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追擊突厥

?

虞慶則的援軍終於出現了,李淵與隴州的文武官員站在門口迎接。在虞字的帥旗下,一個四十多歲長相威武的將軍騎着一匹黑色駿馬迎面而來。

“下官隴州刺史李淵帶下屬各級官員恭迎虞大帥。”在馬上的虞慶則趕忙跳下馬,上前扶起李淵。雖然他的官位在李淵之上,但從家族的顯赫程度和與皇帝的親密關係上看,李淵哪方面都比他強。既然李淵給足了面子,他也自然也懂得就坡下驢。

“唐公何必如此多禮,大人密奏聖上,並帶同全城百姓官兵死守隴洲,牽制沙鉢略的鐵騎,本帥才得以小勝,若問誰人有功,大人應記首功啊!”

“哪裡哪裡,今日大捷上幸虞大帥天兵神降,救民於水火,下耐隴州官軍百姓,各位將士拼力廝殺,才幸保此城,還望大人日後回到京師,向二聖面稟隴州百姓之生活慘狀,並犒賞有功將士,撫慰死難。”

“唐公爲官不爲私利,真乃我輩楷模,本帥回京之後,定向聖上陳述。”說完便與李淵一同向城門走去。以程國宣爲首的隴州官兵神色堅毅的站在城門兩旁,他們的臉上仍然疲倦,但神色堅毅;身上的血污還未洗盡,戰袍也大都破破爛爛的,但一個個昂首挺胸。虞慶則看着他們,時不時的扶正一個官軍的頭盔,又時不時地整整另外一個官軍的軍服,看着他們尚未止血的傷口,慢慢的,他來到了李建成的面前,李建成雖然身材高大,並經歷了數次血的洗禮,但年齡只有十幾歲,臉上的稚嫩童顏還是沒有完全的退去。並且天生俱來的貴族氣息讓虞慶則停住了腳步。

“如果本官猜得不錯,你應該就是唐公的大公子李建成吧!”李建成正要回答,李淵搶先說道:

“啊!虞大帥說的沒錯,他正是小犬建成,建成,還不快見過虞大人。”

“末將李建成參見虞大人。”李建成大禮參拜。虞慶則趕忙雙手扶起。

“果然英雄出少年,唐公,未知令郎今年貴庚。”

“小犬今年十四。”李淵邊說邊梳理着自己的鬍子,臉上難以掩蓋自己自豪的表情。

“啊!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膽識,唐公府真是代代都有人才出,大野氏後繼有人啊!”

“哪裡哪裡,虞大人過獎,還請大人入刺史府用茶,下官備下酒宴爲大人洗塵。”

“唐公請,”“大人請。”二人手拉手,一起入城。

。。。。。。。。。。。。。。。。。。。。。。。。。。。。。。。。。。。。。。。。。。。。。。。。。。。。。。。。。。。。。。。。。。。。

隴州刺史府,用過酒宴之後,李淵與虞慶則、程國宣等軍方將領在書房議事,李建成在一旁侍候茶水。

“程將軍,你是本地人,據斥候報告,這回突厥人雖然退卻,但元氣未傷,並且並沒有馬上返回王庭,所以本帥想率兵追擊,一來擴大戰果,二來也給突厥人一個教訓。程將軍,你是本地人,明日追擊前鋒將軍者格職位你當仁不讓。”

“末將謝大帥恩典。”

“虞大人,父親,孩兒也想參加明日的行動。”李建成跪在二人的面前,輕聲懇求着。

“李公子不愧爲將門虎子,但沙場不是兒戲,公子年紀尚輕,就不要輕生冒險了。”虞慶則忙推託道.

“虞大人不用擔心,我也想讓他在戰場上多歷練歷練。建成,虞帥是當世名將,你好好跟着虞帥學習,學到之後受用終生。”李淵在旁推波助瀾。虞慶則看推不過就答應了,只是一再表示,一定要李建成呆在身邊,不得違令。

第二日,李建成與虞慶則的大軍一起出城,在城門口,一羣百姓跪在他們戰馬的旁邊,一位白髮老人端着一碗酒向虞慶則的面前:

“大帥,小老兒年老體弱,不能隨大帥出城追敵,今日就代鄉親們以水酒一碗,請大帥滿飲此酒,多殺些突厥畜牲,爲我隴州死難的百姓報仇雪恨啊!”虞慶則拿起那碗酒,對着跪在城門的百姓們說。

“謝衆位父老的盛情,我虞慶則在此發誓,不爲衆位父老報仇雪恨,絕不還家!”說完將酒一飲而盡,喝完把碗一摔,其他的衆位將軍也學着虞慶則的樣子摔碗齊喊:“不報仇雪恨,死不還家。”

大軍由北門一路急行,放眼望去,草原上時不時驚出了一隻只刺蝟和野兔,飛禽在天空中翱翔。如果不是打仗,李建成會覺得自己是在郊遊。可是,出城時那些百姓殷切希望的眼神,那日被突厥屠殺百姓的屍體,那個在長矛上的嬰兒。一幕幕都在眼前走過。一定要爲他們報仇。心中恨很的想。

走了數十里,前面出現了一大片樹林,樹林上空飛着一大羣鳥,而騎兵座下的的馬匹也似察覺了危險,一起狂躁不安。虞慶則問道:

“程將軍,前面是什麼地方。”

“大帥,前面叫黑森林,因爲它樹木繁茂,終日不見陽光,所以我們這的人就給它啓了這個名字。”程國宣回道。

“突厥人看來讀過我們中原的兵書,也懂得設伏,不過看來他們兵書沒讀完,兵書上有句話叫窮寇莫追,遇林莫入。他們也不看看那麼多的鳥在天上飛,卻一直不肯落下,這就說明林子裡一定有伏兵。即然樹林難得見光,本帥今天就給它加一把火。來人啊!上火箭。”一枝枝被點燃的箭射向了那片樹林。轉眼間,樹林變成了一片火海。裡面人叫馬嘶,一些裡面跑出來的人被火燒着,在草地上拼命的翻滾撲打着,掙扎着,不一會便沒了動靜。突厥的沙鉢略可汗也被火箭射傷,他身邊的親衛拼了命的將他從亂軍之中保護出來,護送他回到了漠北的王庭。

戰役結束後,虞慶則與李淵共同給皇帝上了一道奏摺:大隋開皇四年八月,隴州前任長使王儀之子勾結突厥賊梟沙鉢略入寇隴州,幸唐公李淵早做籌劃,將士勇猛,託陛下洪福,隴州大捷,斬敵數萬,賊梟敗去,另唐公之子建成有勇有謀,如璞玉,若經雕鑿,必成大器,臣虞慶則請薦。

感謝孤狼晨源的收藏,我會再接再厲。

第伍佰一十章 招賢納士(二)第七百一十七章 承陸歸來(六)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三百零三章 連鎖反應 三第七十九章 出鎮河東 一第五十章 千金公主之死 二第三百零二章 連鎖反應 二第三百四十六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二)第二十三章 聯姻鄭氏 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紛亂局勢 三第三百八十一章 戰前之戰 二十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破霍邑 二第二百四十三章 食鹽的戰爭 五第五百七十章 進軍草原(十六)第八十七章 宇文娥英傳第二十一章 虞慶則之死第三十八章 榮陽省親 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草原陰謀 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王圭與單雄信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陳終成眷屬(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接連生孩子 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蕭後行蹤第二白八十三章 馬邑內訌 七第五十一章 千金公主之死 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應對與劉武周的措施第三百三十九章 二兄弟凱旋 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劉武周和宋金剛之死 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戰端欲起 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陳終成眷屬(二)第二百七十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三弟伍佰零六章 鑄造新幣(六)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六百九十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遼東傳道(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李建成的謀劃(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執信必可之死(三)第五百九十七章 諸國長安覲見(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長安危機 三第七百二十一章 承陸歸來(十)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域諸國長安覲見(三)第五百三十章 無題第七百零八章 李陳終成眷屬(十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出兵洛陽第二十二章 聯姻鄭氏 一第二十八章 東宮巫蠱第三百一十二章 恆廣元的表現 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王伯當冤死第七百四十四章 胡僧事件(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登基大典(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劉武周與宋金剛之死 八第五百六十四章 進軍草原(十)第三百章 劉武周的應對 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建成的應對與劉武周的措施第六十七章 李柴聯姻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與陰謀(十)第七百二十五章 遼東傳道(三)第四百零七章 算計 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幽州來客 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百濟內亂(三)第五百零三章 鑄造新幣(三)第十七章 長安風波第七百一十三章 承陸歸來(二)第六百零九章 針對薛延陀(九)第二白五十一章 陰謀再起 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紛亂局勢 三第六百四十三章 向東還是向西(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多方聯絡 腳踩數船 五第六百八十八章 驚天大案(二)第四百五十章 楊文幹兵變(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接連生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薛延陀汗國建立(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孝常 二第四百七十九章決戰玄武門(十二)第六百七十章 遼東新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幽州來客 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前之戰 十第四十四章 逆轉 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草原陰謀 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突利小可汗之死 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淵登基 三第七十五章 世民娶妻 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徐世績投唐 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長安危機 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徐世績投唐 三第七百一十八章 承陸歸來(七)第四百三十六章 王伏寶與凌敬 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遇謀局 三第二百章 蕭樑內亂 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七十八章 中日海戰(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吉的異動第六百四十四章 向東還是向西(七)第五百零八章 鑄造新幣(八)第四百七十七章 決戰玄武門(十)第五百一十六章 科舉醜聞(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向東還是向西(一)第二百五十章 蕭瑀投唐 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重封屬官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降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