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黃金嗎?還來得及?我記得倫敦金已經開始起勢了吧?”
“當然來得及,一切纔剛開始~”
“嗯~可以,按照你的分析去做吧,不過我隨時有可能抽回資金,比起金融市場,我更看好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嗎?當然,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倫敦的房產比黃金更像是硬通貨,對於楊先生這樣的高淨值人羣來說,再沒有更好的理財手段情況下,炒房確實是保值甚至增值最好的方法。”
楊橙笑道,“你說的沒錯~”
坊間對投資買樓有不少迷思,例如,買樓要一次性支付現金、買樓回報低、買樓等於替銀行打工,但這不過是人在沒錢時,吃了檸檬後說出的酸話罷了,一個普通人突然一夜暴富,別想着去創業,肯定賠死你。
但投資房地產也是有講究的,全球衆多的房地產熱門城市,爲什麼獨獨選擇了英國倫敦?
如果把這個問題問給香江人,那麼答案很簡單,香江人愛投資,總是不斷地尋找各種機會來爲自己的財富增值,只是在目前的環境下,不論資本多與少,都越來越難在香江尋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
香江的樓價這麼貴,只有幾十萬資本的固然只能望樓興嘆,即使手持數百萬資金的投資者想入市也有不少困難。
現在進入香江樓市也不容易,一來是前景不明朗,坊間的主流意識都是樓價在未來幾年會向下滑;
二來因爲ZF針對樓市的辣招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投資者持貨的時間,持貨時間長令投資的靈活度大減,變相增加了投資買樓的風險,再加上按揭收緊,令買樓者不能充分利用槓桿來放大利潤。
既然香江沒有太多的投資機會,自然就要放眼全世界咯,這一點就要向李超人學習了,人家可是很有遠見的,早在幾年前就動手了。
不過,要投資香江以外的地方很不容易,因爲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準則,環境、風土人情、法律、稅制、ZZ等等,和香江不盡相同。
香江投資房產的一套辦法未必能在當地完完全全地複製,投資異地房地產一定要做足功課,否則很容易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縱觀全球房地產投資,英國在各方面具有優勢。
首先是語言方面,雖然香江不是人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英文或多或少在學校讀過,有點基礎,單是在溝通上已經略勝一籌,即使真的一句不懂,要在身邊找個懂英語的人幫忙也很容易,再不行的話,還可以靠網上翻譯來理解。
此外,英國的建制完備,經過了數百年的建設,法制及環境相當完善,zheng局也非常穩定,對於房產相關的制度及法律有着妥善的規管,投資者可以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
最後,因爲歷史因素,香江和英國在某些層面上更加接近,這也讓香江人在投資時能更輕易的融入進去。
再者,當世界多個地方都在設法打擊海外投資者推高當地房地產市場時,英國ZF到目前爲止都沒有推出zheng策阻止海外資金投資英國房地產,英國依然非常歡迎外國資金來到這裡投資。
所以,這些年在英國購買房產的人中,華人尤其是香江人佔據了很大的比例。
這也是爲什麼基金經理聽到楊橙有意投資倫敦房市時,毫不驚訝的原因,在他看來,楊橙也是華人,他的資訊來源肯定離不開華人市場。
於是基金經理說道,“房地產市場的收益率不次於黃金,不少人錯以爲英國樓市的升值潛力有限,但當看到英國樓價過去幾十年的走勢時,你就會發現英國的樓價一直以來都是穩定地上升。
在這期間投資英國的房地產,不單能賺取豐厚的租金回報,亦可以從房價的升值中獲利,絕非一般人所想的光賺租不賺價。
即使在2008、2009年遭到金融海嘯的洗禮,樓價從高位回落兩至三成,實際亦只是把樓價推回2003、2004年的水平,英國樓價的長期升軌並未被打破,仍在穩步上升中。
而且,房地產市場是國家經濟的根本,房產乃大部分民衆最重要的資產,也是他們財富的來源。
要刺激遭到金融海嘯後受創的經濟,英國ZF也把重點放在房地產市場上,除了在金融zheng策上把利息降低至歷史低位,令借貸成本下降,吸引買家進入房地產市場外,還推出了不少zheng策支撐樓市。
所以,英國的房價格上升的勢頭,會一直持續下去,這也是我們業內公認的事情。”
說起來這事兒也很神奇,爲什麼英國的樓價會在過往幾十年不斷上升?
在經濟學中,最基本的一條理論是供應及需求,當供應大過需求時,價格便會下跌;相反,當供應小過需求時,價格就會上升。
一個地方的市場只要是供不應求,房價基本上也會穩步上升,這也是投資者喜聞樂見的情況,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香江。
爲何香江的樓價這麼高,簡單四個字就可以概括——求過於供,香江本來就是一個很小的地方,有四成的面積是郊野公園,可供建房的地方本來就不多,再有一部分被財閥們控制在手裡,所以實際供應市場的樓房非常有限,但又要應付700萬人的住房需求。
這種需求遠大於供應的情況,解釋了爲何香江的樓價在過去幾十年一路向北。
而放眼整個英國,只有6.8%的土地屬於已開發的,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90%多的英國國土,還處於不能供人生活工作的土地。
在土地供應面上,英國有號稱世界上最嚴格的土地規劃zheng策,嚴格規管土地用途,發展商欲把土地改變成建房用地,除了要跟ZF展開長期的討價還價,提交鉅細無遺的規劃方案,還要爲改變土地用途支付鉅額的補償金,甚至可能遇到不同團體的反對,整個過程既昂貴又耗時,令發展商難以快速開發土地,增加房地產的供應。
可以說是人爲製造了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