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

1940年11月10日,劉少奇再次電報中央:爲統一華中軍事指揮,提議由中央任命陳毅爲八路軍新四軍華中部隊總指揮。中央覆電:葉挺未過江前,陳毅代理總指揮,以胡服爲政委。11月17日,華中八路軍新四軍總指揮部成立。

勝利帶來喜悅振奮,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爲常例。11月29日,我蘇北萬餘部隊分三路攻擊曹甸,歷18天未下,“消耗甚大”。雖然殲韓德勤部八千餘人,我亦傷亡約兩千人。12月15日,劉少奇冷靜判斷:“急切不能徹底解決”,19日下令撤出。從戰傷比率看,曹甸攻擊勝而不敗,“殺敵三千、自損八百”,自古就是大勝仗;以戰止戰爲義,攻城未下,卻使韓德勤蟄伏一隅,無力較量。我蘇北所佔地域得以穩固,戰略上是爲打贏。

無論如何,此戰不可少。但近似百團大戰,如此大的犧牲損耗,當時的我軍難以承受,可否待機從容亮劍?對此,父親極其痛心,多次自責。無論是批評還是自我批評,他從來都是極其嚴格的。每打勝仗而不驕,劉從未自詡,總要推功於衆;每有敗績而不餒,他絕無推諉,率先汲取教訓。劉少奇是華中軍民的總負責,敢作爲就敢擔當!

12月31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正式決定,華中軍事指揮,統一於副總指揮陳毅、政治委員劉少奇指揮之下。同時又決定:“山東分局歸中原局管轄,中原局統一領導山東與華中”。父親的擔子更重了。

正當父親準備全力強黨建政抓民生時,又迎狂飆劈面。

1941年1月6日,發生驚世的“皖南事變”!載入史冊的資料陳述詳盡,我不講了。僅就史實談些聯想。

先倒敘幾句很少提及的背景:

紅軍長征後,項英與陳毅、鄧子恢、粟裕等留在老蘇區,確實歷盡艱辛鏖戰,卻是不瞭解延安的黨中央。組建新四軍時,誰知西風吹血腥?項英又自然聽信並執行了王明的“路線”。

項英到延安參加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前半段,恰逢武漢失陷,葉挺氣憤之極掛冠而去,項英速返新四軍,所以主要聽了王明灌輸的那一套。全會結束,長江局被撤銷,項英改任東南局(原長江局管轄的東南分局改成)書記,轄區少了大半。對後來傳達的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尤其是對會議後半段批判王明,作出“決定中國之命運”的多項決定,他是整個跟不上趟。歷史上,將軍百戰身名裂,毀於一念一戰,並不鮮見。

正當中原黨政軍民大發展中,父親多次向中央建議,並直接給項英發電報、寫信,應將新四軍軍部遷至華中,可到陳毅、粟裕等老新四軍處。劉少奇反覆勸說,新四軍在皖南發展不了(受國民黨軍編制所限,沒有根據地,擔心刺激蔣介石),總共力撐至萬把人規模,而在江北則發展到七八萬人馬,佔據幾千萬人口的根據地,有的是地盤空間,有的是民衆支持,就是急缺老部隊。況且,軍部長久滯留江南,極其危險。

毛**、張聞天多次致電新四軍軍部轉出“國統區”。由於上述背景,延安中央對項英的指示中多有商量語氣,而父親當時是政治局成員,苦口婆心地建議、勸說英。1940年4月劉少奇“扣住”陳毅、葉飛前後,就以萬分火急電:“頑方必然要摧滅我江南軍部”……至皖南事變前一個多月中,劉頻發急電:“從速北移……如果遲緩,恐有被頑固派阻斷封鎖可能”,“皖南新四軍軍部北渡道路很可能被切斷”,“愈遲情況將變得愈困難,以從速行動爲妙”。

然而,項英踟躕不省。“用兵之害,猶豫最大”。

以晚輩度長君:

項英作爲中國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革命的堅定性毋庸置疑。很可能他身爲東南局書記,所以不願讓新四軍軍部離開地界?很可能他是真的相信了王明,所以才造成“一向不聽延安的”(毛**與劉少奇往來的電報中語)?很可能他是真的相信了國民黨抗日,所以才自感無顏見江東父老,造成臨陣出走,遭殺身之禍?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項英縱然有大錯,但先人已矣,逝者爲大,我輩應予寬宥,起碼應予尊重。

1941年1月6日拂曉,“皖南事變”爆發。1月14日,最後消息“彈盡糧絕”,新四軍軍部所率部隊九千餘人,分散突圍所剩兩千餘人。這麼可貴、這麼好的老部隊呀!遭受巨損心疼死,使我三軍淚如雨,全黨捶胸頓足,一片喊殺復仇!那時,共軍可是千錘百煉、血氣方剛、動如脫兔的勇猛之師啊!

父親最先得知,盯在電報機旁七天七夜沒閤眼,舊仇江流不盡,新恨雲嶺千疊。他激憤難捺,贊成並親自部署反攻。

黨中央發出全面反攻國民黨電報後,劉少奇經過反覆思考,給中央發電建議:“在全國主要的實行政治上全面大反攻,但在軍事上除個別地區外,以暫時不實行反攻爲妥”。他認爲,我軍還不具備硬拼實力,死戰正中老蔣下懷;我黨還很可能從王明、項英右的“兩個一切”,即“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抗日”,倒退回極左的“兩個一切”,即“一切不合作、一切鬥爭到底”。翻臉打內戰,人民怎麼想?失去了不易得到的人心,便失去了基礎。可以肯定,得益的是日本人。毛**即刻接受了劉少奇的建議。

父親已是新四軍的主持人。照常理,提此建議是自找難題、自討苦吃。他周圍,無一不是久經沙場、視死如歸的職業革命戰士;他統領十萬“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的鷹獅勁旅。要壓住怒吼、疏導憤懣,如同引火**。

但千古兵法定理:“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決不意氣用事,而應冷靜以對,斟酌損益,謀大局以利戰、智戰攻心爲上,化被動爲主動。

忍辱負重、說易行難,父親雖以身示範,但要說服自家親人,才更難上加難!劉少奇與陳毅、粟裕等人談話,設身處地,可怎麼談呀?義憤正確!理智更對!劉通宵達旦,煙霧繚繞,促膝傾訴,親自談了上百位好同志。先國難、後私仇,大道理說服小道理,大原則管着小原則。千鈞一髮之際,方顯書記政委之重!

時勢造英雄,現在黨史軍史上公認,最關鍵的歷史關頭,劉少奇保持頭腦冷靜、力阻全面軍事反攻,爲歷史作出重大貢獻。

可以回想一下:如果不是父親順勢把陳毅“扣”住,把粟裕、張雲逸、鄧子恢、葉飛、韋國清、陶勇、王必成、劉培善等部隊都留在了江北,情形會怎樣?這不是假設歷史,而是透視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皖南事變”後,劉少奇立即重建新四軍。1941年1月17日,國民黨通令撤銷新四軍的當天,父親就向黨中央鄭重建議。三天後的1月20日,中央軍委下令重建新四軍軍部。

1月25日,“皖南事變”結束十天後,蔣介石通令撤銷新四軍八天後,新軍部成立大會隆重舉行。中央軍委正式任命陳毅爲代軍長、劉少奇爲政委。在重建大會上,陳毅宣佈:胡服政委的真實姓名就是劉少奇,“劉少奇同志,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一。他有二十多年的鬥爭歷史,中國的工人運動就是他一手領導起來的……抗戰後,他到華北,華北抗日運動就有了大的發展;到皖東,同樣展開了大的局面;到蘇北,也一樣是如此。他是代表中共中央到這裡來直接指導我們的。新四軍直接在中央和劉少奇同志領導下,我們的政治方向不會錯,能依照中共的政策做下去,就好像火車在鐵軌上走,一定能夠順利的達到目的”。

此時,父親才公開了真實姓名身份。他講:“新四軍是真正抗戰的力量,是人民的軍隊,是植根於人民之中的……我們是越打越強!”再次向世人鄭重宣告:“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經多次向中央提出整編方案,2月18日,中央軍委決定,將原在江北指揮部的陳毅、粟裕部整編爲第一師;後組建的張雲逸、徐海東、羅炳輝部爲第二師;原八路軍一一五師黃克誠部和彭明治、朱滌新部劃爲第三師;毛**又令原非新四軍軍部指揮的彭雪楓、張愛萍部爲第四師;中原局的鄂豫皖李先念、陳少敏部爲第五師;仍在江南的譚震林部和張鼎丞部爲第六師、第七師。其中,二、三、四、五師都很大,不屬原新四軍軍部建管。新整編的新四軍9萬人(其中老新四軍1.8萬),壯大了多倍。

父親英氣十足:“原來我們只有幾個支隊,現在他(老蔣)一打,就打出我們幾個師來了”!

在硝煙瀰漫的生死搏擊中,在羣英薈萃的勝利歡呼中,父親的家庭生活卻又添不幸。無奈打斷興頭兒,插入應講之事:爹媽心中隱情,子女着實難言,漫憶迴避不開,硬着頭皮愣說。

父親在延安及初次到中原局時,謝飛媽媽留馬列學院深造,1939年結業後到中原,多次積極要求像陳少敏大姐(謝與陳同年入團,早一年轉黨)一樣去敵後。大革命時期的小工運、小歸僑黨員,煉成老紅軍、老白區戰士,身處如火如荼的年代,比肩意氣風發的英傑,實在不想做溫存陪侍的夫人秘書。而萬馬軍中的劉少奇,號召全黨挺身敵後抗擊野蠻侵略,又有何理由拒絕妻子去打游擊開天地呢?他批准她到鄂豫皖任職,又派她赴新四軍軍部,後在江南敵佔區黨委。

自此,又出現了一位能“上馬下田的謝大腳”。26歲的她,烽火映靚愛民姐,颯爽英姿不思歸。謝媽媽多次勸說父親,速換人照顧,並正式向中央明確表示離異。即使按今日之法,無子嗣亦爲離異正當理由,何況革命崇尚婚姻自主,戰爭生死不定,姻緣無疾而終,親人流離永別,實屬常見。

過了一年,“皖南事變”,日僞國民黨雙重封鎖長江,謝飛媽媽真飛了,再無通信,南戰北征風風火火,潮涌潮落進京辦學,素麗單身,終未再婚。直至“*****”,剃頭捱打,監禁勞改,受盡逼供,不屈不阿,僅回一句:劉少奇,生活作風正派,個人品德高尚。

晚年的老媽媽,備受尊重,平和慈祥,仍爲老解放區、老新四軍宣傳奔走。真可謂,革命時有功,捱整時有節,無怨無悔重大義!獨身巾幗,默默奉獻終生,曜晦無愧,百歲榮光善終!

這裡,我們接着敘述歷史。1941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通過:因已不能發揮作用,“將東南局合併於中原局,由劉少奇、饒漱石、曾山、陳毅組織”。曾山叔叔提出,地理名稱“中原”不包括“東南”,“改爲華中局”可好?父親速將建議轉報中央。

4月27日,中共中央將東南局、中原局合併爲華中局,轄區包括新四軍活動的所有地域。劉少奇爲中央華中局書記、中央軍委新四軍軍分會書記兼新四軍政委,是華中的最高軍政領導。

營救戰友 建功華北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衆望所歸 乾坤翻轉白區春秋游擊戰爭開闢蘇北 揮師東進逐鹿中原 正黨保民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蓋世奇勳 遍世英雄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戰友佳話 歷史選擇衆望所歸 乾坤翻轉戰友佳話 歷史選擇路線是非決定國運橫掃千軍 人民天下路線是非決定國運營救戰友 建功華北橫掃千軍 人民天下開闢蘇北 揮師東進衆望所歸 乾坤翻轉橫掃千軍 人民天下逐鹿中原 正黨保民營救戰友 建功華北戰友佳話 歷史選擇低潮撐持 忍辱負重蓋世奇勳 遍世英雄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衛我國防 傾世之力挺身而出 拼死抗爭橫掃千軍 人民天下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全程長征 絕地逢生橫掃千軍 人民天下挺身而出 拼死抗爭低潮撐持 忍辱負重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挺身而出 拼死抗爭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衛我國防 傾世之力白區春秋游擊戰爭白區春秋游擊戰爭實踐真知 故地新生全程長征 絕地逢生橫掃千軍 人民天下白區春秋游擊戰爭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逐鹿中原 正黨保民衛我國防 傾世之力衛黃保華 武裝工農挺身而出 拼死抗爭低潮撐持 忍辱負重低潮撐持 忍辱負重實踐真知 故地新生戰友佳話 歷史選擇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營救戰友 建功華北白區春秋游擊戰爭低潮撐持 忍辱負重開闢蘇北 揮師東進衆望所歸 乾坤翻轉逐鹿中原 正黨保民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逐鹿中原 正黨保民實踐真知 故地新生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低潮撐持 忍辱負重白區春秋游擊戰爭獨闖白區 掀天揭地路線是非決定國運實踐真知 故地新生衆望所歸 乾坤翻轉蓋世奇勳 遍世英雄全程長征 絕地逢生低潮撐持 忍辱負重開闢蘇北 揮師東進路線是非決定國運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挺身而出 拼死抗爭衆望所歸 乾坤翻轉蓋世奇勳 遍世英雄逐鹿中原 正黨保民蓋世奇勳 遍世英雄戰友佳話 歷史選擇橫掃千軍 人民天下實踐真知 故地新生白區春秋游擊戰爭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衛黃保華 武裝工農實踐真知 故地新生營救戰友 建功華北戰友佳話 歷史選擇挺身而出 拼死抗爭逐鹿中原 正黨保民左右生死 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