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場) 魔王

從此,秀兒開始了戲班的生涯。每天按師傅定的作息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雖然很累,卻也省了心,反正到什麼時候就做什麼事,該吊嗓就吊嗓,該練功就練功,不用費心琢磨。

一般上午主要是這些,下午就是記劇本,對臺詞,排場子,一遍遍演練。這更難不倒秀兒了,哪怕是從沒看到過的新戲本子,送到她手裡,要不了幾天,也能把戲文背得七七八八。記得戲文,教授的師傅就輕鬆得多,只需要教動作就夠了。動作這東西,秀兒從小看戲早就看熟了,基本的都會,難度大一點的,就多練幾回。

十來天之後,戲班的人都不敢小覷這位新來的師妹了,人家十來天的工夫,就比有些進來幾年的人強。而最關鍵的還是,她不僅僅只是識字,之前還讀過許多書,好些戲文裡掉的書袋子她根本不需要師傅講解,對其來龍去脈甚至比師傅還清楚,這樣,她就比沒知識背景的人更能領會戲中人的情趣意境,演起來也就更具真實感,更有韻味了。

秦玉樓那刀削般的臉開始有了笑容,不再冷硬如石,對秀兒也一天比一天親熱。

轉眼就到了二十八,雖然先一天晚上熬夜排戲,秀兒還是按規定的時間起來了。她進班子的那天是初八,到今天整整二十天了。二十天的磨練,已經讓秀兒形成了習慣,現在她每天早上不需要打雜的周伯叩門自己就醒來了。

走到院子裡剛伸了一個懶腰,就見秦玉樓拎着東西從自己屋裡走出來,秀兒笑着迎上去請安“師傅早,今日怎麼起得這麼早呢?”

“要趕着出門,就起來了。”

秀兒有點納悶了,“師傅,您不跟我們一起去左相府嗎?”

秦玉樓和氣地答“師傅要先去別的地方辦點事,回頭再帶你們去左相府,那裡的壽星九姨太現在還沒起牀呢,這麼早就跑去做什麼。”

說完大聲喊着戲班的車伕兼花匠兼灑掃的雜工“老周,你跑哪兒去了?快點啦,別磨磨蹭蹭了。”

老週一邊繫褲子一邊從茅房出來,口裡說着“來了來了,爺今日要去哪兒啊。”

“進宮。”

兩個人的聲音逐漸消失在門外。秀兒忽然響起,自己進戲班的第二天,師傅也是像這樣,大清早就出門,兩隻手拎滿了東西,其中一隻手,拎的分明就是自己買給他的烤鵝和點心。

師傅留着那些東西並沒有自己偷偷躲在房裡吃,而是拿出去送給了別人,還是送進宮去了,宮裡住着的人,還需要宮外的人送東西進去吃嗎?

師傅一直到巳時過了纔回來,那時師兄妹們早已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在門口張望。雖然堂會已經唱過很多回了,可去左相府還是第一次,左相又是名聞遐邇令人聞風喪膽的殺人魔王,如果去他家還遲到的話,不是自己找死嗎?

秦玉樓卻不以爲意地笑了笑說“別擔心,只要趕得上拜壽就行了,去那麼早,留在那府裡等着開場,你們會安心嗎?”

他這麼一說,大夥兒也覺得很有道理。去蒙古人家裡唱堂會本來就提心吊膽了,何況還是殺人魔王窩闊臺家。去早了,只好乾等着,就算大夥兒都不露頭,關在化妝間裡等,萬一那府裡的人過來打探調戲,不招接不好,招接又不情願。還是師傅想得周到,那種迫於威勢才硬着頭皮去的人家,自然時間待得越短越好,最好一去就唱,唱完就走,不跟那家人說一句閒話。一來,跟屠殺漢人的魔鬼家庭沒什麼好說的;二來,也實在招惹不起,一句話說得不好就可能惹來殺身之禍,那樣的家庭,躲得越遠越好。

秦玉樓的時間果然掐得很準,等芙蓉班的人到達的時候,那邊的拜壽正熱火朝天,看來這位九姨太挺得窩闊臺寵愛的。不過是幾十個姨太太之一,據說還是窩闊臺在揚州屠城時從妓院拉來的,年紀也四十多了,生日的時候竟然還能在府裡大擺酒席,上門送禮拜壽的官員絡繹不絕。

秦玉樓也買了一份壽禮,領着弟子們先去隨班賀壽,九姨太高興地賞了一個大元寶,嘴裡樂呵呵地說“一直等着你們呢,快扮上吧。我一說今日你們要來,很多客人都翹首盼着了。”

秦玉樓拿出摺子請壽星點戲,九姨太點了《打金枝》和《蟠桃會》兩出。

拜完壽退下來,在後臺幫曹娥秀換衣服的時候,秀兒才發現她的內衣已經溼透了,秀兒安慰道“師姐別擔心,沒事的,剛那九姨太笑得多開心啊。”

曹娥秀依然惶恐不安“還早呢,我總覺得今日要出事,從進門就覺得不對勁。”

秀兒抱住她,輕輕拍着她的背說“那是師姐的心理作用,肯定沒事的。今日是壽宴,喜慶日子,就算爲了圖吉利,也不會單挑今日搞事吧,再說師姐又沒得罪那個九姨太。”

“但願如此”,曹娥秀按住自己的胸口深呼吸了好幾口氣。

秀兒又小小聲地說“我剛四處打量了一下,並沒有看到阿塔海,也沒看到他那個蒙古老婆。那女人的年齡比九姨太小不了多少了,多半是大太太生的,所以不屑給父親的小姨太祝壽。”

曹娥秀嗤笑一聲道“她倒想是大太太生的呢,可惜沒那麼好命,也只是個庶出,要不是她爹膝下人丁不旺,她算個屁啦。”又伏在秀兒耳邊說“窩闊臺估計殺人太多了,冤孽太重,所以子息艱難,娶了三十幾房姨太太,才生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那兒子還是漢人姨太太生的,被蒙古人譏爲‘半個南蠻子’。聽說這位千嬌萬貴的公子因此氣得離家出走,極少在府裡露面。窩闊臺想兒子想得發瘋,只好不時找點由頭擡舉他娘,也就是九姨太,這樣才能偶爾見兒子一面。”

原來就納悶這位姨太太排行第九又是漢人,年紀也一大把了還能如此得寵,看來不過是沾了兒子的光。

戲開鑼了。這種重要場合,才進戲班二十天的秀兒自然不可能上場,所以她只在後臺一角悄悄看着,學着。

戲開場一會兒後,突然臺下的觀衆全都站了起來,秀兒知道,準是左相窩闊臺來了。

漢人重右輕左,蒙人相反,以左爲貴,所以左相是朝廷的第一權臣。也就是說,整個大元朝,除韃子皇帝外,就是他了,是天下第二的大人物。所以在座的各位,看見他出來,都忙不迭地站起,沒人敢託大坐着不動。

戲臺上的戲繼續唱着,秦玉樓沒有任何指示要演員停下向左相致敬,演員們也彷彿沒看見臺下的騷動一樣。說到底,大家都是漢人,對大肆屠殺漢人的魔王固然心存畏懼,但不可能不恨,只要有正當理由,自然就不想趨奉他了,比如,唱戲要專心,要敬業等等。

窩闊臺走到臺下正中央爲他準備的位子,回身向衆人揮手說道“大家都坐下吧,哈哈,看戲,看戲,別被本相打擾了興致。”

他並沒有刻意大聲,甚至態度很是和藹親切,可那嗓門依然大得蓋過了臺上的唱戲聲,甚至胡琴的咿呀聲。他的嗓音並不是聲若洪鐘,而是像悶雷一樣,轟隆隆地滾過來,天地都發出迴響。

連站在臺上簾子後面的秀兒都不自覺地心驚膽戰,難怪這人當年帶領蒙古鐵騎踐踏中原時會勢如破竹,所向無敵的,光憑他那悶雷一樣嗓子在戰場上一吼,就要震死幾個心臟脆弱的傢伙。

掀起布簾遠遠地望過去,雖然長相看得不是很清楚,但還是看得出,這個已經七十歲的蒙古男人依然腰板挺直,身高少說也有九尺。秀兒長這麼大,只看見過一個人的身板能跟他相比,就是前些天在街上遇到的阿力麻裡將軍。

就像有人說自己是天生唱戲的,這世上,還有人天生就是做魔王的,無論形象、聲音,還是嗜殺的個性,都是十足的魔王。

第六折(第十五場) 道院(第十七場)秘聞第九折(第十四場) 驚變(二)(第二十五場)登臺(二)(第十八場)暴露第六折(第四場) 師徒(二)第七折(第十六場) 寬恕(第十四場)父子第八折(第二場) 開解訂婚宴番外——花開一瞬,花落一生(一)第八折(第一場) 驚心(第二十二場)相約第五折(第二十二場) 避嫌(第三十二場)求婚第九折(第十三場) 驚變(一)第五折(第十六場) 無語第九折(第十九場) 求去第三折(第十場) 約定(第二十六場)切磋第八折(第十三場) 真相第五折(第十五場) 預感第三折(第十場) 約定第八折(第十六場) 規勸第五折(第十六場) 無語(第十六場)左相第八折(第二十四場) 唯一第八折(第二十七場) 打算(第十四場)窘迫第三折(第七場) 竄紅(第三十場) 原諒(第七場) 魔王(第二十三場)翻車第四折(第十一場) 虛驚第六折(第二十一場) 中毒(一)第七折(第十一場) 寫戲(第二十三場)翻車第三折(第二十四場) 猜測(二)第五折(第七場) 公公?(一)第六折(第二場) 南下(二)第六折(第二十二場) 中毒(二)第八折(第七場) 打擂(四)(第三十二場)周旋第九折(第十一場) 幽林第三折(第七場) 宴會第八折(第二十一場) 激勵第五折(第八場) 公公?(二)第八折(第二十六場) 信念第九折(第二十四場】 終章(三)第九折(第二十五場】 終章(四)第九折(第十四場) 驚變(二)第八折(第七場) 打擂(四)第三折(第十五場) 大內(三)第三折(第十八場) 遺孤(二)第六折(第十二場) 制衡(二)第七折(第二十八場) 中秋(二)(第十一場)無賴第六折(第十四場) 相逢(二)第四折(第一場) 驚亂(第十一場)無賴(第十九場) 極品第五折(第十九場) 意外第七折(第十一場) 寫戲第八折(第四場) 打擂(一)第六折(第十六場) 路遇第九折(第五場) 捉姦第六折(第十場) 藏嬌(第二十一場)糾纏第七折(第十三場) 問案第三折(第十四場) 大內(二)第八折(第三場) 準備(第二十三場)翻車第三折(第十一場) 關府第九折(第六場) 師姐(一)第五折(第九場) 夜色第九折(第五場) 捉姦(第二場) 入籍第四折(第十三場) 爭執第六折(第十六場) 路遇(第二十八場)迷樓(第十場) 同歸(第二十七場)比如第七折(第二十八場) 中秋(二)第六折(第十六場) 路遇(第二十六場)切磋(第二十一場)虞姬第六折(第二十二場) 中毒(二)(第一場) 沮喪第四折(第二十二場) 燃燈第八折(第十七場) 尋找(第二場) 入籍第四折(第二十二場) 燃燈第三折(第十七場) 遺孤(一)第九折(第五場) 捉姦第九折(第十一場) 存疑(第二十二場)爭吵第五折(第十五場) 預感(第二場) 入籍第四折(第七場) 迴歸(二)第四折(第十五場) 離都第四折(第七場) 迴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