少晴掃過臺下,漫不經心的嗤笑道:“早一時晚一時結果都一樣,總是逃不過天地王法,黃泉路上再去爭那一時半會的時間吧。”轉向一直緊抿嘴脣的燕京府尹,道:“府尹大人,您說呢?”

不等燕京府尹說話,高聲斷喝:“行刑!”

劊子手雙目一凝,緩緩舉起了手中長刀。

無數人沙啞着聲音高喝,無數人希望破滅嚎啕大哭,府兵和禁衛軍此時情不自禁將目光鎖向刑臺上的那個人,手起刀落,自此就再沒有那位北淵的傳奇,鳳棲山一樣巍峨不移,永遠守護着這片疆土的晉王,眼眶莫名發熱,長刀落下的那一刻,所有人又猛然閉上了眼睛。

“住手!”

來自四面八方幾個人的聲音,在人們睜開眼睛的同時,一聲尖銳的鐵器交接聲自刑臺上鏗然響起。

再看,剽悍劊子手的長刀已經落至臺下,呆滯的站在人犯身後,怔怔望着穿過人羣往刑臺而來的幾個人。

一襲亮黃色騎裝跨着棗紅色的駿馬,女子烏髮高束,眉目英挺俊秀,執着馬鞭的右手遙指監斬臺上的湯少晴,烏黑的眸子凝着欲將迸射而出的寒芒,似要將那人斃命於眼前,盯得湯少晴背脊陣陣涼意,額頭卻莫名冒出冷汗。

目光移開,望向刑臺上的人,淚水霎時間滾出眼眶,利落的翻身下馬,撥開臺下禁衛軍,一起一躍間已經奔至斥塵衣。

“元琪公主!”

人羣譁然不已,人人目中驚現喜色。

元紀鬆了口氣,自方纔另一處發聲處一眼尋到了龍小妹,目光不由得將她絞住,擔心一個眨眼這丫頭又不見了。

被他看着頗不自在,龍小妹往後稍退一步,目光四處掃,穿過人羣看向遠處,眼睛一亮,揚手高聲呼道:“姐夫!”

衆人下意識順着她的目光望去,廣場外一人一馬穿過雪霧緩緩行來,那人手握繮繩卻不收不放,任由着胯下駿馬嘀嗒嘀嗒的踏着雪,態度閒適懶散,似乎行的很慢,但卻在下一個眨眼後已至監斬臺下,越過人潮,和另一端的元紀遙遙問好。

緋紅的脣角噙一抹笑,近處見真容的百姓們無不屏息輕嘆。

是蒼茫素裹中的一點顏色,開在不合時宜的季節也能如當季一般豔絕葳蕤。

他把玩着手中的長鞭,烏黑的馬鞭在玉白的手掌間輕輕的拍動,流光瀲灩的眸子看似好奇的打量監斬臺上的幾位官員,突然一笑,對人羣外的元紀嘆道:“哎呀,今日可是瞧到了傳說中的飛雪奇冤,不枉本王千里迢迢來一次,不枉啊……”

湯少晴忍不住大聲糾正:“六月雪降訴奇冤,燕京一年有大半在下雪,怎麼就天天有奇冤了?”

沐沂邯瞥他一眼,懶懶道:“管它的,本王瞧到有雪有冤,就是飛雪奇冤。”說罷轉向刑臺上,看着斥塵衣衣着單薄跪於風雪中膚色剔透身影縹緲,修眉一蹙,低聲嘆道:“輪迴時擦亮一雙招子,來生做顆樹也比投胎帝王家好,像他這等性情的人,化身松木長青居峭壁懸崖,沐朝陽披晚霞,亦可算是造化。”

元紀聽的清楚,話中含義也能體會,心中微痛即刻卻又釋然,遲早的一天而已,只要不是含冤九泉,其餘結果他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不是不能接受。

一別三載不見,再見卻是這等境況,元琪手忙腳亂的搓着斥塵衣凍僵的雙手,三哥曾說她哭泣時不好看,此時不住的吸着鼻子,將眼淚往下嚥,脣角擠着僵硬的笑容,不住搓捂着他的手,卻怎麼也搓不熱。

“三哥……三哥……”

元琪再忍不住,捧着斥塵衣的手泣不成聲,突然又解開斗篷幫他披上,撕下袖子墊在他膝蓋下,斥塵衣任由着元琪手下不停的忙碌,只是瞧着她笑,其實確實是身體已經凍至麻木,連擡手給她抹去眼淚的力氣都沒有。

喘着氣停下來,嘴裡呼着白氣,仔細瞧着斥塵衣,但見他除了比原先瘦削以外,從面容上看並未有很大的改變,只是感覺卻變了,就像失了人氣,明明就在眼前,卻感覺下一瞬就會隨着雪化去,脣角眉梢眼尾含着笑,那笑容卻縹緲的很,像湖心的漣漪,風過則靜止,隨時湮滅無形。

刑臺上元琪擁着斥塵衣細聲說着話,人羣卻突然沸騰,湯少晴眺望皇宮處飛馳過來的禁軍統領,不用聽他聲聲高呼,只瞧衆人臉上漾開的喜色,就已經知道結果。

霎時間高呼聲排山倒海響徹長空,案上的香篆鍾無聲落下一截香灰——午時三刻方至。

湯少晴仰天閉上雙目,契機已失大勢已去,湯家亡矣!

又是一隊人馬急匆匆趕來,爲首的一人穿着從二品錦雞官服,正是禮部侍郎,呼呼的喘着粗氣,身後跟着幾百人的儀仗,一眼看到沐沂邯和元琪,掏出手帕擦汗,又順了口氣,聲音都累變了調:“太子妃,睿王,下官出城迎接才知兩位已經事先進了城,一路尋過來,哎呦……容下官喘兩口氣……”果真喘了兩口氣,接着道:“請隨下官進宮,皇上未時二刻在騰輝殿接見兩位。”

元琪起身,冷冷道:“本宮今入燕京,偶聞晉王冤屈,心下憤慨難平,煩請大人代爲轉達,懇請皇上至軒轅廣場親審此案,百姓爲證,還本宮兄長晉王清名,亦可昭顯孝誠皇帝德名!”

清名,德名!

正是君臣之間的區別,也是靈魂所在。

沒有那個皇帝不在乎自己在位之時流傳給後世的德名,正如爲君所用,一生忠君,在百年後落得一個清名,對一個臣子來說,這比什麼都重要。

禮部侍郎爲難的將目光別向睿王,期盼他能幫着解個圍,但看到那人一副閒適的不得了的表情,只得怏怏的打馬回行,往宮裡趕去。

……

一個時辰後,孝誠帝在數千人的鑾儀滷薄儀仗下襬駕軒轅廣場。

虧得禮部上下一干人等迅速安排張羅,明黃色主審大臺已經搭蓋好,重錦帷幕金黃華蓋,大臺四周數萬禁衛軍已經將場子戒嚴,百姓被攔至數十丈之外,只能遠遠的遙望天子審案。

南晏太子妃和睿王這兩位不速之客在永誠帝座下左右位,嵐王元紀則坐於大臺外側,方纔軒轅廣場外見禮,元琪見到皇弟並未表現親熱,禮數週全的相互見禮,說了些場面話,孝誠帝也不再是小孩子,登上皇位五年,天性早就磨滅的所剩無幾,見着幾年前遠嫁的皇姐,也沒像往昔那般喜形於色,倒是和沐沂邯會面時,臉上有關不住的怒意,顯出了幾分仍保留的孩子氣。

殿閣大學士數名,刑部禮部吏部尚書和左右侍郎,大理寺卿,少卿,督察院左右都御史,數十人在御駕左右側,而斥塵衣仍舊跪在臺子外的雪天裡,跪着臺子上垂首看着他的所有人。

蕭靜好默默立在高臺下,站在距斥塵衣最近的地方,目光停在他單薄的背脊上,心中一陣陣抽痛,尋着她的目光,斥塵衣仰頭一笑,只爲知己朋友相見一個不含任何意義的笑,卻在脣角微彎的同時,猛然扯住她靈魂深處的痛覺,剎那間疼的窒息,怎麼也擠不出一個用來回以他的笑容。

血脈跟着滯緩,彷彿嚴寒浸骨,凍住了一身熱血,下意識將手放到胸口,一道溫暖的目光在右側牽引着她望向高臺,看進一雙讓人安心的眸子,像溫熱的水潺潺滑過全身,舒緩了僵硬的神經,終於抿脣一笑,目光掃過元琪,元紀,龍小妹,諾敏,沐悉,十七,再移向沐沂邯,斥塵衣,心中突然豁然開朗,所有人都在,這嚴冬總歸要過去不是嗎?

一路走過相識相知的人,自四面八方齊聚燕京,但說爲救他性命而來,只怕是浮淺了些。

元紀元琪作爲他的親人兄妹,何嘗不知命定如此,他必然會先一步離去,他自己更是早就看透看穿,坦然面對生死,從未曾覺得這兩者有多大區別,相反的卻是他在安撫着大家,接受重審還一個清明之身,目的也只是讓關心他的人心裡好過,也是讓皇上在往後不會後悔愧疚。

從頭到尾一直漠然不語的孝誠帝,目光有些閃爍卻又自始至終看着臺下的斥塵衣,臺上臺下寂靜一片,只有主審臺上雪花落在棚上的簌簌聲。

斥塵衣微垂着頭,落下的累積的雪已經沒膝,元紀輕哼一聲,正要下臺去再給他加件斗篷,卻聽孝誠帝終於開口。

“滿朝文武近半人數,懇請朕重審你謀害皇后一案,烏有庭更是以性命擔保你的清白,皇兄可不要辜負衆卿和朕啊,你若有冤,這就講來吧。”

斥塵衣擡起頭,似乎聲線不暢,默默的長吸了一口氣,嚥了咽乾啞的喉嚨纔開口道:“臣下確實是有冤屈,皇后並非臣所謀害,亦未曾勾連外臣。”

話音方落,臺上衆人下意識將目光投向攏着袖子窩在椅子裡的南晏睿王沐沂邯。

似乎察覺衆人目光,沐沂邯轉了轉流光溢彩的黑眸,擡手扶額,修長的手指蓋過眼眸,抿了抿脣角似一抹自嘲的苦笑,用誰都聽的到的聲音自言自語道:“這等噁心的罪名也有?也不知道晉王殿下勾連的是哪個傻缺哦……”

衆臣呲牙加鄙視——你是缺心眼還是缺心眼?

又聽他嘆:“還不如早些勾連本王,也就不至於落到這步田地,哎……”

四面眼風似小刀——你還不如早些選個死法!

坐在大臺邊角的元紀對下面使了個眼色,立即有數個王府護衛簇擁着一個太醫模樣的老者過來。

“皇后中毒前的脈案留在太醫院的全是虛假的。”斥塵衣偏頭示意太醫上前,道:“張太醫手裡留有真實脈案的手抄本,請皇上過目。”

張太醫將手中卷冊呈上。

臺上湯少晴突然發聲,“張太醫,你竟敢私自抄錄皇后脈案,好大的膽!”

第28章 北國鳳棲第40章 南北動態第4章 壽宴風波第11章 我只要你第82章 左使大人第74章 她的默契第59章 生產生產2第83章 心照不宣第28章 除夕夜宴第51章 立斃劉韞第104章 繼續無題第32章 不要臉的第10章 逃避失去第20章 齊聚燕京第38章 紅了櫻桃第75章 無題無題第49章 誰的野種第13章 唔在上面第20章 齊聚燕京第62章 成親成親第5章 疼小乖乖第15章 何其有幸第81章 左使大人第46章 巫師薩滿第38章 武舉鄉試第31章 耍嘴皮子第102章 如何取捨第19章 冉冉升起第78章 舊年花事第57章 讓他去屎第30章 夜入山寨第50章 自以爲是第68章 千重宮門第56章 漸行漸遠第38章 紅了櫻桃第104章 繼續無題第18章 光光天明第107章 看破生死第62章 成親成親第85章 前路未知第19章 不破不立第8章 隱姓埋名第50章 自以爲是第46章 代號十七第4章 取而代之?第40章 醃肉哥哥第65章 暗流2第69章 再戳負責第54章 我選擇你第21章 哪個部位第43章 再續一杯第56章 漸行漸遠第3章 幫她穿鞋第16章 又瞎又瘸第30章 夜入山寨第38章 又要逃命?第4章 取而代之?第54章 吃幹抹盡第57章 魂不守舍第55章 逃避第31章 二百五十第83章 心照不宣第13章 唔在上面第58章 轉折第18章 光光天明第23章 千里尋妻第107章 看破生死第3章 幫她穿鞋第19章 告別第57章 讓他去屎第37章 我來睡你第55章 有笑有淚第48章 予取予求第32章 燃情2第40章 有必要麼第41章 草根主帥第5章 告白被拒第63章 順流逆流第2章 賠我地瓜第63章 槐花清香第21章 哪個部位第54章 綠水長流第38章 紅了櫻桃第6章 情深緣淺第17章 在我心裡第54章 吃幹抹盡第68章 狠勁戳戳第28章 除夕夜宴第68章 千重宮門第28章 除夕夜宴第59章 湮滅青煙第四十八章第三十五章第64章 殿前聽封第50章 自以爲是第102章 如何取捨第72章 只能謝謝第70章 琴瑟在御第67章 西齋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