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折(第十三場) 大內(一)

十一他們的車從東華門進入皇宮。沿途經過酒人之室,庖人之室,也就是漢人俗稱的御膳房,再往前走一會兒,就是太醫院所在的景惠殿了。

在宮外的時候,望着高高的宮牆,層層疊疊的琉璃飛檐,以爲只要翻過那道牆就是皇宮內院,就可以見到皇上和皇后了,其實並非如此。像御膳房,太醫院,太乙神壇等,名義上都在皇宮大內,實際上只是在皇宮的外圍。真正的大內,還在裡面,還有一道宮牆圍護着。

而且大內也並不是一個整體,它被分成了前後兩個部分前面是皇帝議政的地方,後面則是妃嬪所居的後宮,兩處各有宮牆環繞,自成一體,儼然兩座小城。大臣們平時進宮,進的都是前面的宮城,至於後宮,除皇親國戚,還有宮裡的服役人員外,一般人是進不去的。

前半部最有名的宮殿是大明殿,後半部則是慈福殿。太醫院的位置,若按方位,處於皇宮的後半部,大門正對着後宮的德耀門,從德耀門進去,就是太后的慈福殿了。可見,皇上真的很孝順自己的母親,連太醫院都設在離太后寢宮最近的地方。

應該說,太醫在本朝是很受重視的,職銜很高,總領尚醫監爲正二品。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的優待,以前的太醫,最高也就是正五品。當然,太醫院制度也是從大元的前身金朝才真正建立起來的。

尚醫監以下,設院使一名,正三品;左院判,正四品。再下有五品御醫十數人,還有吏目、醫士、醫生等近百人。這些人最低的都是八品官。除尚醫監外,其餘全是漢人。

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蒙古人入主中原後。把漢人貶爲低等民族,可是卻虛心接受漢人地文化。朝廷建制依據漢典,就連醫術,也只崇尚漢人的。

這些都是十一在車上告訴秀兒的,直到這時秀兒才知道,原來關伯父並不是普通地御醫。而是有三品職銜的院史。至於總領尚醫監,只是一個由蒙古貴族擔任地虛職,那人根本不懂醫的,平時也很少到太醫院來。也就是說,關伯父纔是太醫院的實際首腦。

當時秀兒笑着向十一道了一個萬福說“原來你還是三品官家的貴公子呢,妾身一向失禮了。…ap”難怪後來一直沒聽說勃勃找關家尋釁鬧事的,不是不想,是不敢。可笑他爹不魯花只是都總管府一個四品通判,就耀武揚威。自己封自己爲高官公子。結果一打聽,敢情人家地官階比他家還高呢,他那種人。一貫欺軟怕硬,哪裡還敢招惹。

十一白了她一眼道“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個官銜是虛的。又不是一方父母官,根本沒什麼實權。而且在宮裡。三品官算個屁呀,在太后皇上貴妃們面前,還不就是個高級奴才,一不小心,連命都送掉。我爹之前的那個院史,就幾次差點被皇上殺了的,雖然最終都赦免了,可受驚過度,四十多歲就死了,據說死的時候頭髮都白了。”

秀兒感慨地說“幸虧伯父是個心胸開闊的人。”

十一點了點頭“是的,至少表面上看起來還好。但我爹的心深,你別看他妻妾成羣,朋友衆多,爲人也極爲豪爽熱情。他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把自己關在煉藥房裡幾天不出來,或像現在這樣,躲在哪裡不回家。”

“老爺和少爺都是怪人。”菊香冷不丁地插了一句,但馬上就被自家主子瞪了回去。

“怪倒不至於,不過關伯父會這樣我還真沒想到”,記憶之中,那人一向很開朗地,也很有氣勢,跟自己父親的平和淡泊是兩種迥然不同的風格。不過,“你既然知道你爹這樣,你還不來接他!”秀兒用責備地口吻說“你明知道你爹心深,壓力大,你做兒子的,不體諒他,還跟他慪氣,過後也不肯接他回家。”真是不孝子,就知道吃喝玩樂,最多寫寫戲文打發日子,家裡地生意不照管,父親也不關心。

十一卻理直氣壯地說“你們懂什麼,他壓力大,不肯面對家人,接回去了就好了嗎?要是我,心裡有事地時候,情願在哪裡躲幾天,誰也不見,讓耳根子清靜點,自己再慢慢調整。那種時候見誰煩誰,何必呢?平白無故地得罪人。我娘她們都以爲爹是生我的氣纔跟我吵架地,其實不是,是他心裡本就有氣,我好死不死撞到槍口上,他正好發作一通,然後趁機躲起來。”

這樣說也在理,但即使是“筏子”,也總得有個由頭吧,秀兒試探着問“是爲了你要跟我下鄉的事嗎?”說完又覺得自己用詞不當,忙臉紅紅地修正“我是說,你要跟我們戲班下鄉的事。”

十一這次倒沒什麼異樣的反應,只是輕輕地“嗯”了一聲。

秀兒覺得有點尷尬,也有點難過,如果關伯父對十一下鄉的事這麼介意,那對她的印象也不會很好了。等一會兒,她又怎麼好意思見他呢?十一突然萌發下鄉的念頭,的確跟她脫不了干係。

不管怎樣,都不能讓人家父子反目,於是她勸道“既然伯父反對,你就不要下去了。你家的生意運轉正常,沒什麼需要巡視的,若只是爲了串戲,我們過幾個月就回來了,到時候你要串多少都行。紫花師兄是出名的懶貓,巴不得天天睡大覺,由別人代演呢。”

十一沒斷然拒絕,但也沒有很堅持,只是說“到時候再看吧。”

此時,馬車已經在先醫廟前停了下來,秀兒看十一徑直往裡走,也跟着進去上了三炷香。

出來的時候,她忍不住問“進太醫院的人,都要先在這裡拜過神才能進去嗎?”

十一笑道“那倒不是,只是我第一次隨爹進宮,那時候四五歲吧,爹就領着我來上了香,拜了神。還對我說,我們家能吃這碗飯,都是祖師爺賞的,要知道感恩。以後我每次來都要進來拜一拜,習慣吧。”

“好習慣”,秀兒讚道“我也認爲,人該有敬畏心,感恩心,我們戲班每次排新戲都要拜神的,每逢初一十五也要拜。據說逢年過節還隆重些,不過我還進去的時間短,還沒見到過。”

關葦航號稱是跟兒子賭氣才住在宮裡兩天不回家的,但看到寶貝兒子親自進宮,早什麼氣都消了,笑容滿面地迎了上來。其實,十一根本沒說什麼,見到關葦航的時候甚至低着頭不吭聲,還是秀兒在旁邊悄悄扯了扯他的衣袖,他才甕聲甕氣地叫了一聲“爹。”

“唉!”關葦航答應得不知道多響亮,也許是看到了兩個人之間的小動作,笑得神神秘秘的,把他們倆讓進了屋裡。進屋之前,秀兒看了一下門上的牌匾,這裡是太醫院的“聽差處”。

聽差處並不只有關葦航,還有好幾個穿棗紅官服的太醫和穿深藍官服的小吏。見十一和秀兒進去,忙丟下手裡研磨的藥材,或正討論的醫書,一下子全都圍了過來。

他們到的時候好像那些人挺閒的,先是一陣打趣,然後話題很快就轉到了轟動大都的新戲《拜月亭》上。這些人比誰都看得早,新戲在關府演第一場的時候,這些人好像都去了。秀兒好笑地說了一句“那天太醫院不是要走空了。”難怪當時覺得下面好多人的,光這太醫院都有上百號人了。

那些人居然點頭道“的確是啊,除了那天上值的,其餘的都去了。”

正你一言我一語相談甚歡,門口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太監模樣的人站在門口喊“關院史,前頭來人說,皇上馬上就要到慈福殿了,你速速進去見駕。”

關葦航舉袖齊眉,躬身問“太后她老人家這會子起牀沒有?午膳可有進食?”

太監搖了搖頭。

關葦航和其他幾個太醫互相看了看,一個個面色凝重,剛纔那輕鬆愉快的氣氛完全消失了。

這麼說,關伯父留宮不歸,真正的原因並非跟兒子賭氣,而是皇太后有疾,他得時時候着,根本就不能回家。

打發走了傳話太監,關葦航和幾個同事趕緊收拾東西,準備進後宮去看診。

這時十一問了一句“爹,那你今晚回家嗎?”

關葦航回頭說“看情況吧,我先進去看看。你們在這裡坐一會兒,要沒什麼大事,也許過一會兒就回來了。”

眼巴巴地看着關伯父他們走進對面的宮門,秀兒有點好奇也有點期盼地說“也不知道那裡面是什麼樣子……”

“你想進去看看嗎?”十一湊過來問。

“當然了”,秀兒也不想隱瞞他。好不容易進了一回宮,要是連真正的大內都沒進去過,真的挺遺憾的。

“這好辦那”,十一過去跟兩個小吏一陣耳語,很快,兩套衣服和兩塊腰牌就送了過來。十一朝裡屋努了努嘴說“快進去換上吧,我在外面等你。”

第八折(第九場) 打擂(六)第四折(第十三場) 爭執(第十一場)無賴第九折(第四場) 盧府(二)(第五場) 蘊華(第十五場)芳鄰第七折(第二十一場) 妓院(二)(第九場) 覬覦(第八場) 醉貓第九折(第十四場) 驚變(二)(第十三場)色藝第八折(第一場) 驚心第三折(第十九場) 隱憂第八折(第五場) 打擂(二)第三折(第六場) 心動第七折(第二十五場) 祈願第九折(第二十二場) 終章(一)(第六場) 入班第九折(第十五場) 驚變(三)(第二十場)待兔第三折(第十五場) 大內(三)第七折(第十場) 詩會(第二十九場)懺悔(第十三場)色藝第三折(第四場) 綠袖(第二十七場)一瞥第七折(第三場) 一夜(一)第五折(第四場) 二王(二)(第二十八場)受罰第七折(第十六場) 寬恕(第二十六場)兜肚(第三十場) 班主第九折(第四場) 盧府(二)第八折(第十六場) 規勸(第二十八場)迷樓(第三十場) 班主(第四場) 藝名第五折(第十四場) 亂了(二)第九折(第二十二場) 終章(一)(第十六場)左相第五折(第一場) 搬家第九折(第十九場) 談戲(第二十二場)相約第九折(第十一場) 幽林(第二十三場)臨場第三折(第十七場) 遺孤(一)娜仁託婭番外——只緣感君一回顧第四折(第五場) 朱家第四折(第二十三場) 嬌嬌第八折(第十四場) 賽後第六折(第十七場) 狹路第五折(第二十一場) 同行第九折(第二十三場) 終章(二)第九折(第十一場) 幽林第八折(第三場) 準備(第十一場)說戲第五折(第十六場) 無語第三折(第十場) 約定第五折(第八場) 公公?(二)第八折(第二場) 開解娜仁託婭番外——只緣感君一回顧第八折(第六場) 打擂(三)第五折(第四場) 二王(二)(第十五場)送歸第七折(第三十場) 中秋(四)第九折(第二十二場) 終章(一)第八折(第十九場) 失落第三折(第十二場) 新戲第四折(第二十三場) 嬌嬌(第十場) 同歸第七折(第四場) 一夜(二)第八折(第七場) 打擂(四)第六折(第二十一場) 中毒(一)第八折(第十一場) 打擂(八)第八折(第一場) 驚心第九折(第二十一場) 命案第四折(第六場) 迴歸第九折(第十七場) 悲憤(一)第七折(第十七場) 訪石(第二十場)午膳(第六場) 勃勃第七折(第六場) 暴露第七折(第九場) 遊湖第六折(第四場) 師徒(二)第七折(第二十七場) 中秋(一)第四折(第一場) 驚亂第五折(第二十二場) 避嫌第三折(第三場) 置裝第九折(第十七場) 悲憤(一)第七折(第十四場) 菊香第五折(第十場) 鬱悶第六折(第二十四場) 癲狂第八折(第二十九場) 遠行第六折(第十七場) 狹路(第十九場) 極品第三折(第十八場) 遺孤(二)第八折(第六場) 打擂(三)第四折(第一場) 驚亂第五折(第十二場) 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