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

高穎、楊素等人都不知道那絹帛上寫的是什麼東西,但是聽到送信的信使已經暈過去了,都知道一定是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不然信使不可能那麼的拼命。

楊堅看完之後卻是一言不發,將手中的東西交給身邊的內侍,說道:“讓衆臣都看一看。”

內侍接過楊堅遞過來的密報,走下去交給太子楊勇,楊勇看完之後一臉的緊張,說道:“父皇,此事如何處理?”

楊廣此時兼任着尚書令,隱隱就是大隋羣臣之首。楊勇看完之後,便傳到了楊廣的手中。卻是一言不發,臉上也是平靜之極看不出一點異色。

楊堅在上面看着兩個兒子的表現,也是暗自搖頭。楊勇實在是沒有成爲君主的潛質。楊廣就比楊勇強了許多。

密報從楊廣手中傳出去,傳到高穎手中,高穎看完就是楊素。很快這份密報就在殿上衆臣手中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楊堅的手中。

看完之後,朝堂上衆臣有擔憂的,有憤怒的,更有興奮的。當然還是有擔心的。

楊堅看着手中的密報,說道:“衆位愛卿,此事你們怎麼看?”

楊廣身爲羣臣之首,於情於理都應該第一個說話,遂走出說道:“父皇,都蘭可汗竟然敢犯我疆界,兒臣願帶兵出征,替父皇教訓教訓這些蠻夷。”

楊堅剛準備說話,就見漢王楊涼走出說道:“父皇,二哥剛剛從遼西回來。這一戰還是讓兒臣去吧,也讓突厥人人看看,父皇的子孫各個都是能上陣殺敵的。”

楊廣此時正是準備撈取功勞,爭奪儲君之位的時候。見楊涼出來爭奪帥位,忙說道:“五弟,你年紀尚幼。領軍作戰之事還是稍等兩年吧。要知道兵兇戰危,誰也保不準會不會出現什麼意外。”

楊涼說道:“二哥,你十四歲就率軍出征,爲我大隋東征西剿。兄弟我現在才領兵,已經比二哥你遲了好多年了。再說二哥你從遼西回來時間不長,應該好好休息一段時間,此次就由兄弟我替你出征吧。”

楊廣聞言有些着急,忙說道:“父皇……。”

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楊堅打斷,只聽楊堅說道:“好了。不要爭了。此次就由涼兒出征吧。涼兒說的很對,他已經不小了也該爲我大隋出力了。”

楊堅的話既然已經說出來了,那就沒有可能改變了。楊廣只好悻悻的退了回去。

楊素看着得意洋洋的楊涼,眼神有些不對勁。

楊堅接着說道:“漢王楊諒爲元帥,尚書左僕射高出朔州,右僕射楊素出靈州。上柱國燕榮出幽州以迎擊都藍,三軍皆由漢王節度。”

突利可汗向來親善大隋,又與都蘭可汗不和,一直受到都蘭可汗地壓制。這次聽到都蘭可汗正在準備攻城器械,準備攻打大同城(今內蒙烏拉特前旗東北),趕忙派人向大隋通風報信這纔有了今天的一幕。

這時候大隋的效率還是比較高的,有了楊堅的聖旨。朝廷上下迅速就將大軍出征需要準備的東西準備完畢。

秦瓊作爲大隋有名的猛將自然是在出徵之列,帶着左武衛再次隨着楊素出征。

賈秀英聽到秦瓊又要出征了,又是一陣的擔心。秦瓊又是一陣的安慰。賈秀英也知道,秦瓊作爲一個大將軍。出征作戰是避免不了的,而且秦瓊每次出征都是大勝而回。可是還是忍不住擔心。

不說秦瓊在那邊安慰家人,準備出征。

楊廣地王府之中楊廣身邊的一衆大臣也在緊急商議着。

“殿下,汗王此次爭奪主帥之位。恐怕也是不懷好意啊。對那個位置恐怕也是有了一些想法。”宇文化及沉聲說道。

楊廣陰沉着臉說道:“不錯,五弟恐怕也是瞄上了這太子之位,想要爭一爭了。”

楊素捋須說道:“殿下,太子不足爲懼,漢王可是勁敵啊!漢王本就是陛下幼子,深受陛下和娘娘寵愛,若是再立下軍功。對殿下極爲的不利啊!”

楊廣揉着太陽穴。有些頭疼的說道:“可是現在父皇已經同意了,讓五弟率兵出征。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啊!”

楊素說道:“殿下。漢王率兵出征已經是無法改變的。殿下現在所要做的就是時常進宮陪伴皇后娘娘,用孝道來彌補。”

“不妥,不妥。殿下時常進宮雖然說可以向陛下和娘娘表示孝道。但是難免有懈怠政務之嫌那!”宇文化及搖頭說道。

楊素想想也是,皺眉沉思良久,說道:“有了。殿下,皇后娘娘最討厭地就是薄情之人。可以讓蕭妃娘娘時常進宮,一面說殿下的好,一面說殿下忙於政務,疏遠了蕭妃娘娘。

蕭妃娘娘自幼在宮中長大,皇后娘娘對蕭妃娘娘極爲的喜愛,就是幾位公主也沒有蕭妃娘娘受寵,有蕭妃娘娘在一邊替您說話,比殿下親自去還要好些。

而且殿下一定要遠離女色,千萬不能有不好的東西傳出來。”

楊廣說道:“本王知道,越國公大可放心。”

由於蕭妃向來足智多謀,所以楊廣等人議事的時候,並不避諱蕭妃。坐在楊廣身邊的蕭妃點頭說道:“宮中之事就交給本宮負責,外面的事就交給衆位大人了。”說着起身對楊素等人微微一禮。

楊素等人忙起身還禮。

蕭妃起身說道:“事不宜遲,本宮這就進宮。”說完便命人準備車轎,向大興宮行去。楊素等人又商議了一些東西之後,便各自散了。

不得不說蕭妃演戲地本事極爲的出色,轎子到了昭慶殿外。蕭妃剛從轎內出來,就變的滿臉的幽怨。

也不通報直接就走進了昭慶殿內,門口守衛的內侍、宮女也都知道獨孤皇后對這位晉王妃極爲地喜愛,也不敢阻攔。直接就讓蕭妃走了進去。

蕭妃遠遠看見獨孤皇后正在榻上小憩,一邊哭,一邊喊道:“母后,您要爲我做主啊。嗚嗚嗚嗚……。”

說着這眼淚就下來了。

獨孤皇后本來在休息,聽到外面傳來哭泣的聲音,心中極爲不快。正準備出聲責罵。一睜眼看到是蕭妃走了過來,起身坐好,讓蕭妃來到自己身邊,拉着蕭妃地手說道:“我兒不必傷心,有何事對母后說。母后爲你做主。可是阿摩欺負你?你告訴母后,母后爲你出氣。”

蕭妃一邊哭,一邊說道:“母后,阿摩每天天還沒有亮就出門,直到半夜放纔回來。一回來就休息,兒臣連個說話地人都沒有。”

獨孤皇后本來還以爲是楊廣怎麼欺負了蕭妃。聽到蕭妃的話,卻是有些欣慰。看着哭的雨帶梨花,楚楚動人的蕭妃。佯怒道:“這還了得?身爲人夫,不能照顧好妻兒,算什麼男子漢。哀家這就將他叫來,好好教訓他一頓。”

蕭妃又連忙故作慌張的將獨孤皇后拉住,說道:“母后。不用了。其實,其實……,其實阿摩對我很好的,除了我也再沒有其他的女人。比起其他地王妃,我已經幸福多了。就是阿摩時常不在家。我有些寂寞。”

獨孤皇后微微一笑,說道:“哀家就知道你捨不得,這才說了一下。你就這個樣子。要事哀家真訓斥了阿摩,還不知道你要怎麼樣怨恨哀家呢!?”

“母后”蕭妃又臉紅紅地對獨孤皇后撒起嬌來,一臉地嬌羞。

“呵呵呵呵,好了好了。不要再搖了,再搖母后這把老骨頭都要被你搖散架了。”說着一臉疼愛地看着嬌豔的蕭妃,心中對楊廣的好感又多了一分。

隨後兩人又說了一些話,蕭妃便告辭離去了。

等到晚上楊堅回來之後。獨孤皇后對楊堅說道:“陛下。今天蕭妃來臣妾這裡告狀了。楊堅聞言有些奇怪的說道:“告狀?他們夫妻二人不是一直相當恩愛的嗎?怎麼突然來你這裡告狀?”

獨孤皇后呵呵一笑,說道:“陛下。蕭妃今日過來,哭哭啼啼地說阿摩忙於政事,把她都冷落了。”

楊堅聞言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獨孤皇后接着說道:“陛下,阿摩這些年來的表現你也是看在眼中,日子過的極爲的簡樸,在軍中的威望又高。現在爲了政事竟然連蕭妃這樣的美人都放在一邊,讓蕭妃覺得自己受了冷落了。

更加難得地是,阿摩這些年來只有蕭妃一個妃子,再沒有其他任何的女人。

你再看看勇兒。懦弱無能、奢華無度、薄情寡性。元妃那孩子就是生生被勇兒給氣死的。我們要是都走了,他能成爲一個好皇帝,讓大隋千秋萬代傳下去麼?”

楊堅本來就對楊勇有些不滿,現在再聽到獨孤皇后的話,心中也是有些意動。說道:“朕也知道勇兒成不了大氣,可是勇兒本無大錯,廢長立幼又是皇家大忌……。”

獨孤皇后說道:“陛下,自古以來立太子有立嫡、立長、立賢之說。爲了我大隋的千秋萬代,就委屈一下勇兒也是無妨。

再說就算是成不了皇帝,勇兒做一個富貴王爺或許更好。”

楊堅聞言沉默片刻說道:“此事容後再議,這件事事關重大,不能輕易決定。”

獨孤皇后說道:“臣妾也知道此事關係重大,只是給你提個醒,主意還是要陛下您來拿。”

京城之事與此時地秦瓊卻是沒有多大的關係,秦瓊帶着自己的左武衛,隨同楊素一路來到朔方。

由於朔方已經在長城邊了,出了朔方之後就是一片平原。也就是說出了朔方雖然還在大隋地境內,但是實際上已經是突厥的勢力範圍了。

出了朔方之後,大軍的補給就不是那麼的容易了。所以楊素便讓大軍在朔方休整,準備將糧草器械準備充足之後再行出朔方,攻擊都蘭可汗。

就在楊素大軍到達朔方的第三天,朔方城外突然來了數百騎兵。楊素不敢怠慢,忙上城巡查,這一上城卻是發現來的乃是突利可汗,忙將城門打開,將突利可汗放了進來。

楊素雖然不認識突利可汗,但是突利可汗身邊的長孫晟還是認識地。長孫晟作爲上開府儀同三司,替大隋出使突厥無數次。爲分化突厥做出了極大地努力。

其功勞雖然比不上班固,但是也相差不遠了。

楊素見突利可汗一行人都是風塵滿面,知道是趕了很長時間的路。忙讓手下衆人準備飯菜,侍奉突利可汗一行人沐浴。

等突利可汗一行人吃完飯,楊素才問道:“突利可汗,不知您怎麼變得如此地狼狽?”楊素並不是關心突利,而是隋軍原本的計劃是與突利聯手,裡應外合對付都蘭可汗。現在突利的樣子讓楊素擔心計劃無法實現了。”

突利可汗聞言苦笑一聲,說道:“唉,此事還是讓季晟(長孫晟字)來說吧。”說着一臉的落寞。

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56章 糧草第166章 最後的時刻2第128章 五王第126章 招降第52章 強攻3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46章 鬧花燈(下)第20章 傳藝第132章 禍端第154章 無題第202章 楊廣之死(下)第205章 朝議上第17章 校場比武1第185章 怪物之間的戰鬥第206章 朝議(下)第109章 除患(上)第12章 習武第210章 杜伏威引發的變局第2章 太平郎第23章 伐陳3第55章 破敵第109章 除患(上)第162章 元慶(上)第121章 無敵(上)第153章 亂世開始第36章 箭術2第154章 無題第102章 出征東突厥1第177章 成都掌軍第127章 回京第132章 禍端第153章 亂世開始第101章 邊關急報第12章 習武第207章 李淵稱帝第46章 傷愈出戰第88章 初戰第29章 伐陳9第9章 回馬槍還看誰使第116章 宰相之才第104章 出征東突厥3第37章 遊山明志第154章 無題第9章 回馬槍還看誰使第129章 姨父第124章 轅門第124章 轅門第94章 宿命第167章 最後的時刻(3)第183章 三雄大戰天寶將1第142章 婚事第一六〇章第33章 進城第191章 洛陽之爭第97章 拉攏2第192章 緣由第60章 水戰(上)第55章 破敵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115章 人才第201章 楊廣之死(上)第202章 楊廣之死(下)第82章 五年第64章 詐第47章 不戰而勝第139章 戰南陽6第193章 李密之死第103章 出征東突厥2第70章 平叛第一功(2)第128章 五王第109章 除患(上)第84章 招攬第165章 最後的時刻1第61章 水戰(下)第171章 三下揚州第106章 預兆第67章 援兵第120章 平叛幷州第186章 槍絕姜永年第116章 宰相之才第98章 惡少1第34章 覲見第31章 伐陳(完)第71章 平叛第一功(3)第184章 單錘掛金鏜第98章 惡少1第10章 大帳內羅藝套話第89章 越境第67章 援兵第156章 楊玄感第168章 最後的時刻4第166章 最後的時刻2第101章 邊關急報第9章 回馬槍還看誰使第107章 出塵上第14章 參軍2第202章 楊廣之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