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

王麟心中暗暗叫苦,趙佶見他戰戰兢兢,不知爲何,心中突然輕鬆了很多,自封王言論傳出去,很多流言都說他不如王麟,這雖說只是指一、兩個方面,可趙佶心中還是隱隱有些心結。

“三郎,西夏完了,這遼國你打算何時再出徵?”趙佶毫不在意的問道。

“陛下,這一年征戰,將士都大有長進,遼國麼怕是不用臣去了吧?陛下還是讓臣好好歇歇,不然後院難平啊。”

這一通表白讓趙佶好笑,“依你,三郎,這次你勞苦功高,我打算封個王給你。”

一句話差點沒把王麟從車上嚇得摔下來,王?聽着好聽,那可是找死的第一步,“陛下,不可。”

“咦,爲何?”

看了看街道上歡呼的人羣,王麟輕聲道:“陛下,明日臣進宮細說如何?”

趙佶點點頭,“也罷,明日來吧。”

入城之後便是趙佶大宴王麟等人和羣臣,大慶殿內一時間成了歡樂的海洋,王麟、趙孝奕、蕭玉兒、韓威等人不但要敘述着這近一年的征戰經過,還不時的要應對羣臣的敬酒,沒多久,連趙佶都開始有些醉了,看了幾段歌舞,君臣終於盡興而歸。

回到新駙馬府的王麟掙扎着與趙玉慧和戴玉琳說了幾句,便倒在趙玉慧牀上沉沉睡去。有些歡喜,又有些心痛的趙玉慧讓使女打來水,細細替他擦臉、洗腳,忙了好一會,才躺在他邊上,手杵着腦袋看着沉睡中的王麟。

清晨,一縷陽光灑入趙玉慧的小樓,光線的刺激讓王麟漸漸醒來,一翻身他便看到趙玉慧瞪着大眼睛望着他,“慧兒。”

話音剛落,趙玉慧的眼淚就涌出了眼眶,王麟慌了,“慧兒怎麼了?”

趙玉慧擦了擦眼睛,“沒什麼,三郎可回來了,心中高興。”

王麟輕輕將他攏到懷裡,什麼也沒說,二人靜靜的享受着相互之間的愛意。

走出房門的王麟覺得今日天氣異常明媚,趙玉慧還在梳妝,他四處打量了下新的駙馬府,纔看了幾眼便知道這佈局和原來的幾乎一摸一樣,轉過一塊大石,他便見到趙雲靈和戴玉琳坐在不遠的石凳上說着話。

彷彿是有感覺,戴玉琳猛的轉頭,看到王麟便丟下趙雲靈,一路小跑過來,王麟很自然的張開雙臂,二人緊緊抱在一起。

“三郎,三郎。”戴玉琳低聲呼喚着。

王麟低頭在她臉頰上親了口,良久相擁。

“三郎不在,日子好難熬啊,以後三郎再出去,要帶着我。”

“好,以後不管去那,都一家人去。”

偷眼看見趙雲靈還在不遠處石凳上笑盈盈的看着他們,王麟鬆開戴玉琳,牽着她的手走了過去,“靈兒,特里和雲慧呢?”

“她們啊,想孩子都快想瘋了,都領着孩子在後院玩呢!”

“那雪穎呢?”

趙雲靈無奈的搖搖頭,“我們走後,嫂嫂便將雪穎一直帶在身邊,這新駙馬府建好了,嫂嫂還是沒讓雪穎跟着來,說慧兒和玉琳姐姐忙不過來,她幫忙帶着,昨日晚了,我今早便去接她,唉,這孩子不認我,不肯離開嫂嫂。”

“那你先抱回來啊。”

“我也這麼想的,可雪穎一離開嫂嫂就哭,嫂嫂心疼了,說讓我回去住些時日,等雪穎要我了再回來,我只得先回來和三郎商議下。”

一歲多的孩子確實難收拾,王麟也沒其它辦法,“看來靈兒還真要回去住些時日才行。”

趙雲靈點點頭,“也真是怪了,怎麼雲慧和特里姐姐的孩子見到她們就親得很?說抱着去玩,兩個小傢伙都開心得不得了。”

王麟呵呵笑,這種事情只有天知道,“走,看幾個孩子去。”

吃過午飯,趙雲靈放心不下雪穎,急急要回平原郡王府,戴玉琳提議她們一起去,讓五個孩子湊一堆,難說就能將雪穎帶回來,這個法子得到了王麟的大加讚賞。

“三郎,一起去?”耶律特里問道。

王麟搖搖頭,“今日不行,我還要進宮,你們先去。”

衆人一起出了府,王麟帶着幾名護衛上了牛車,朝宣德門而去。

“三郎,有沒有去看過大郎?”趙佶喝着茶開口問道。

王麟微微欠身,“回陛下,還未去。”

“我有些愧對你大哥啊。”

“陛下,爲臣者必當報效朝廷,那些都是臣的大哥該做的。”

趙佶笑了笑,“少說漂亮話,對了,我和你說的封王之事,你如何想的?”

“陛下對臣的關愛臣心裡明白,只是這封王一事確實不妥。”

“哦?爲何?我若不封王,天下豈不說我賞罰不明麼?那會寒了報效大宋之人的心。”

王麟頭上微微有些汗,這需要仔細應對,“陛下已經封臣爲武威侯,臣覺得這就足夠了,征戰遼國、西夏並非是臣一己之力,乃是大宋將士、各地官員一起努力的結果。”

“話是這麼說,但不管怎樣,你是主帥。”

好難辦啊,王麟頭大入鬥,想了想咬牙道:“陛下,天下皆知這大宋乃是趙家天下,異姓王對於陛下來說可能沒什麼,但對於其他趙氏子孫就是極大的威脅,說實話,臣若是死了,陛下追封個倒也沒什麼,可臣……”

趙佶猛的揮揮手,“哼,其他趙氏子孫,我決定的,他們敢怎樣?”

“陛下信任臣,這是臣的榮幸,可臣要說的是一旦有臣這個例子,其他人難保不會想,有些人一旦得不到,就會去搶,其實王也只是個名,對陛下和臣來說都不重要。”

最後一句話趙佶認可,王麟是不是王對他兩人來說還真不重要,他心裡其實也是想做給天下人瞧的,“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只是不封賞……”

“陛下,封賞總有盡頭,臣以爲封侯已經是對臣的封賞,若陛下爲難,不如給臣自主決斷之權。”

趙佶樂了,“我倒是很想知道你想要什麼?”

“不管事,不上朝。”

趙佶氣得想給他一腳,真如他所願,自己不知要背多大的黑鍋,天下人一定認爲自己是卸磨殺驢。

“不準!”

苦苦思索好一會,王麟道:“陛下,要不臣去國子監如何?”

趙佶抓起杯子就扔了過去,“你想氣死我?”

“陛下息怒,臣有話說。”

“說!”

“敢問陛下,國子監那些技藝科監生如何?”

“工部有報,這些人很不錯,開這技藝科算是對了!”

“除技藝科外,臣還想開兵科、海事科、商科……,陛下,學藝有專攻,以往國子監只學文,出來的監生除了經義、詩詞,什麼都不懂,若是爲政一方也有很多不足,對於工部,技藝科的監生絕對比其他監生好用,那兵部呢?是要懂兵法的還是懂經義的?”

這麼一說趙佶明白了,“有理,戶部的人要懂商貿,眼下大宋海船衆多,還要有懂海事的官員。”

“臣大致是這個意思,陛下有沒有覺得臣是最佳人選?”

略略一想,趙佶就知道朝中無人能勝任此事,猶豫了會道:“那豈不是讓你有些委屈?”

“臣的心性陛下知道,西夏平定,很長時日都不會有大事,正是強國之時,臣一人就算幫陛下做事,又能做多少?要是有成百上千人幫陛下,那大宋真的天下無敵!”

一席話說得趙佶心動不已,“你說得也對,只是這賞賜……”

“要不陛下准許臣可四處行走?臣答應慧兒她們要出去看看這大宋好河山。”

這還真是一個大宋官員不可能得到的特權,“行,就按你說的辦!”君臣二人一番商議後,徹底將此事敲定。

趁着沒有太多事,王麟在趙雲靈和趙玉慧的陪同下,來到了瑤華宮,孟氏一身素裝,正在院子裡給花草澆水,“皇嫂!”

孟氏擡頭,看見王麟時愣住了,手中瓢嗵的聲掉在地上,感覺有些失態,孟氏輕聲道:“慧兒,你嚇着嫂嫂了!”

三人隨同孟氏進到房裡,孟氏張羅着泡茶,“你們怎麼來了?”

“是三郎說要來看看皇嫂的。”

孟氏笑了笑:“我有什麼好看的。”

王麟欠了欠身,“皇后娘娘,我一來是看看娘娘可安好,二來是想請娘娘和臣一起去祭拜先帝。”

王麟的話重重擊在孟氏心上,一時忍不住,她眼中淚水涌出,“你還記得?”

“對先帝的承諾,我不敢忘,皇后娘娘的大恩,我也不敢忘。”

孟氏擦了擦眼睛,“先帝一生可謂多坎坷,唯獨遇到你是先帝最大的幸事。”

“皇后娘娘過獎了,我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普通不普通天下人都知道,你既有心,我便陪你去先帝陵。”

這等事自然要告知趙佶,很好奇王麟會說些什麼的趙佶在得知王麟什麼都沒說,只是將西夏地圖燒了給趙煦後,默然了很久。

六月二十八,趙佶在紫宸殿開大朝會,衆臣都知道這是要論功行賞了,王麟的王爺身份是不是今日之後便成了定局?

一通恭賀趙佶征服西夏的讚歌後,衆臣都等着趙佶發話。

“武威侯王麟,征討遼國、西夏有功,封易州節度使……”,同樣沒再封賞的還有蕭玉兒,韓威等將領官升了好幾級,雖說沒撈到侯爺,但也說得過去。

大殿中有了一絲騷動,嗡嗡聲四起。

“德州侯王勝,上書請求致仕,朕體恤他身殘,準其辭去兵部侍郎、知秦州之職,封來州節度使,賞金萬兩……”

嗡嗡聲更大了,怎麼,要過河拆橋了?

豐稷等人一臉疑惑的看着趙佶,又看了看王麟,二人神色淡定,明顯是商量好的,可這爲什麼?

趙佶一通封賞完畢,靜等殿中沒了聲音,才衝着王麟道:“明之,可有事要奏?”

王麟兩步走了出來,躬身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準。”

“臣領兵征戰,戰死將士何止千萬,如今臣受封武威侯,甚感惶恐……”

一番敘述後,王麟叩頭謝恩,多數大臣算是弄清楚了,趙佶的封賞都是和王麟商議的結果,不由得心中佩服,這等急流勇退當真恰到好處。

隨後便是處置安燾等人,這也是趙佶的意思,要等王麟回來讓他親耳聽到給他造成巨大傷害的亂臣賊子的下場。

不出坊間意料,安燾、安惇被斬首示衆,陪着他們一起趕赴黃泉的還有蔡攸等人,至於呂惠卿、邢恕幾人早已被遼國斬首作爲與大宋和談的見面禮,唯一讓人稍稍意外的是劉氏,這位先帝皇后趙佶到還不敢輕易殺了,不過貶爲庶民也讓人有些吃驚。

以爲今日朝會順利結束的衆位大臣發現趙佶居然還沒有散朝之意,很是疑惑,還有事?

“工部有奏摺報稱那些國子監監生極爲盡心,可堪大用……”

這下來豐稷都有些愣了,這事他知道,朝議也未嘗不可,只是今日顯得太突兀。

“朕決定建新國子監,開技藝科、兵科……,武威侯王麟爲祭酒,蘇玲玲爲司業……,王麟可不上朝,隨意離開汴京。”

終於搞清楚這廝到底要做什麼了,豐稷微微笑了笑,低聲和邊上的劉安世道:“他可真能折騰。”

“是啊,這等功績,能急流勇退,不但給官家,也給我們以後有了很大的餘地,老夫真的很喜歡他。”

“老夫也是,你我二人替他拾些柴?”

劉安世笑了,出班奏道:“陛下,明之爲我大宋鑄棟樑之才,臣以爲此事應不餘遺力,就在那東山下,汴河邊打造一個大大的國子監,一切用度都有朝廷供給。”

“陛下,臣以爲明之這新國子監絕不會只有這幾科,請陛下給明之決斷之權,如何開科由明之定。”豐稷緊跟着道。

這等讀書之事幾乎不會有什麼反對的人,何況兩位相公都發了話,沒人會沒事找事。

“準!明之,可還有要說的?”

“陛下,監生學習貴在用,臣請陛下准許監生可進入各部學習。還有,請朝廷出專款,一來用於獎勵有做爲的監生,二來准許監生申領,用於新技藝、新事物的費用。”

進入各部學習倒還簡單,這後兩條讓人驚異,趙佶細細一品,有些味道,“好!這錢朕出了,每年一萬金!”

朝會後,除了不明白奧妙之人,聰明人都明白王麟未能封王並不是趙佶想卸磨殺驢,可隨意出入汴京那是要多大的信任才能得到。隱含的意思中還包含了王麟可出入宮的權利,這可比當王爺爽。

至於這新國子監只是在天下讀書人中引起巨大轟動,寒窗苦讀有了新出路,有些貧家子弟在得到消息的第一刻便相約動身,要進京城碰碰運氣。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其樂融融(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郡主逼婚第一百二十章 大宋駙馬第一百零一章 重返良都(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飛地來州(一)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七十八章 建府良都第三十章 遠洋夢想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樂旅途第三十二章 初識紫煙(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德州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方風暴(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翼往事(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家國天下(二)第一章 記憶保存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二百零九章 王麟遇刺第二十二章 再遇郡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慕蓉通判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八十一章 驟生鉅變(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飛地來州(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州戰役(三)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七十五章 扶桑之戰(二)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二安之亂(一)第十八章 駙馬傳說第二百一十一章 慕蓉通判第五十二章 帝王幕僚第四十八章 以心證情(一)第四十六章 新紙問世(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德州新軍第三十一章 不識風月第一百八十三章 建府德州(二)第九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九十三章 南美大陸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涿州(二)第五十五章 新式手雷第三十六章 海的那邊(一)第九十二章 海外重逢第一百八十五章 煉坊秘事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郡主第六十六章 情斷汴京第二百八十三章 逝者已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二女逞威(一)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水泥房子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第六章 再次昏迷第九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翼折翼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名城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翼平叛(四)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上戰略(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情比金堅第三百五十二章 秋風落葉(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飛地來州(一)第二百九十章 北方風暴(二)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第八十二章 驟生鉅變(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密謀第六十四章 發配海外(二)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五十六章 首次接觸第三百一十八章 府州奪權(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南京密謀第二百零四章 殺雞駭猴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翼折翼第一百二十五章 參謀制度(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取朔州(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宋盛世(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聲東擊西(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八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三十二章 奇襲安次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宋盛世(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三十章 遠洋夢想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二百四十章 再次中招第二百三十五章 特里選夫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方風暴(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爲人父第四十四章 再到農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