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

衆將領回答聚義廳後,立即商議出兵曾頭市,吳用道:“前者宋公明失其地利,如今必用智取。且教時遷,他會飛檐走壁,可去探聽消息一遭,回來卻作商量。另外派楊林、石勇前往結好,以完成小天王定下的目標。”

時遷聽命去了,無三二日,只見楊林、石勇逃得回寨,備說曾頭市史文恭口出大言,要與樑出泊勢不兩立。

晁蓋見說,便要起兵。吳用道:“再待時遷回報卻去未遲。”

晁蓋怒氣填胸,要報此讎,片時忍耐不住,又使戴宗飛去打聽,立等回報。

不過數日,卻是戴宗先回來說:“這曾頭市要與凌州報讎,欲起軍馬。見今曾頭市口紮下大寨,又在法華寺內做中軍帳,數百里遍插旌旗,不知何路可進。”

次日,時遷回寨報說:“小弟直到曾頭市裡面探知備細。見今紮下五個寨柵。曾頭市前面,二千餘人守住村口。總寨內是教師史文恭執掌,北寨是曾塗與副教師蘇定,南寨是次子曾密,西寨是三子曾索,東寨是四子曾魁,中寨是第五子曾升與父親曾弄守把。這個青州鬱保四,身長一丈,腰闊數圍,綽號‘險道神’,將這奪的許多馬匹都餵養在法華寺內。”

晁春聽罷,便教會集諸將一同商議:“既然他設五個寨柵,我這裡分調五支軍將,可作五路去打。”

盧俊義便起身道:“盧某得蒙救命上山,卻一直未能立功報答;今願盡命向前,未知尊意若何?”

晁蓋便問晁春道:“員外如肯下山,可屈爲前部否?”

“員外初到山寨,未經戰陣,山嶺崎嶇,乘馬不便,不可爲前部先鋒;別引一支軍馬,前去平川埋伏,只聽中軍炮響,便來接應。”

晁春首先叫盧員外帶同燕青,引領五百步軍,平川小路聽號。再分調五路軍馬:曾頭市正南大寨,差馬軍頭領霹靂火秦明、小李廣花榮,副將馬麟、鄧飛,引軍三千攻打;曾頭市正東大寨,差步軍頭領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副將孔明、孔亮,引軍三千攻打;曾頭市正北大寨,差馬軍頭領青面獸楊志、九紋龍史進,副將楊春、陳達,引軍三千攻打;曾頭市正西大寨,差步軍頭領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副將鄒淵、鄒潤,引軍三千攻打;曾頭市正中總寨,都頭領宋公明,軍師吳用、公孫勝,隨行副將呂方、郭盛、解珍、解寶、戴宗、時遷,領軍五千攻打。合後步軍頭領黑旋風李逵、混世魔王樊瑞,副將項充、李袞,引馬步軍兵五千。其餘頭領同晁蓋一起各守山寨。

先說曾頭市探事人探知備細,報入寨中。曾長官聽了,便請教師史文恭、蘇定商議軍情重事。

史文恭道:“梁山泊軍馬來時,只是多使陷坑,方纔捉得他強兵猛將。這夥草寇,須是這條計,以爲上策。”

曾長官便差莊客人等,將了鋤頭鐵鍬,去村口掘下陷坑數十處,上面虛浮土蓋,四下裡埋伏了軍兵,只等敵軍到來;又去曾頭市北路也掘下數十處陷坑。

比及晁春軍馬起行時,吳用預先暗使時遷又去打聽。數日之間,時遷回來報說:“曾頭市寨南寨北部盡掘下陷坑,不計其數,只等俺軍馬到來。”

吳用見說,大笑道:“不足爲奇!”

引軍前進,來到曾頭市相近。此時日午時分,前隊望見一騎馬來,項帶銅鈴,尾拴雉尾;馬上一人,青巾白袍,手執短槍。前隊望見,便要追趕。吳用止住,便教軍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塹,下了鐵蒺藜。傳下令去,教五軍各自分頭下寨,一般掘下濠塹,下了蒺藜。

一住三日,曾頭市不出交戰。晁春再使時遷扮作伏路小軍,去曾頭市寨中探聽他不知何意;所有陷坑,暗暗地記著離寨多少路遠,總有幾處。

時遷去了一日,都知備細,暗地使了記號,回報晁春。

次日,晁春按照吳用的計策傳令,教前隊步軍各執鐵鋤,分作兩隊;又把糧車,一百有餘,裝載蘆葦乾柴,藏在中軍。當晚傳令,與各寨諸軍頭領。來日巳牌,只聽東西兩路步軍先去打寨。再教攻打曾頭市北寨的楊志、史進,把馬軍一字兒擺開,只在那裡擂鼓搖旗,虛張聲勢,切不可進。

再說曾頭市史文恭只要引梁山軍馬打寨,便趕入陷坑。寨前路狹,待走那裡去?次日巳牌,只聽寨前炮響,軍兵大隊都到南門。

次後只見東寨邊來報道:“一個和尚輪著鐵禪杖,一個舞起雙戒刀,攻打前後!”

史文恭道:“這兩個必是梁山泊魯智深、武松。”

卻恐有失,便分人去幫助曾魁。只見西寨邊,又來報道:“一個長髯大漢,一個虎面大漢,旗號上寫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前來攻打甚急!”

史文恭聽後,又分撥人去幫助曾索。又聽得寨前炮響。史文恭按兵不動,只要等他入來塌了陷坑,山下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這裡晁春調馬軍從山背後兩路抄到寨前,前面步軍只顧看寨,又不敢去;兩邊伏兵都擺在寨前;背後吳用軍馬趕來,盡數逼下坑去。

史文恭卻待出來,晁春鞭梢一指,軍寨中鑼響,一齊推出百餘輛車子來,盡數把火點著,上面蘆葦、乾柴、硫磺、焰硝,一齊著起,煙火迷天。比及史文恭軍馬出來,盡被火車橫攔當住,只得迴避,急待退軍。但是此時正是南風,那火焰燒入南門,早把敵樓排柵盡行燒燬。晁春數日不進軍,就是等待南風而已。。

晁春自得勝,鳴金收軍,四下裡入寨,當晚權歇。史文恭連夜修整寨門。兩下當住。

次日,曾塗對史文恭計議道:“若不先斬賊首,難以追滅。”

囑付教師史文恭牢守寨柵。曾塗率領軍兵,披掛上馬,出陣搦戰。

晁春在中軍,聞知曾塗搦戰,帶領呂方、郭盛,相隨出到前軍。門旗影裡看見曾塗,心頭怒起,用鞭指道:“誰與我先捉這廝,報往日之讎?”

小溫候呂方,拍坐下馬,挺手中方天畫戟,直取曾塗。兩馬交鋒,二器並舉。到三十合以上,郭盛在門旗下,看見兩個中間,將及輸了一個。

原來呂方本事敵不得曾塗;三十合已前,兀自抵敵不住;三十合已後,戟法亂了,只辦得遮架躲閃。

郭盛只恐呂方有失,便驟坐下馬,捻手中方天畫戟,飛出陣來,夾攻曾塗。三騎馬在陣前絞做一團。原來兩枝戟上都拴著金錢豹尾。

呂方、郭盛要捉曾塗,兩枝戟齊舉,曾塗眼明,便用槍只一撥,卻被兩條豹尾攪住朱纓,奪扯不開。三個各要掣出軍器使用。小李廣花榮在陣中看見,恐怕輸了兩個,便縱馬出來,左手拈起雕弓,右手急取箭,搭上箭,拽滿弓,望著曾塗射來。這曾塗卻好掣出槍來,那兩枝戟兀自攪做一團。

說時遲,那時疾:曾塗掣槍,便望呂方項根搠來。花榮箭早先到,正中曾塗左臂,翻身落馬。呂方、郭盛,雙戟並施,曾塗束手就擒。十數騎馬軍飛奔回來報知史文恭,轉報中寨。曾長官聽得大驚。

只見旁邊惱犯了一個壯士曾升,武藝絕高,使兩口飛刀,人莫敢近;當時聽了大怒,咬牙切齒,喝叫:“備我馬來!要與哥哥報讎!”

曾長官攔當不住,全身披掛,綽刀上馬,直奔前寨。

史文恭接著,勸道:“小將軍不可輕敵。梁山軍中智勇猛將極多。若論史某愚意,只宜堅守五寨,暗地使人前往凌州,便教飛奏朝廷,調兵選將,多撥官軍,分作兩處征剿:一打梁山泊,一保曾頭市。令賊無心戀戰,必欲退兵急奔回山。那時史某不才,與汝兄弟一同追殺,必獲大功。”

說言未了,北寨副教師蘇定到來。見說堅守一節,也道:“梁山泊晁春、吳用那廝詭計多謀,不可輕敵;只宜退守。待救兵到來,從長商議。”

曾升叫道:“我哥哥被俘,正好拿他一將來換,直等養成賊勢,退敵則難!救哥哥更難。”

史文恭、蘇定,阻當不住。曾升上馬,帶領數十騎馬軍,飛奔出寨搦戰。

晁春聞知,傳令前軍迎敵。當時秦明得令,舞起狼牙棍,正要出陣這曾升;只見黑旋風李逵,手持板斧,直奔軍前,不問事由,搶出垓心。對陣有人認得,說道:“這個是梁山泊黑旋風李逵!”

曾升見了,便叫放箭。原來李逵但是上陣,便要脫膊,全得項充、李袞蠻牌遮護;此時獨自搶來,被曾升一箭,腿上正著,身如泰山,倒在地下。

曾升背後,馬軍齊搶過來。晁春陣上,秦明、花榮飛馬向前死救;背後馬麟、鄧飛、呂方、郭盛一齊接應歸陣。曾升見了晁春陣上人多,不敢再戰,以此領兵還寨。梁山軍也自收軍駐紮。

次日,史文恭、蘇定只是主張不要對陣。怎禁得曾升催併道:“要趕快就出兄長。”

史文恭無奈,只得披掛上馬。那匹馬便是先前奪的段景住的千里龍駒“照夜玉獅子馬”。

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四十七章 決定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十二章 獄留金蓮心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七十章 談判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四十章 中箭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六十五章 宋江墜落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三十章 血戰江州(二)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五十章 對話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四十章 中箭第七章 李雲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