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新帝

琳太妃也想到了這一點,神情嚴肅的說道:“若是真發生什麼事,你什麼都不用管,只要護得自己安全,知道麼?”

沉緩的語聲中,已經有了決絕的意味。

這是準備……?!

甄榛心中一震,緊抿着脣,點了點頭。

時間彷彿被無限拉長,殿中所有人都凝注着三位大學士,偌大的大殿裡靜得只有錦帛翻動的聲響,殿外兵羽林立,彷彿凝固成雕塑,放眼望去只見一片槍林刀陣。

三位大學士交換了一下眼神,最終點點頭,一人雙手捧着遺詔交還給朱清弦,朗聲說道:“諸位!經我等驗之,此遺詔確爲先皇親筆所寫,字字無僞!”

殿中諸臣拜倒在地,齊聲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清弦端立殿中首座之下,顫抖着手,小心翼翼的展開遺詔,目光在六皇子和八皇子之間飛快一掠,暗暗一嘆,而後看了眼一旁的禁軍統領,老人揚起沙啞的聲音,鏗鏘有力的誦讀遺詔。

安靜的殿中,只有朱清弦的聲音在輕輕迴盪,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新舊王朝的更替。

朱清弦的聲音略略一頓,所有人的心也隨之一提——

“恪王皇八子柏舟,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訓,下順羣情,即皇帝位【注】……”

六皇子的身形一震,按在地上的手掌緊握成拳,眸中泛出血光,全身緊繃如獵豹,彷彿隨時都會暴起。

他與八皇子奪位至今,方纔也已經撕破臉皮,而今八皇子得以正名繼位,斷斷不會放過自己和羽翼下的衆多臣子,在踏上這條路的時候,他便已經準備好面對這樣的結果,但真的到了這一刻,他才知要坦然面對並非那麼容易。

心中還有一種悲憤,爲何父皇會傳位給恪王?論能論賢論孝,他未有半點輸給恪王,政績也遠勝於恪王,他到底哪一點比不上恪王?單單是因爲恪王的黨羽比他強大?

他不甘!不服!

甄榛的心也提了起來,朱掌案所言是真的,那麼這份遺詔……

聽到自己的名字,八皇子登時狂喜,下一瞬,卻將目光投向身旁的六皇子,臉上閃過一抹猙獰的殺氣!

“……睿王皇六子嗣宗,誠孝敦善。賜封邑左州,並賜承影,除叛國謀逆,一應罪責,睿王可持天子劍特赦之。”

八皇子猛的擡起頭,死死盯着朱清弦手中的遺詔,怒目之中烈火熊熊,恨不能將那一張錦帛焚成灰燼!

左州,遠在燕京之南,依山靠海,是大齊最富饒的糧倉之一,宣帝將左州賜給睿王,當真是十分厚愛。當年二皇子景王請封的時候,宣帝憐其孤幼離京,故而賜了幅員遼闊的敏州,向朝廷繳納的賦稅也遠遠低於其他封邑,還可以自己鑄幣擁軍,景王的敏州幾乎成爲國中之國。但是比起睿王的左州,敏州過於寒苦,且臨近邊關,易受戰事影響,遠不及左州之富饒安寧。

真是知子莫若父啊!父皇可真是瞭解他啊!他這還沒動手,便給睿王一道免死金牌,只要睿王不舉反旗,任何罪名都奈何不得他啊!

父皇,這是防着他對睿王下狠手啊!

隨着朱清弦的聲音落定,殿中諸臣再度拜倒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洪亮的呼聲在大殿裡嗡嗡迴盪,歡聲之中,新朝誕生了。

六皇子心中千百滋味翻騰着,既對他棄如敝屣,又爲何如此護他?父皇究竟是怎麼想的?

見六皇子猶豫不決,朱清弦當頭一喝:“睿王殿下可聽清楚了?”

六皇子緊要牙根,餘光之處卻見禁軍統領已經站出來,心中頓時頹然。

蒙元是父皇生前的心腹,有此人在這裡,他就算想以武力奪取皇位,勝算也十分渺茫,只怕宮外的禁軍已經蓄勢待發,倘若宮中有任何異動,便立即攻進來。

時機,一旦失去,便再也不會有。

六皇子看了眼朱清弦,拱了拱手,平聲道:“本王自是清楚,朱老不必多言。”

說着往殿外揮揮手,圍在明陽殿外的黑甲士兵便朝四方散去,很快便只剩下原來守護大殿的侍衛。

朱清弦的目光一轉,落在八皇子身上,“恪王殿下可聽清楚了?”

他這一問,令八皇子十分不悅,但礙於他是三朝元老,連自己黨羽中諸多臣子也敬其如神祗,他又將將宣了遺詔助自己登上大位,實在不好發作。八皇子忍下一口鬱氣,淡淡道:“本王十分清楚。”

但是他表情的變化哪裡逃得過朱清弦的眼睛?在朱清弦看來,八皇子並非繼承大統的最佳人選,但皇帝遺詔傳爲於八皇子,他爲人臣子也無法改變。

罷了罷了,這王朝風雲早已與自己無關,翻雲覆雨便叫他們自己折騰去吧。

隨着大位之爭的落定,失落的失落,歡呼的歡呼,所有人都沉浸在新朝來臨的蛻變之中,再也沒有人想起朱掌案的遺訓,以及遺訓中賜死懷王妃的事情。

新帝確定,宣帝駕崩的消息不再隱瞞,迅速傳遍整個大齊,不需多久,各地藩王便會進京奔喪,但因宣帝駕崩太過突然,時值邊關動亂才平復,景王職責重大,八皇子特召其留守敏州,故而,其他封邑邊關的藩王也都不需進京奔喪。

但實際上,八皇子不允許景王進京奔喪,卻是有另一層擔心——景王擁兵數萬,而懷王早年時常領軍過敏州,故而兩人私交頗好。八皇子現在尚未正式登基,根基並不穩固,如果六皇子不死心,與景王勾結,屆時兵臨城下,則將是一場大禍。

不允許皇子進京奔喪,這實在不合祖宗規矩,但八皇子顧不了那麼多。景王性情敦厚,但身邊不乏能士,豈會不明白八皇子的忌憚?很快就回了一個摺子,其中道盡悲痛之情,說自己定會守好邊關,以慰先皇在天之靈。順便又恭賀八皇子登基大喜,又誠惶誠恐的道歉,無法親見登基大典,求八皇子見諒之類。

第九十八章 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夜膳第七十四章 誅殺第一章 夫妻第一百二十六章 父女第九十七章 拼殺第五十四章 陸清清的心事第五十七章 驚變再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攤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歡愉第三十三章 暗涌橫流第八十二章 廢后第十七章 兵來將擋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擊第七十九章 醋意第八十三章 定罪第二十五章 狗咬狗,窩裡鬥第九十一章 毀滅第一百零七章 生死第一百四十章 封妃第四十九章 承諾第四十五章 了斷第九十四章 圍剿第五十九章 敘話第一百六十七章 流放第四章 物是人非第九十六章 落單第一百零三章 殺人第九十三章 入甕第五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七十三章 決斷第一百三十七章 詭計第十二章 爭執第二十一章 春心第六十六章 轉機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生第四十三章 決意第九十六章 死期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二十五章 密道第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逼迫第三十五章 藏在心底的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歡愉第十一章 明爭暗鬥第三十四章 嫌疑第四十八章 皇嗣第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零六章 對峙第二十七章 翻身第一百四十章 封妃第三十七章 誘惑第三十九章 堅持第五十八章 局中局第三十七章 被困第一百一十章 擊殺第一百四十六章 定局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京第七十五章 上元節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執第一百零二章 情障第五十七章 新帝第七十四章 舊恨第七十七章 揭露第六十二章 召見第九十九章 表白第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五十章 認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昭儀第四十三章 決意第一百零一章 禮物第七章 輸贏第一百零五章 末路第一百二十一章 背叛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閣第一百零四章 峰迴路轉第十章 去世第十七章 兵來將擋第二章 卿本佳人第六十九章 勸說第八十八章 擔憂第九十章 病症第三十九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一百五十章 身份第三十六章 遇劫第三章 重返燕京第七十六章 歸來第一百零三章 殺人第八十七章 隱患第十四章 別莊第六十四章 一環扣一環第三十一章 訓斥第八十八章 情殤第一百零六章 相逼第一百零五章 圍攻第五十一章 秘密第七十九章 醋意第十八章 有匪君子第四十四章 出賣第三十五章 藏在心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