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初試蚵仔煎(求月票)

薄一點的勺子更容易將雞茸切開,因爲就算是下面墊着的薄荷葉子也不適合用太大的力氣去壓。

畢竟下面搭建鳥窩所用到的是蛋鬆,承受力不強。

而霍央也是在接過勺子的一刻纔想到這方面去,他發現陳年居然連這一方面也能想到,不禁露出了笑容。

之後品嚐的環節反倒沒有什麼特殊了,這菜如果按照正宗的做法做出來,味道基本上都差不多,只要把每一味食材都處理得當,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手法還是那些手法,技術也差不多還是那些技術。

果然霍央在嘗過之後也不禁點了點頭。

“可以,味道不差。”

陳年從始至終都沒有用到太多的食材,當然這個不多指的是量而不是種類。

主要最後做出來成品就是這麼一小份,所以用太多也難免浪費,如果是在飯店裡做,到時可以多弄一些,然後就像是擠丸子一樣,每一次從雞茸當中取一部分出來做菜。

但這個菜如果真要放在店裡去做的話,其實還是挺麻煩的,除非有人幫忙去做蛋鬆。

在聽到霍先生說可以了之後,陳年臉上抑制不住的露出喜色:“謝謝師父。”

陳年連聲道謝。

然後便開始主動收拾起了桌案,在師父面前自己就不用端着了,勤快一點兒,機靈一點準沒錯,這是陳年從以往和師父們的交流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那些書你沒白看,等回頭我再去給你拿幾本書,你先看着,再有不到十天船就到美國了,到時候我再帶伱去看一些展覽,還有些餐廳也是值得去嘗一嘗的。”

陳年通過了這最後的考驗,霍央也真正的把陳年當做了自己的徒弟看待。

“好的師父。”

“這次船到了美國之後會停留大概三個月的時間,期間白金之星號要進行一定程度的修繕改造,還要售賣船票宣傳,這都是需要時間的,給你發的工資只要你不揮霍肯定是夠花的,就算住旅館住酒店也沒問題。”

聽着霍先生悉心的叮囑陳年點了點頭:“好的師父,我知道了。”

隨後霍央便轉身離開了一會兒,沒過多久又拿着四本書過來:“你再看看這幾本書,你的英語應該是沒問題的,要是真有不認識的也可以去找別人問一問。”

陳年低頭一看,發現這四本書當中有三本都是英文寫的,還有一本居然是用意大利語寫的。

“師父,你也懂意大利語嗎?”陳年不禁好奇問道。

“如果這樣說的話,我其實懂十幾門語言,基本上流通比較廣的那些語言我都會。”

陳年不禁肅然起敬,這纔是學霸,看來自己也要向師父看齊了!

最後陳年帶着這幾本書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之中,英文書籍當中確實是會出現很多陳年不認識的單詞,因此前面那幾本書陳年就看得特別吃力。

雖然陳年是正兒八經大學畢業的畢業生,但是學校裡學的東西和出來用到的東西總是會有些不太一樣,哪怕大部分的單詞或者短語陳年都認識,但是在這種專業的書籍當中,難免還會有不少不認識的單詞。

所以每次陳年遇到不會的就直接記下來,然後第二天帶到廚房裡直接問自己手下的那名幫廚迪倫,畢竟對方就是英國人。

不過好在這些書當中有一些是密密麻麻的全部由單詞組成,有一些是圖文並茂的雜誌,所以看起來也沒有那麼麻煩。

包括這一次霍先生給的書也不例外,包括那本意大利語的說其實也是一本美食雜誌,只不過比較厚一些。

回去之後大致的翻開看了看,其實感覺和英語雜誌差不多,只不過意大利語的自己能認識的更少一些。

“算了,看不懂的回頭找託尼歐問問就好了。”陳年將這些書都放進抽屜裡,然後關燈睡覺。

在之後的幾天當中,陳年打算做一下蚵仔煎,蚵仔煎的做法有好多種,先前小黃就有說過,蚵仔煎發源於福建的泉州,但是在廈門、漳州、臺灣,甚至潮汕也都有不同的蚵仔煎的做法。

而蚵仔煎的蚵仔其實是閩南話是當初窮苦人民用來填飽肚子的東西,在泉州有個地方叫做潯埔村,距離大海只有相隔着一條路。

這邊的女性從宋朝的時候便有頭上帶花插象牙筷的習俗,而且也是福建的三大漁女之一。

而這邊的特產便是海蠣,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便是如此,在比較貧困的時期,這邊的人們就只能靠從海里打來食物吃,而那個時候大海也沒什麼污染,所以海蠣這些東西特別多,經常海浪一衝,岸上就到處都是。

於是他們就把這些撿回來,每天吃。

當陳年在聽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感覺還是有些驚奇的,畢竟他以前也聽說過,在很早之前的上海也很窮,那裡的人們沒有吃的,每天只能靠吃大閘蟹來度日。

這讓陳年這個從小在內陸生活長大的人來說,是有一點想象不到的。

畢竟這些東西在他們那裡價格向來都十分不菲。

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

在潯埔村中,人們靠着海蠣來度日,甚至還會用海蠣的殼去蓋房子,而這裡也正是這道菜的發源地。

蚵仔煎其實也叫海蠣煎,想要做的話就必須先把蠔肉取出來洗乾淨。

由於海蠣一直都生活在大海之中,所以肚子裡是有不少沙子的,在做之前就得把裡面的沙子都洗乾淨才行。

將海蠣一個個地撬開,陳年將裡面的蠔肉取出來,前前後後的一共搞了一百多隻,撬的陳年手都酸了。

好在這東西搞多了也就有了技巧。

在將這些蠔肉又全部洗好之後,陳年這才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果然自己在這方面還是個菜雞,真要熟練,那還是得當地的漁民。

以前陳年就有看過紀錄片,那些漁民們脫殼取海蠣,那叫一個輕鬆,就像自己吃飯喝水一般簡單。

在處理好所有的海蠣之後,陳年打算先嚐試一下臺灣的版本。

畢竟從小到大還是在臺劇裡聽到這個名字聽的最多了。

之前小黃就有說過,臺灣地區的蚵仔煎偏軟爛一些,醬汁的味道也會比較偏甜一些,其主要做法就是要稍微多放一些地瓜粉,陳年先來了三勺,然後又來了三勺太白粉。

當然地瓜粉其實也就是紅薯澱粉,而太白粉也就是生的土豆澱粉,只不過在閩南和臺灣地區是這樣的叫法,陳年也就入鄉隨俗了,雖然他感覺這樣的稱呼有一點機車。

但誰年輕的時候還沒有模仿過彎彎的機車腔調說話呢?

隨後陳年又用了些鹽和白胡椒粉放入其中調了個底味,最後加入適量的水進去攪拌均勻,成糊。

等到裡面沒有氣泡也沒有結塊之後,就取了勺子從中舀了一些倒入分裝好的盛着海蠣肉的碗裡,抓拌均勻,使其均勻上漿。

等到抓拌均勻之後,陳年熱鍋下油,等油燒熱之後,再把已經處理好的海蠣肉下入鍋中。

並沒有急着翻動,而是等到一面差不多定型之後才翻了翻,由於海蠣肉是很容易熟的,所以沒過多久就開始出現焦黃之色。

這時陳年又把剩下的粉漿倒入其中。

這讓陳年感覺有一點像是水煎包,也是先將包子煎一煎,然後再倒入麪糊下去,讓它們都連在一起。

只不過在蚵仔煎這道小吃上面,倒入粉漿的目的是將它們包裹在其中,只露出上面的一部分來。

在鍋壁高溫的作用之下,倒下去的粉漿迅速便開始凝結,當陳年停手的時候,最下面那一層緊挨着鍋的地方,已經完全變成了固體,只有上面還沒有完全凝固。

趁着這個時候,陳年直接單手打了一顆雞蛋進去,隨後又加入切好的小白菜。

就這樣又煎了一會兒,等到下面已經凝固的差不多了,陳年直接一個顛鍋,讓蚵仔煎整個飛起來,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度,以空中旋轉翻滾一百八十度的姿勢又重新落入了鍋中,完美降落沒有濺起半點水花。

在翻過去之後,裡面還沒有凝固的粉漿也十分有包容性的把小白菜和另一面的海蠣以及雞蛋都包裹了進去。

等到差不多另一面也煎好之後,陳年又來回的翻了兩三次,直到兩面徹底煎好。

最後關火盛出裝盤。

裝盤之後就是刷醬,在刷醬的時候陳年頗有一種當初在店裡做雞蛋灌餅時刷醬的感覺。

只不過這個醬也有點不太一樣。

這是直接從小黃那邊拿來的,據小黃所說,這個醬是用番茄醬、味增、蠔油、糖、白胡椒以及少許豆瓣醬熬出來的。

但吃起來基本上沒有什麼辣味兒。

當然這些也都是小黃說的。

在做好之後陳年看着這一份蚵仔煎聞着確實是很香,醬汁刷在上面也很誘人。

用筷子夾了一塊下來,一口咬上去外皮是那種有一點點脆的感覺,略帶一點點的酥,內部柔軟香滑又不失Q彈。

那一層醬汁酸酸甜甜,顏色粉粉的也比較開胃。

這個醬汁據小黃所說是他自己做的,而且小黃說其實這些醬汁不太有標準的做法,因爲各家的醬大多都是自己調製的,只有一個大概的偏好方向。

“還不錯啊。”陳年不禁感到有些驚喜,果然能被閩南或者彎彎地區奉爲經典小吃的蚵仔煎還是有點東西的。

這完全就是按照小黃所說的做法做的。

裡面的海蠣沒有過熟,吃的時候滿滿的都是鮮味兒,而且由於是自己做的,所以陳年在裡面放的海蠣數量也夠多,一口下去滿滿的都是海蠣。

整個就感覺特別棒。。

陳年三下五除二的就把這一份海蠣煎都吃完了。

“有點兒不太過癮,感覺還想吃。”陳年不禁一個人嘟囔着。

不過接下來還要做其他的版本,所以倒也不着急。

接下來陳年打算做泉州版本的。

說起泉州版,本來做法上還是和臺灣有一定區別的,陳年先拿出雞蛋來將其打散放在一旁備用,隨後又切了許多薑蓉和蒜末啊放在海蠣當中。

當小黃在說這個版本的時候,還說他的孩子從小時候就非常不喜歡吃薑,每次在他做蚵仔煎的時候都會要求他不要放姜進去。

但黃師傅身爲一個廚師,怎麼能容許自己的孩子挑食的,所以每次都會放很多姜進去。

結果到最後做出來,他的孩子還是會一邊吧嗒吧嗒的掉眼淚,一邊大口的吃。

隨後陳年又一次往裡加入雞粉、精鹽還有蠔油,然後又倒了一點福建的老酒進去。

當然,這老酒也是陳年從小黃那兒拿的。

又放了些白胡椒進去,最後陳年又往裡加入了很多的蒜苗。

但當時小黃說的是也可以在裡面放蘿蔔絲什麼的,反正每家的做法都不一樣,但他說知道的較爲正宗一些的做法就是放蒜苗。

放好蒜苗之後,陳年又往裡面加入紅薯粉,雖然原材料和剛纔的地瓜粉一樣,但剛纔的地瓜粉是直接攪成特別細的面狀,而這紅薯粉則是一小塊一小塊的顆粒。

這樣在攪拌的時候就沒有剛纔那麼稀。

“估計這次放紅薯粉的目的就是爲了防止裡面的海蠣爆開吧,畢竟在高溫的作用下海蠣是會出現這樣的狀態的。”陳年在心中思考着其中的原理。

等到攪拌均勻之後陳年先熱鍋熱油,然後將油在鍋中滑了一下,然後再將油倒出,趁着鍋壁全部都沾滿油的時候,陳年將剛纔調好的海蠣倒入其中。

微微的炒動了一下,以確保讓每一粒海蠣都能夠被煎到,這樣做出來也會更香。

微微翻炒了兩下之後,陳年又開始用鏟子將鍋中的食材進行按壓,讓其變成一塊餅狀。

在福建地區的蚵仔煎是要比臺灣地區的蚵仔煎更加幹香一些的。

等到底層煎的差不多了之後,陳年再一次將雞蛋輕輕的掛在邊上。

等到其定型了之後才顛勺翻了一面。

原本陳年剛纔在吃過了那個版本的蚵仔煎之後就覺得相當不錯了,但在看見這一版本的蚵仔煎之後,不禁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要是不好吃我直接下去把太平洋喝乾!”

第706章 頓悟(求月票)第598章 深夜陽春麪(求月票)第610章 佛跳牆(上)第151章 除夕夜第392章 學霸滿屋(考研加更4/6)第127章 我也要(600訂加更)第209章 唱戲第587章 地攤兒燒烤的威嚴(求月票)第185章 看戲(求月票)第406章 身爲父親的奇怪勝負欲(求月票)第537章 第一隻鴨(求月票)第612章第235章 酒足飯飽,打道回府第450章 人生導師(求月票)第771章 乾燒魚(求月票)第334章 暗爽(求月票)第615章 回到現實(求月票)第332章 暗戀(求月票)第178章 我是開玩笑的(3/4)求月票第224章 迴歸第628章 開始營業啦(求月票)第477章 決勝局(求月票)第230章 計劃第47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求月票)第899章 婚前準備第8章 人心不古啊~第870章 學無止盡第331章 超級宇宙無敵究極社死現場第424章 老爆三(求月票)第772章 粉頭來啦(求月票)第551章 再入夢境(求月票)第112章 師父牛批(破音——)第455章 贈品(求月票)第339章 正義的滅世大將軍機甲暴龍第530章 雞蛋灌餅!第692章 順利get新裝備(求月票)第770章 姐夫大氣(求月票)第730章 岳父岳母再次探店(求月票)第885章 故人重逢(求月票)第631章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求月票第578章 霍先生親自下廚(求月票)第93章 睡在我下面的兄弟第649章 撿到寶了(求月票)第650章 辣子雞(求月票)第223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胭脂鵝脯完)第187章 不靠臉吃飯第816章 略勝一籌第199章 震驚,這個大鍋飯廚師居然......第640章 準備回家第195章 別笑了第780章 刀削麪第624章 你們不會我會啊(求月票)第414章 好師父(求月票)第54章 玫瑰玫瑰最嬌美第684章 下次再來啊(求月票)第318章 電視臺採訪第360章 這個男人在發光(6000字章,求月票第637章 黏黏糊糊的小心思(求月票)第444章 局勢逆轉(求月票)第77章 看飯不許吃手機第478章 現身(求月票)第457章 烤前準備(求月票)第363章 泡芙第190章 戲園門口一乞丐第498章 又是黑暗料理?(月底求月票!)第854章 給公公整紅眼了(求月票)第248章 刑啊,太刑了!第225章 牛大爺的煩惱(求月票)第209章 唱戲第5章 我只想學做菜第774章 醬燒春筍(求月票)第385章 老闆請吃麪(考研加更1/6)第594章 藝術家的事兒凡人不懂(求月票)第841章 香酥駝峰(求月票)第744章 陳氏開疆拓土(求月票)第226章 恰飯第251章 給年輕的老闆上一課(求月票)第1章 我想爲你做一輩子飯第242章 一時之間不知道該羨慕誰第644章 來新活兒了(求月票)第853章 宴席第33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求月票)第82章 怎麼還有零有整的?第600章 小黃的轉變(求月票)第147章 夢話第634章 大牀房(求月票)第18章 黑暗料理第542章 神秘獎勵(求月票)第325章 “好!”第208章 一路平安(求月票)第661章 大展身手(求月票)第695章 豆腐牛郎的煩惱(求月票)第341章 萬瓜叢中過,都是聽人說第856章 整點花活兒(求月票)第104章 報我名字第741章 口水雞(求月票~)第598章 深夜陽春麪(求月票)完結感言第239章 愛笑的女人運氣總不會太差(求月票第287章 盤絲洞一飯遊(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