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特殊的涼拌汁

白小白拿起一雙原味筷子,迫不及待品嚐新品。

但是要品嚐前,他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特製涼拌黃瓜是用蓑衣花刀法切得,整根雖然切成了連片狀,不過每一片都是連續不斷的,所以整個黃瓜還是完整的,根本沒辦法使用筷子夾起單獨的一片。

白小白用意念和系統建議道“系統,這特製涼拌黃瓜是一整條連片狀的,筷子根本夾不斷,所以最好能提供一個小切刀,這樣吃起來方便一點。”

清冷電子音隨即回覆道:

【宿主建議已採納,小切刀已經備齊,在玻璃廚房中,宿主請查收。】

系統辦事效率自不必說。

白小白回玻璃廚房,果然在櫥櫃檯面上擺放着一個四方小木盒,盒子裡整理裝着小切刀。

小切刀和西餐用到的正餐刀很相似,明晃晃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看着像是上等不鏽鋼特製的,在刀柄位置處一如既往烙印了‘小白餐館’四個字。

白小白先拿起一把餐刀,順着蓑衣黃瓜的切片位置,先切下少許幾片。

隨後用筷子夾起一片黃瓜片,稍微沾了沾涼拌汁,放入嘴裡。

稍微一咀嚼,白小白整個味蕾細胞。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涼拌黃瓜白小白以前開店做過了很多次,但是像現在嘴裡的這種味道還是第一次吃到。

這涼拌黃瓜吃在嘴裡,格外清淡爽口。

咀嚼起來,因爲黃瓜格外新鮮清脆,所以能明顯感覺牙齒的律動感和節奏感。

哧啦——

牙齒咬碎黃瓜的瞬間,新鮮黃瓜特有的清香汁水混合着可口的涼拌汁,一時間瀰漫在口腔中,這種特殊的鹹香涼爽,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雖然是簡單的小菜,但是卻擁有無可描述的美味。

味道是酸甜中帶着稍辣,讓人口腔都忍不住大量分泌唾液。尤其是這涼拌汁中獨特的辣度,緊緊包裹舌頭,格外溫和,讓人能感覺辣味的同時,又回味有淡淡甘甜,和至尊辣椒醬帶着果香的辣又完全不一樣,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新品味道雖好,但是單獨吃涼茶對身體不好。

白小白放下筷子,回玻璃廚房做了一碗特質荷葉瘦肉粥和一根特製金黃油條,配着特製涼拌黃瓜當夜宵吃。

一口粥一口油條,然後又一口涼拌黃瓜,雖然不是大魚大肉,但是這種感覺美妙而又滿足。

好吃!

白小白的手和嘴根本停不下來,別提吃得多爽了。

一道美食自然必須花費一點的心思,以前的系統美食不例外。

這一次的特製涼拌黃瓜也是一樣。

雖然是一道小菜,但是它做起來,可以說既簡單又困難。

簡單在於,製作這道新品的步驟相對較少。

難就難在製作過程兩個關鍵的難點,第一難點是刀工,第二點難點是調涼拌汁。

這一次新品的刀工,可以說是超越之前任何一款系統美食。

廚師界一直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要檢驗一個廚師的刀工如何,只要他做三道菜,一道是文思豆腐,一道是扣三絲,還有一道就是蓑衣黃瓜。

前兩者的難度自不必說,都是要將各種豆腐、火腿之類的食材切成細如牛毛,沒有幾十年的功夫,那是休想。

而後者的蓑衣黃瓜並不比前兩者簡單,要做它必須掌握蓑衣花刀法。

這種刀法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在原食材的一面,用麥穗形花刀剞一遍,再把原食材180度翻過來,用推刀法再剞一遍,這樣兩面的刀紋切到的深度約原料的五分之四,算是切而不斷,經過這樣加工的原食材提起來抻開後,兩邊切面會展開成蓑衣狀,就像是大型彈簧卷一樣,造型格外漂亮美觀。

這個刀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並非容易。

要切成均勻片狀,連而不斷的蓑衣黃瓜,必須手、眼、刀三者合一,簡答說起來就是需要眼明手快,下刀果斷而細膩。

一刀不甚,切斷黃瓜,那整個菜品就前功盡棄了。

當然現在一些家庭爲了省功夫降低難度,通常會在黃瓜底下夾着一雙筷子。

這麼做無論刀如何往下切,都會切在筷子上,避免黃瓜被切斷。

然而這種偷工減料的做法也有弊端,一是切得慢,二是切得深度往往不一樣,下刀粗糙不連貫,所以做出蓑衣黃瓜展開後,往往差強人意,並不完美。

白小白切蓑衣黃瓜的時候,完全不需要在黃瓜地下夾墊筷子,他完全靠的是硬刀工。

因爲花卉雕的魔鬼訓練,白小白本來就不錯的刀工不知不覺已經更上一層樓了。

他現在完全切好一根蓑衣黃瓜,僅僅只需要10秒,簡直快的嚇死人,而且切出來的效果極好。

當然了,這一次特製涼拌黃瓜之所以不是直接切片,而是做成複雜的蓑衣黃瓜,不單單是爲了美觀,還在於特殊的調味過程。

要說調味過程之前,就必須先說涼拌汁的製作。

這一次的涼拌汁非常特殊。

白小白剛纔吃到的涼拌黃瓜,味道是酸甜中帶着稍辣,讓人口腔都忍不住大量分泌唾液。

特別是涼拌汁中的辣味格外溫和,觸舌不辛,保持辣味的同時,回味還帶着淡淡甘甜,這和至尊辣椒醬帶着幽幽果香的辣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也難怪!

其實這一次涼拌汁中的辣度並非來自辣椒,而是來自一種獨特的調味果實——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種常綠帶香氣的植株。

華夏國早從西周時期便有茱萸的記載。

唐朝的詩佛王維更是有名詩傳載千年。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在古代既有野生,也有種植。因爲茱萸果成熟後,天然帶有辛酸辣味,所以早在華夏西周時期,並開始作爲調味料。

這種調味料在明朝之前,辣椒還沒有傳進華夏國的時候,一直是華夏美食珍饈中辣味的主要來源。

但是隨着明末辣椒的引進和推廣,辣椒佔據了華夏國調味料的辣味的主導舞臺,相應的,茱萸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時至今日,縱觀華夏國,用茱萸作爲調味料的餐館屈指可數。

而這一次的特製涼拌黃瓜的涼拌汁中,就破天荒用到了茱萸。

感謝雪碧梅打賞的1000起點幣,感謝用戶︶ぅ初吻給了煙打賞的100書幣!感謝你們對本書的支持!

第二百七十四章 新品升級完畢第三十六章 至尊牛肉麪的魅力(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真七彩山雞王第四百七十四章 全魚宴料理(一)第六十五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二百九十一章 廣粵美食(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四百二十九章 火鍋食材第二百零二章 最後的B任務單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蔘養榮液第一百四十一章 極爽西瓜冰淇淋(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青藏美食大旅行第三百三十八章 出席慈善晚宴(上)第二十七章 小試牛刀任務完成第九十六章 奇葩的任務第四十四章 收入逆襲消費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味清新機第三百四十二章 慈善晚宴(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慈善晚宴(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清蒸多寶魚VS水晶蒸餃(下)第二百七十章 轟動的麻婆豆腐(下)第一百零三章 嫂子第四百四十三章 妙手回春第二百三十二章 晉升小通第一百八十二章 七夕的各種獎勵(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生的巧手第九十一章 拒絕商業化第二百四十七章 廚藝比賽第一百八十四章 花卉食雕第一百二十九章 失聯的系統第二百九十五章 秋菊螃蟹宴(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藍偉豪的邀請第一百一十一章 招聘暑假工(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極高評價第五百二十六章 拍攝舌尖紀錄片(上)第六十七章 有原則的老闆第五百零六章 全魚宴的火爆第五百一十六章 年後重新營業第五百一十八章 牛逼的食材來源第二百八十六章 攻破食客心理防線的美食第一百章 百贊達標第一百五十章 趨之如騖的新品(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品的納稅人(上)第二百零六章 宿主專屬美食冰箱第二百九十章 機內餐的建議第一百三十章 美食美器第五十九章 系統稅務紅包第二百二十四章 烤肉派對(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引發衆議的粥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品定價第四十二章 發威吧!至尊套餐(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閃亮登場第五百三十五章 墨脫石鍋第一百八十章 七夕抽獎活動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合格作品第二百章 淡定的吃貨第四百五十七章 黃金炒飯的魅力(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種溫度選擇第四百六十三章 快餐定價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八十六章 鮎魚湯麪(中)第四百一十六章 刀工料理比賽(中)第八十二章 荷葉莖稈的吸管第二百九十章 機內餐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貼心的系統第五十五章 有錢任性(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子母奶第五百三十六章 第二件神秘廚具第一百六十六章 聘請第一百六十章 特製荷葉瘦肉粥(上)第八十五章 新道具第六十七章 有原則的老闆第四百四十五章 鮮榨桑葚汁(上)第十八章 推出新品第二百零五章 韓威的離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美食交流賽(四)第七十章 瘋狂的糯米雞(上)第一百零三章 嫂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失聯的系統第一百五十七章 美食交流賽(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製的秘密(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年終獎禮包第四百三十章 四海神州火鍋第三百六十章 白小白的魅力(下)第九十七章 王禿子的B計劃第四百五十一章 S級的難度第一百三十章 美食美器第二百三十四章 廚藝比賽規則(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異味清新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白小白的影響力(上)第七十六章 秘製的奧義(上)第三百零二章 購買門面第五百零六章 全魚宴的火爆第二百六十二章 名動江海(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破紀錄的最高分第三百三十一章 設立黑名單(上)第十九章 先別吃第四百三十九章 第一個客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湯麪第十章 美食交朋友(清明節補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