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突厥牙帳

玉門關外就是一片茫茫的沙漠,若是秦瓊手中沒有地圖,或者裴矩沒有跟隨在秦瓊的身邊的話,面對這一片茫茫的沙漠,秦瓊恐怕真的就沒有什麼辦法了。

但是現在秦瓊手中既有詳細的地圖,又有裴矩這個清楚西域地形的人,這一片沙漠對秦瓊也就造不成什麼威脅了。由於這一片沙漠並不是很大,所以秦瓊帶兵輕鬆的繞過了沙漠,向着伊吾王國進軍。

三天時間,秦瓊就渡過了柳谷水,來到了柔遠鎮。由於伊吾王國地廣人稀,一路上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麼人,秦瓊也刻意躲避着可能遇上的行人、放牧的部落。若是是在避不開的,也收攏在軍隊之中,準備等這一戰結束之後再將他們放開。

雖然說殺掉這些人是最保險的,但是秦瓊此次征伐伊吾王國,目的是讓伊吾王國成爲大隋的領土,所以不能肆意殺戮,免得日後管理起來不易。

本來若是按照直線進軍的話,根本就不會來到柔遠鎮。但是柳谷水乃是伊吾王國境內唯一的一條大河,也可以說是秦瓊的軍隊唯一能夠休息的地方。使得秦瓊不得不帶人來到這裡。補充淡水等必須的物資。

柔遠鎮與其說是鎮,還不如說是一個集市,是周圍的部落、以及從中原而來的客商相互交換貨物的地方。

時間一久,就有人在這裡定居,慢慢的有了一定的規模。但是這個有一定地規模僅僅是相較而言。與中原內地的集鎮相比,根本就不成規模。

當秦瓊的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柔遠鎮包圍的時候,柔遠鎮內的商人、牧民都是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以爲遇上了馬賊。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那裡都去不了,只能呆在原地,所有人都惴惴不安的等待着自己的命運。

草原上的馬賊是相當的殘忍地,雖然說一般情況下不會殺人。但是當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他們並不介意殺幾個人。讓其他人感覺到害怕,以便他們能夠輕鬆的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馬賊也是知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的,知道不能搶得太狠,也不能多殺人。不論是搶的太狠還是殺的人太多,都會讓中原來的商人感覺到恐懼,很可能以後就不會再來這裡了,自己地生路可就斷了。

所以馬賊並不是每次都會出門搶劫的,而是中間會間隔一定的時間。

不過,當秦瓊的軍隊開進柔遠鎮的時候,前來做生意的中原人都是高興起來了。因爲他們很清楚的看到前來的是大隋的軍隊。

不論從相貌、鎧甲、還是旌旗上都能看出這是一隻大隋的精銳之師。只見最前面地帥旗上寫着幾個小子。左邊是安西大都護,右邊是柱國齊州侯。正中間一個斗大的秦字。雖然他們對於旌旗上所寫的安西大都護是什麼玩意並不是很清楚。

但是隻要知道是自己的軍隊,這些人便安下心來了。這時候大隋的軍隊軍紀還是相當不錯的,最起碼不會隨意殺傷自己地百姓。

而且由於軍隊這些年來四處征伐,讓西域各國對於大隋懷着一絲地敬畏之心。他們這些商人在面對西域諸國商人的時候,底氣都會相當的足。

可以說,這些常年行走於突厥以及西域的商人,是大隋最支持軍隊的人。只有他們才知道自己強大的軍隊對自己的好處。

看到是自己的軍隊,原本惴惴不安地中原商人都放下心來了。不再畏畏縮縮地躲在一邊,而是圍在軍隊的兩邊歡呼雀躍。

秦瓊看到這些中原來地商人如此的歡迎自己的軍隊。心中也是相當的高興。

柔遠鎮畢竟不是很大,秦瓊帶來的三萬大軍不可能全部駐紮進來,只有秦瓊帶着自己的親兵來到了鎮內,而大多數的軍隊則是在鎮外駐紮。

看着秦瓊等將領遠去,一衆中原客商上前拉住落後的幾名士卒問道:“軍爺,你們這是那位將軍的軍隊啊?”

這幾人傲然的擡頭說道:“你們沒看到帥旗上所寫的東西麼?”

一般前來西域做生意的中原客商都是成羣結隊而來。每次前來也都會有一個暫時的領頭人。此次的領頭人也在這羣人之中。微微躬了一下腰,說道:“軍爺,小的們也算是走南闖北見識不少,可是這安西大都護小的們確實沒有聽說過。”

士卒微微一笑,說道:“也難怪,這安西大都護乃是當今陛下爲我們大將軍特意設立的官職,聖旨也纔剛剛下來,你們不知道也是正常。”

能夠在一羣商人之中成爲頭領。那自然是相當機靈的人物。聽到士卒剛纔所說的大將軍。再想到帥旗上那個斗大的秦字,這位商人頭領也是立馬就想到了秦瓊。

忙問道:“軍爺所說的大將軍可是秦大將軍?”

“然也!”說着頭顱又是擡得老高。

大隋這些年來幾乎是年年對外作戰。而這些年的作戰之中,戰功最大自然是非秦瓊莫屬。秦瓊在百姓之中的名氣也是相當大的。

聽到這幾名士卒的話,衆人都是一臉羨慕的看着這幾名士卒。

看到這些百姓羨慕的眼光,這幾名士卒的頭擡得更高了。這時就見張虎騎馬跑了過來,喝罵道:“小六子,你們在幹什麼?還不快走。”

這幾名士卒方纔一低頭灰溜溜的跑掉了。

看着士卒遠去,旁邊有人說道:“不知道秦大驚軍這次前來是準備做什麼的。”

商隊頭領微微一撇嘴說道:“你這話問的。秦大將軍乃是我大隋最厲害地將軍,這些年來你可曾聽說過秦大驚軍的軍隊輕易出動的?每一次秦大驚軍出兵。都是要和異族作戰了。我們臨走的時候不是還聽說秦大驚軍在和吐谷渾作戰,拿下了吐谷渾大片的土地。

現在到伊吾來了,自然是準備和伊吾開戰了。”

而其他的人,不管是先前有沒有想到,這會都是一邊點頭,一邊一臉鄙夷的看着剛纔問話的這人。顯得自己是多麼的睿智。

剛纔問話地人看到衆人的眼神,極爲慚愧的低下了頭

“剛纔裴大人所說的你們應該都聽見了,我們現在距離伊吾王國的王庭已經只有百里的距離。只要一天時間我們就能趕到。今天讓士卒好好休息,明天一早我們就拔營啓程。爭取在夜幕到來之前趕到伊吾城。

雖說伊吾是一個小國,但是面對亡國危險的時候,估計還是會爆發出相當大的後勁。給我們造成一些麻煩。”

看着周圍衆人奇怪的神色,秦瓊笑着說道:“我們此次的目標不是擊敗伊吾王國,讓他們臣服於我們。而是將之滅國,讓伊吾成爲我大隋地國土。”

聽到秦瓊的話,所有人都是一陣的興奮。對於一個帝王來說,最大的功績莫過於開疆擴土。而能夠成爲替君主開疆拓土的臣子,那也是功勞相當大的。

俗話說功大莫過於救駕。而這開疆拓土的功勞是僅次於救駕的功勞。衆人聽到秦瓊所說的話,都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等人成功之後楊廣對自己等人地賞賜。

秦瓊看着衆人興奮的神色。笑着說道:“西域數十國,這樣的機會還多的是,你們也不必太過興奮。這是我等在西域的第一戰,絕對不能馬虎,一定要完勝,才能給西域諸國造成最大的壓力。伊吾雖然說是一個小國,但也僅僅是與我大隋相較,在西域諸國之中還算是比較大地一個國家。

只要我們能夠輕鬆地將伊吾拿下,以後或許不用我們動手,只需要一紙手書。我們想要攻打的國家就會自己投降。”

說完秦瓊便是一陣大笑,程咬金等人也都隨着秦瓊發出一陣陣的大笑。

留下一部分士卒看守柔遠鎮、以及路上被自己呆在,免得走漏了消息。雖然說現在伊吾國得到消息的可能性相當的小,不過這一路上自己做的保密工作還是相當成功的,或許伊吾王國還沒有接到消息。

再說了,不過用幾百人就可以將懷遠鎮控制起來。就可以避免消息傳出去。做了也耗費不了自己多少人手。若是見效就可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如果消息已經傳出去了,也不過是數百人,就當是留在那裡保護自己地民衆了。

秦瓊認爲任何事都要自己去做,不管能不能見效,你一定要去做,做了沒有見效那是運氣不好。可是如果你沒做,而本來你做了就可以避免發生地事,由於你沒做而發生了。那時候後悔就沒有一點的意思了。

老天這一次再一次眷顧了秦瓊。伊吾王國上下都沒有想到隋朝地軍隊會開到自己這裡來。因爲自己距離中原太遠了,從中原到這裡不但有無數的危險。對於士卒體力的消耗是相當大的。

糧草、輜重等等的消耗更就不用說了。一旦無法達成預定的目標,那麼損失就會相當的大,得不償失,根本就划不來這麼做。

而且秦瓊這一路上所做的保密措施也是相當的好,伊吾王國大意之下,知道秦瓊的軍隊來到了自己的國都門下,方纔知道隋朝的大軍到了。

伊吾王國雖然也修建了城池,供王公貴族居住。但是本質上還是一個遊牧民族。大部分的民衆都過的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王都之中留下的可戰之士不足萬人。

看着城外一件件的攻城器械,以及密密麻麻的士卒,伊吾王國上下都有些犯怵。派人出城詢問,看能不能賠一些錢財讓隋軍退去。

不過秦瓊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爲了給西域各國一個警告。所以根本就沒有商量的餘地,出城投降,伊吾王國地國主前往東都洛陽。

秦瓊這樣的話也就很明顯了,明顯就是要滅亡伊吾王國,將伊吾王國併入大隋的國土。

知道這樣的話,伊吾王國國主的臉色變的極爲的難看。可是抵抗的話,想起剛纔自己看到的城外地景象,心中更是沒有底。

而且一旦戰敗的話,自己很可能就會死在戰亂之中。戰亂之中會發生什麼事。都是說不準的。

雖然投降以後自己就喪失了大部分的權利,但是可以保住性命。以自己知道的中原王朝的傳統來看,中原王朝對於投降的異族首領都是相當的優待的。

伊吾王國的這一任國主也不是什麼勇毅之人,考慮良久對殿上地一衆臣子說道:“天朝軍隊來伐,我國根本沒有抵抗的力量,還不如出城投降。

不但能保住滿城百姓的性命,就是我等也不失一世富貴。”

聽到國主的話,朝堂上掀起了一陣的軒然大波,一些忠心的臣子拼死勸諫,認爲隋朝的大軍雖然已經是兵臨城下。但是自己城中並不是沒有反抗的能力,而且王城周圍就有不少的部落,這些部落收到消息之後一定會派人前來援助。

如果城中的抵抗不停息,城外地部落就會不停的攻擊城外的隋軍,說不定自己還能戰勝隋朝的大軍。一旦戰勝隋朝的大軍,伊吾王國在細雨的衛士就會大漲,說不定還能得到不少地好處。

不過那些怕死地小人對國主的建議卻是相當的喜歡,在一邊高聲讚揚。雖然主戰派的想法讓他們也有些心動,但是他們更加擔心城內的那幾千人能不能守住城池。一旦守不住城池,自己等人可就會面臨着身死的危險。

wωw☢ TTKΛN☢ C〇

心中思考了一下。守不住城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雖然守住城之後,好處相當地大,但是這些人不願意冒險。

聽到有這麼多人贊成自己地想法,國主的想法便堅定下來了,對那些忠心地臣子的勸諫不管不顧,派人出城去遞交降書。

秦瓊雖然說讓城內的守軍投降。但是並沒有想着城內的守軍會不抵抗直接投降。當伊吾王國的國主送過來降書之後,秦瓊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懷疑是不是在詐降,冷哼一聲,說道:“來啊,將此人拿下。”

程咬金等人雖然說不知道伊吾國主送來的是什麼,但是聽到秦瓊喝令將此人拿下,便一擁而上將此人綁翻在地。

那使者還沒反應過來,就被秦瓊麾下的親兵給綁翻在地。心中大爲恐慌。一邊叩頭,一邊說道:“天朝大驚軍饒命!天朝大驚軍饒命!”

秦瓊冷哼一聲說道:“如此簡單的詐降之計難道我還看不出來?拉出去斬首示衆!”

張虎等人聞言一擁而上。就將使者拉住,向着轅門外走去,那使者一邊哭喊,一邊喊道:“大將軍饒命啊!小人沒有詐降!小人沒有詐降!”

說着褲腿中就留下了一到淡黃色的水漬。

秦瓊看到這人如此的膿包,竟然嚇得尿都出來了。伊吾王國就算是要詐降,也不可能讓如此膽小的人來詐降,想到這件事可能是真的,對已經走出帥帳的張虎說道:“將此人拉回來。”

剛一被拉回來,使者便磕頭如搗蒜的說道:“大將軍,小人真的不是來詐降的,我們國主真的決定投降了。”

秦瓊笑着說道:“還在幹什麼?還不給這位使者鬆綁,賜座。”突然間從地域到天堂逛了一圈,就是意志堅定的人,也會出一身的冷汗。更何況這位使者也不是什麼意志堅定的人。

戰戰兢兢的坐在凳子上,等着秦瓊說話。

秦瓊笑着說道:“這位使者,你伊吾王國雖然國小勢微,但是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雖然最後uhaish免不了城破的命運。不過怎的我等還沒有開始攻城,就要投降?”

使者聽到這樣的話,才知道自己伊吾王國表現的太懦弱了一些。一點都不像一個西域地大國該有的氣象,忙說道:“大將軍大軍一到我國國主就登上城池觀看大將軍的軍勢,認爲我國不可能是大將軍的對手。

爲了避免百姓受到刀兵之禍,不如直接投降。”

秦瓊點點頭沒有說話,程咬金走出說道:“你們國主投降放纔是真正的做對了,想當年頭可汗十萬大軍都敗在我們帶領的兩萬士卒手中。

你們伊吾國能有多少的士卒?現在投降還不失一世富貴,若是等城破之後被我們抓住,那時候可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頭可汗在西域的威名是相當大地,聽到頭可汗當年帶領十萬大軍都敗在這位手中。不禁出了一身的冷汗,爲自己國主的英明決策慶幸不已。

秦瓊笑着說道:“好漢不提當年勇,你回去告訴伊吾國主,讓伊吾國主明日出東門前來投降。本官在這裡等着他。”

使者忙起身說道:“小人一定將大將軍所說的話帶給國主知道。小人告退了。”說完就準備返回伊吾城中。

秦瓊微微一笑,說道:“不必着急,栓柱,你帶他到我軍中看一看,看看我大隋的威武之師,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決策是多麼的英明。”

秦用應身而出,帶着使者來到軍中。先看了那些準備用來攻城的器械。隨後又帶此人前去看了重甲騎兵。

看到那些完備的工程器械的時候,這位使者已經是嚇得出了一身地冷汗。當看到這些鋼鐵巨獸的時候,更是汗流浹背。

秦瓊看着滿頭冷汗的使者說道:“當年頭可汗犯境,義父他老人家就是帶着這三千重甲騎兵將頭可汗殺了個落花流水。”

使者點頭哈腰的說道:“這位將軍,不知將軍的義父在天朝身居何職?”

秦用瞥了使者一眼說道:“難道你沒有看到中軍帥旗上寫的字麼?安西大都護!”

使者繼續彎腰說道:“這位將軍,小人雖然身居荒野,但是對於天朝的管制還是知道一些的,對天朝大將也知道一些,可是……可是這安西大都護確實是沒有聽說過。”秦用笑着說道:“你不知道也正常,這個官職就是在我大隋境內估計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乃是當今聖上爲義父所設置的,方便義父經略西域。

西域諸郡地軍政之事全部由義父管理,我大隋對西域一干小國的事務也都由義父處理。乃是從一品的官職。義父以前身居左武衛大將軍之職。

伊吾王國派來的這人是伊吾國內對大隋最瞭解的人,聞言說道:“將軍的義父難道就是被稱爲神拳太保地秦大將軍?”

秦用有些驚訝地說道:“沒想到你還真有些見識,正是他老人家。”

秦瓊由於在草原上數次大戰,將突厥打得大敗。所以在草原上的名聲也是相當大的。聽到是秦瓊親自帶兵前來。使者也是有些後怕。

躬身對秦用說道:“將軍請帶小人出去吧,小人這就回轉城內將小人在這裡看到的和聽到的告訴國主,讓國主明日出城投降。”

秦用微微一笑,沒有再說什麼,帶着使者就走出了大營。

回到伊吾城中之後便迫不及待的將自己在軍營之中看到的攻城器械,以及重甲騎兵都添油加醋的告訴了伊吾國主知道。

然後方纔說道:“陛下,您可知道此次帶兵前來地是誰麼?”然後不待伊吾國主說話,便接着說道:“此次帶兵前來地乃是數次大敗頭可汗的大將軍秦瓊秦叔寶。

雖然不知道秦瓊是什麼人。但是聽這位對隋朝瞭解最深地臣子說的如此的慎重。伊吾國主還是倒吸了一口冷氣,表示自己知道。

聽到使者說的這麼可怕。伊吾國主自然是更加堅定了投降的決定。第二天,伊吾國主便率太子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縛輿櫬,出東門十里而降。

雖然曾經是一國之主,但是此時已經是向臣身份,看到秦瓊高坐馬上。等着自己等人上前參見,雖然覺得心中有些不舒服,但是事已至此,那就不如做徹底些。

帶着伊吾一衆官員來到其妻女馬前,拜倒在地。將玉璽以及國土圖冊高舉過頂,說道:“罪臣無意冒犯了天朝上國,今大將軍帶兵來伐。罪臣待全國軍民百姓前來投降!”

秦瓊等到伊吾國君臣拜倒在地之後,方纔從馬上下來,將伊吾國主扶起。說道:“國主不必如此,今既然已經投降,那以後與本官便是一殿爲臣。

國主面見過吾皇之後,相比不失國公之位,與本官同階,卻是不必如此大禮。”

“既然如此那剛纔還沒有跪下去的時候,你怎麼不講我攔住。”伊吾國主一邊腹誹,一邊說道:“大人代天子前來攻伐,罪臣吐屯設就是在拜天子,自然要拜上一拜。”

秦瓊微微一笑沒有說話。秦瓊這樣做本來就是爲了折辱這位伊吾國主,讓伊吾人在自己管理伊吾的時候心存敬畏,管理起來稍微輕鬆一些。收下軍民地理圖表之後,便帶着吐屯設檢閱自己地軍隊。

昨天聽人說的時候,吐屯設的感受還不是很強,現在親眼看到了方纔對自己投降的決定慶幸不已。

若是自己聽從那些主戰派官員的話,一邊堅守,一邊等待城外的部落來救援,空阿婆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的結果。

那些部落之中的勇士面對這些鋼鐵包裹起來的戰爭利器,根本就沒有一點戰勝地機會只會白白的送了性命。

那些主戰派的官員心中本來也有些不服。但是現在看到這些重甲騎兵,心中方纔覺得自己投降一點都不冤枉,反而真正是救了伊吾國上下軍民。

(摘自資治通鑑:帝以右翊衛將軍河東薛世雄爲玉門道行軍大將,與突闕啓民可汗連兵擊伊吾,師出玉門,啓民不至。世雄孤軍度磧。伊吾初謂隋軍不能至。皆不設備;聞世雄軍已度磧,大懼,請降。世雄乃於漢故伊吾城東築城,留銀青光祿大夫王威以甲卒千餘人戌之而還。這一戰伊吾本來就是不戰而降。)

秦瓊本來沒有想到會這麼快的將伊吾拿下,現在將伊吾拿下之後卻是發起愁來了。因爲秦瓊手下本來就這麼一點人,根本就抽不出人來管理伊吾。

正在秦瓊發愁的時候,銀青光祿大夫王威突然帶着一批人來到了伊吾城外。

原來楊廣也想到秦瓊手下沒有多少人,拿下伊吾之後沒有辦法管理。至於秦瓊在伊吾戰敗。楊廣根本就沒有想過。

王威在來之前心中還是有些不太願意的。王威根本就不相信秦瓊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伊吾拿下,自己到來之後難免要上戰場。可是沒有想到秦瓊竟然是不戰而下,讓王威不禁羨慕秦瓊的好運氣。

既然楊廣已經派王威來了,秦瓊便讓王威暫時暫代伊吾郡守之職,等待自己上表之後再由楊廣正式任命。

王威帶着自己帶來的數千人,與伊吾百姓在伊吾王城東方百里處新建一城,繼續命名爲伊吾。(今新疆哈密)

其妻女處理完了這些事之後,卻並沒有收兵,而是帶着自己的三萬大軍折向向北,跨越近兩千裡地,來到了東突厥地王庭所在地。

啓民本來在等着隋軍戰敗的消息,可是隋軍戰敗的消息還沒有等到,就得到了秦瓊的大軍向着自己殺來的消息。啓民可汗與秦瓊也是合作過數次的,對於秦瓊麾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清楚的。知道秦瓊部下的戰鬥力是相當強悍的。

尤其是那三千地重甲騎兵自己根本就沒有辦法抵擋,自己最後就算是將秦瓊的三萬大軍全部消滅,恐怕自己的損失會更大。

而且秦瓊在隋朝的影響力之大,啓民也是知道的,一旦楊廣得到消息再派兵前來,自己腹背受敵,最後就算是戰勝,也會元氣大傷,沒有力量在與西突厥抗衡。

不說西突厥,如果自己戰敗了,自己後方的鐵勒,東方地奚、、室韋等部落會不會繼續聽自己地號令也就不好說了。

雖然說現在突厥的實力強大,這些部落都臣服於自己。可是想要取而代之的並不在少數,一旦自己實力受損,讓這些部落覺得自己東突厥已經不行了。那時候纔是真正的災難。

在啓民可汗看來,隋朝不管怎麼說都不會來攻佔自己這些在隋朝被視爲蠻荒之地的地方,但是鐵勒、奚、、室韋等部落可不一樣。

而且對於隋朝來說,不管是誰在通知大草原對他們來說都沒有區別,只要大草原上的王朝能夠臣服於自己那就可以了。

再說了,隋朝恐怕還巴不得大草原上越來越亂呢,大草原越亂。對於隋朝來說好處就越多,他們就越容易控制。

更何況,他能不能戰勝秦瓊還在兩說之間。

啓民可汗心中一時間極爲的難受,不知道該怎麼辦。

啓民可汗麾下的人都能看出啓民可汗地擔心,但是他們也都沒有辦法,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讓隋朝地軍隊退去。

這時,啓民可汗麾下的一位部落首領勃利突然來到啓民可汗帳中。勃利在東突厥向來有智者之名,啓民可汗看到勃利來到自己帳中,就知道勃利一定是有辦法了,也顧不上矜持。直接問道:“勃利首領可是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避免這場災禍麼?”

勃利先對啓民行了一禮,方纔說道:“可汗想必是在擔心我們與大隋起了衝突,會讓鐵勒奚、、室韋等這些人得了好處。”

啓民點點頭說道:“不錯,我擔心地正是這件事,本來以爲隋朝的大軍不熟悉西域的地形環境,不可能取勝。

沒想到那秦瓊手中可能有地圖,很輕鬆的就到了伊吾城下。更可恨的是那伊吾國主吐屯設竟然沒有抵抗就直接投降了。

讓我連補救的機會都沒有!”

勃利笑着說道:“可汗,人做什麼事都不能靠別人,只能靠自己。將我們的命運寄託在伊吾人身上本來就不合適。”啓民有些懊惱的說道:“我知道。可是現在已經遲了。那秦瓊地軍隊快要到了。秦瓊的厲害想必你也是知道的,麾下的重甲騎兵我們根本就無法抵抗。

他麾下的三萬士卒自然是不可能將我們突厥擊敗,可是去能給我們很大的創傷。”

勃利笑着說道:“可汗也不必過於憂心,那秦瓊此時突然來到王庭,估計是覺得可汗沒有前去玉門會和,差點讓他遇上了危險。心中有些不高興。所以來責問可汗。

只要可汗表現的軟弱一些,想必那秦瓊也不會太過於爲難可汗的。中原人向來是好面子的,只要可汗能給秦瓊面子給足,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啓民可汗說道:“可是對於我們沒有前去玉門與他會合的事該怎麼解釋?不管這個解釋合理不合理,我們都要給他一個解釋,不然過不去。”

勃利想了想說道:“其實這件事並不是太重要,那秦瓊畢竟是戰勝而回,心中正在高興。不會讓可汗太難做。只要我們給出個解釋,估計就會過去了。

不如就說可汗這段時間剛好生了重病。所以纔沒有按時前去會合,等可汗地身體差不多好了的時候,他又已經勝利了。”

啓民可汗想了想說道:“也只能如此了。”便下令讓王庭之中的重任統一口徑,在秦瓊詢問的時候就說他生了重病。

秦瓊之所以會帶着大軍來到這裡,並不是如啓民可汗所想的那樣。而是從這件事看到了危急。東突厥已經開始對大隋陰奉陽爲了,而隋末的各路義軍也都是得到了東突厥地支持,這才使得亂世持續了那麼長地時間。

秦瓊覺得自己需要給啓民可汗一個警告,若是能夠順便削弱東突厥的一些實力,那自然就更好了,爲了這個目的,秦瓊心中更是做好了將自己麾下的三萬大軍都葬送在這裡的心思。只要自己的三萬大軍都葬送在這裡,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再帶兵來攻伐東突厥。將這個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雖然自己麾下的三萬大軍自己花費了無數地心思,不過精銳地士卒總還是能夠訓練出來的。只要能夠將東突厥打殘,這一點代價秦瓊還是能夠忍受地。

當初隋文帝楊堅讓東突厥休養生息的時候。秦瓊就很是不同意,不過當時的秦瓊還沒有那個能力去阻止。

現在雖然自己有能力阻止這件事的發生了,可是東突厥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要想消滅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而且不管怎麼樣,和突厥作戰總是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站在大義的一方,不然公然違抗楊堅當初地旨意,自己會死的很難看。

等到秦瓊的大軍到達東突厥牙帳三十里處的時候,就看到遠處旌旗招展。啓民帶着東突厥一衆貴族前來迎接秦瓊。

邱天豹有些擔心的說道:“二哥,那你說啓民可汗會不會攻擊我們。我們只有區區三萬人,恐怕會淹沒在突厥的人海之中。”

秦瓊冷哼一聲說道:“他啓民沒有這個膽子,再說我還巴不得她啓民攻擊我們。這樣我就能名正言順的攻擊他了。”聽到秦瓊的話,邱天豹等人都是一愣。

啓民可汗那邊也已經看到了秦瓊大軍的身影,忙帶人向秦瓊迎來,等來到距離秦瓊還有一箭之地的時候,啓民可汗下馬,向着秦瓊迎去。

看到可汗下馬,東突厥地一干貴族也只能下馬。向着秦瓊走去。

啓民來到秦瓊馬前,以手撫胸躬身說道:“番外小王啓民參見大都護。”

楊廣在給啓民可汗的聖旨之中已經說明了秦瓊就任安西大都護的事。

秦瓊冷眼看着躬身站在自己面前的啓民可汗,只是冷眼看着沒有說話,就讓啓民可汗這麼站着。

看到秦瓊如此的折辱自己的可汗,啓民身後的年輕人都忍不住露出了憤怒的神色,手向着自己的腰刀摸去。

旁邊一些老成持重的老人都連忙將這些年輕人按住。這些老人都很清楚隋朝地強大,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夠對付的。

可汗這樣屈辱自己就是爲了避免戰爭,若是讓這些年輕人將刀抽出來,可汗所受的屈辱也就沒有一點意思了。

看到老人們阻止自己,年輕人都是恨恨的將刀收起。與啓民可汗一起躬身站着。

一直過了約有一炷香的時間,秦瓊方纔說道:“可汗乃是大草原之主,本官不敢受可汗之禮,大漢請起吧。”

啓民的身體雖然不錯,但是年紀畢竟已經老了,不比年輕人了。躬身戰了這麼長地時間。額頭也已經見汗了。

心中極爲地憤怒,但是自己已經做了,現在翻臉前面做的就白做了,便咬牙硬撐着。等到秦瓊說請起,擡起頭來的時候,也不禁眼前一黑,差點栽倒在地。

站在啓民可汗身邊的部落頭領忙將啓民扶住,秦瓊卻是視若未見。說道:“可汗。本官遠道而來,可汗總不能讓本將就站在這裡吧?”

啓民可汗忙說道:“大都護來到我突厥。乃是我突厥的榮幸。自然要好好招呼大都護。大都護請牙帳歇息。”

說着就上馬,帶着秦瓊衆人向着牙帳行去。等來到牙帳之後,秦瓊一點都不客氣,直接就坐在了啓民的位置上,然後看着微微發愣的啓民說道:“可汗怎麼還站着,不要客氣,坐下吧。”

啓民可汗臉色鐵青的說道:“多謝大都護賜座。”說着就坐在了秦瓊地下手。

夠資格隨同啓民可汗這裡地人都是臉色鐵青,牙關緊咬,恨恨的坐在啓民可汗身後。秦瓊帶來地重任也都隨之坐在另一邊。

等衆人坐定之後,秦瓊笑着對啓民說道:“好了,人應該到齊了,上菜吧。”卻是如同吩咐下人一般。

啓民可汗還是強忍着讓人下去吩咐。

這時終於有人忍不住了,起身說道:“大都護,你的勇猛之名傳遍四海,大草原上到處傳揚着您的勇猛,麻求仁不才相向大都護討教一番。”此人卻是想要折辱秦瓊一番,給自己的大漢找回面子。

麻求仁剛說完,就見秦用起身呵斥道:“義父何等的身份,豈能與你這等蠻夷交手。”

雖然明知道隋朝人將自己視作蠻夷,但是當面聽到還是讓衆人一陣的憤怒。”

秦瓊笑着擺手說道:“栓柱退下,此人估計是不知禮節,不必怪罪。”然後對着麻求仁說道:“你想和本官交手,也不是太難,只要你能戰勝我身邊的這位兄弟就可以,說着將羅士信叫了起來,讓羅士信下場與麻求仁比試,在羅士信走過身邊的時候,秦瓊小聲說了一句”殺了他!”聲音極小,剛好讓啓民能夠聽見。

第124章 轅門第85章 初到臨渝關第152章 牙帳宴飲第175章 三雄揚威2第81章 十三太保(下)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13章 齊人之福第164章 紫陽真人(上)第151章 突厥牙帳第165章 最後的時刻1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94章 宿命第177章 成都掌軍第41章 攻城第78章 認親3第175章 三雄揚威2第31章 伐陳(完)第206章 朝議(下)第86章 互傳1第41章 攻城第150章 安西大都護第25章 伐陳5採石磯第200章 回京第11章 學文第73章 回家第130章 姐妹相逢第97章 拉攏2第53章 猛於虎!第54章 後山第106章 預兆第87章 互傳2第184章 單錘掛金鏜第34章 覲見第14章 參軍2第149章 出征吐谷渾第126章 招降第136章 戰南陽3第163章 元慶(下)第71章 平叛第一功(3)第23章 伐陳3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57章 偷襲第57章 偷襲第149章 出征吐谷渾第97章 拉攏2第57章 偷襲第25章 伐陳5採石磯第162章 元慶(上)第193章 李密之死第56章 糧草第27章 伐陳7第44章 衝陣第51章 強攻2第182章 暗箭第172章 議事第91章 乞降第30章 伐陳10第38章 舉薦第128章 五王第176章 三雄揚威3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184章 單錘掛金鏜第39章 麥鐵杖第69章 平叛第一功第170章 撤軍第100章 除患(中)第16章 列陣第183章 三雄大戰天寶將1第137章 戰南陽4第200章 回京第127章 回京第9章 回馬槍還看誰使第124章 轅門第168章 最後的時刻4第46章 傷愈出戰第205章 朝議上第114章 廢立第205章 朝議上第4章 擒齊將楊林顯威第185章 怪物之間的戰鬥第80章 太保(上)第130章 姐妹相逢第6章 國破家亡2第76章 認親1第56章 糧草第173章 四明山下首交鋒第92章 回京第64章 詐第31章 伐陳(完)第23章 伐陳3第79章 認親4第74章 回家2第14章 參軍2第200章 回京第125章 天下第一第197章 分道揚鑣第78章 認親3第27章 伐陳7第97章 拉攏2第170章 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